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务的表扬句子怎么写
能靠自己的双手做很平凡的家务事 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孩子 你是最棒的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原文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昼出夜绩麻,村庄儿女各。
童孙未解供耕织,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
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
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通过脸上皱纹的描写,突出老年人的外貌特点
常常听父亲讲红军的故事。
最近,读了《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后,很受感动。
这篇文章记述的是一九三五年秋天,红四方面进入茫茫大草地后的一件事。
一位四十多岁的老班长带了掉队的三个病号艰难的走着。
后来,青稞吃玩了,老班长就钓鱼给病号吃,自己却连一口鱼汤也没喝,最后牺牲在草地里。
老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
他留给我们不仅是一个鱼钩,而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读到老班长不吃鱼肉,不喝鱼汤,只吃病号吃剩下的鱼骨头时,我的内心里深受感动,真想让老班长活下来,让他也享受享受我们今天的生活。
我们应该好好向老班长学习,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片忠心。
我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啊
金色的鱼钩,在祖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你的精神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参考
教师怎样教孩子写作文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1 用生活体验作文的快乐“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
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例如,学生在参加劳动时,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笔者安排了一篇写劳动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
星期天学生帮助父母打扫家务,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
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写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
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达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加以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2 优化作文训练,提升学生的人格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就必须重新认识“作文”这一概念。
作文能力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
因此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长期实践、反复练习。
所以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大可不必要求面面俱到,具体说作文不必强调文体,也不一定强调成篇。
作文,作为语文课的一种训练,他与数、理、化的作业一样,只是一种练习。
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不宜用文学批评的“标准”去硬套,也不必去用文章应有的格局去衡量。
作文,相当于音乐课的视唱练习,相当于美术课的速写、素描,你能说视唱练习等有什么完整的格局、有一定的套式吗
但是,通过这些练习,将来,学生就自会唱歌,自会画画。
作为练习的作文,同样如此。
阅读中渗透写作,陶冶学生的人格。
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感知生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表情达意的心理冲动。
具体地说就是在文本解读活动中达到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激流宣泄出来。
如在教学《气象学家竺可桢》一文时,笔者在“日记数量”后的“日记情怀”板块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当四十多本日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阅竺可桢的日记时,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天气吗
仅仅是大自然的变化吗
那么,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请从文章中找到依据。
”随后的精读文本中,竺可桢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霎时间,学生情不自禁欲以文字倾诉感情: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笔者还看到了日记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笔者还看到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从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日记中,笔者还看到了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等等。
