
丹东的凤凰山
丹东凤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凤城市郊,距市中心仅3公里,南与朝鲜妙香山相望,北与本溪水洞呼应,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丹东凤凰山自古有“辽东第一山”的美誉。
南北朝时期称“乌骨山”。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游览此山,有凤凰飞来拜祖,太宗大悦,遂赐名“凤凰山”,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丹东凤凰山现已建成西山景区、东山景区,位于古城景区的丹东凤凰山山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东凤凰山最高峰为攒云峰,海拔836米。
丹东凤凰山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历史文化古迹、边塞田园风光、风俗民情为辅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幽静,黄山之奇特,峨眉之秀美”为一体,素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异,四季景秀”的自然美著称于世。
简介相传,丹东凤凰山八大美景的闻名,始于晋代,游人登临览胜形成名山,修筑庙宇,成为焚烧香火之地,是兴盛于明清时代文人墨客大石崖上题词镌刻,使凤凰山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炉,成为世人瞩目的十大美景。
凤凰山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峨眉山之秀美。
可谓引游人观赏入胜,游人进山一游便展现“壑岩丹青千尺画,海云仙阁一溪诗”的胜境。
石棚避暑石棚避暑石棚避暑游览丹东凤凰山,首先映人眼帘的天然名胜的大石棚。
大石 棚高约太半、欹嵌前撑,石面朝南,坐地而憩。
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云”八个大字,苍犹刚劲,十分醒目 。
石棚之上有一青松,枝干舒 展意在客,故称为“迎客松”。
石棚前面绿林虚掩,背悬崖遮日,流水潺潺悦耳,鸟儿雾里啼鸣。
时若坐在石棚之中,顿觉山风送爽,心旷神怡,游人故多在此摄影留念,并留下一首赞美诗:天然石棚遮穹窿, 厦外炎炎厦内风。
习爽凉意沁心扉, 叮冬悦耳溪流声。
涧水飞涛涧水飞涛涧水飞涛丹东凤凰山的入口处是两个悬崖形成的峡谷,从峡谷深处,流淌出一条山涧溪水见底,急湍蜿蜒流出山外,两侧翠柳拂岸,草木生,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刻“中流砥柱”的赞美词,时值盛夏,阴雨霏霏,山泉喷涌而下,溅飞似雪,涛声悦耳,沁人心肺,此时来到溪水旁,真是满目飞瀑,银珠垂落,满山泉涌喷雾来,如此胜景吸引很多游人冒雨上山,观赏涤草木秀,佳木一葱茏。
有诗赞日:凤凰展翅扶白云, 涧水蟋龙戏凤吟。
日照浪花涛飞雪, 拥拥滚滚出山门。
斗母圣境斗母圣境斗母圣境“斗母”则说的是“斗母宫”。
斗母宫位居“解放纪念塔”左上二百多步远的“斗母岩”上。
宫旁有一巨石,呈片状竖立,南面刻有康德峻的诗:“划开天险,盘亘金甄”北面是陈济清所镶刻古魏书四字“出类拔翠”。
宫后有一大圆石,四周铁栏围护,石上长有一株青松,游人可以登岩纵览胜景,故称此岩为“观胜台”。
立台环顾,向东侧可视“紫阳观”全貌,远处东山遥迤 ,连亘绵绵。
向西望去,则是“观音阁”,飞峙凌空。
向南望去,则是当年凤凰向唐太宗李世民点头三礼的“拜祖石”。
真乃是胜景尽改眼底。
若立在“观音阁”上鸟瞰“斗母宫”就更有一番趣味,则是巨石相托,群崖拱围,峰峦相叠,绿树簇拥其间,云雾缭绕,虚无缥缈,幅幅天地会萃山水日月之秀,花卉草木之香,轩亭斋台之丽,人们故称此景为“斗母圣境”。
山云铺海每当雨后初雯或大雾曦云雨迷漫,山雾腾腾,似烟似云,一缕缕一片片平铺山谷,烟琐峰峦,时隐时现,松柏露里,微风拂面,此时登山,脚踏浮云,犹如来到九霄之巅,浮云缭绕像嫦娥翩舞,时而轻絮涌深谷,时而惊涛翻山顶,山峦类似赢海之仙岛。
