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樊中恺每次烙饼都很成功
有心者事竟成
形容烧饼好吃的句子
我轻轻咬下一口,不仅薄,而且脆,并不像边的,又硬又难吃。
我赶紧再咬一口,咬到那白色肉粒和霉干菜了,顿时浓香四溢。
我忍不住又咬上一口,还略感甜味。
吃到中间,更是薄,而且脆得无法用语言形容。
再加上配料,真是美味不已。
如何自己在家烙饼
自己在家烙饼做法食材面粉200g 食用油适量耗时 准备时间10分钟内制作时间10-20分钟步骤\\\/方法先和好面;将面团擀成一个大饼;在大饼上淋入适量油;将油刷成均匀的一层;将刷了油的饼卷起来;撕成小段;再揉成面团;将小面团擀成薄饼;小火起锅,待锅热后将薄饼放入锅内;饼的底面开始变色即立即翻面,待饼的中间慢慢鼓起,香喷喷的烙饼就成功了。
为什么烙饼不需要多少时间,蒸馒头要很久才能做熟?
烙饼是锅(金属)对面进行直接加热温度高,热量传递快,因而熟得快蒸馒头使用水汽对馒头进行加热,最高不过100℃,因而需要的时间要长
如何用平底锅作烙饼
一、选面烙千层饼在选面问题上是有些盾”的筋粉做出来的食品一般较分层效果好,有嚼劲;低筋粉做面食就比较松软,不易成型。
但千层饼却要求既要有嚼劲,还要松软。
所以,老师推荐用蛋白质含量在12%以上的高筋小麦粉。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都是蛋白质含量在11%左右的中筋粉,为了强化面粉的筋性,在和面时加一些精盐。
这是关键之一。
二、和面烙饼和面就一个关键点——软
调整面软硬度的关键就是面水比例。
本老头不推荐烫面或半烫面,小麦粉“烫”后,因淀粉的糊化作用使成品的卖相较差,口感发粘。
所谓软,是相对硬而言的。
本老头把日常和面软硬度与用途归纳如下:1.硬面,面水比例(重量比,下同)约为1:0.4,手擀面、面条机压面、切面等以及春饼等和面大都是这个硬度。
2.软硬适中面,面水比例约为1:0.5,饺子、馄饨、烧麦、小笼包子以及韭菜盒子、馅饼等适用,发面食品也是如此。
3.软面,面水比例约为1:0.6-0.7,烙饼常用软面。
4.稀面,面水比例1:1-2,主要用于摊薄饼。
和软面是千层饼松软的关键之二,总的原则是宁软勿硬。
三、搋面所谓搋面(不是揉面哦),就是将较松散的面团置于面板上,双手握拳,蘸水,用力将面团压扁,压扁后再将面团折叠起来变成较厚的面团,再次双拳蘸水用力压扁面团,反复多次。
还有就是在和面时,只用水量的4\\\/5和面,剩余的1\\\/5清水需要在搋面阶段逐次加到面里,直至面团表面光滑不沾手为止。
这道工序是千层饼松软起层的关键之三。
四、制油酥制油酥要先做料油。
做法是炒锅烧热,加入100g色拉油,50g葱段,25姜片,大料5朵,桂皮一段,香叶3片。
小火炸至葱段略焦,关火下入30粒花椒。
接下来是做稀油酥。
取一金属容器(塑料在高温下会析出有毒物质,玻璃易爆),加入100g小麦粉,5g精盐,2g花椒面(或十三香、五香粉),将热的料油过滤倒入,迅速搅拌,成为稀油酥。
稀油酥面油比例约为1:1,宁稀勿干,是千层饼起层的关键之四。
五、制饼手法1.分剂及饧面。
面板上抹油,将面团分为4-5个均等的剂子,每个剂子在160-200g左右,搓成擀面杖粗细的长剂子,盖上保鲜膜饧制。
2.在面板边上撒浮面,将饧好的剂子放浮面上,压扁,擀成牛舌状面皮,均匀抹上稀油酥,两手分别拿住面饼两头,轻轻抻长(有点像拉面或抻面)。
高筋粉或中筋粉加精盐,会使面皮筋性很足,能抻的很长、很薄且不易抻断。
而后从一头开始折叠,折叠越多,层次越多。
折叠好后,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将两边开口面从四角怼入饼坯中,封闭开口,将油酥包住。
做好的饼皮需再饧置一会,目的是松弛面筋,降低筋性,使饼烙好后口感较软。
这一步是千层饼松软起层、松软的关键之五。
六、烙饼1.电饼铛下火,不放油,将饼坯放入,饼上面刷油,另取适合的锅盖盖上。
尽量不要使用饼铛上盖,因饼铛上盖太重,易将油酥不足的饼压实而不出层,成为死面饼,影响成品口感。
2.1分钟左右后,将饼翻面,在饼翻上来的一面刷油,盖盖烙制1分钟,第二次翻面,刷油盖盖烙制1分钟,第三次翻面盖盖烙制1分钟,饼两面金黄即成。
这个过程即所谓的“三翻四烙”,过去烙饼讲“三翻九转”,是因为烙饼的火分布不均匀,只翻不转的话局部会糊。
现在是电饼铛,火力分布均匀,所以就不用转了,只翻面就行了。
3.烙饼时间不要太长,火力不要太猛,一1-1.5分钟,三翻四烙共需4-6分钟。
烙饼时间太长会使饼干硬,口感变差。
烙饼时饼铛里一定不要放油,而要采取在饼的上面刷油的办法,一是可保证饼的松软口感,二是减少油脂的摄入量,有利于健康。
这是确保千层饼松软起层的关键之六。
以上六个关键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能全部兼顾到,烙饼松软起层的成功率将会大大的
最后,将烙好的千层饼置于面板上,用刀切成四瓣,摞在一起,饼尖朝下轻墩几下,使饼层分离,装盘即可。
食用时,在饼层中涂抹酱料,卷入葱丝、青椒丝、黄瓜条等,口味极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