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粽子的句子
1.粽子道美极了。
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它既是消暑开胃的,又是营养丰富的佳品。
所以,大人小孩儿都喜欢吃。
2.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3.吃粽子,是在咀嚼遥远,鲜活记忆,汨罗江用清澈的水流,融合了孤独而伟大的灵魂。
4.粽子里聚满了,滚滚而来的天地人的合音。
继承屈原的无畏勇气,发扬屈原众人皆醉他独醒、刚正不阿的精神。
5.粽子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节那一天。
无论风雨,不管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6.看着满街飘香的粽叶,我突然觉出了原来端午又临了。
我想起那些屈原息息相关的民间传说。
有关于粽子,关于龙舟,关于艾叶,就说吃粽子吧,端午包粽子,一是为了解馋,二是为了一种纪念。
7.最美五月天,我常常是这样想的,或许是因为草长莺飞,或许是因为艾叶飘荡着清香,也或许是粽子的香气和美味,或许更是因为诗人的气节流传千古的浩然正气。
8.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蜜幸福。
9.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的嗅着一丝丝、一缕缕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10.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扑鼻而来,露出乳白色的糯米。
沾点白糖,轻口。
嗯,粽子的味道好极了。
11.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
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鲜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描写粽子味道的句段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奶奶总会为我精心包枣泥粽子,粽叶层一层地剥开,顿时四周弥一股特有的清香,我贪婪地嗅着,眼睛紧紧盯着奶奶手中的粽子,这小巧精致的粽子可是我最爱的枣粽呢.我迫不及待地接着奶奶小心翼翼递过的粽子,满足地咬上一大口,顿时红枣的甜、糯米的香以及粽叶的特有风味融为一体,充斥于于唇齿之间.那味道如三月的柔风一次又一次拂过我的心潭,荡起一片涟漪.每当我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每一个粽子,奶奶总是慈爱地看着我,眼眸里盛满了对我浓浓的爱意。
形容粽子的诗句有哪些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
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
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
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
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描写绿豆的句子有哪些
【1】“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今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在这江南青青的色彩里、湿湿的雨季中缓然而来.在江南春雨的背景中,我也盼来了结束中考的姐姐.那清凉的春雨淅沥沥的一直下着、下着,伴着我们舒缓闲适地度过了这个美好的节日. 推开家门,一阵如风铃般清脆的笑声和着青青的粽草叶香味便向我袭,一定是姐姐和妈妈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够黑豆也仿佛受到粽草叶清香的诱惑,兴奋的在客厅里乱窜,似要嗅上一口这个季节的味道.姐姐听见开门声响从厨房里跑了出来.一见到我就扑过来抱我..连连说我又长高了, 可是姐姐依旧没变还是那么乐观依旧笑靥如花……接着大家开始吃粽子,今年我们家的粽子形状可谓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圆的还有像牛角一样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杰作.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绿白红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酒足饭饱后妈妈又泡上我最爱的薄荷叶茶,那清凉的味道,真是好极了!端午节,是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个季节的符号.我固然不会忘记关于端午的来历,不会忘记诗人屈原,不会忘记围绕端午的许多故事.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天空也会飘着牛毛细雨,而小小我总是倚在祖母的怀里看着祖母娴熟的包粽子,认真的帮我做着香袋……如今打开我的衣柜,还能看见一只红缎绸的香袋,它用五彩线系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颜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圆圈缀成的,是的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为我缝制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开,莺归燕已10余个春秋 每到端午节,我把它从衣柜里拿出...