如遇细雨后的夕阳,必有彩虹横空出世,五光十色,就像一座架在太空的通天桥,更难得的是还会出现罕见的“佛光折影”。
人立山顶之上,脚下烟云滚滚,而自己的影子却映射到云海之上,并有两层式一层光环镶嵌在影子上。
如能身临其境,似乎是脱离了凡尘世界,身居于虚幻漂渺的仙境之中,此即“山云铺海”之奇观。
霏雨初晴阳光柔, 茫茫云海漫山流。
烟雾飘霭古刹里, 登峰踏进玉皇楼。
苍松伫月游观音阁,需登高逾险,爬地近百米长的凤凰洞,此乃游山者必到之地,风景奇妙,别具一格,每逢阴历八月十五月圆时,就会饱尝“听泉赏月,把酒问天,立地成仙”之味道。
每当夜幕降临,月出东山,跃上古刹之顶,爬上古松之尖,朦胧之中的月亮便给这庙宇镶上银辉,古松翠柏枝头似玉似玉的缠绕着青纱,疏密婆娑的泻影,分外迷人,此时如临至此把酒咏志,抚琴抒怀,聆泉赏月,可谓享受一番古仙之乐。
古人吟诗今人颂:崖边巨石扶老松, 直插青云戏晚风。
明月冉冉泻银影, 恰似古刹挂山中。
怪石凌空由凤凰洞迂回攀登罗汉峰,山风送爽,松涛阵阵,疲倦之感,随风消失,爬上“神马峰”,古藤扶崖缠绕,古松顽强生长在石缝间,再向西望,则见一怪石,突兀反起,象一猛勇骑在神马之背上,有凌空而起,直冲霄汉之势,每当云雾从山谷腾起,飘逸在石下时,巨石犹如凌驾浮云之上,云石相衬,欲欲而有动感,直往上太空,故日“怪石凌空”。
此景独特,有人吟诗一首,可见一斑。
山光绚丽景物奇, 峻峰峥嵘云雾里。
凝似猛虎欲腾势, 凌空眈视万仞低。
松径寻秋每逢仲秋之际登上丹东凤凰山顶峰,俯视群山是别有一番景色。
秋高气爽,满山枫叶红似火,艳若云霞一层层一片片间而青松配绿,真是点点青松配霜花,可谓是一个金色的秋天 ,桦枫相间,五色缤纷,站在“免耳峰”上,四处眺望,迎面山坡赤、橙、绿、青、兰、紫交织而成一幅万紫千红美丽彩绢,故乐“锦绣坡”。
凤凰山的秋景是浓郁而迷人的,恰似“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境。
每逢金秋时节,许多美术、摄影爱好者都来丹东凤凰山写生和拍照刊登各种报刊的佳作层出不穷。
也有的幸誉获奖。
天池在望从烽火台到箭眼峰,山路曲折受高低山峰所限,很难广开眼界,只有登上“神马峰”,“天下绝”,才能极目远瞠,使人心旷神怡。
天高云淡,晴空万里,脚下群山绵亘,蜿蜒起伏,重峦叠翠,可谓“山外青山楼外楼”,由南望去可见“黄海”犹如一条白带,天水相连犹如水晶宫。
大小鹿岛依晰可见,故日:“天池在望”。
曾有游人对此景吟诗:秋高气爽夕阳沉, 攀岩牵藤上天门。
天海碧波极目处, 心随帆影尽消魂。
垒障留云过老牛背再盘旋而上,就到了凤凰山的第二高峰——箭眼峰,箭眼峰高入云端,时有云雾停留笼罩峰顶,山上望去,淡若炊烟,滚犹霭暮,时有缕缕轻雾。
从高处的“箭眼”中穿过,人们将这种自然景观称为“山戴帽”。
若逢久旱无 ,人们常盼望“凤凰山戴帽”。
这是降雨的予兆,当地农民就喜感大雨快来了。
这里流传一句民谣:“凤山戴帽大雨就到。
”所以“垒障留云”就成了当地群众观察天气能否降雨的象征。
东地瀛洲一提到“瀛洲”人们便会油然而生地联想到古人所称道的“三仙”之一的神仙造化之地,故而令人神往。
丹东凤凰山上的“瀛洲”虽非“三仙”中的瀛洲,但也确有“瀛洲”流传之佳境,这就是古人之所赞的“东地瀛洲”。
从雄狮啸涧的古城墙,石笋峰,经杜鹃坡到小石林,立之远眺另有一小天地显出漓江石林,黄山之险峻景色,果有传说中的“瀛洲”之境。
汇峰口北坡,多生“天女木兰”称“木兰峪”,西坡多生杜鹃化,故称“杜鹃坡”,每置春季,杜鹃满山红烂漫时,山雾弥漫中,石笋类似仙岛,时隐时露,凌空飞舞的彩练,五光十色,令人眼花舞。
这时,东地瀛洲的景致更加多娇如画,分外壮观而迷人
简介编辑丹东凤凰山位于辽宁省凤城市,由东山和西山两大景区组成,最高峰“攒云峰”海拔836米,面积182平方公里,被誉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山”、“中国历险第一名山”。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巡,游览此山时,有“凤凰拜祖”的传说,遂赐此山名为“凤凰山”。
