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春雪的句子写话怎么写
1、北风卷地白草胡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者:岑参 2、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的《清平乐》 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的《晚春》 4、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张孜的《雪诗》 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作者:祖咏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7、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吕本中的《踏莎行》 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的《春雪》 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的《塞下曲·其一》 10、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白居易《风雪中作》 11、岁嘉平,初旬日四,雪中归自崇唐。
山林湖海,一气接苍茫。
踏尽玉龙千丈,更一望、龙尾天长。
须臾上,高峰四顾,迤逦过前冈。
——程必《满庭芳》 12、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作者:吴融 13、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 14、片片随风整复斜,飘来老鬓觉添华。
江山不夜雪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黄庚《雪》 15、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李景《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16、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的《雪梅》 17、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作者:罗隐 18、江天暝色伤心目。
冻鹊争投林下竹。
四垂云幕一襟寒,片片飞花轻镂玉。
——曾觌《玉楼春》 19、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
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孟郊《雪》 20、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洪升《雪望》 21、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2、崇祯五年十二月,余在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gēng)定矣,余挐(ráo)一小船,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张岱
写雪的唯美的古诗句诗句
急雪舞回风。
---杜甫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席方平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绕飞花。
---韩愈梅花欢喜漫天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笼。
----吴均云容诗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黄公度烟户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李商隐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欧阳修
春雪好词好句
白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真正的春然还未来到,但白雪却等了,纷纷扬自己妆点出一派春色。
真正的春色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
诗人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化成一片欣喜。
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
春雪--韩愈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文解释】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词语解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故:故意。
(泌园春雪),整首诗的句子。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江山如此多娇 (9张) 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创作背景编辑这首词是1936年2月,率军从陕北瓦窑堡出发,准备进入黄河进入山西西部的时候。
在袁家沟登山观雪景后作的,1935年10月红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胜利到达抗日前线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给全国人民极大的鼓舞。
年底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瓦窑堡会议”,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2月27日。
又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会上决定渡过黄河东征。
1936年2月,便亲自率领红军渡过黄河进行东征,到华北抗日前线对日作战。
途经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时,适逢大雪。
面对着雪花纷飞的壮丽河山,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辉豪放的诗篇,词中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的今天,憧憬祖国的未来。
1945年秋,赴重庆谈判时,赠给柳亚子先生。
1945年10月14日《雪》公开发表于重庆《新民报晚刊》,引起轰动。
一时间重庆的骚人墨客,纷纷填词唱和,更有一些别有用心者,据说想要填出超过这一首词的。
据大致统计,从1945年11月到1946年2月,国内报刊发表《沁园春》和词30余首,无出其右者。
由此可看出此词真可谓冠绝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