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豪迈壮阔的经典诗句
殊途陌路。
同床异梦。
这篇文章里面的好词好句有那些。
词语注释 1.北国:指我国北方。
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3.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游和下游,犹言整条黄河。
4.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蜡做的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6.须:等到 7.天公:指天。
8.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白雪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9.分外妖娆:格外艳丽多姿。
10.折腰:鞠躬,倾倒。
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江山如此多娇 1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始皇赵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12.输:和下文的“逊”,都是差,失的意思。
13.文采:和下文的“风骚”,指的都是文学才华。
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
14.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
汉时匈奴自称。
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名族或其首领。
15.唐宗宋祖: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
16.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
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
见《汉书·匈奴传》。
17.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
有用射雕来称赞人武艺高强。
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快又高,不易射中。
18.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 俱,都 19.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无产阶级革命者等。
数,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
为什么我说的对说的是实话却不被认可
3。
。
。
。
一、星星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二、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
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
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
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4。
。
。
。
一、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二、1.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所写的夜景,要注意夜景静谧而美丽的特点。
2.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3.这是同题材诗的比较。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美丽的月色。
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像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对这两首诗,可从具体内容、景物描写、语言特点、感情意蕴等方面进行比较。
重在让学生体会,不求面面俱到和过细的分析。
游览鸭绿江大桥的佳句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