后“平辽王”薛仁贵为了威慑各附属国,使其永不背叛大唐,在距凤凰山四十里处的发箭岭,开震天弓,搭穿云箭,对准凤凰山方向震臂一射,神箭穿凤凰山而过,落入鸭绿江中,自此便有“神弓射箭眼,一箭定辽东”之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丹东凤凰山由东山和西山两大景区组成,以秀美的自然山岳风光称绝,以独特的宗教人文景观为特色。
丹东凤凰山以“绝”惊世,“天下绝”、“老牛背”、“百步紧”挺拔险峻,异美无比。
“金蟾望月”、“石壁鹤影”、“龟猴朝圣”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丹东凤凰山聚“仙”显名,“仙人座”、“聚仙台”翠叠丹崖,葱郁流丽;“佛池”、“丹泉”飞瀑流化,洒脱飘逸;“金龟求凰”、“罗汉脸”氤氲飘渺,浑然天成。
丹东凤凰山得“道”弥彰,明弘治初年以来,紫阳观等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方圆数里,道风浓郁,道境昭然,玄谜隐奥。
朝阳寺等庙宇古刹,依山傍水。
气势恢宏,三层殿内供奉着世界唯一一尊正法明如来佛,每日晨钟暮鼓,禅声悠悠。
吸引着无数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千年香火不断。
丹东凤凰山景色宜人,是人们休闲旅游、品味自然、寻幽探险的最佳选择。
特产食品编辑板栗板栗已有二、三千年的栽培历史,辽宁省栽培栗树始于明末清初。
板栗果称栗子,可生食、糖炒、烘食,还可制罐头,磨粉制糕,调羹烹菜。
板栗含有糖、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营养和经济价值很高。
果实个大,色泽白,口感好,不裂瓣,易加工,综合价值高,其果肉含水量为40%左右,含蛋白质5.7%~10.7%,脂肪%~7.4%,淀粉50%左右,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磷、钾、镁、铁、锌、硼等多种矿物质。
林蛙据2005年《中国药典》,林蛙大致分8种,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桓仁林蛙、阿尔泰林蛙、昭觉林蛙、中亚林蛙、日本林蛙、昆仑林蛙。
其中中国林蛙的主要出产地在吉林、四川、西藏、陕西、甘肃等地,其出产的蛤蟆油药材具有药用功效。
出产在辽宁东部山区的黑龙江林蛙、桓仁林蛙,其药用价值虽未见记载,但普遍认为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林蛙是纯野生动物,是集药用、食补、美容功能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
其与蛤蟆和田鸡完全是不同原动物,唯中国仅有,被列为濒危物种。
林蛙以其特有的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蛙类,又以凤城林蛙以其体格大、产油率高、体制健壮、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极品。
林蛙富含 4 种激素、9种维生素、13种微量元素和 18种氨基酸,在药用、滋补和美容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旅游攻略编辑景点简介丹东凤凰山的气温一般比沈阳高5~8度,险要的地段就是有个叫老牛背的地段,一侧是铁索,不知道改了没有,就这个地方危险,别的地方没什么太险的。
丹东凤凰山集雄、险、幽、奇、秀于一体,险峻尤为突出,故有“中国历险名山”之美誉。
游览丹东凤凰山,可谓步步高、步步险、步步紧、步步难,几步一层天。
著名险景 “老牛背”、“天下绝”、“百步紧”、“峥嵘 岩”等使人望而生畏,走而怯步,过而叫绝,想而后怕。
“凤凰洞”、“一品洞”、“通玄洞”、“教堂洞”等古洞引人入胜;“山云铺海”、“涧水飞涛”、“松径寻秋”、“斗母圣镜”等景观似入幻境;“圣源”、“丹 泉”、“凤泪泉”、“智慧泉”等山泉沁人心脾;“金龟求凰”、“碧海飞凤凰山风景凤凰山风景 (10张)舟”、“金蟾望月”、“石壁鹤影”等怪石形神兼备。
丹东凤凰山分为西山、东山、庙沟和古城四大景区。
