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要突出细节描写高中的800字,急
我最喜欢“父爱如这语有人说,父爱是书,因沉重;有人说,父爱是大海,因深广;有人说,父爱是百合,因为它温馨,但我要说,
我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他没有高深的文化,也没有丰厚的收入,只有一颗仁慈的心,只有对子女如山般厚的爱。
在我的印象之中,父亲总是不苟言笑,并且近乎苛刻、严厉。
当还在父亲怀抱里撒娇听故事时,我已经在父亲的督促下开始读书、写字了;当正享受父亲的呵护时,我已经开始清洗自己的袜子、打扫自己的房间了。
有时候,我总是怀疑父亲是否真正的爱我,抑或我并不是他亲生的,直到那一年,我才真正彻底的否定了自己那近乎荒唐的想法。
那一年我刚好读小学三年级。
一次我拿钱去商店买钢笔,或许是商店阿姨的疏忽,她拿了我要的钢笔后,竟忘了收钱便给别人拿东西去了。
我看着手中的钱,一个奇怪的想法闪入了我的脑海中,鬼使神差的我拿着钢笔飞快的溜出了商店。
回到家,我高兴的向姐姐炫耀我的“聪明”时,突然“啪”的一声,只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痛,父亲的五个指印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脸上。
我惊慌失措的望着父亲,一句话都没有说,但不争气的眼泪却夺眶而出,那一刻,我只感到对父亲充满了无尽的恨,飞快的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站在了门口,低低的对我说:“明天把钱还给人家,知道么
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就是不能偷
”说完,转身就佝偻着腰慢慢的出去了。
顿时,我如梦初醒,始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做人要诚实。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对我的要求越来越高。
也因此,在我违反学校纪律或者犯错误后,父亲总不肯原谅我,致使我总是忐忑不安。
但是,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亲却总是耐烦的告诉我“要耐心、细心、认真”;我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又是父亲告诫我“”“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我变得一天天的成熟了,坚强了
中考前夕,我告诉父亲即将中考的消息时,父亲似乎少了以前的严厉,只是平静的说:“中考是你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你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努力终会有回报的
”淡淡的话语,没有任何色彩,却在我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看到了父亲心中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现在的我,正在用自己手中的笔书写着自己新的人生
在一天天的成熟过程中,我已深深的体会
一篇写人记事有情节并且有细节描写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卖麻团的老人 卖麻,卖麻团了又是这该死的叫把我从梦中吵醒,不用说,现五点三十分,离我该起床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们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头子,他每天五点半的时候就开始叫卖了,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无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
每天都是他搅乱了我的好梦,我本应在六点起床,这时候被他吵醒,让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白白浪费半小时的时光,别提有多难受了,为此我对这个卖麻团的十分痛恨,听到这个叫卖声就头痛心烦,不知在心里恶狠狠地骂过他多少次了。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个卖麻团的老爷爷的看法,一下子改变了。
那是一个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还是被这可恶的叫卖声吵醒,我用被子紧紧捂住头,心里别提有多狠这老头了,难得有这么一个休息日,也不让人好好睡个懒觉,真是可恶
忽然,在声声刺耳的叫卖声中,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百灵鸟的啼鸣声,清脆悦耳,宛转悠扬,我的心不禁一动,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顺便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手艺究竟如何,于是我掀开被子,麻利地穿了起来。
我拿了点零钱,走出家门,嘿,好晴朗的天哟,天空一碧如洗,阳光灿烂,我的心一下子也开朗起来。
我顺着叫卖声找寻那位卖麻团的老人,远远就看见一个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围着,我心想,怪不得天天来叫卖,原来生意不错。
我赶忙紧走几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惊,我心中卖麻团的是一个全身沾满油污、邋遢龌龊的人,没想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却上下整洁得体,显得干练精神。
我暗暗产生了几分好感,递过手中的零钱,说:给我来两只。
老人一手接过钱,另一只手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方便袋,夹出两只麻团放到袋子里温和地说:小心,拿好。
我接过来,拿出一只,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极佳,味道好极了,我不禁对他喜欢起来,细细地打量着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 谁知刚走了几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刚付过钱吗,怎么,想讹我
我心中刚升起的对他的好感一下子风吹云散,荡然无存了,我愤怒地转过身,刚想发作。
谁知这位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四块半钱递给我,歉意地对我说:小同学,刚才忙,没功夫找你钱,实在对不住。
我莫名其妙,他忙说:你给了我五块钱。
我恍然大悟,原来因为着急,没在意错把五块当成五角了,望着老人递过来的钱,想起自己头脑里的念头,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怎么办才好,老人看到我这样,关切地问:小同学,怎么啦
哪儿不舒服
我无言以对,我真恨我自己,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位用辛苦劳动养活自己的老人呢
我忙把老人递过的钱又伸了过去,说:没什么,全买了。
老人将剩下的麻团全给了我,说:多两只,免费赠送。
我说什么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就算是亏本大甩卖,买五赠一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老人越来越远的背影,我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分:平时所接触的小商小贩们,他们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骗顾客,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诚信
今天,这个老人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人间需要诚信,更要爱惜诚信!
