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艾粑粑的作文500字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独特的习俗。
我是瑶族人民,我们的民风民俗多着呢
但是最让我意犹未尽的,就是在端午节的那天,跟着妈妈一起做一锅香甜可口的艾子粑粑。
在端午节前夕,妈妈会到市场里买一大些竹叶和农民采来的艾叶回家做艾子粑粑。
回到家里,妈妈把面粉倒进盆子里,掺一些白糖,放入适当的清水。
把面粉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再把面粉和白粉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再把艾叶洗干净,放到锅里熬几分钟后,倒掉艾叶,把剩下来的艾叶汁到在面团里,多揉几下。
揉面时要注意,不能揉太久,否则包出来的粑粑就会松松软软,没有嚼劲儿,揉面的力气要适中,才能做出有嚼劲的粑粑。
接下来就是包粑粑了。
首先,把2片大竹叶重叠在一起,然后从面团里取出一些面,做成小面团,从中间凹下去一个小窝,放入准备好的馅儿,这馅儿是妈妈刚刚切好的,里面有香花生、糖块、和芝麻、美味十足。
放完馅儿后,在把口封起来,,裹上一层香喷喷的茶籽油,一则是为了更加的香,二则是为了避免粑粑粘在竹叶上。
然后搓成一个小圆儿,放在竹叶上,把下面的竹叶向下折一下,再缠上带子。
一个香甜可口的粑粑就抱好咯
就这样,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渐渐流逝了。
终于,一锅艾子粑粑总算是包完了,最后就是蒸粑粑了,可我早已经馋得口水流下上千尺了,迫不及待地打开火,蒸起了粑粑。
吃过晚饭,粑粑被盛放在茶几上,我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艾子粑粑,“哎呀
”这粑粑可真烫手,手中的粑粑被我抛来抛去,嘴里还吸溜吸溜地吹着气,粑粑总算凉了下来,咬着清香美味的粑粑,我心里美滋滋的。
到现在,提起端午节时做艾子粑粑的情景,我还是记忆犹新。
关于清明菜的诗。
清明将至,民间传统是要吃那个清明菜粑粑的。
以示对先人的悼念之情。
第一步:掐清明菜。
要小清明菜的尖尖,连尖只几片叶子。
很多人掐错了,将大清明菜掐来,那不成,一是不清香,二是老了,喂猪就不太喜欢吃。
第二步:将清明菜洗净切细碎,在开水里煮茸和,关火。
就这菜和水(适量,不另加),加入糯米粉,揉搓成面团样。
第三步:将老咸菜与老腊肉(煮熟了的)、野葱儿(不是家葱哈,有点类似,根为小球形),跺碎,放猪油炒香,舀起盛在盘里作馅。
第四步:将馅包入糯米团,做成包子状,可大可小,放入蒸笼蒸熟即可。
上气后,几分钟即好。
味道:清香,糯而爽口,乡味十足。
有农家乐之韵。
为什么要吃清明菜粑粑
清明菜又叫佛耳草。
它不仅可以做成美味可口的粑粑,还可以入药。
清明菜呈淡绿色,每一朵清明菜有六至八片叶子,叶片略显肥厚,每一片叶子都是椭圆形,上面还长着许多细细的、像蜘蛛丝一般的白色茸毛,这种茸毛为清明菜增添了几分可爱的气息。
清明菜粑粑做法主料糯米粉300g大米粉200g清明菜300g辅料油适量盐适量雪里蕻100g荠菜100g豆干130g腊肉100g鸡精适量香油适量步骤1.糯米粉,大米粉,清明菜粉放入盆中。
2.加热水和成面团备用。
3.准备好馅料食材,荠菜提前焯烫备用。
4.豆干,荠菜分别切碎放入盆中,再加入雪里红咸菜。
5.腊肉切丁入油锅中炒制出香味。
6.把腊肉丁倒入馅料盆中。
7.加入盐,鸡精,香油拌均匀即可。
8.和好的面团分成55克左右的小面团。
9.取一份按扁包入馅料。
10.收口收圆封紧,稍微揉搓成为圆形。
11.蒸锅蒸笼屉要铺上一张荷叶或者芦苇都可以,放入清明粑粑。
12.开水入锅大火蒸制25分钟。
13.蒸好取出表面刷一些食用油即可食用。
清明菜粑粑怎么做要蒸多久
第一、掐菜。
要小清明尖尖,连尖只几片叶子。
很掐错了,将大清明菜掐来,那不成,一是不清香,二是老了,喂猪就不太喜欢吃。
第二、将清明菜洗净切细碎,在开水里煮茸和,关火。
就这菜和水(适量,不另加),加入糯米粉,揉搓成面团样。
第三、将老咸菜与老腊肉(煮熟了的)、野葱儿(不是家葱哈,有点类似,根为小球形),跺碎,放猪油炒香,舀起盛在盘里作馅。
第四步:将馅包入糯米团,做成包子状,可大可小,放入蒸笼蒸熟即可。
上气后,几分钟即好。
清明菜粑粑是怎么做的
绿色的那种?去采集一中叫艾的草,我们那是那么叫的,然后揉出汁液,把汁液和揉后的渣都放糯米粉里和面.把黄糖和花生米一起捣碎做馅,蒸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我们清明就是吃这种粑粑的叫艾子粑粑
如何在家做清明菜粑粑好吃
洋葱可以和清明菜煎粑粑吃,不过清明菜一定要切得非常的碎,因为他很难嚼烂的,不切碎了的话,到时候恐怕嚼不动,很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