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桥流水美女诗句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 1、峥嵘秋气动千崖。
川平晚照回。
小桥流水送吟鞋。
无人觉往来。
2、叮咛记取儿家。
碧云隐映红霞。
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
3、小桥流水。
一迳修篁里。
走马章台人未老。
只爱明窗净几。
4、小桥流水接平沙,何处行云不在家。
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
小桥流水优美句子
1、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
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
想荷翻翠盖饱凉 2、夹道修篁接断山。
小桥流水走平田。
3、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平远。
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4、小桥流水一枝梅。
衰病逢春都不记。
谁谓。
幽香却解逐人来。
5、小桥流水。
一迳修篁里。
走马章台人未老。
只爱明窗净几。
6、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
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发樵夫。
7、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8、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
浅衫深袖倚门斜。
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
9、恼乱春愁处。
小桥流水人来去。
沙岸浴鸥飞鹭。
谁画江南好处。
10、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
居士。
莫望小桥流水。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3、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14、花如雪。
小桥流水,不胜愁绝。
横梢翦入生绡墨。
15、叮咛记取儿家。
碧云隐映红霞。
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
16、峥嵘秋气动千崖。
川平晚照回。
小桥流水送吟鞋。
无人觉往来。
17、欹帽垂鞭送客回。
小桥流水一枝梅。
18、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19、小桥流水路萦纡,竹里茅茨是隐居。
20、小桥流水接平沙,何处行云不在家。
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
21、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
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
22、小桥流水,一树雪香瘦。
故人今夜月,相思否。
23、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
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24、桃花院落,小桥流水柳依依。
正是清明天气,茅草池塘鲜丽,何处不相宜。
小桥流水人家哪些句子好为什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
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
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
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
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
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
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
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
《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
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
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
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像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
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
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
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
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
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
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
“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
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
《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首诗还是一个曲子
这是一首词。
\ 但古时的词都可当曲子唱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美女俏的像花,……。
请高手补充两句
小桥流水人家,美女俏的像花,双手合十想对象,愁的脑门倍儿亮。
于小桥流水绯红对应的诗句
峥嵘秋气动千崖。
川平晚照回。
小桥流水送吟鞋。
无人觉往来。
欹帽垂鞭送客回。
小桥流水一枝梅。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形容小桥的诗词
1、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朱自清——<威尼斯的桥> 3、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4、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关于桥的诗句大全。
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 5、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
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
——<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 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7、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
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
——<鉴湖柳枝词十二首> 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关于桥的诗句大全。
——<游侠篇>陈子良 9、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采桑>刘希夷 10、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题情尽桥>雍陶 1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
——<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1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13、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
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
——<闲游>其三>陆游 14、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 16、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
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
——<天津桥>刘叉 17、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玄都观>徐氏 18、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19、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蒲津迎驾>宋璟 20、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 21、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张旭 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23、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天津桥望春>雍陶 24、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
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小桥柳>白居易 25、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
——<畴昔篇>骆宾王 26、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27、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
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
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
——<舟中>陆游 28、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宋之问 2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0、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