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唐古拉山”的句子有哪些
找到一首当代大家写的类似的关于“春色”的唯美山水风光古诗词名言名句,供参考:比如春色文\\\/李者也东风起处蕾试呈,春雨来时花怒逞。
众菲欲开不待催,一夜丹青染苍岭。
景若如画蝶自来,驱之不去何须请。
比如迷途莫问路,春深人人皆酩酊。
【注】比如县,位于西藏那曲地区。
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怒江上游,以达木业拉山口为界,分为东西两部,西部海拔4400多米,地面上多低山丘陵、低山和丘陵之间形成一个个开阔的平谷,气候温和;东部多高山峻岭,高山之间形成一条条深谷,沿怒江干支流东下,愈往东,河流切割愈深,谷地也较狭窄,山顶与谷底的高差很大。
虽然属于高原气候,但春夏季节却是绿草如茵,森林茂密,繁花盛开,风光如画。
求关于西藏风景的文章(多多益善)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
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这个名字是展转曲折得来的。
珠峰原先的名字,来源于西藏广为流传的流传一则神话。
神话说喜马拉雅山以珠峰为首的五座山峰,是五个姐妹,统称 “长寿五仙女”。
其中,祥寿仙女(藏语为“扎西次仁玛”)掌管人间的福寿;贞慧仙女(藏语为“米约罗桑玛”)掌管农田耕作;翠颜仙女(藏语为“婷格协桑玛”)掌管人间的“先知”神通;施仁仙女(藏语为“德迦卓桑玛”)掌管畜牧生产;冠咏仙女(藏语“觉班真桑玛”)掌管人间财宝。
其中翠颜仙女是珠峰的主神,所以它曾被称为“翠妃雪峰”(藏语为“扛屯停杰姆”)。
纳木错 相传“纳木错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
它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错—— 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
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
在纳木错北岸一座不大的山坡上住着一位叫扎古恶脸的赞神。
扎古恶脸法力无边,以狩猎为生。
一天,太阳风从东方升起,朝霞给至高无上的念青唐古拉山戴上明晃晃的金冠。
扎古恶脸挎上弓箭别着大刀去打猎,路遇一条黑蛇和一条白蛇正在厮杀,那白蛇威风凛凛,钳嘴卡住黑蛇的头甩来甩去。
当他晚上满载猎物归来时,又见黑蛇占了上风,黑蛇那山洞般的大嘴死死地掐着白蛇甩来甩去,白蛇已奄奄一息,半死不活。
扎古恶脸想想说:就把白蛇当成天神,黑蛇当做魔鬼吧。
于是,他拔出大刀把黑蛇砍成两截,救了白蛇的性命。
过了几天,扎古恶脸又在出猎的路上看见一头白野牛和一头黑野牛顶架。
白牛像一座高高矗立的雪山,每一次攻击都使黑牛只有招架之力。
等扎古恶脸晚上归来的时候,黑牛高高举蓬松的牛尾,两只黑洞洞的鼻腔冒着青烟,嘴里闪着火焰般鲜红的舌头,白牛已被顶翻在地。
扎古恶脸心想:这白牛可能是天神,黑牛可能是魔鬼。
他用野牛肋骨做成的弓箭射死了黑牛。
扎古恶脸刚到家里,念青唐古拉山神化为凡人相貌,着一身白色绸缎衣裳,头戴白色头巾,左手持一短剑,右手握着马鞭骑着白马飞驰而至。
念青唐古拉山神对扎古恶脸说:“朋友,你给我帮了大忙,你需要什么,我可以满足你三个要求。
” 扎古恶脸不明原由,说:“我没有帮过谁的忙,我也不要你满足我什么要求。
” 念青唐拉山神解释说:“不,朋友,你所救的白蛇和白牛是我的两个神魂动物。
我一要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 “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客气了。
”扎古恶脸听了念青唐拉的解释说。
念青唐古拉山神打开所有仓门,让扎古恶脸选三样东西,只许拿三样。
山神的仓房里堆满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到处都金灿灿,亮晶晶,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赞神一时不知道要什么好。
于是,闭目瞎摸。
他第一次摸到是的盐,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说:“但愿对人类有用。
”第二次摸到的是碱,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说:“但愿对世人有用。
”第三次摸到一个疙疙瘩瘩的东西,也抓了一把说:“也撒到北方去吧。
”可这个疙疙瘩瘩的东西可不是什么好玩艺面是一把炭疽病菌。
天真可爱的牧人感激扎古恶脸赞神给藏北大地撒满了盐碱。
但同时惋惜的是,他同时也撒了一把炭疽菌。
念青唐古拉山神还做过一次愧对纳木错的事情。
念青唐古拉山神虽然身为神灵之王威震一方,但是西部的达尔果雪山经常进犯念青唐古拉神山领地,偷袭马群。
它想讨伐达尔果雪山,但自己又懒得出阵。
于是,他对扎古恶脸说,你常住我的领地,吃我的家畜,现在我需要你来帮忙,你去替我讨伐达尔果雪山,速成之后,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
扎古恶脸二话没有说,出阵讨伐达尔果雪山。
达尔果雪山正和爱妻加岗拉母与孩子们玩耍,便匆忙应战,经过几昼夜奋战,扎古恶脸借助念青唐古拉山神给它的神力,勉强获胜,赶着被抢去的马群凯旋归来。
念青唐古拉山神对扎古恶脸说:“好,你胜利归来。
你想得到什么
”扎古恶脸说:“我不要你的财物。
我要和纳木错过一夜。
” 念青唐古拉说:“好。
我们有言在先,我会满足你的要求。
” 有一天,扎古恶脸在纳木错湖边放羊,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一个“不像人间女儿,倒像天上公主”的美丽女人。
她对扎古恶脸说:“我是听了念青唐古拉山神的话来和你约会的。
你想按你们人间的习俗呢还是我们神仙的习俗。
”扎古恶脸心想,人间的习俗,我已经尝过了,神仙是怎样过那种生活呢。
