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美交警的句子有哪些
1.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
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凯洛夫 2.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
——赫尔岑 3.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的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
——爱·马丁 4.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
——切斯特菲尔德 5.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
——托尔斯泰 6.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阿诺德 7.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
——格里美尔斯豪森 8.任何人,不论多么博学,只要他的冰问和他的生活之间还存在着一段不可架梁的距离,就都称不上是有教养的人。
——波伊斯 9.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
——德漠克利特 10.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马·阿诺德 11.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2.礼貌是一种语言。
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洛克 13.他们生来用不着动脑筋——他们生来用不着为世事操心。
他们这帮人没身份——没德行——没教养,没头脑,没才气——在糊里糊涂的一生中,心里始终存在出人意外的平安。
——马克·吐温 14.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
——洛克 15.良好教养的顶点即表现在热心助人上。
——佚名 16.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
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阿诺德 17.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卡耐基 18.与其无教养,不如莫生育。
——俄罗斯 19.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
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王尔德 20.教养决定一切,桃子从前本是一种。
——英国 21.当众窃窃私语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托尔斯泰 22.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列夫·托尔斯泰 23.伟大人物的天才是和有教养的群众。
——希金森 24.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歌德 25.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
——格里美尔斯豪森 26.教养决定一切。
桃子从前本是一种苦味的扁桃;卷心菜只是受大学教育的黄芽罢了。
——马克吐温 27.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
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卢梭 28.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歌德 29.人无论走到何处都是一样的,应当忍受,不该一味固执,跟社会作无谓的斗争。
只要心安理得,我行我素就行了。
要使人真正成为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 30.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
——马克·吐温 31.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车尔尼雪夫斯基 32.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秘鲁 33.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
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
——契珂夫 34.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35.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
——洛克 36.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 37.教养就是习惯于从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满足而且知道为什么。
——范戴克 38.为了使儿童具有自信,获得一点点与人相处的技能,就去牺牲他的天真,让他和那些没有教养的邪恶的孩子交往,这是很不对的;刚毅自主的品性的主要用途是为保持他的德行。
男孩子有了与人交接的机会,没有不能学得镇定的,只要时间够。
——洛克 39.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洛克 40.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
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
有些人在知识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过教养,但没有成为社会上行善的积极力量,这些人就对不起为培育和供养他们而花费的代价。
如果他们也算是基督徒,他们就犯了因伪装而受尊敬的罪。
他们本应成为世上的盐,而盐的首要责任应当有盐味。
——亨利·范·戴克 41.谦逊和服从使他们更适于受教导;所以事先尽可以不必过于注意自信的养成。
最该花时间,下功夫和努力的,是使他们获得德行的原则、实践和良好的教养。
这才是他们应该事先多加准备的事,免得后来容易失掉。
——洛克 42.有教养的人,相处一时会使你亲切、愉快;无教养的人,共居多年也会使你陌生、讨厌。
——佚名 43.智力享受的方法很多,而且各种各样,我是指明智而有教养的人,对这样的人来说生活就是思考。
——西塞罗 44.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
——史密斯 45.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里特 46.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养。
——约翰·洛克 47.我道有什么比教养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了。
——贝多芬 48.如果一个有才能的人想迅速地幸运地发展起来,就需要有一种很昌盛的精神文明和健康的教养在他那个民族里得到普及。
——歌德 49.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致励有方,任使得法也。
夫人不能生而知之,必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为学,必持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
——孙中山 50.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张载 51.牧民之道,教养合而成用。
——王夫之 52.做母亲的无论怎样忙,她必须找时间教养孩子,即使影响了自己的休息或者家务操劳。
——马霍娃 53.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54.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爱默生 55.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 56.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
——洛克 57.在教学与教养过程中涉及到儿童的整个人格,所以教师自己也是以整个人格来与儿童接触的。
所以教师对学生所发生的教育影响,不仅依靠自己的专门学识及教学与教养的方法,而且也依据自己的人格和品行,这是主观的愿望所不能勉强的。
——彼得洛夫 58.做导师的人自己便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
——洛克 59.负责教养育年的人,他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话、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
——洛克 60.实践证明全体教师的行动愈协调,教务工作与教养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之一致愈实现得多,则教学与教养的结果就愈益成功。
——彼得洛夫 61.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己。
——张载 62.牧民之道,教养合而成用。
——王夫之
太祖少机警文言文字解
太祖少机警【原文】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徵拜议郎。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译文】魏太祖(曹操)小时候机智敏锐,有谋略权术,而且以抑强扶弱为己任(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为人)放荡不羁,他不从事德行功业或操行学业,所以当世的人没人认为他不同寻常。
