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大海的古诗词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 3、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潘阆《酒泉子》 4、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6、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7、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12、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苏轼《望海楼观景》 1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6、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柳永《煮海歌》 17、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灵隐寺》 1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19、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李梦阳《泰山》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 2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 24、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韩愈《精卫填海》 25、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 26、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乐府诗《长歌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乐府《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灵隐寺 》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
柳永《煮海歌》
《观沧海》中实写光海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哪几句,分别描绘出大海怎样的
你好,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杨炯 【巫峡】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韦应物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现代的诗这首也不错 阿卓务林 《秋思》 山上的枫红了 红如少女纯净的羞涩 小河流水潺潺 水面飘红点点 温馨的阳光斜挂在山峦 折射在山下的湖面 碧绿的湖水波光粼粼 象孩子清醇的目光里深蓝的海洋 这是一个成熟与收获的季节 一些枯叶 在风中凌乱地舞动着身躯 沉重的果实坠满枝头 收获即将来临 那些黄红相间的叶 穿插在绿色的山林里 山变得更为美丽平和 浓浓的秋意在周围蔓延 凉凉的 诱发纯纯诗意 那条铺满金黄的林间小路 是缠绵悠长的情思缕缕 飘在地上 落在心里 淡淡的 一丝凄凉
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句
边塞诗鉴赏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简析】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
*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简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率军讨伐,陈子昂随军参谋,到了东北边地。
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陈子昂进谏,不仅没被采纳,反而被贬斥,因此登幽州台抒发失意的感慨。
全诗以广阔的胸襟,慷慨悲凉的情调,感时伤事,吊古悲今,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和思想、感情,千百年来一直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困七日。
【简析】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
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但此诗的受降城所在地说法不一。
回乐:县名,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简析】这首七绝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霜月、芦笛、乡思,构成一幅思乡图,意境感人。
*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乐府《横吹曲》旧题。
龙城: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作卢城。
龙城也就是卢龙城。
龙城飞将:指西汉时名将李广。
《汉书•李广传》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右北平唐时改为平州,治所在卢龙,即今河北省卢龙县。
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
【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
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 凉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简析】该诗表现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使人觉得悲怆而又豪壮,是痛苦,也是自我解嘲 。
*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凉州词:又名《凉州歌》。
《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
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
诗题又作《出塞》。
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
”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
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其音凄苦。
【简析】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这话是不错的。
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
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 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 独领残兵千骑归。
塞下曲 卢纶 其二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其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鉴赏:《塞下曲》六首是卢纶 边塞诗的代表作,这里选了其中的两首。
它们表现了戍边将士豪迈壮丽的军事生活,刻画出一位武艺高强、英勇杀敌的将军形象。
出塞二首(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青楼曲二首(其一)王昌龄 白马金鞍从武皇, 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 遥见飞尘入建章。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