西山景区中的“老牛 背”、“天下绝”“箭眼”等奇观世所罕见。
斗母宫俗称“八只手”,建在观音洞前的观胜台上,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嘉庆年间和近代多次重修。
观音阁建于紫阳观西南的百米高崖上,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代多次重修。
药王庙建在斗母宫右侧石崖下,有殿三楹,内奉药王孙思邈像。
丹东凤凰山树木繁多,有奇花异草以及各种珍贵药材800多种,是一座天然植物园。
每年农历四月廿六日至廿八日的凤凰山山会远近闻名。
山会期间举办各类民间文艺活动。
一九九五年,在丹东凤凰山西山景区的悬崖峭壁上发现了“神笔天书”新景观,有大自然馈赠的道教始祖老子圣像,慈航道人观音圣像,南极仙翁寿星圣像及众多神仙的大小圣像。
它们形神兼备,美妙绝 伦。
迷人的景致,自古招引僧人道士云游至此修观建寺;李世民、忽必烈等帝王巡游至此赐名建塔。
丹东凤凰山滑道,是东北地区第一条大型地面游乐项目,全长五百米,像一条绿色的长龙盘踞在林荫之中。
乘上滑车,沿滑道蜿蜒而下,车速由自己控制,可快可慢老少皆宜,乐趣无边,即惊险刺激,又舒适安 全,使人悠悠自在,无比逍遣。
丹东凤凰山导游攻略。
旅游攻略1、想去登山的朋友们要做好以下准备。
首先要准备好装备。
必备一双登山鞋,最好是一双军用黄胶鞋。
切记不要穿皮鞋。
其次是一身运动装。
以纯棉深色为佳,切记穿日常服装,有高处攀爬裹腿,不得施展。
最后是一个双肩背包。
里面备足上山所需的食物,切记不要在山上买食物。
因为山上食物都是货主从山下背上来的,所以很贵,一瓶矿泉水要5元,一个茶叶蛋要2元,一瓶桃罐头要10元等。
食物以水为主,但是矿泉水不要多带,爬山主要消耗体力,带一些含葡萄糖的水以补充体力之用。
最好带一块巧克力。
主食尽量不要带,带点香肠就可。
就要就是带一些补充体力和热量的食物为主。
切不可多带。
爬山需要力气,有的地方包过大也影响通过。
其次是住宿。
在凤凰城车站附近有许多家小的旅馆,一夜大概要10左右。
要想住好一点的有宾馆。
宾馆什么样的房间都有。
价格在70至400之间,也可议价。
2、吃在凤凰城也有好多选择的。
要想省钱就要去步行街,那里有一条街的小吃大排档。
都是一些烧烤,麻辣烫之类的小吃。
想吃好的可以去大饭店。
3、上山可以坐旅游车,就在车站广场等车,每人10元,可直坐到山门处,买票上山。
上山门票是80元,索道费50元,凌空栈道很值得一去,鞋套3元。
请从山门进入,寻找正规导游,不要用黑导游和黑车,很危险。
地理位置编辑丹东凤凰山位于辽宁凤城东南3公里处,属长白山余脉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千山风景的由来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明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他南临渤海,北接长白,群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
千山为长白山支脉,主峰高708.3米,总面积72平方公里。
山峰总数为999座,其数近千,故名“千山”,又名“积翠山”、“千华山”、“千顶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庙不古,无处不幽”。
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众多游人的人间胜境。
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
按自然地形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四个景区。
包括20个小景区和228处风 景点,分布在几条沟谷内。
景色秀丽,四季各异,是集寺庙、园林于一山的风景旅游胜地。
盛夏时节,这里气候极为凉爽,空气特别清新,到千山避暑度假绝对是您的明智选择。