3 要不断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有着强烈的表现欲,小学生喜欢教师、家长和同学们重视自己,注意自己。
老师如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能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让小学生能享受自己作文成功的快乐,那对培养、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尤显重要。
利用黑板报、墙报等,开辟“作文园地”,将本班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文章,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精彩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颖的选材、与众不同的写法、恰当的修辞方法登上去,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成功心理、表现欲,使他们进入到自己作文“乐”的境界。
搞好课堂效应为学生写好作文后,可在课中将一些优秀的作文、精彩的片段让学生当堂朗读,给好、中、差三类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无论是一点一滴都可读出来。
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满足,都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就都增加了对作文的喜爱。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向校内、校外报刊杂志上投稿。
如果一旦某个学生在某篇报纸上投稿成功,对其本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表现欲的满足,而对整个班甚至是整个学校来说,更是一种很大的促进。
开展多种多样的作文比赛,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作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哪怕一点点的成功,及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满足感,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
如“看谁的作文开头最吸引人”,“谁的作文结尾最能给人以悬念”,“谁的过渡句用得好”,“谁想象得最合理、最丰富”,“谁的描写最精彩”……这些比赛的形式很容易让学生接受,能不断激发学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批改中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学生的写作中发现其闪光点,指出其“不同凡响”之处,更能起到鼓励引导的作用。
例如:班中有位学生写《记一次劳动》,文章大意是我班同学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干得热火朝天,任务提前完成。
但文章内容“言之无物”。
对这们的文章如果让他重写,那就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的写作兴趣丧失殆尽。
于是,笔者首先肯定了他文章的长处:语句通顺,选材较好,中心明确,同时又指出他的不足,并启发他努力回想一下当时劳动的情景:大家是怎样干的
劳动最好的同学是谁
他是怎样干的
再告诉他文章应该怎样言之有物,祥略得当,重点突出。
结果这位同学没过多久就写出了一篇好文章。
从此,写作成了这位同学的一大兴趣。
以上就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笔者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求形容妇女很会持家或很擅长家务劳动的四字成语
勤俭持家、窗明几净、克勤克俭、勤俭节约、细水长流等。
1、勤俭持家 [ qín jiǎn chí jiā ] 基本释义: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之意。
出处:现代 巴金《谈<秋>》:“钱不够花,也不想勤俭持家,却仍然置身在亲戚中间充硬汉。
”2、窗明几净 [ chuāng míng jī jìng ] 基本释义:窗户明亮,桌子干净。
形容屋里明亮整洁。
几(jī)。
出处:现代 鲁迅《野草·一觉》:收拾了散乱满床的日报,拂去昨夜聚在书桌上的苍白的微尘,我的四方的小书斋,今日也依然是所谓窗明几净 。
3、克勤克俭 [ kè qín kè jiǎn ]基本释义: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春秋 佚名《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撒豆》:“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白话译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不懈怠,不荒废。
4、勤俭节约 [ qín jiǎn jié yuē ] 基本释义:勤俭节约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出处:现代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5、细水长流 [ xì shuǐ cháng liú ]基本释义:(1)比喻一点一滴坚持不间断地做一件工作。
(2)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保持经常不缺。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地理》:“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白话译文:你们应该勤奋一心进取,如同是细水长流,能够穿透石头一样。