描写记事的句子
描写记事的句子解答可以写句子:从我记事起,河边的杨树林就是我的天堂。
写人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有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
父爱的声音那个声音,给我以爱的力量。
人世匆匆几十载,春花秋月怎能等闲过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耳边充塞着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或许,那个声音将不被人记起——脚步声。
爸爸有独特的脚步声,那声音永远很有节奏,似钢琴键上优美的滑音,如琵琶弦中“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清脆。
鞋底与地面的每一次接触都体现一种艺术感。
曾经,我竟没发现原来那脚步声中有爱的味道。
“快睡吧
”爸爸轻轻走进我的房间,慈祥地说道,顺手又给我铺好床。
我点点头,说:“嗯,一会就睡”。
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离我而去。
看着那铺好的被子,闻着被子上释放的香味,我感觉那脚步声里有关怀的味道。
一阵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那脚步声如同一股潺潺的流水流过我的心间,滋润我干涸的心。
夜里,我被噩梦惊醒,朦胧中听到一串轻轻的,细细的,带着满心的小心与稳重,朝我的房间走来。
我吓得闭起了眼。
一阵轻轻的开门声,我悄悄地把眼睛睁开一点,黑暗中我看到一个高达的身躯替我轻轻盖上刚被我挣开的被子,一切都是那么娴熟,仿佛每天都会做。
接着,他又蹑手蹑脚地离开,虽然很轻,但我听出那有节奏的声音,是爸爸。
我被父爱的暖流紧紧包围,顿时泪如雨下。
我听得出脚步声中的关怀与小心,它如一股夏日的凉风,给我送来凉爽,使我的心平静而又炽热,感动而又奋进。
爸爸每天都会送我上下学。
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最期待的就是能听到走廊上传来熟悉的旋律,他会给我不安的心以放松。
寒假里我去学校补习,快放学时,外面下起了鹅毛大学,同学们都出去感受冬天里白色的纯美,我却暗暗揪起了心,爸爸会来吗
我不禁反复问自己。
课回答却总漂泊不定:“会”、“不会”、“会”……放学了,同学们都嬉笑着走掉了,只有我在教室里着急地等待,在我几乎绝望,准备一个人回家时,那熟悉的脚步声传来,那么急切,似乎都乱了节奏,我不禁一阵欣喜,出门一看,真是爸爸,他浑身都是雪啊
头发都白了,真像一个雪人
他满怀歉意地说:“回去给你拿雨披所以迟了。
”说着,从怀里拿出那个带着他温暖体温的雨衣。
我再也忍不住,扑进他的怀里,紧紧地抱着他。
人们都说,我今天终于见证这句话,父爱给我以幸福的力量
现在,我坐在考场中,看着题目,首先就想到那爱的声音,因为只有有了爱的脚步声才有灵魂
爸爸,我爱您
评价 : 都说, 但是作者的作文中体现出了原来父爱也可以温柔如水 ,整篇文章处处体现着父爱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爱,作者可以根据脚步声辨别出父亲,实属难得,虽然题材并不新颖,但文章处处流露出温情。
评价是我自己写的 可能不好 你自己再修改一下吧
作文片段300字(细节描写+记叙方式)
一、片段练笔,培养细节描写意识那些记叙文写得平淡空洞的学生,大多头脑中没有细节描写的意识。
他们在写人叙事时,习惯于粗线条地记叙说明,不知道把笼统抽象的概述具体细化为一幅幅静止的画面,或者一个个动态的场景。
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让学生体验自己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事物若像电影特写镜头般一一呈现到细微处,就会显得更加具体生动。
这样的体验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的好处,进而学着有意识地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细节写人叙事。
九月份刚开学,天气炎热,我要求学生把“天热”具体化,字数不限。
开始时,学生不知该如何入手。
我提醒他们可抓住个人的感受与言行,或借助其他生物来表现天热。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马上动笔书写起来。
在全班交流评议环节,我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所写片段是怎样表现天热,好在哪里,还可以怎么修改来使之更完善
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简单的“天热”两个字,居然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细节展现出来。
于是,我趁势让学生再一次完善自己的练笔。
下面是一位学生练笔修改前后的对比:(原稿)窗外的树叶有气无力地垂了下来。
外面的哈巴狗也热得伸出了舌头。
我把风扇的风开到了最大,可还是觉得很热。
(修改稿)窗外的叶子上铺了细细的一层灰,有气无力地垂了下来。
热得躲进了屋里的哈巴狗伸出舌头,死盯着我手里的冰淇淋,好像也要扑过来咬一口解解暑。