千山一绝 大石块 千山,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梨花遍谷山花满壑;夏天重峦叠翠,郁郁葱葱;秋天漫山红叶,落霞飞虹;冬天银装素裹,雪浪连绵。
美景佳境终年纷呈,吸引游人流连忘返。
千山不仅以其秀丽风姿吸引众多游客,更适于痴迷于自然山光水色、松青花艳的摄影爱好者一年四季从事创作。
5月的千山,到处是盛开的梨花,嫩绿丛中,花香袭来沁人心脾。
6月初夏的千山,松涛阵阵,树影婆娑,似在上演着绿色的圆舞曲,给人以和谐、优美的感觉。
金秋十月,蓝天白云下,漫山遍野处处金黄,触目皆是染霜红叶,是摄影采撷收获的黄金季节。
12月的千山到处是银装素裹。
风雪中,松柏更加挺拔,山势尤为峻奇。
难得的冷峻壮美,更会使摄影创作美不胜收。
千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而宗教文化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
“临山已谛金钟响,入庙先闻玉炉香”。
千山有寺、观、宫、庙、庵等20余处,宛如一颗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奇峰秀谷之中,使古老的千山更加迷人。
这些古老而宏伟的寺庙,有的高耸于险峰之上;有的依偎于群山环抱之中;有的坐落在向阳坡上;有的隐蔽在古松怪石之阴,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
正如清初镇国公爱新觉罗高塞在诗中描写的那样:“梵宇起中天,香岩响碧泉。
虚堂清晓露,幽壑静鸣蝉。
恣引螺峰翠,松含像巅烟。
寺以峰为屏,山借寺为显。
”除庙宇外,还有无数洞、塔、亭、碑也是千山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峰 仙人台,又名观音峰,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位于南部游览区诸山脉之巅,大安、中会,香岩诸寺和五龙宫诸庙宇拱卫之中。
海拔708.3米,为千山风景区最高峰。
登山远望,诸峰千姿百态,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松参天迎风 千山 峭壁 泻涛,怪石嶙峋星罗棋布,古洞宝塔云烟缭绕,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仙人台峰奇、地险,峰头似蛇背,长20余米,宽10米,峰头西端,撅起一巨大石柱,呈四棱形,高7米,直径约20米,由东稍北倾斜,状如鹅头,故俗称鹅头峰。
西南北三面均为峭壁深渊,唯东一面可行。
明朝初年,在峰顶大兴土木,将半球峰顶变成一平台,修建成仙人台。
上面基石上刻有棋盘,周围安放八仙和南极寿星的石雕坐像,布陈为庆寿,奕棋行图。
鹅头下峭壁上,有一佛龛,内浮雕一尊半身观音菩萨像。
佛龛之上横刻“仙人台”三个篆字,系清光绪举人徐景涛所题。
鹅头峰原名华表柱。
大佛 在众多的奇峰中,最为奇特的是千山大佛。
千山弥勒大佛(石佛)位于千山风景区北部,是自然造化的全国特大石佛之一。
佛像身高70米,体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依山而坐,貌似弥勒,形象逼真,神态可掬,栩栩如生,端坐于千朵莲花山之中,为千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大佛地处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顶的东南方,距著名的庙宇南泉庵东南300米,海拔520米,整座大佛就是一座高耸的山峰。
圆圆光亮的头部高如三层楼房,长满绿苔的浓眉之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五官摆放位 千山全景(12张)置适宜,比例恰到好处。
大佛左手分开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手臂压在右腿上,右胳膊上方还端坐着一尊南极寿星,从整体看去是向右倾坐的姿态。
在其胸前还天然形成一只捻珠,其长短比例及位置非常神奇,迎着阳光还可以看到圆圆的珠环。
