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说话声音很大的成语
1.淅沥,读音:x xī lì lì。
一般指小下的声音。
例句:今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2.叽叽喳喳,读音:jī jī zhā zhā。
象声词,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又作唧唧喳喳,比喻人多嘈杂使人厌恶的现象;给人一种厌烦的感觉。
含贬义。
例句:他们叽叽喳喳地说笑着。
3.乒乒乓乓,读音:pīng pīng pāng pāng。
形容响声。
例句:乒乒乓乓,如同阵前炮响。
4.依依呀呀,读音:yī yī yā yā。
拟声词,形容某些物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小儿学语或低哭声,也指鸟叫声。
同咿咿哑哑。
例句:全村的大人娃娃,说说笑笑,咿咿呀呀,手舞足蹈,都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裳,纷纷走出家门。
5.嘀嘀咕咕,读音:dí dí gū gū。
成语,释义为小声说,私下里说。
例句:两个人退出去,在院里嘀嘀咕咕说话,胡亦瞟我一眼:还有什么,快说吧。
描写吵闹的词语
描写吵闹的词语:喧嚣、喧哗、喧闹、鼓噪、鼎沸。
一、喧嚣 [ xuān xiāo ] 1、声音杂乱;不清静:~的车马声。
2、叫嚣;喧嚷:~一时。
~不止。
文学作品示例: 杨沫 《难忘的悠悠岁月》:“隆隆的炮声不绝于耳,繁华、喧嚣的上海 突然变得肃穆庄严了。
”二、喧哗 [ xuān huá ] 1、声音大而杂乱:笑语~。
2、喧嚷:请勿~。
文学作品示例:聂绀弩 《阔人礼赞》:“极低声的微语,也能压倒一切的喧哗。
”三、喧闹 [ xuān nào ] 1、喧哗热闹:~的集市。
2、喧哗吵闹:大声~。
文学作品示例: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五:“在白天,这里应该是客商云集,十分喧闹的地方。
”四、鼓噪 [ gǔ zào ] 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
今泛指喧嚷:~一时。
文学作品示例:何香凝 《回忆孙中山》四:“ 陈廉伯公开鼓噪广州 西关的商人进行‘罢市’抗拒,为此, 孙先生曾痛心疾首地演说过几次,揭露帝国主义和商团的阴谋。
”五、鼎沸 [ dǐng fèi ] 鼎里的水沸腾起来。
形容人声喧嚣嘈杂。
也比喻局势动荡。
文学作品示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幸亏马慕韩走到话筒前面,宣布大会开始。
鼎沸的人声逐渐低沉下来。
”
加油声音大的成语
1、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
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
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3、鼓乐喧天:鼓:弹奏。
喧天:声音大而嘈杂。
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4、欢声雷动:欢呼声像打雷一样。
形容极其热烈的欢乐气氛。
5、沸反盈天: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
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6、惊天动地:惊动天地。
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极大。
7、雷霆万钧:比喻威力极大,不可抗拒。
8、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如同水在鼎中沸腾一般。
9、锣鼓喧天:喧:声音大。
锣鼓震天响。
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
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0、鼓乐喧天:形容音乐演奏之声嘈杂热闹。
11、响彻云霄:形容声音极大,直透高空。
12、震耳欲聋:耳朵都要震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13、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聋子能听到声音。
14、龙吟虎啸:像龙在鸣,虎在啸。
()多形容人的歌吟声嘹亮。
15、喧宾夺主:喧:声音大。
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
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16、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
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17、声振林木:声浪振动树木。
形容声音宏亮(多指歌声)。
18、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
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19、金鼓喧阗:[解释]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20、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形容人声音大的成语
形容人声音大的成语:声如洪钟【读音】:shēng rú hóng zhōng【解释】:洪:大。
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在物理学里面,声如洪钟描述了声音的响度很大.【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形容人声音大的成语还有:1、人声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2、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贯耳”。
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
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3、鼓乐喧天:鼓:弹奏。
喧天:声音大而嘈杂。
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4、欢声雷动:欢呼声像打雷一样。
形容极其热烈的欢乐气氛。
5、沸反盈天: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
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6、惊天动地:惊动天地。