端午!你给我带来需多快乐也勾起我对如烟往事的无限怀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难忘的回忆.【2】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我每年都买杏花楼的月饼,那里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对它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你看,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秋节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3】
形容艾叶的句子
【第1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端午》:“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明张岱《夜航船.天文.夏》:“端阳日以石榴、葵花、菖蒲、艾叶、黄栀花插瓶中,谓之端五,辟除不祥。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端阳》:“五朋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
”而在我们的家乡至今还流传着端午节用红绳在门鼻上拴艾草的习俗。
【第2句】家乡的艾叶草,在田边地头,坡坡道道最多,一丛丛,一片片,长在我记忆之中。
川北多丘陵,土地湿润,水草丰茂,艾叶草长势很好,在那片黄土地里,它总在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不落俗套,形成了鲜明的特性。
【第3句】追着桃花开放的声音,我漫步在春风中,只见郊区的道旁,一丛丛、一蓬蓬挂着银霜,鲜鲜嫩嫩的艾草,婷婷玉立了起来。
随手掐下一支艾叶,顿时那种特有的醒脑的香味就弥散了开来,激活了大脑中还在沉睡的许多细胞……【第4句】老家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叫艾草的植物,一丛丛,一簇簇,随处可见,它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只要是向阳排水好的地方就能生长,它可食用可入药。
五月是艾草茂盛的季节,端午到,艾叶香,家家户户门前插艾叶,用以驱瘴避邪,艾叶煮蛋、艾叶洗澡,能健身祛病。
【第5句】艾草是一种中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绒毛。
在我的家乡,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随处都能见到它苍绿色的身影。
艾草的生命力极强,割去一茬,新的一茬很快又会长出来,即便是秋后秆叶枯萎,到了来年的春天,它又会顽强地冒出一片新绿,并且疯狂地长成一片蓬勃的葱郁。
【第6句】艾叶草为多年生草本,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散发一股浓烈的清香,在旁看着、闻着,感官知道它存在的同时,将它的形态和气味留在了记忆的深处,直到今天也没有遗忘。
艾叶草和乡里人,就像是生活中的朋友,总有点离不开的样子。
它是很好的中药材,可散寒止血,也可解决皮肤搔痒问题,用火点燃备干的艾叶草,让它熏灸人体筋络穴位,能减轻风湿痛症,它的用途很广,可煮熟鸡蛋,也可驱蚊蝇辟邪气。
【第7句】掐下一片艾叶,放到鼻子边。
顿时,那种特有的艾草味儿一下就钻进了肺腑,馥郁的香味激活了大脑中许多沉睡了许久的细胞,蠕动着,把思绪拉到很远很远。
【第8句】艾草其实是一种草药,能理气血,通经脉,逐寒湿,趋冷痛。
在我国,艾叶预防瘟疫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好像从南方到北方,大都有种植艾草的习惯。
在有的地区,人们甚至用艾叶制作食物。
然而,端午节挂艾草则是一种文化现象。
据说,重五的日子不吉利,在门上挂艾草可以辟邪。
【第9句】每年惊蛰前后,百虫出洞之时,艾芽苗也蠢蠢欲动,顶开头顶上的厚土,迎接春风的洗礼,春雨的淋浴,在阳光下舒展开蜷缩在一起的叶瓣,散发出馥郁的芳香。
最有意思的是,百虫即出,艾草即生,而且它常长在人们生存空间的附近,即不去闹市,也不去深山,像是卫士,守护着一方的平安,让毒虫不敢肆意地祸害人类。
【第10句】艾草除了具备驱除蚊蝇,毒虫的功效外,还有诸多的用途。
艾草阴干压制成艾条、艾柱,能治病驱蚊;艾草煮的鸡蛋,也酥香可口,有清火消炎的功效。
艾草还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作用。
记得小时候,不论我和弟、妹风寒感冒了,母亲会用晒干的艾叶熬荼,连续喝上几天,感冒便不日而愈。
【第11句】家乡的艾叶草,我有好几年没有见着了。
它们在家乡的土地还长得好吗。
你看这城市的小店铺里,在端午节前几天,到处都卖有,见了很能触动人的思绪。
和家乡的做法一样的,与菖蒲捆扎在一起;不同的是,得花一二元钱买。
花钱不重要,只要能见着艾叶草,拿在手里往出租屋走,一路看看闻闻,能了思乡之情,很值。
门前挂着,进进出出有艾叶草,有回家的感觉。
五月端午节了,我在异乡吃粽子,我闻家乡艾叶草的气味。
【第12句】艾草,又称家艾、冰台、医草、艾蒿,属菊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们的家乡,田野间、农家院落里到处都有艾草生长。
《本草纲目》记载,艾草“用于灸百病,也可煎服。
”其实艾草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第13句】关于艾草消灾辟邪的传说,在很多朝代都有记载。