修改稿中补充的叶子上的灰,应该是受了一个学生所写的“天好久没有下雨”的启发。
而把哈巴狗由室外“移”至屋内,则来自交流时另一位同学的建议。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有同学提到自己热得吃雪糕,小作者就补充了狗也想吃自己手中的冰淇淋解暑的细节。
总体来说,修改稿较之原稿,不但更能体现天热,而且还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有时候,我还会抓住一些课堂突发事件让学生观察练笔。
像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突然跟一只意外闯入的虫子较上了劲。
一时间,学生们的视线都聚焦于那不速之客,教学活动只得停滞。
这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显然,这却是极其难得的让所有学生都兴趣盎然的观察练笔机会。
于是,我趁机提出练笔要求,让这一偶发事件变成了学生即时练笔的好素材。
下面撷取两个学生的练笔:一只听“啊”的一声惨叫。
咦
怎么回事
原来是有只虫子飞在了周杰同学的头上。
只见他猛地站了起来,那红润的脸上顿时写满了惊吓。
只见他左拍一下,右拍一下,大家看见他那滑稽的样子,笑得前仰后翻。
(向敏慧)二“砰
”一本书重重地拍在课桌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沈华的桌子上有一只虫正在栖息着。
周杰看见有虫,二话不说双手挥动着语文书在桌上拍上拍下,那动作像刷墙似的。
可是,那只虫丝毫不理会他,一跳就跳好远去了。
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起来:有的笑得花枝乱颤,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东倒西歪……可我们在这儿笑,周杰却尴尬极了,他脸蛋红红的,我猜想此时他一定想找个缝钻进去吧
不过,没多久笑声变成惊呼声,因为那只虫子正朝我们坐的位置驶来。
大家都忍不住惊恐地呼叫着。
这时只见语文老师一个小碎步,一招“佛山无影脚”,那只虫子立刻光荣地牺牲在老师的鞋下了。
(沈钰)课堂上的即时练笔训练,也能引导学生做起了有心人。
他们开始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细节,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由此可见,进行课堂片段练习训练,除了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细节描写的意识外,还可以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跳一跳,就够得着”,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喜欢上细节描写。
二、课堂表演写作,学习观察描写细节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
可是,有些学生不仅缺乏细致观察的能力,还缺乏用文字恰当表达细节的能力。
他们的观察要么浮光掠影,不够深入;要么忽略主体,不得要领。
因此,即便他们在写作中运用了细节描写,也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特的个人体验,更不用说依据文章主旨,抓特征去枝叶,以最有价值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和事件了。
针对这一情况,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描写课堂情境表演。
如晚自习时,让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并写一篇作文。
一听说要玩游戏,学生都很高兴。
我趁势提出观察要求:(一)注意观察参与“贴鼻子”的同学的动作、神态、表情等,(二)留心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观看游戏中有代表性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三)着重关注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动作、心理活动等。
这样,学生的游戏就不是简单的玩儿了,而是对游戏活动中最能展现游戏状态的细节情境有意识地进行观察。
游戏进行了五六分钟后,学生已经积累到一定的观察素材,便开始写作了。
我告诉他们,写作时可以小声交流。
这样一来,学生遇到困难时,不再像过去那样等着我挨个儿去辅导。
同学间的互助也不局限于生字词,还包括对所描写细节的完善,以及在语言表达上的互相指导。
学生的初稿完成后,便是鉴赏佳作和针对性评改的环节。
首先,我展示在巡回辅导中发现的佳作,然后引导学生赏析。
接着,我提出学生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修改一篇带有问题的作文。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修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作文收上来后,我发现,即使是写作能力最差的学生,也学会了在写作中对游戏过程进行具体细微的描述。