他对纳木错说:“我要按你们神仙的习俗。
”话音刚落,一道艳丽的彩虹在纳木错湖与扎古恶脸之间闪了三下,纳木错仙女说:“完了。
等明年三月十五日月出时分,到湖边来认领你的孩子吧。
你要给我记住千万别带上你的弓箭,一定要记住。
”说完消失于湖面。
扎古恶脸苦苦地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来年三月十五日,月亮刚从东方升起扎古恶脸出门认子。
但是,不带着弓箭实在不习惯出门,最终他还是把弓箭带上了。
当他来到湖边,有一头母野牛正在舔着刚出生的牛犊。
扎古恶脸见到野牛他手心痒得难受,便拿出箭上了弦射向野牛,没有想到正好射中那刚出生的小牛。
这时,纳木错显出人形对扎古恶脸说:”你这个罪人,你不听我的话带上弓箭 你知道你射死的小牛是谁吗
那是你的儿子,我们因缘已断。
”纳木错哭着消隐于湖中。
念青唐古拉山与纳木错结为伉俪相亲相爱,这是北方众百姓的福份,但它们的感情不是没有出现过裂痕。
在纳木错北岸约30公里处有一座山叫保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遥遥相望。
当年威严峻拔的保吉山常与念青唐古拉山的爱妻——纳木错窃窃私语、缠缠绵绵。
生下一个儿子——唐拉札杰。
保吉山和纳本错为了不让念青唐古拉山发现唐拉扎杰,把唐拉札杰藏在保吉山以西约6公里处的大坝。
奇怪的事,纳木错以北地区无论从什么角度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山的尊容,可就是站在唐拉札杰山看不到念青唐古拉山。
尽管唐拉札杰没有被念青唐古拉看到,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保吉山和纳木错的如意算盘打得太简单,神力无边的念青唐古拉山怎么会不知道它们那点小事呢
一次它们正在幽会时念青唐古拉发现了自己的妻子与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长刀砍断了它的双腿,保吉山再也无法站立了。
大昭寺 传说一: 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
于是,一场由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
传说二: 两位公主各自带来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的佛像。
作为最贵重的陪嫁,尼泊尔公主带来的是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从内地的长安请来的是另一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
藏民公认这两尊佛像是最早进入雪域高原的佛像,然后为了供养这么神圣的佛像,松赞干布就开始修建西藏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
便是大昭寺和小昭寺了。
传说三: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
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如果有机会去西藏博物馆,推荐你一定要看一幅非常古老的唐卡,画的就是文成公主推算的吐蕃的地形)。
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
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
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
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
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
其实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
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
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小昭寺 传说当文成公主一行至拉萨车陷沙滩中,力士几经努力都无法将车拉出,公主即在觉阿像四周建立四柱,悬白锦账而供养。
后以此为基建小昭寺。
该寺坐西朝东,据说是文成公主悲思家乡而设计的。
文成公主为建小昭寺从内地召来精巧工匠,以汉地庙宇为模式,结合藏地建筑特点,建成了极为壮观的重楼叠阁。
八廓街 在拉萨的八廓街上,有一幢神秘的黄房子,她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玛吉阿米。
玛吉阿米——这是存留于西藏的一段古老的遗梦,美丽的让人昏眩,渴望的叫人唇干。
距今300年前,不安在布达拉宫生活的六世达拉喇嘛,喜微服出游,在民间汲取灵感的火花。
那一夜,他来到八廓街上的一间藏式小酒馆,想在这里聆听流传于民间的奇闻轶事,和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哪想到,故事未及听,隔桌坐于他侧面的一位婀娜藏女,却让他心仪荡漾,那举手投足之间,那眉目弯月之上,那迷人笑靥之中,处处弥散着别样的馨香。
这之前,仓央嘉措从未感受过思念之苦,也不曾相信人间有追思之累,那之后,他日日光顾小酒馆,但却无缘再次目睹沁入心脾的美丽姑娘。
据说,仓央嘉措肩负着在人间寻访救度母女神的职责,以帮助众生脱离苦难。
传说中,救度母女神以绝美之皎容出没于凡尘俗世,所以西藏多处留有仓央嘉措寻访的足迹。
在那幢黄色小屋里出现的美丽女子,后来被仓央嘉措写进情诗,称她为玛吉阿米。
藏语“玛吉”为圣洁、纯真、无瑕之意;“阿米”是阿妈的介词形式,在藏族人的审美理念中,母亲是美丽的化身,这样,玛吉阿米就是圣洁之母、纯洁少女之意,自仓央嘉措的诗歌之后,她又被引伸为美丽的遗梦,浪漫的邂逅之意。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这个名字是展转曲折得来的。