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人工凿刻的直径约3米的大圆环,其凹凸部分迎着阳光从远处看去自然形成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环。
有人说这个光环是个“八卦图”,也有人说是个“法轮”,种种说法不一。
在大佛腹部中央有一个高2米、宽1.2米的椭园型的空洞,在其边缘还长着棵小松树,从远处看去宛如一丛长毛掩盖着大佛的“肚脐眼”。
在大佛的最低部还长着两只宽大的脚。
在对这尊大佛的挖掘考证中,竟然发现了许多历史上有人拜祭的痕迹。
在距大佛对面200米,高约70米的峭壁上有一个人工凿刻的1米宽、6米长的古拜佛台,其花岗岩台面已经风化,据地质专家鉴定,花岗岩风化到如此程度,起码要有上千年时间。
在古拜佛台的下方30米处,人们还发现曾有人焚香拜祭用的瓷质供碟和近尺厚的香灰。
据考古学家考证发现,挖掘出来的供碟是明清时期的瓷制品。
由此可见,大佛早在明清时期或者明清之前就已被高僧所识,并供奉膜拜。
1993年3月19日,千山管理局曾接到盘锦卫校高级讲师张柳春的一封信。
他在信中说,民国时期一个叫于文波的人曾在千山出家,那时曾有人指点,让于文波去拜祭大佛……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一些出家人就知道弥勒大佛。
天上天景区 千山 庙宇 天上天景区位于千山风景名胜区北部,东起千山正门,西至,五佛顶,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450―-550米,为千山第二高岭,山峰奇峭,怪石嶙峋,悬崖绝壁,苍松翠柏,错落其中,以峰奇,石奇,松奇而著称。
是千山唯一一个高岭游览区,平均海拔520米,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等帝王曾游览过此景区。
相传唐王李世民,住大安寺到无量观“振衣冈”上抖过战袍;金代皇帝世宗完颜雍曾到千山灵岩寺探望其母贞懿太后;清代康熙,乾隆、嘉庆皇帝也都到或从辽阳古城望千山,并留下遗迹题词和诗文。
王尔烈陪同嘉庆皇帝在千山找的那块“木鱼石”、即曹雪芹写的石头记(红楼梦)中那块有灵气石头,金世宗住的遗址、蛰龙亭、博爱树、贞懿太后住的遗址内出土的30多万枚铜钱均在景区范围内。
1996年在景区内建了索道,在索道下文建了御览殿,殿为高台基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雕粱画栋,在,其后面又建了半月牙式迥廊, 内嵌青石板雕像千山著名传说:仙子绣莲、童子奕棋、令威化鹤、薛才征东、无佛五佛、御赐龙泉、伏虎禅师、香岩雪庵、全后修禅、敕建龙泉、梵腿煮石、剩人函可、无根奇石、太琳铸鼎、释道同源、康熙巡游、寓居龙泉、嘉庆寻石18幅,游览至此品佛、仙之悠,睹圣君、明主之奕彩、回 千山近景(19张)顾历代珍闻,逐幅赏玩,体会中滋味、定能生悦意之快,至身佳境之愉。
天上天景区以自然景观为主,以奇峰、怪石、古庙、岩松而著称。
千山著名道观无量观和五大禅林之一的祖越寺位于此景区。
景区由正门至御览峰为上段,至玉霞关为中段,至五佛顶为下段,上看怪石,中看秀峰,下看奇松。
著名景点有天上天、七重天、.九重天、天外天、一线天、一字天、夹扁石、无根石、木鱼石、鹦鹉石、可怜松、探海松、望天蛙等100余处。
乘座天上天索道您可以安全快捷地到达主峰天上天,尽览千山的秀美景色。
天上天景区有全国唯一、民间普遍信奉的喜神、财神、三星(福、禄、寿)、文昌帝君等民神为主的喜神殿、财神殿、文昌个阁。
该景区每年举办的增福、添寿、发财的礼拜祭活动,其中文昌帝君更是人们求学进取的可禄之星。
正如古歌谣云: 福星高照把福施,禄星送印下祥云。
寿星骑鹿献蟠桃,吉星高照喜盈门。
百鸟园景区 千山百鸟园与午山第二高峰五佛顶彼邻,东南是天然弥勒大佛,西面是唐城古道关。
四面环山、百齐鸣,园内尽展群鸟风姿。
她是千山风景名胜的一枝独秀,也是亚洲第一大的鸟语世界。
,为您感受人与自然、人与鸟类的种种情感,提供了一处自然、休闲、观赏和游览的圣地。
全国占地五万六千多平方米,由外园和内园两部分组成。
