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是什么时间发射的?嫦娥二号是什么时间发射的?
天宫一号(Tiangong-1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发射。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
作文当嫦娥遇到“天宫二号”
中秋之夜 今天是中秋节,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
俗话说: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可是今年我们可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早上起天空中就飘洒着蒙蒙细雨,天阴沉沉的。
看来我们今天晚上无法看到那皎洁的明月了。
到了夜晚,我们一家人围成一桌吃着团圆饭,开开心心地聊着天,我和弟弟吃着圆圆的月饼,不时地望着夜空,不禁想起了去年的中秋之夜。
去年的中秋,一吃完晚饭,我和姥爷等一家人便迫不急待地来到了汉江边赏月。
“出来了,出来了”我兴奋地叫起来。
月亮从云层中露出头半张脸,害羞得像个小姑娘。
慢慢地,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月亮犹如一个穿着白色纱裙的仙女,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
明月嵌在天幕上,从月光中我仿佛看见了嫦娥姐姐在孤单地哭泣,她双手抱着玉免想念着自己的亲人。
这时,姥爷叫住了我,“快看那里,好美呀
”原来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个水中月,江水倒映着周围的灯光,再衬托着美丽的圆月,真像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看到此景,我忍不住作诗一首:中秋赏月月儿圆,湖水映色月极鲜。
悠悠长河似画卷,我们一家共婵娟。
众人一听,连夸我说“不错嘛,兴致蛮高,还能作诗了。
”我得意地笑了……多么难忘的中秋夜啊
这个中秋节虽说有些遗憾,没有见到嫦娥姐姐,但我过得同样愉快,一家人其乐融融过节,团团圆圆吃饭才最重要。
作文:当嫦娥遇到“天宫二号”500字
天宫二号中秋之夜成功发射: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9月15日是中秋,原计划边吃中秋月饼边赏月,因为“莫兰蒂”台风的到来泡了汤。
欣闻天宫二号在中秋之夜发射,一家人围着电视边吃月饼边看发射直播,直呼过瘾,真是一道地地道道的精神大餐,天宫二号扬我国威,是中秋之夜最好的礼物。
天宫二号扬我国威,标志着我国迈向空间站时代。
这是继天宫一号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回想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是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成功抵御了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打破了他们的核讹诈、核垄断,极大地增强了国防实力。
从“两弹一星”、“一箭三星”、“北斗巡天”、“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到“天宫二号”,无不展示着中国国威,彰显大国风范,让国人倍感自豪和骄傲。
天宫二号扬我国威,我们要牢记千千万万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
他们隐姓埋名,把健康、青春、甚至生命,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他们始终以发展国防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奋力拼搏、挑战极限,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这些可爱可敬的人们永远值得我们牢记。
天宫二号扬我国威,我们要努力学习。
如果把祖国的国防事业比作一座宏伟的大厦,那我们也是其中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孜孜不倦地为国防事业大厦添砖加瓦,这座大厦才能更加根基稳固,越建越高。
我们要学好科学知识,将来把工作做专、做细、做精、做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追求有所作为,为将来在本职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建功立业。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嫦娥一号、天宫一号 的资料
说法一:嫦娥本来就是兔子,是后来传说把他们分开了。
\ 传说中月宫里有一只白色的玉兔,她就是嫦娥的化身。
因嫦娥奔月后,触犯玉帝的旨意,于是将嫦娥变成玉兔,每到月圆时,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
\ 说法二:传说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但只有兔子没有,后来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 说法三: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
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
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
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
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
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
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
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
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
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
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
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
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
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 于是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捣药了
和嫦娥有关的成语
一、与嫦娥有关的成语:月里嫦娥、广寒仙子、碧海青天、嫦娥奔月、青女素娥二、解析:1、月里嫦娥【释义】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
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
【出处】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2、广寒仙子 【释义】广寒:即广寒宫,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
广寒宫里的仙子——嫦娥。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环佩湿,似月下归来飞琼。
那更,香鬓云鬟,清辉玉臂,广寒仙子也堪并。
”3、碧海青天【释义】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
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1、唐·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4、嫦娥奔月【释义】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
嫦娥投向月亮。
【出处】有关恒娥的神话传说,见于商代至战国时的典籍《归藏》,其中对照卦象解释可能为夫妻,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后羿的妻子恒娥,因汉代人避当时皇帝刘恒的讳,之后名字改为嫦娥(一作常娥)。
5、青女素娥【解释】青女:福州传说中的霜雪之神;素娥:传说中嫦娥的别称。
形容天上的神仙美女。
【出处】唐·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例句】更兼他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三、人物简介:嫦娥,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天帝帝俊)的女儿、后羿(大羿)之妻,其美貌非凡,本称姮娥 ,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忌讳而改称嫦娥,又作常娥。
据说嫦娥与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演绎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多有其传说以及诗词歌赋流传。
在神话传说中,嫦娥因偷食大羿自西王母处所求得的不死药而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面的广寒宫之中。
在东汉之前,无任何资料显示嫦娥与羿是夫妻关系,直到高诱注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
中国的火箭名称有嫦娥一号天宫一号还有哪些呢
中国自1956开开现代火箭的工作。
1964 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
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 首次发射东方红 1 号卫星成功。
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现在,长 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
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 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 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 公里高的近地轨道。
1970 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
长征1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
主要的改进有: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
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
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
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2 号、长征3号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器。
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 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
1975年11月26日, 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改进型长征2号C火箭,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增加到35.15 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长征2号D火箭,也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
主要在长征2号 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 吨。
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
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 米。
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
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能把 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
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2号火箭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的第三级采用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
火箭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 204.88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
长征3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3号A火箭长 52.52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重量240吨,主要运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运载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
长征3号B火箭是在 长征3号A和长征2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就是长征3号A,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长征2号E相同。
长征3号B火箭的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亦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0吨。
长征3号C 则是在 长征3号B的基础上, 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
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
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 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7吨。
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1号、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
风暴1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
火箭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
1982年停止使用。
长征4号是在风暴1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 长征4号 A ,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长41.9米,最大直径3.35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