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极大。
7、雷霆万钧:比喻威力极大,不可抗拒。
8、人声鼎沸:人声喧嚷嘈杂,如同水在鼎中沸腾一般。
9、锣鼓喧天:喧:声音大。
锣鼓震天响。
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
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10、鼓乐喧天:形容音乐演奏之声嘈杂热闹。
11、响彻云霄:形容声音极大,直透高空。
12、震耳欲聋:耳朵都要震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13、振聋发聩:声音大得使聋子能听到声音。
14、龙吟虎啸:像龙在鸣,虎在啸。
()多形容人的歌吟声嘹亮。
15、喧宾夺主:喧:声音大。
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
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16、鬼哭神号: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
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令人惊恐。
17、声振林木:声浪振动树木。
形容声音宏亮(多指歌声)。
18、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
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19、金鼓喧阗:〖解释〗金鼓:金钲和鼓。
喧阗:声音大。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20、强聒不舍:聒:声音吵闹;舍:舍弃。
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描写男子声音的句子
沸腾造句 1.形容情绪高涨 2.形容喧嚣嘈杂
1.老师,刚说完教室里就沸腾起来。
2.下课的那一瞬间学校突然就沸腾起来。
形容人多嘴杂的成语
七言八语、沸反盈天、人声鼎沸、人多嘴杂、众说纷纭。
一、七言八语拼音:qī yán bā yǔ释义:形容人多语杂。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话,你们七言八语,那里还敢理会,实实不曾听得。
” 白话释义:妹妹一心想笑话,你们七言八句,哪里还敢理会,确实不曾听到。
二、沸反盈天拼音:fèi fǎn yíng tiān释义: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
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
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 白话释义:只看到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一天,喊声不绝。
三、人声鼎沸拼音:rén shēng dǐng fèi释义: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 白话释义:一天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见人声鼎沸。
四、人多嘴杂拼音:rén duō zuǐ zá释义:杂:杂乱,多种多样。
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
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 白话释义:在我担心人多嘴杂,说话不方便,就如同忠告,红蕖,紫绡另外在一房居住五、众说纷纭拼音:zhòng shuō fēn yún释义:纷纭: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
说法多而杂。
出处: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白话释义:然而在纯公死后,众说纷纭,最终能坚忍直立。
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的成语
群雌粥粥、沸反盈天、沸反连天、人声鼎沸、沸沸扬扬一、群雌粥粥白话释义: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
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朝代:唐作者:韩愈出处:·《琴操·雉朝飞》:“当东而西,当啄而飞。
随飞随啄,群雌粥粥。
”翻译:在东向西,当啄而飞。
随着飞随啄,群雌粥粥二、沸反盈天白话释义:形容人声喧 闹,乱成一片。
朝代:清作者:夏敬渠出处:·《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翻译:只看到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一天;喊声不绝三、沸反连天白话释义: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同“沸反盈天”。
朝代:清代作者:钱彩、金丰出处:《说岳全传》第六七回:“那黑虎带来的两员偏将,给散了众军羊酒,仍回到殿上,听得里面沸反连天,拔出腰刀抢进来。
”翻译:那黑虎带来的两员偏将,给散了众军羊酒,又回到殿上,听到里面沸腾反而连天,拔出腰刀抢进来四、人声鼎沸白话释义: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朝代:明作者:冯梦龙出处:·《醒世恒言》:“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翻译:一天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允许个人声鼎沸五、沸沸扬扬白话释义:形容议论 纷纷,好像水沸腾后气泡、热气蒸腾翻滚一样。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明·施耐庵《水浒》:“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道:‘黄泥冈上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
’”翻译:其中多白玉;这有玉膏;它的源头沸开水汤。
“明.施耐庵《河岸》:“后来听到沸腾沸腾洋洋得意地说:‘黄泥冈上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抢劫了生辰纲去。
’
按“沸腾”的三种意思各造一个句子
1.炉子里面的水沸腾了2.中国队终于取得了足球世界杯的冠军,看台上的观众彻底沸腾了.3.天一亮,隔壁的菜场就沸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