外园与西海广场连接形成整体,由十几米高的水坝、蓄水池、草坪和刻有园名的工艺雕塑组成,内园由2万多平方米的人工湖、欧式建筑的服务设施和古典风格的桃花岛组成,占地二万四千平方米的天网式观赏鸟园形成一座“园中园”。
园内拥有鹤、鹭、鸵鸟、鸭子、小鸟、斑鸠、鸠鸽等七大类100多种近五千只鸟。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金雕、黑天鹅。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白天鹅、秃鹫、鸳鸯、苍鹰、红腹锦鸡等。
此外,还有珍稀的巴哈马鸟,中美洲的“琉璃金刚”鹦鹉等。
这些大自然的使者与熊猫、东北虎一样倍受人们的青睐。
还有精心为大家准备的人鸟对话、人鸟共处等驯化项目将令您耳目一新。
仙鹤凌空展翅翱翔在青山白云之间的“丹顶鹤放飞”,随着几十只孔雀东南飞,鹦鹉“陶陶”拼字问候“大家好”。
会骑自行车的“笨笨”悠然自得,走钢丝、升旗等精彩致公党准使您开怀一笑;看似温顺的猛禽出其不意的制服猎物又会让您大吃一惊
历史 千山历史久远,早在北魏时,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
辽金时代,佛教更加兴盛,著名的“五大禅林”香岩寺、大安寺、祖越寺、中会寺、龙泉寺等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古建筑群。
明清以来,道教进入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十二茅庵。
全景区有寺庙30多座,僧道数百人。
千山第一峰仙人台在千山东南,峰上有八仙石像和石制棋盘。
相传有仙人乘鹤飞来,在台上对弈、以次得名。
无量观位于北沟,是千山庙宇中最大的一个,其建筑之精美也居千山之首。
交通 火车站前乘308路或8路公共汽车40分钟即到千山。
买好进山门票前行数百米,即有景区内中巴车接送您到五佛顶山下的索道站,10分钟车程,票价50元。
晚上不花钱。
在乘20分钟缆车就可轻松抵达山顶。
新开设的千山索道直连小黄山景区深受游人欢迎。
诗词 丁令威[东晋]陶渊明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作者简介:陶渊明(
-427年),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人。
据《隋书.经籍记》记载,《搜神后记》计117篇系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撰著,但后人对此尚有怀疑和争议。
陶渊明遗有《陶渊明集》等。
辽城望月[唐]李世民 玄莬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影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作者简介:李世民(599-649),史称唐太宗,擅长武功,韬略过人,劝说并协助其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王朝,即帝位改元贞观,626-649年在位,鼓励大臣犯颜直谏,重视农业生产,倡导诗文,曾撰《帝范》12篇。
他的“水可载船,水可覆船,民众好比水,人君好比船”之说,为后志所称道。
沁园春.有感[宋]陆游 孤鹤归来,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念垒垒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栽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何曾轻负春。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吾何恨,有鱼翁共醉,溪友为邻。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大诗人,今存诗歌九千余首,风格雄浑豪放,悲愤激昂,反映人民疾苦,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游先后任镇江、隆兴通判,投身军旅,后官至宝章阁待制,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之一。