珠峰原先的名字,来源于西藏广为流传的流传一则神话。
神话说喜马拉雅山以珠峰为首的五座山峰,是五个姐妹,统称 “长寿五仙女”。
其中,祥寿仙女(藏语为“扎西次仁玛”)掌管人间的福寿;贞慧仙女(藏语为“米约罗桑玛”)掌管农田耕作;翠颜仙女(藏语为“婷格协桑玛”)掌管人间的“先知”神通;施仁仙女(藏语为“德迦卓桑玛”)掌管畜牧生产;冠咏仙女(藏语“觉班真桑玛”)掌管人间财宝。
其中翠颜仙女是珠峰的主神,所以它曾被称为“翠妃雪峰”(藏语为“扛屯停杰姆”)。
罗布林卡 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里记载一段有趣的传说: 那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给一只神变来的猕猴,授了戒律,命它从南海到雪域高原修行。
这只猕猴来到雅砻河谷的洞中,潜修慈悲菩提心。
正在猴子在认真修行的时候,山中来了一个女魔,施尽淫欲之计,并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我们两个结合吧
起初,那猕猴答道:我乃观世音菩萨的徒弟,受命来此修行,如果与你结合,岂不破了我的戒行
那女魔便娇滴滴地又说道:你如果不和我结合,那我只好自尽了。
我乃前生注定,降为妖魔;因和你有缘,今日专门找你作为恩爱的人。
如果我们成不了亲,那日后我必定成为妖魔的老婆,将要杀害千万生灵,并生下无数魔子魔孙。
那时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更要残害许多生灵。
所以希望你答应我的要求。
那猕猴因为是菩萨降世,听了解这番话,心中自念道:我若与她结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与她结合,又会造成大的罪恶。
想到这里,猴子一个跟头,便到普陀山找那观世音菩萨,请示自己该怎么办。
那观世音想了想,开口说道:这是上天之意,是个吉祥之兆。
你能与她结合,在此雪域繁衍人类,是莫大的善事。
作为一个菩萨,理当见善而勇为;速去与魔女结成夫妻。
这样,猕猴便与魔女结成伴侣,后来,这对夫妻生下六只小猴,这六只小猴性情与爱好各不相同。
那菩萨化身的猕猴,将这六只小猴送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各自寻食生活。
三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视子女,发觉他们已生殖到五百只了。
这个时候,树林的果子也愈来愈少,即将枯竭。
众小猴见老猴来了,便纷纷嚷道:我们将来吃什么呢
他位个个摊着双手,模样十分凄惨。
那猕猴见此情景,自言自语道:我生下这么多后裔是遵照观世音菩萨的旨意,今日之事,使我伤透了脑盘,我不如再去请示观世音去,想到这里,他旋即来到普陀山请示圣者。
菩萨道:你的后代,我有够抚养他们。
于是,猕猴便遵命于须弥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种子。
撒向大地,大地不经耕作便长满各种谷物盆地,父猴才别了众小猴回洞里去。
众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变短了,也开始说话,逐渐变成了人,这就雪域上的先民。
注:猕猴变人的故事,在藏族民间广为传播,并记录在古老的经书之中,还搬上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的壁画之上。
那猕猴住过的洞穴,民间传说就是泽当附近的贡布山上,而泽当也因是猴子玩耍之地而得名。
昌珠寺 昌珠寺位于去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的路上,属格鲁派寺院。
据说昌珠寺最开始并不是一座寺院,而只是一座庙,并且是西藏的第一座庙宇。
说到昌珠寺,不得不提到那位对汉藏文化交流有突出贡献的文成公主。
相传,文成公主当年在拉萨夜观天象日察地形,发现吐蕃全城的地形极像一仰卧的罗刹女,将不利于吐蕃王朝,须在女妖的四肢和心脏建庙以镇邪。
于是,女妖心脏上建一座赫赫有名的寺庙,也就是后来的大昭寺,罗刹女四肢之一的手臂上建了昌珠寺,并以珍珠唐卡镇之。
藏语中“昌珠”的意思是“鹰鸣如龙吼”。
传说建昌珠寺的地方以前是一个湖泊,湖中常有一只五头怪龙作乱。
松赞干布为除此害,亲自变成一大鹏鸟与怪龙进行了多次殊死搏斗,最后将妖龙的五个头一一啄了下来。
因此这座镇妖之寺的名字就叫作了“昌珠寺”,以纪念松赞干布降伏妖魔。
雅砻河谷“猕猴变人”的神话传说 传说远古时期,一只神猴受了观世音菩萨的点化来到贡布日山上修行。
附近的一个罗刹女爱上了猕猴,遂要求与他结合,否则她就要与山下的魔鬼结合,生下无数魔子魔孙,残害生灵。
在征得观世音菩萨许可后神猴与罗刹女结合并生下六只小猴,后来繁衍成了西藏人类社会。
传说中的狲猴与罗刹女结合、繁衍后代的地点“猴子洞”至今仍然存在,就位于贡布日山腰上。
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不但在山南桑耶寺、拉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地都绘有壁画,而且藏史许多书籍中都有记载。
羊卓雍错 传说羊卓雍错是仙女下凡变的。
又说,很久以前这里是个泉眼,附近住着户富人,富人家有个叫达娃的佣人。
一天,这娃在泉边救了条小金鱼,小金鱼变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并送给达娃一件宝贝。
富人发现后,硬要达娃带他到泉边找宝贝和姑娘。
没达到目的,富人就将达娃推进泉眼淹死了。
姑娘出现了,变成无边的浪向富人袭来。
从此,这儿有了泓碧蓝清澈,妖娆无比的湖。
蒙古族人崇拜羊卓雍错更多的是将她奉为羊卓措达钦姆即金刚障碍之主,是藏区的女护法神。
因此,羊卓雍错既是龙女的化身,又是女护法神的驻锡地,兼具多重功能或神力。
羊卓雍错是野生禽类的乐园,成千上万只白色水鸟在湖面飞翔,十分壮观。
关于白色水鸟,有一个传说 。
很久以前,湖边有个叫白地的村子,村里里住着位漂亮的姑娘,她每天夜里都要到湖里洗澡。
