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小鸡逃跑的句子

形容小鸡逃跑的句子

时间:2013-11-11 16:34

求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常用虚词例表序号 名称 词性 语法意义及用法 实在意义 例句1 之 代词 第三人称 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这、那、这些、那些 助词 结构助词 的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调整音节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的标志 动词 到、往、去 2 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这、那、其中的 语气词 反问 难道、岂 推测 大概、也许 祈使 必须、一定 3 而 代词 你、你的 连词 并列 和、跟、与(可不译) 承接 然后、接着 递进 并且、而且 转折 但是、可是、却 假设 如果、假如 修饰 地、的(可不译) 目的 来 因果 所以 结果 以致 动词 像、如 4 以 介词 表凭借或依靠 用、把、拿、凭借、依据 表原因 因为 表时间或地点起止 ……以上(下) 连词 同“而” 同“而”的各种意义 动词 常与“为”连用 认为 5 于 介词 表动作涉及对象 给、对于 表动作处所、时间 在 表比较对象 比 6 则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假设 如果 转折 但是、却 并列 与、和 语气副词 强调语气 就、简直 动词 表判断 是 7 或 代词 有的人 有时 连词 假设 如果 副词 推测语气 也许 8 乃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的 副词 表时间 才 表强调语气 竟、竟然、却、反而 动词 表判断 是 9 虽 连词 假设 即使 转折 虽然 与“然”连用 即使这样,虽然这样 10 因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介词 表凭借 凭借、依靠 表方式 趁着、趁机 表原因 因为 动词 沿袭、继续 11 盖 语气副词 推测、反问 大概、难道、岂 连词 承接上文 原来…… 助词 发语词 不译 12 安 副词 表反问语气 怎么 代词 表疑问 那里 13 何 副词 表反问 为什么 副词 表强调 多么 代词 表疑问 什么、哪里 14 故 名词 原因、原故 本来、原来 旧的、老的 事、灾祸 形容词 特意、故意 连词 表因果 所以 15 且 连词 表并列 一边……一边…… 表递进 并且、而且、还 表假设 如果、那么 副词 时态 将要 时间 暂时、暂且 助词 发语词 同“夫” 16 莫 副词 表否定 不、不要、不能 没有谁、没有什么 名词 同“暮” 17 哉 语气助词 表感叹 啊 表疑问 呢 表反问 吗 18 矣 语气助词 表肯定 了 表感叹 啊 表祈使 吧 表疑问 呢 19 乎 语气助词 表疑问 呢 表推测 吧 表感叹 啊 表停顿 不译 介词 同“于” 同“于”的各种意义 20 已 副词 表时间 已经 与“而”连用 不久、一会儿 表程度 太、很 动词 停止 连词 表起止 通“以” 语气助词 表肯定、感叹 了、啊 21 夫 代词 指示 这、那 助词 发语词 不译 语气助词 表感叹 啊、了 名词 丈夫 成年男子 22 耳 语气助词 表陈述 罢了 表疑问 吗 表感叹 啊 23 然 连词 表转折 但、却 与“而”连用 这样之后 与“则”连用 这样那么 助词 形容词、动词词尾 ……样子、……地 名词词尾 ……一般、……那样 代词 指示代词 这样、那样 24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们 指示 这样 连词 假设 假如、如果 选择 或者 副词 表情态 好像、仿佛 25 为 介词 Wèi所有功能 介词所有意义 动词 Wéi任何动作 动词所有意义 语尾助词 何……为 呢 26 所 助词 所字结构 所……的事(人、情况) 与“以”连用 用来 ……原因 表因果 所以 与“为”连用 表被动“被” 27 者 代词 人或事物 的人、的事、的原因 助词 形容词词尾 ……样子 句中表停顿或判断 不译 语气助词 表陈述或疑问 了、吗 28 也 语气助词 表判断 是 表陈述 了 表停顿 不译 表疑问或反问 吗、呢 表感叹或祈使 啊、吧 29 尔 语气助词 用于句尾 罢了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的 指示 那、这样、如此 助词 时态 着 30 焉 代词 同“之” “之”作代词的所有意义 表疑问 那里 助词 语尾表陈述或停顿 了 形容词词尾 ……样子 兼词 “于之” 相当“介词+代词” 31 即 动词 具体动作 靠近 表判断 是、就是 连词 表假设 即使、假如 副词 立即、马上 32 既 副词 表时间 已经 连词 表并列 既……又…… 表因果 既然 动词 具体动作 尽、完 33 诸 代词 指示代词 众、各 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 兼词 “之乎” “之于” [语法] 词语间常见逻辑关系1、并列关系:前后词义是同一时空发生的动作或一个事物几个方面。

2、承接关系:按时空顺序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3、修饰关系:以后一个词义为中心,前一个词义对后一个词义进行修饰或限定。

4、转折关系:后一词义没有承顺前一个词义,而是词义转折。

5、递进关系:后一词义在前一词义基础上词义加深。

6、目的关系:后一词义是前一个词义的目的。

7、因果关系:前后词义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8、假设关系:前一词义是假定的前提,后一词义是假定前提下产生的结果。