这样的训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观察细节、描写细节的能力。
首先,教师在情境表演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观察指导,指引他们有目的地积累细节描写素材,并将之用于当堂的作文中。
这等于为学生指明了方向,让其明白如何观察有价值的细节,怎样选用细节来表现事物。
其次,对学生共同经历的游戏过程进行即时写作,使学生间的同伴互助更深入有效。
同学间对细节的相互补充与提示,能弥补个别学生观察不够仔细的缺点,也克服了教师分身乏术,无法及时辅导的局限。
最后,初稿完成后的师生互评互改,能够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合理展现有价值的细节内容。
三、欣赏评鉴佳作,揣摩学习技巧技法初中语文教材里有不少细节描写的范本。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范本,通过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揣摩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技巧与表达效果,甚至直接进行读写迁移,让学生在“学语用言”中提高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在教《观舞记》时,我抓住课文中的第17自然段,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文本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神态、服饰、动作等多个角度描写舞蹈艺术,然后再由“读”迁移到“写”——要求学生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当堂练笔。
具体内容做法发表在《湖北教育》(教育教学)上,下面撷取其中三位学生的练笔:一她的手指娇柔,如同向我们诉说着优美的诗歌故事;她的裙袂飘飘,如同那天边美丽的彩霞;她的舞姿优雅,如同孔雀轻巧地旋舞;她的动作柔美,如同百灵鸟在高歌柔舞。
二她忽而身体旋转着,表演着飞舞的轻盈;她忽而手臂微颤着,表现着蛇舞般的动感;她忽而昂首挺立,展现着孔雀的高傲;她忽而伏身趴地,表演着休憩的宁静。
三轻柔的音乐缓缓响起,舞蹈上走来了一只蓝色的孔雀,细腰,长裙,在一束月光下熠熠生辉。
随着音乐的变换,孔雀旋转起来了,美丽的长裙舞动起来,美丽的孔雀飞舞起来。
用语言文字表现舞蹈艺术,原本是七年级学生描写的难点。
但由上面的练笔可以看出,因为前面品鉴环节铺垫得到位,学生基本上能够学以致用。
可以说,学生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来描写舞蹈动作细节,读写迁移功不可没。
不过,有心理研究发现:在青少年同辈中,“彼此之间容易相互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
这就提醒教师在教细节描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佳作的引领作用。
在教学生学习运用环境描写时,我深有体会。
刚开始,尽管我在阅读教学中多次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写作辅导时也特别强调范文中运用环境描写的好处,但写作时能运用环境描写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后来,在作文评讲中,我特地选读了学生环境描写的句段,哪怕只有只言片语,我都大加赞赏。
随后,便有更多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了。
但我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趁势梳理出学生描写环境的优秀段落,引导他们进行赏析。
下面撷取其中的一个课堂片段:学生作文片段……已经深秋了,稻田里只剩下枯黄的谷桩。
棉花地里,零落着几球白色的棉花。
有几只小麻雀,胖嘟嘟的,落在带着黄叶的棉花杆上,似乎在开会。
“姐,等等我——”远处传来妹妹稚嫩的呼唤声,惊扰了麻雀们的会议。
它们似乎被吓着了,“噌——”地冲出棉花地,飞过树杈,落在了路边的电线上。
”——严俏丽《假日黄昏》课堂片段实录……生1:麻雀们开会运用了拟人手法,很生动。
生2:我觉得写麻雀,还是为了引出妹妹的出场。
师:你们品鉴得很仔细,也很深入。
的确,这里不是为了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
在记叙文写作中,环境描写要为写人叙事服务。
生3:我特别喜欢她写的麻雀,“胖嘟嘟的”,好可爱啊!(生哄笑)师:很形象。
生4:还有,“麻雀‘噌——’地冲出棉花地,飞过树杈,落在了路边的电线上”一句,也写得特别好,仿佛这样的情境就在眼前一样。
师:是啊,把受惊的麻雀写活了。
这说明她平时的观察很仔细。
不过,能写得这么有现场感,应该得益于她在细节描写中的生动语言表达。
生4:嗯,恰当地运用了拟声词“噌——”,让作文具有现场感。