农奴主看中了姑娘,要把她霸为已有。
但姑娘已有心上人,不愿意嫁给农奴主。
一天夜里,农奴主将她抱出水面。
这时,天上飘来一朵彩云,云端站着位仙女,仙女用佛珠将农奴主打死,但农奴主还是死抱着姑娘不松手,2人都沉入湖中淹死了。
第2天黎明,湖中飞出一只白色水鸟,是姑娘的化身。
从此,水鸟总是在羊卓雍错上飞翔。
羊卓雍错被称为圣湖,据说主要原因是她能帮人们寻找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达赖圆寂后,由西藏上层僧俗组成负责寻找灵童的班子,先要请大活佛打挂、巫师降神,指出灵童所在的大方位;然后到羊卓雍错颂经祈祷,向湖中投哈达,宝瓶,药料等;最后,主持仪式的人会从湖中看出显影,指示灵童所在的更加具体的方位。
如果上述3种仪式所示方位一致,便可派出人马,循所示方位寻找灵童。
六年级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
陈忠实 简介:1942年6月生,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
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
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五卷。
《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年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塬》获第四届矛盾文学奖(1998)。
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争。
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
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青海省简称青,地处我国青藏高原北部。
全省面积72万多平方千米,人口518万。
省会西宁。
青海与西藏同居青藏高原,主要山脉有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金山等,山脉之间分布着众多盆地。
长江、黄河淘发源干本省,有全国最太湖泊 青海潮。
该省属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日照充足,冬寒夏凉,干燥少雨。
该省工业有采矿、化工、电力、皮革、毛纺等部门。
牧业以饲养绵羊、牦牛、马等为主。
农业出产小麦、青稞等。
青海潮、扎凌湖渔业略具规模。
青海为多民族省份,有藏族、回族、蒙古族等众多民族。
全境高原广袤,江河婉蜒。
民族风情和高原风光使青海旅游业极具潜力。
青海湖水光接天,风光壮丽,湖中鸟岛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中转点。
沿湖草原辽阔,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省会西宁是一个景色优美的高原城市,城周青山起伏,城内湟水如带。
市内以若干清真寺为主要景点,市郑日日山是唐代文成公主入藏途经之地。
以日日山为界,以东为农区,以西为牧区。
西宁市区西南的塔尔寺规模极为宏大,酥油花、堆绣和壁画被称为 三绝。
格尔木为青海第二大城市,也是青藏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
市郊的 万丈盐桥奇观天下独绝。
青海省腹地冰峰林立,雪山连绵,发源了哺育中华文明的长江与黄河。
江河源区自然生态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
但近年来,该区环境受到人为影响,已有恶化趋势,亟需引起关心和保护。
藏刀、地毯、冬虫夏草等为主要名土特产。
西宁、格尔木等地为主要交通枢纽 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6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
中共党员。
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
历任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教师,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教师及团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西安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桐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
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七、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西安石油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图文对照,感知险恶环境中的柳树 1.(多媒体)出示青海高原图片,使学生对青海高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1) 感受青海高原的寒冷、干旱; (2) 感受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
2.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株柳树,揭示课题。
板书: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出示句子)指导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过渡: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3.课文中有一段直接描写了这株柳树的形象,找出。