关于描写父母劳动的场面,要求200字
第一篇: 度过了紧张而又繁忙的半个学期,终于迎来了暑假,自己早有打算,想在这个暑假里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再去做别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有些发愁,感觉做什么都很累,作为学生学习上有压力,当父母的呢?更不容易,要努力的挣钱供孩子上学,在异地求学,有的时候想不到父母有多累,当自己回到家的时候,就深深地体会到了,整天做家务也是一种烦躁.那我就帮着父母做吧! 家里来了客人,包饺子是中国人最为传统的方式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我会擀饺子皮,只是慢了点儿,每次都是妈妈擀,这次我擀了,一开始的时候还可以,擀得挺圆的,也薄厚适中,没过去十分钟,天啊,我的手腕疼,总想举起来晃一晃,可是眼看着,刚才被擀的皮,已经被妈妈包完了,这时我才问:妈 ,你干活太麻利了,我供不上你了.真是有些羞愧,还不好意思让外人看见,我就这么坚持着,一直擀!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咬着牙,把它擀完了,别提有多累了,腰酸背痛,简直就有些发木啊! 看来这活真是累人啊!小的时候自己只知道吃,却没有想到干活的人的辛苦,现在才如梦初醒,自己以后不能老让妈妈伺候了,看到妈妈那缕缕白发,心中是无限的惆怅,我的青春换来的是父母的衰老.以后我在假期里,一定要替父母多分担一些家务,来减轻父母在生活上的负担.春节的到来,家里又添了许多活,许多衣物要洗,还要打扫屋子,我帮妈妈洗衣服,妈妈从洗衣机里那出来,又清洗一遍,我去它们晾在衣服杆上,和妈妈一起劳动感觉很幸福,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经做完了.这就是劳动的快乐所在吧.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劳动的滋味>,劳动最光荣,我体味到了热爱劳动是一个人进步的表现,我将会更加热爱劳动,在劳动中体味生活,在劳动中体味人生的乐趣. 第二篇:走近父母,感悟体验 国庆放假期间,我校组织了“走进父母,感悟体验”的活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一下父母劳动的艰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
,主动融入家庭,互动交往,强化亲情体验,学会感恩。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有的学生为父母洗脚,有的学生为父母做饭,有的为父母干家务,有的去父母工作场地,这次活动在学生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学生们的体验比较深刻,他们在文章中写道: “……今天晚上,我为,这时,我才发现是妈妈的脚陪我走过了风风雨雨,在这世界上,父母对我们的爱远远超过了我们对他们的爱……” “拖完地,累得我吁吁喘气,腰酸背疼,这时,不由得想起:妈妈干活是如此的劳累,辛苦,以后我要多帮妈妈干活,好好学习,报答他们……” “……我不由得心酸了,爸爸每天早起晚归,而且干这么多这么累的活,爸爸真是太辛苦了
太辛苦了
我们花的钱都是父母用血汗换来的……” 从文中,我们看出了孩子们的感受,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都感受到了父母劳动的艰辛,他们下决心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对他们的无私的爱。
家长对我们的活动也给予极大地支持,他们说“这活动非常有意义,它拉进了家校的距离,体现了我校教育的多元化。
” 第三篇:父母的劳动节 又到“五一”劳动节了。
我至今记得小时候母亲对我说的话:劳动节是需要干活的日子。
1980年的“五一”,我念小学一年级。
那时候总想着玩,但母亲说:“地里的活还没干完,如果不干,来年你吃什么
穿什么
花什么
” 那不是一个8岁孩子思考的问题。
我看见村长家的明子在玩弹球,父亲在镇上上班的大章在,那些游戏中,我懂得什么是快乐。
于是,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嘟囔着:“劳动节学校放假,是让我们玩的。
”不过,母亲很快就拧着我的耳朵,拖我到地里干活。
一转眼,我在县里念高三,为了备战高考,“五一”时学校未放假。
几年时间,母亲明显老了,、风湿病等也找上了她。
医生说,母亲的病是因为劳累过度。
我曾让在城里打工的父亲回家,然而母亲不答应。
她说,你上学,拿什么做学费
我说,大不了不念了。
母亲生气了,踮着脚拧我的耳朵。
我想回家帮母亲干活,就向老师请假,恳求再三,老师同意了。
晌午时分,我回到小村。
母亲看到我,还是很高兴的。
午饭很丰盛,有鱼、炒鸡蛋,外加一盘青菜。
这些都是我最爱吃的。
吃完饭,母亲问,学校又要收多少钱
生活费还差多少
原来,母亲以为我是回家拿钱的。
“我是回来帮家里干活的。
”我的话一出口,母亲的脸便:“下个月就高考了,你不好好复习,干什么活
快回学校去
”母亲这次没再拧我的耳朵,她知道够不着。
她拿着扫帚把我赶回了学校。
父母多年供我上学,耗尽了心血和积蓄。
1993年,我终于拿到人生第一笔薪水,也迎来熟悉又陌生的劳动节。
父亲还在外地打工,我知道地址,想给父亲一个惊喜。
我到了那座城市,问了很多人,转了很多次车,直到天黑,才摸进父亲的工棚。
很多光着膀子的民工在工棚里打牌下棋,而一名工人说父亲到工地外面的沿河公园捡易拉罐了。
我顺着河边寻找父亲。
昏暗的路灯下,我看见父亲提着水泥袋低头走着,就喊了一声。
父亲转过头,揉了揉眼睛,看见了我。
我说:“爸,白天累了一天,在工棚休息一下嘛,干吗跑出来捡易拉罐
我能挣钱了,你不用这么辛苦。
” “今天是劳动节,工地放假了,我就出来捡这些东西了。
”父亲唠叨着。
我说:“放假你就好好休息一下嘛。
”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说:“休息又没工钱,你看,白天捡这些东西卖了30多块呢。
等你成家立业,我就不干了……” 我扭过头,已是泪流满面。
但愿天下的子女都能体会到“,”的含义。
第四篇:劳 动 真 美 好 我生活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还过得去。
我常常和父母一起劳动。
虽然很累,但我觉得和父母共同劳动很美好。
初二的暑假里,连续几天倾盆大雨。
大地好象失去了生机,一副萧条的景象。
我家田地地势低洼,田里的棉杆一定都冲倒了。