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
桥玄对魏太祖(曹操)说:“天下将要大乱,除了闻名于当世有治国之才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
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只有您了
”(他)20岁的时候,因孝廉被推荐为郎官(“帝王侍从官”的统称),后被授予洛阳北部尉的官职,又升任顿丘县令,后又被皇帝征召授予议郎之职。
【注释】1、机警:机智敏锐;机智灵敏;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很快。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
”宋文天祥《断配典史侯必隆判》:“看来此吏于诸吏中颇机警,而胆最大。
”清昭梿《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公短小精敏,机警过人,凡案籍经目,终身不忘,其下属谒见,数语即知其才干。
”茅盾《一个女性》五:“纵使他是十分机警,此时也不能立刻辨出琼华的用意究竟怎样。
”2、权数:即权术。
汉桓宽《盐铁论·非鞅》:“商鞅以权数危秦国,蒙恬以得千里亡秦社稷。
”《后汉书·鲁恭传》:“祖父匡……有权数,号曰知囊。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梁太祖优待文士》:“梁祖虽起于群盗,安忍雄猜,甚于古者。
至于刚猛英断,以权数御物,遂成兴王之业。
”清侯方域《颜真卿论》:“使天下相观而喻,而有以逆销其僭乱之萌,又岂必待其著而力争于甲兵权数之间。
”3、任侠:以抑强扶弱为己任。
凭借权威、勇力或财力等手段扶助弱小,帮助他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汉书·季布传》:“为任侠有名。
”颜师古注:“任谓任使其气力。
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光皇策士》:“周南,吴中人,游太学,有时名。
然颇任侠,与水心先生善。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喜得这老头儿一生任侠好义,颇以无子为憾,如今一朝有后,真是大快平生。
”田海燕《吴玉章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搞‘暗杀’的故事》:“何况,在中国历史上,任侠仗义的刺客,从来被人当作英雄,而孙中山在他的革命活动中,也把组织暗杀作为重要的革命手段之一。
”4、放荡: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汉书·东方朔传》:“指意放荡,颇复诙谐。
”宋苏轼《谢王内翰启》:“欲求倜傥超拔之才,则惧其放荡而至于无度。
”清孙枝蔚《哭吴后庄》诗:“我亦性放荡,礼法非所长。
”陶行知《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是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
”5、不治:不研究。
南朝梁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
”6、行业:德行功业;操行学业。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仁义有遇祸者矣,而行业不可惰。
”《南齐书·垣崇祖传》:“垣崇祖凶诟险躁,少无行业。
”宋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条》:“以此士之进退,多言命运,而不言行业。
”清侯方域《贾生传》:“大概其学术行业,恢奇漭瀁,适于致用,然欲以辙求之,又不得也。
”7、故:所以。
8、世人:当世的人;当时的人。
9、未之奇: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即“未奇之”。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认为……特异不俗(与众不同)。
10、惟:只有。
11、桥玄(110-184):一作乔玄,字公祖。
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
东汉时期名臣。
桥玄年轻时曾任睢阳县功曹,因坚持追究陈国相羊昌的恶行而闻名。
后被举为孝廉,历任洛阳左尉、齐相及上谷、汉阳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
汉桓帝末年,出任度辽将军,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侵扰,保境安民。
汉灵帝初年,迁任河南尹、少府、大鸿胪。
建宁三年(170)迁司空。
次年,拜司徒。
光和元年(178)升任太尉。
桥玄有感于国势日衰,于是称病请辞,改任太中大夫。
光和七年(184)桥玄去世,享年75岁。
桥玄性格刚强,不阿权贵,待人谦俭,尽管屡历高官,但不因为自己处在高位而有所私请。
他为官清廉,去世后连下葬的钱都没有,被时人称为名臣。
12、何颙(
-190):字伯求,东汉末年名士,南阳襄乡(湖北襄阳)人。
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之时被宦官诬陷,逃亡汝南郡境内。
党祸解除后出任中央要职,累次升迁。
后参与谋刺董卓事件,未果,忧愤死去。
13、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认为……不同寻常(与众不同)。
14、焉:相当于“之”,代词,他。
这里指魏太祖曹操。
15、非……不……:除了……不……;除非……没有……。
16、命世:著名于当世。
多用以称誉有治国之才者。
《汉书·楚元王传赞》:“圣人不出,其间必有命世者焉。
”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信知命世奇,适会非常功。
”宋王安石《答子固南丰道中所寄》诗:“吾子命世豪,术学穷无间。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盖真儒志业,命世经纶,薪尽火传,渊源有自云。
”孙中山《建国方略·行易知难》:“皓东沉勇,坚如果毅,皆命世之英才,惜皆以事败而牺牲。
”17、济:动词,救济;拯救;挽救。
18、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19、其:语气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大概……吧。
20、举:举荐;推荐。
这里表被动。
21、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
孝,指孝子。
廉,指廉洁之士。
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后往往合为一科。
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为“孝廉”。
《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颜师古注:“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
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旧唐书·杨绾传》:“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闾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三:“俾乡人举其孝廉。
孝者,当兵火扰攘之际,供母养无缺;廉者,虽在穷约,人或周之,有所不受。
”《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原来汉朝取士之法,不比今时。
他不以科目取士,惟凭州郡选举。
虽则有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等科,惟以孝廉为重。
孝者,孝弟;廉者,廉洁。
孝则忠君,廉则爱民。
但是举了孝廉,便得出身做官。
”清戴名世《刘光禄墨卷序》:“以孝廉举者,既举而不可不孝不廉也。
”22、郎:官名,古“廊”字。
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战国始置。
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
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
23、除:授予官职。
24、洛阳北部尉:官名。
25、迁:升迁(官职)。
26、顿丘:地名。
现名清丰,河南濮阳的一个县,顿丘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汉代设县。
27、令:官名,县令。
28、征拜:征召授官。
征:征召。
拜:按照一定的礼仪授予官职。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周书·裴宽传》:“武成二年,征拜司中大夫。
”唐刘长卿《送梁郎中赴吉州》诗:“但愁征拜日,无奈借留何
”唐韩愈《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已知奏课当征拜,那服淹留咏白苹。
”29、议郎:官名。
汉代设置;为光禄勋所属郎官之一,掌顾问应对,无常事。
汉秩比六百石。
多征贤良方正之士任之。
晋以后废。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多至千人。
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
”《晋书·山涛传》:“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
”章炳麟《东夷诗》之七:“长兄专城居,仲兄为议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