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创业艰难的诗句
三章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 一、评点 1936年冬,梅山被围。
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旗旗十万斩阎罗。
首章追忆往昔,从先死者发想,创业未成,死而不已。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境界与此类似。
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气概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诗前小序,交待写作背景及缘由。
“旋围解”说明小序是补写的。
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
次章头悬国门,末章取义成仁,皆由“断头”二字起。
“创业”一句回首平生,表情无限。
此二句实写,以下转为虚写。
“旌旗”借指部队,“阎罗”借指反动势力。
此二句表现了“视死如归”的气概,死了斗志犹存,其精神足以惊天也,泣鬼神。
“斩”字力度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声调猛烈高亢,笔力千钧。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次章面对当日,叮咛后死者:奋勇杀敌。
与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异曲同工。
“烽烟”借指战争。
“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引用汪精卫《狱中杂感》成句。
头悬国门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之典故,意为死不瞑目。
忠诚可鉴。
“飞来”,轻快,欢欣,联翩而至。
纸钱祭死者原为具民族色彩的行为方式。
以捷报当纸钱来抒写将军的愿望,壮而不悲。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末章思绪驰向未来,宣言甘为信仰献身,预言革命必将胜利。
此章与裴多菲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相得益彰,可互为参照进行阅读。
主动献身,心无贰志。
“血雨腥风”借喻战争,与前两章“百战多”“烽烟正十年”相呼应。
“应有涯”表明对战争的态度:“应该结束了。
” “取义成仁”,语出《论语》:“杀身以成仁。
”《孟子》:“舍生而取义。
”最后一句勾勒革命胜利后的美景,是向往,亦是“取义成仁”的必然结果。
二、郭沫若曾赠陈毅诗曰:“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陈毅同志在最艰难、最困苦、“虑不得脱”的生死关头写的这组绝命诗,以其崇高思想、炽热激情和从容不迫的气度。
证明郭沫若的赞誉并不为过。
诗中所体现出的为信仰而献身的从容与豪迈令人仰之弥高。
三、这三首七绝,格律是固有的,意境是崭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
在语言上,发挥诗重想象和幻想的特点,赋予旧诗新鲜的含义,这种语言上“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使诗意更为新奇、生动。
例如,表达“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一思想用了“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几种说法,较之直接表述,有以下好处: (一)直观性。
它将抽象的观念化作具体的形象,使人感到鲜明生动,印象深刻。
(二)含蓄性。
阎罗是人人知晓、人人憎恨的阴间暴君,拿来影射世上反动势力的首领,耐人寻味。
(三)深刻性。
通过革命将土英魂共斩阎罗的哀思妙想,表现鞠躬尽瘁,死而不已(比死而更深一层)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是直说其事和空讲道理所达不到的境界。
守成难于创业 文言文
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曰:“草昧之初,雄并起角力而之,创业难矣
”魏徵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 —— 唐太宗问左右大臣说:“创业与保持现有的业绩哪一个更难
”房玄龄说:“开创新朝代的初期,与群雄一起用武力争斗,然后使他们臣服,是创业难。
”魏征回答说:“历代君主,哪个不是在艰难时得到权力,而在安逸时失去权力,是守成难。
”太宗说:“房玄龄和我共同夺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
魏征和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害怕骄奢从富贵中生成,祸乱从疏忽中生成,所以知道守成的艰难。
但创业的艰难时期已经过去,眼下守成的困难,才是各位大臣必须谨慎对待的
”房玄龄等人拜了拜说:“陛下说到这个道理,是天下的福气啊。
”
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关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蒲松龄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灭吴.还有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原文】上侍臣:“创业与守成
”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徵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③,四海之福也。
”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③及此言:说到这个道理。
译文: “贞观年间,唐太宗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成的难易问题。
一天,他问房玄龄、魏征等人:‘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回答说:‘天下大乱时,群雄四起, 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
’魏征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说:‘君主 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歼灭敌人,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因此创业并不太难;得到天下后, 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国家的衰败由此开始。
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 ,而失之于安逸。
’太宗说:‘玄龄与朕共定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深知创业之难。
魏 征与朕共定天下,深知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故知守业之难。
但创业的艰难时期已 过,眼下守业的困难,正是诸公必须谨慎对待的
’”
告别稳定的生活,开始新的创业 用文言文怎么说
辞安居,辟新业。
(真是,文言文怎么能比现代文还长呢)
创业与守成 荀巨伯探友 的文言文翻译,急用,快额
【原文】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徵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③,四海之福也。
”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③及此言:说到这个道理。
译文: “贞观年间,唐太宗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创业与守成的难易问题。
一天,他问房玄龄、魏征等人:‘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回答说:‘天下大乱时,群雄四起, 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
’魏征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说:‘君主 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歼灭敌人,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因此创业并不太难;得到天下后, 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国家的衰败由此开始。
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 ,而失之于安逸。
’太宗说:‘玄龄与朕共定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深知创业之难。
魏 征与朕共定天下,深知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故知守业之难。
但创业的艰难时期已 过,眼下守业的困难,正是诸公必须谨慎对待的
’”【原文】 荀巨伯(1)远看友人疾,值(2)胡贼(3)攻郡,友人语(4)巨伯曰:“吾今死矣,子(5)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6)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7)何男子,而敢独止(8)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9)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10)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11)而还,一郡并获全(12)。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注释】1) 荀巨伯:汉桓帝时颖川(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一带)人,生平不可考。
(2) 值:适逢。
(3) 胡贼:指北方异族入侵中原的流寇。
古时我国西、北部一带少数民族统称为“胡”。
(4) 语:告诫,对人说。
(5) 子:尊称,相当于“您”。
(6) 败义:败坏道义。
(7) 汝:你。
(8) 止:停留不走。
(9) 委:抛弃。
(10) 相谓:相互议论。
(11) 班军:调军队回去。
(12) 获全:得到保全,免受侵害。
(13) 相视:看望你。
(14) 一:整个。
(15) 独止:一个人留下。
(16) 无义:不懂道义。
【译文】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
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
”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这种为了贪生怕死而败坏道义的行径,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
”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身体来换取朋友的生命
”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
”于是整个军队撤离小城,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