生5:还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冲、飞、落。
师:是啊,这些动词的准确运用,也让麻雀的行动仿佛就在眼前,活灵活现了起来。
……像这样评鉴同学的佳作,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强烈的认同感中揣词品句,更有助于他们揣摩体会到细节描写的语言表达技巧;另一方面,身边同学的作文受到表扬,能激发其他学生不服输的劲头,让他们萌生赶超同学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细节描写能力。
当然,言传胜于身教。
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方——教师,若能活用自身的细节描写教学资源,现身说法,同样能发挥其它教学资源所无法企及的作用。
我偶尔也写点豆腐块,有时,便站在写作者的角度,跟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体验。
比如有段时间,我看到不少学生的细节描写语言过于平淡,而自己在新写的散文中,恰好有意识地运用了陌生化的语言。
于是,我就把这篇文章展示给学生们看。
我先让他们比较句子,体会“一路上,雪花用不超过0℃的冷冰亲吻着我的脸颊,我用37℃体温将它们感化”与“一路上,雪花打在我的脸上,不久就化了”的区别;然后,站在写作者的角度,谈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考量。
像这样,引导学生在分享老师锤词炼句经验的基础上,感悟如何在细节描写中合理运用语言表达技巧,也是极富引领效果的。
寒假记事作文800字 用到细节描写
转眼间,寒假便来临了,爸爸说:“快要过年了,敢快买春联。
”说完,便想上街买。
我这个机灵鬼连忙叫住爸爸,喊道:“爸爸,爸爸,快过来呀
”爸爸听了,回过头来,走向我这儿。
我一本正经地说:“爸爸,我要跟你商量一件事,咳……”我咳了一声,假装认真,又说,“今年我们家能不能不买春联……”“为什么呀
”爸爸十分好奇。
“我想今年我们写春联
”爸爸一听,连连答应,还夸我主意好呢
到了大年三十之时,爸爸把早已准备好的大红纸给拿出来,宣布了我的主意
姐姐闻声赶来,一听说要写春联,立刻放下手中的作业,飞奔而来
叫喊道:“我第一个写
”爸爸还没说同不同意,她便已经拿起毛笔,蘸了一点墨水开始写了
我们一家变为在桌子旁看她写。
姐姐写起字来不像这样马虎,她嘴里还念着:“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写着写着,便写好了
我们一家便围上去看。
别的都好,就是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我急忙抢过毛笔,在纸上也写着试一试,但也是距离控制不好
爸爸这时说:“你们太紧张了
”说完,自己大笔挥舞了几下,“好
”全家拍案叫绝
爸爸又说:“你们去贴春联吧,中午吃饺子
”我一听又在爸爸耳边说:“爸爸,不如在饺子里放2个一元钱。
”爸爸听了也答应了
妈妈听见了,故意把一个一元钱硬币换成了巧克力
贴春联时,姐姐第一次贴,没想到贴的高度一样,可把下联给贴反了
我说:“姐姐,爸爸说过,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以第一声后第二声结尾的
而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以第三声或第四声结尾的哦
”姐姐听了,朝着我点了点头
第二次贴春联时,我和姐姐只检查上下联有没有贴反,却忘记了高度了
我们吸取教训,在第三次贴时,姐姐观察高度,而我检查上下联,经过反复配合,终于把所有春联给全贴了,而这时妈妈也在喊我们吃饺子
在饭桌上,爸爸第一个吃到硬币,我十分羡慕,说:“爸爸,你真幸运呀
下面还有一个硬币,看谁能吃到呢
”姐姐使劲吃,当我一个刚吃完时,姐姐便叫道,“啊
”原来,妈妈放的巧克力被熔化成水了,她一咬,汁水立刻喷到了她的脸上。
我说:“你真倒霉
”这时,妈妈把故事告诉了我们,全家哈哈大笑。
但我十分失望,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又把钱给了我我抬着头看看他,他说:“不用发愁了
你老爸发了大财,供你上大学
”顿时,全家有沉浸在笑的海洋里了
寒假里这些事,是不是很有趣。
有警句心里描写细节描写的记叙文500字
(1)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都德《最后一课》) (2)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以上句(1)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
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
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句(2)和句(3)景色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了于勒前后的不同心境,并用环境描写进行烘托。
句(2)较明快,表现他们快活而骄傲的欢愉心情。
句(3)较灰暗,显示了他们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