入千山[金]王寂 我来连日苦风霾,不见千峰剑戟排。
要识玉山真面目。
雪晴明月射苍崖。
作者简介:王寂(1128-1149年),字元老,蓟州(今河北)玉田人,金天德年间进士,先后任太原祁县令、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中都转运史,遗有《拙轩集》、《辽东行部志》、《鸭江行部志》等。
他是金代一位著名作家,清人评价“寂诗境清刻馋露,有戛戛独造之风”。
祖越寺[明]张鏊 使节约山灵,征鏖斩尔亭。
龙宫翠山谳,鸟道上青冥。
夜宿莲花嶂,朝看贝叶经。
酒醒啼鸟缓,花雨满禅庭。
孤亭不忍别,更上翠微间。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
杯前云出岫,檐下鸟知还。
天远何须问,征人正度关。
作者简介:张鏊,字济甫,江西南昌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历任浙江提学副使,南京兵部尚书。
现今千山正门有书法家启功所书“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即出自此诗。
罗汉洞[明]薛廷宠 罗汉洞天一径遁,烟丛林杪放行踪。
海螺捧出云千叠,锡杖飞来阁几重。
石涧长鸣昙雨落,香风不动法门空。
蓬莱未必能胜此,缥缈笙歌绕梵宫。
作者简介:薛廷宠,福建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工科左给事中。
《辽东志》序言撰写者,并参与修订志。
千山温泉[明]徐景嵩 万世温泉水,百年几度酉。
炎流从地发,暖气蹴天浮。
风过亭台爽,山环景致幽。
自怜多病客,不是濯缨俦。
作者简介:徐嵩,字伯瞻,辽阳人,明正德年间进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
遗有《沙州稿》四卷。
游千山祖越寺登莲花峰[清]爱新觉罗.高塞 七岭行初尽,千岩宿雾开。
路回青嶂底,寺隐白云隈。
洞口闻清籁,碑文暗绿苔。
莲花天际出,顿觉绝尘埃。
作者简介:爱新觉罗.高塞,又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清太宗皇太极第六子,顺治皇帝庶兄,初封辅国公,后封镇国公,久居盛京,工诗词曲,善书画,遗有《恭寿堂集》。
游香岩寺[清]函可 千峰顶上香岩寺,积雪何年道古堙。
航海尚传元学士,登台空拜石仙人。
宝幢雨洗灯还亮,禅榻云封草渐新。
伫望双飞天外锡,寒山早布几分春。
作者简介:函可(1612-1660年),字祖心,号剩人,人称剩和尚、千山剩人。
明末广东博罗人,其父韩缵,官至礼部尚书。
崇祯末年,国事日非,函可二十九岁削发为僧,清兵进入南京后,他写有私史《再变记》,被清兵发现,幸免一死,流放沈阳。
函可倡导成立了“冰天诗社”。
系辽沈文坛活动的中心,受到文人的欢迎和响应,函可四十九岁圆寂,葬于千山,遗有《千山诗集》二十卷,以及《千山剩人禅师语录》。
清太宗第六子镇国公爱新觉罗.高塞,曾写有《悼剩和尚》诗。
悼剩公[清]陈之遴 朔雪萧萧只树林,紫衣长掩石龛深。
公真圣果身如寄,我自凡情涕不禁。
电火难留方外友,风霜偏集客中心。
千尚有莲花座,夜夜松涛想法音。
作者简介:陈之遴(1605-1666年),字彦升,号素庵,浙江人,明崇祯进士,清顺治官至礼部尚书,授弘文院大学士,后被流放。
游千山登璎珞观[清]郝浴 照海一千峰,参差如泼翠。
我行一玩心,也谓养神智。
烟霞入衣裙,庶用清寤寐。
瞥看云生处,翻身若摩翅。
斯须款其间,乃是高明位。
精庐架九霄,天可揖而至。
不怪挂瓢人,凭将轩冕弃。
推窗远岫来,一一如拥彗。
青霭诸峰和,白飞万壑肆。
犹记客秋来,红紫纷如醉。
霜风日夕生,潇然本色出。
历落见茅庵,仿佛开十地。
琅琅梵声发,谡谡松涛沸。
世道在神州,悠然兴远思。
得无有救拯,巨细争一臂。
常恐遮人伦,于此成逊避。
泉壑虽幽暇,安忍极深邃。
寄语爱山人,斯言无不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