(出示段落)指名读,提问:你觉得这株柳树长得怎么样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板书:神奇 过渡:作者在青海高原一路走来有没有看到其他的柳树
(没有,这是我在高原上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二、 引发想象,感受生长中的柳树 1.指导学生自渎第6自然段,想一想:在青海高原上存活这样一株柳树容易吗?为什么? 2.齐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在作者心中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柳树? 板书:生长 壮大 过渡:此时,作者又想到了家乡的柳树。
三、 前后联系,对比中感悟柳树 1. 引读: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突出) 2. 指导朗读 过渡: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四、 总结回顾,体会人生哲理 1.出示句子①: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
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过渡:此时此刻,我们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柳树时,我们心中仅仅是一株柳树吗
3. 出示句子:①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 一片绿阴。
②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4. 联系句子思考: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你也会想到什么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总量与特征 1.土地资源总量 青海省土地资源总量仅次于内蒙古、西藏、新疆,居全国第4位,全省共有土地面积72.23万平公里。
2.土地资源的特征 (1)土地面 积大,但质量差,优质土地少。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偏低,大多数地区降水少,土地发育程度低。
从土地类型来看,高山地多,山旱地多,戈壁、沙漠多,冰川、寒漠地多,土层薄和质地较粗的土地多,从而影响了土地的质量。
青海也有一定面积质量较好的土地,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东部河湟地区的黄土区或红土区,土层深厚,气候温暖,降水较多,土地质量较好。
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气候较温暖,但降水少,局部地区土层较厚,小面积有水源灌溉,土层较厚的土地质量较好。
(2)土地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
青海省土地广阔,南北纬度相差8度,地貌、土壤、植被类型较多,因此构成了较多的土地类型。
以东部黄土区山地为例,其土地类型垂直分带是:河谷沟谷地,低山丘陵地,中山地,高山地,极高山地。
该区土地利用垂直分带是:海拔2,80O米以下主要种植春小麦等温性作物,还有草地,为农牧地带;海拔2,8O0米~3,3O0米主要种植青棵、油菜等耐寒作物,还有天然草地和森林,为农林牧地带;海拔3,3OO米~3,9OO米为牧业用地;海拔高度最低为1,65O米,最高达6,860米。
土地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也呈相应的变化,出现明显的土地垂直带谱。
(3)草地多,适宜农林土地少,但分布相对较集中。
青海草地面积大,草地面积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50.46%,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草地主要集中于青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东南部边缘山地。
宜农地土地面积仅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54%,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共和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宜林土地仅占省全总土地面积的6.1%,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二)土地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青海土地资源的类型共有13个一级类型和75个二级类型。
其土地类型及其分布: 1.河湖滩地及湿地 这类土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的湖滩和河滩地上,不包括青南高原和祁连山系中的高寒湿地。
土质主要为湖积物和冲积物。
柴达木盆地和茶卡盆地,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盐湖较多,也有淡水湖泊,湖泊周围多盐碱土滩地和盐土沼泽地。
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气候为半干旱,湖滨多形成草甸湖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