汉晋时,端午节家家必插艾以应节景,唐以后更添以菖蒲,民间为“蒲龙艾虎”。
京有以艾束为人形者。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四民并踏百草。
今人又有斗百草为戏。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
”注:“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第14句】小时候,我种过艾草。
好像艾草的生长是不用管理的,平时也没人去注意它。
端午节到了,需要采集艾草,才发现它已经蓬蓬勃勃,就像我今天无意间发现它一样。
记得老祖母喜欢用艾草编制绳子,晒干后用来驱逐蚊子。
漫漫的夏夜,氤氲的艾草香一直伴随着我,听老祖母在艾香中讲屈原,讲为什么吃粽子。
【第15句】每逢端午之际,我都会去药店买些艾草条,不为驱蚊,也不为避邪,只是喜欢那种苦香味,似蒿草,像野菊。
有时在工作之余,我会把艾草条点燃,放在百会、三足里、神厥、关元等穴位进行热灸,任凭自己被那浓烈的香味和烟雾所包围,清苦的香味就像我蕴藏的心事,在五月的田野里弥漫开来。
【第16句】青青的艾草把深深的爱植在人的身边,它要用多久的相恋才能拥起一片葱绿
艾草啊,它悄悄地延伸,默默地生长,静静地守望,守望着人们把它的生命揉进米团,把它滚烫的心化为清香,用它的挚爱驱虫驱病,让它的魂魄护佑起芸芸众生。
兰蕙清幽馨香,秋菊高雅脱俗。
艾草,很平凡,不能开一朵鲜花,但它却能给你一缕芳香,一片绿色
它的爱恨情仇更热烈、更深沉、更浓郁
它的魂魄立志驱百邪,医百病
【第17句】孟子曾言:“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草的药用价值。
我国现存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艾草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
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灵枢经》等古籍中均有用艾的处方。
【第18句】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下班后,我和家人一起去山坡割艾草,尽管这时候的艾草长得不算太高,但那淡淡的清香味,却时刻弥漫在梨园得最深处,闻着那艾草的香味,我觉得是那样的芬芳、亲切与可爱,我似乎闻到了家乡的味道,闻到了母亲包的粽子的香味,也唤起了我心底那份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19句】在暮春风雨的敲打下,三道边上的艾草,开始舒展了一冬的筋骨,悄然步入人间五月。
不久便蓬勃豪放地支撑起季节的新蓝快绿,全心身地装点起山川大地,应和着和风流水,掇起了一方水土的满腔赤诚,一往深情地守望着边塞的端午节。
【第20句】又闻到浓浓的粽子香,又嗅到艾蒿的青草味,又是一个端阳节。
满街尽是叫卖艾草的声音。
长长的艾草,长生得太平凡,只有在这样的日子,人们才记起它的存在。
这艾草的作用,想必与唐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情景相差不甚远,辟邪、健康、免灾、祈福……如此久远的记忆,在今天看来或许有点不可理喻,然而在古代却是司空见惯。
【第21句】我爱吃青青的艾粑粑,年复一年清明时节,我要是不能亲手做这粑粑,也会去店铺饼家买回青团品尝,因为艾粑粑在我的血液中已流淌成了一种文化……。
虽然,买来的青团味道也不错,但远不如自己做的艾草粑粑滋味浓厚。
艾草青青,纠结着许多人的思绪,这就是中华
一个普通的艾粑粑,也透着爱的香,历史的情
【第22句】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草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味浓烈,有驱除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
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治疗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感冒等。
在华北的不少乡下地区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
【第23句】五月采艾,十月播芳。
搓成艾绳十冬腊月依然还能配得上用场。
遇上个丰收的年景,碾了米,推了磨,金黄的米贮在缸里,雪白的面压的柜中,再等到大小雪节气,宰牛卧羊,大白的馍,大块肉,大碗的酒,端在炕上的时候,人们常会燃起久违的艾,一任满屋的溥雾,变幻出缥缈迷离的色彩,闻着艾香,嚼着大肉,筛着老酒,心情好爽,虽生人间,犹在天堂。
关于吃粽子的作文,要求写出粽子的外形、味道,(300字以上)
我吃包的粽子了,软软的,甜甜的,很好“么……真好吃
实在太好吃了,妈妈的手艺又有长进了
再来一个
”听到这话,你一定知道我在吃东西吧,吃什么呢
当然是吃老妈做的粽子咯
老妈做的粽子别提多香了,种类也繁多,有:红豆沙棕。
肉粽。
红枣棕……我最喜欢吃的当然是最好吃,最有味道的:肉粽
你那味道可真叫个香。
轻轻一咬,丝滑的肉汁在你的嘴里来来去去,回味无穷,一点也不腻,再咬一口,只见那黏米裹着的半块咸肉,还有半块呢
当然是在你的嘴里,悄悄的,慢慢的融化。
对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为止吧
我吃饱为止。
减肥计划又泡汤了
你们还知道有关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吗
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习俗够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