大雨过后,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清晨,我和父母下田去,田里的棉杆果然是东倒西歪,惨不忍睹。
父母开始劳动了,我也迅速的进入扶棉杆的劳动。
棉杆已没过了我的胸部,我把歪倒的棉杆扶正后,再用脚踩实棉杆根部的土,使棉杆站得的。
(有) 太阳刚露出笑脸,我全身早已湿透了。
一弯腰,豆大的汗珠滴在棉叶上叭哒、叭哒的响,一抬头,棉株的枝头送来阵阵凉风,舒服极了。
(形象,具体。
) 午饭过后,天气更加炎热,我累得有些泄气,但看看那一根根歪倒的棉杆,仿佛在呼喊:“救救我吧——”那似乎微弱的声音震颤(有表现力)着我。
我不禁加快了劳动速度。
终于,劳动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父母的任务早就完成了,正在田地的那一头帮我呢。
回头看看那挺立在田地里的一根根棉杆,好美啊
太阳刚落,三亩地的任务就完成了。
放眼望去,丰收的景象仿佛展现在眼前。
我似乎看见棉杆上挂满了朵朵白花,田野也仿佛变成一片银海了。
(这里的联想,表达了完成劳动之后的一种快乐美好的心情。
)啊——好美啊
在回家的路上,父母高兴地说:“我们峰儿长成大人了,能劳动了。
”我心里美滋滋的。
第五篇:这些有点像日记,你自已总结一下。
今天是星期天,又是我们家大扫除的日子。
每到这一天,我们全家人都忙的不可开交。
因为一周下来,家里真是脏的不得了。
早上一大早就得起床,谁也不例外。
家里活分配的都很合适。
比较重的活爸爸干,适中的活妈妈干,最轻的活就交给了我。
爸爸的活是指擦玻璃与拖地板,爸爸拖地时特别有趣。
爸爸拖地时总要拖个三四遍,他说:“要不,不干,要干就干个彻彻底底。
”他先把水桶接的满满的,接着把已经很干净的拖把洗了又洗,直到他满意为止,然后不急不忙的把拖把拧了又拧,最后再细心的用拖把拖地。
“看我干活多认真,快点向我学习吧
”爸爸很认真的说。
每次见他这样,我和妈妈就会笑的直不起腰来。
还会时不时的说上一句:“我们才不向你学习呢
你干活实在太认真了,要向你学习,非得把我们累死
”妈妈的活,是指清洗我们换洗下来的衣服。
一天好几个小时站在洗衣机旁,蹲在洗衣盆前,不一会儿,便会腰酸背痛,可是她从不诉苦,从不向我们提起,总是忍着。
而我,就是擦擦家具。
我先把抹布洗干净,接着仔细的擦起家具来,然后再很得意的向妈妈表示我干的活很重很累,向妈妈要擦家具的工钱。
我会说:“妈妈,看
我的活多累啊
赶快给工钱吧
”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是我却控制不了自己。
妈妈的活是那么的累,却从不向我们要工钱。
而我的活是那么的轻松。
我还要跟妈妈要工钱。
我真的很惭愧。
我有时擦的很认真,可有时也会偷懒。
本来家里是很脏的,可经过我家这三双手,变得是那么的干净。
看,这就是我们家星期天的大扫除,我们都很快乐。
爸爸认真的在体会着自己的功劳,妈妈在看着自己洗的衣服,而我却在数着自己的工钱,我们一家三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约而同地笑了。
星期三下午,学校举行一次大扫除,因为星期四上午市长来参观。
我们班有的扫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擦窗户、还有的扫清洁区,忙的满头大汗。
我是抹桌子的,我先抹讲台桌,因为老师每天都用,所以我抹的一干二净。
然后,我再抹放书的桌子,我先把书理好,再抹桌子,抹完了我笑了。
打扫完了,同学们坐在自己打扫的教室里笑了。
大扫除 重庆大同路小学三年级二班 宋山 1999年6月18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你瞧,大家都在教室里忙着干什么呢
原来大家在做大扫除。
李老师先把我们分成了几组,有的扫地,有的擦黑板,有的擦窗户,也有的拖地,还有的擦桌子…… 老师一说完,同学们就一窝蜂似的向清洁用具存放处跑去拿清洁用具。
大家拿着自己需要用的工具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拖地的同学在我们扫地的时候就去洗拖把了。
当我们刚扫完地时,拖地的同学又回来了。
他们一个个手里拿着的拖把滴出的水晶莹透亮。
我和连忙跑过去,我说:“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我们刚扫完。
”催我说:“你还说什么呢
快让他们进来吧
”我们几人进了教室后,他们几个轮流拖地,我和洒水。
赖羿拖地拖得多有劲呀
你看他双手稳稳地捏住拖把杆,脚做成前弓步。
用力地把拖把向前推,又向后拉,一推一拉,一前一后。
过了好久,我们看到赖羿还在拖地。
伍亮就对他说:“你去坐着休息一会儿吧,让我们来拖地。
”赖羿停下来,说:“没事儿,我不累,还能拖一会儿。
”接着,他又用力地拖着地。
只见大豆似的汗珠直往下流。
他真是累了,在我们的再三要求下,才休息了几分钟。
他又提着满满两桶水跑来了。
他把一桶水放到了地上。
再用左手提另一桶水,右手捏着布。
然后把布打湿,又把布上的水捏到地上。
他就这样一次又次地洒着水。
今天是星期天,一早起来,妈妈就说:“家里实在太脏了,我们来搞一次大扫除吧
”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好
” 大扫除开始了,妈妈给我和爸爸分配了任务。
妈妈自己先用扫帚把房子顶上的灰尘清除掉,然后,她打扫地面。
她把地面扫干净后,就拿来拖把弄湿在地板上拖了起来。
爸爸在卫生间里先用扫帚扫地,然后也拿了拖把拖地面。
他也用尽全力干着活。
爷爷看到了也帮着做起了家务活。
他把没有用的东西扔进一只垃圾桶里,然后,等垃圾多了以后再拎出去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去了。
我收拾自己的小房间。
我也先用扫帚打扫。
然后,我用拖把拖地板。
拖把在我的小房间里面四处转动,很快便把我的小房间拖得一尘不染。
接着,我开始整理小房间了。
我先把写字台上的东西全部整理好。
我又整理床上的东西。
我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又把毯子拉拉挺。
我又检查了一遍。
这时,我发现床前的墙角上面有一些蜘蛛网。
于是,我拿了一把干净的扫帚去把蜘蛛网给破坏了。
自己的小房间清理后,我去爷爷的房间里面去搞卫生了。
爷爷的房间也像我的房间一样搞好了。
然后,我就打扫楼梯。
我拿着扫帚和畚箕来到楼梯下面。
我把畚箕放在下面,自己跑上楼去从上面往下扫。
我用扫帚一个楼梯一个楼梯地扫。
终于,我把楼梯全部打扫完了。
接着,我又拿来拖把去拖楼梯上的踏板。
终于,我们的家成了漂亮整洁的家了。
我们大家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