学法指导1、学会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

2、学会归纳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的用法。

3、学会积累古今词义变化的词汇。

知识要点:1、了解古今词义有哪些变化2、重点虚词“为”3、重点实词“恒”“诣”“辞”[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情况:(1)词义扩大。

是指由古义单指某事物,扩大到兼指某类或整体事物。

例:①“雏”古义单指小鸡,现泛指幼小动物或幼儿。

②“皮”古义指“兽皮”,现指动植物表面组织。

③“甘”古义指“甜”,现除“甜”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④“江”、“河”。

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河流名称。

⑤“秋”古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

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

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词义缩小。

是指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程度、范围、义项方面的减弱、缩小和减小。

例:①“怨”古义指“恨”;现指“不满意,责备”的意思。

②“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

现专指丈夫。

③“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

现只剩“迁移、变换”这一义项。

(3)词义的转移。

是指由原古义表示某一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

例:①“涕”古义指眼泪。

现指鼻涕。

②“走”古义指“跑”、“逃跑”。

现指“步行”③“勤”古义是“辛苦”。

现为做事尽力,不偷懒。

④“慢”古义是“怠慢”。

现指速度缓慢。

⑤“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牲畜(名词)。

现指为正义事业献身(动词)。

(4)词义的合并。

是指古义原是二个词的意思,转为现代汉语中一个词。

例:①“妻子”古义二个词妻子和儿女。

现指妻子。

②“可以”古义指可以用来,现指允许或具有某种能力。

(5)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由褒义或贬义,转为贬义或褒义;或中性词变为或褒或贬。

例:①“明哲保身”古义为赞扬一个人聪明的智慧,善于适应环境,现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

②“乖”古义指偏执。

不驯顺。

现指“听话”、“安顺”。

③“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

现为“恶意中伤”之意。

④“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

现指“吉祥”。

上述古今词意的变化,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理解和把握。

语法:明确词与词、短语与短语的各种语法或逻辑关系,并各举一例。

(1)逻辑关系1、并列关系2、承接关系3、转折关系4、递进关系5、目的关系6、因果关系7、假设关系(2)语法关系1、主谓关系2、修饰关系3、动宾关系三、文言常识(1)通假字(2)古今词义有哪些变化四、学法探究(1)学习文言文的三种基本方法(2)给文言文作注释五、文言文朗读(1)文言文的异读(2)文言文节拍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六、文言文翻译方法(1)对(2)留(3)删(4)调(5)补名词、动词、形容的互用1、名词的动用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如“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原指驴蹄子,这里表示“踢”的意思。

2、动词的名用动词活用为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汝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射”本意是“射箭”的意思,这里指“射箭的技术”。

3、形容词的名用和形容词的动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往往是状态的事物化。

如,“燕王好微巧”中“微巧”原指“小巧、精巧”这里指“小巧、精巧的东西”。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即其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动作行为的意思。

如,“尔安敢轻吾射

”中“轻”本意是“轻的”形容词,这里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

\\\\

英译汉4,高分悬赏!!!

英语习语形式多样, 可从不同角度去看待。

可以是动词短语:例如bring up[抚养,照料]; put up with[忍受]; 可以是暗语: 例如fly off the handle[勃然大怒]; rain cats and dogs[滂沱大雨]; 可以是成对词: 如salt and pepper[配料]; bag and baggage[全部财物]; 可以是复合词: 如blackmail[敲诈]; high-handled[高脚的杯、碗等]; 可以是合并动词: 如eavesdrop[偷听]; man handle[手工].可以是谚语:如 don’t count your chicken before they are hatched[勿打如意算盘]; 礼貌用语手法:例如May I? ……[我可以......吗

]; 夸张手法:例如I wasn’t too crazy about him[]; he won’t even lift a finger. 根据句子结构中语法和语素的功能, 英语习语分为7种形式,我们可从语法角度理解英语习语: 动词习语意味着习语的中心词是动词:1) 动词+形容词\\\/介词:例如bring up[抚养,照料]; get at[想说]; put forward[提出]; 2) 动词+名词:例如face the music[ 临危不惧,勇于承担责任]; foot the bill[付账]; jump the queue[插队,抢先获取某物]; 3) 动词+介词 \\\/ 介词短语:例如 beat about the bush[拐弯抹角\\\/ 旁敲侧击\\\/ 兜圈子]; bark up the wrong tree[找错了门或错怪了人]; 4) 动词+名词+介词\\\/介词短语:例如poke one’s nose into[爱管闲事]; have a hand in[参与做]; 5) 动词+形容词:例如come true[实现]; fall short[不足]; 名词习语:1) 形容词+ 名词:例如cold shoulder[不理睬] ; dead end[死胡同] ; 2) 名词+介词+ 名词:例如a drop in a ocean[微不足道,沧海一粟]; apple of one’s eye[宝贵的人或东西,掌上明珠]; 3) 名词+'s+名词:例如cat’s paw[党羽,爪牙,被利用的人]; a 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 4) 名词+And+名词:例如nooks and crannies [习气]; ups and downs [上下]; 形容词习语:1) 形容词+ and +形容词。

例如free and easy[自由自在;满不在乎]; fair and square[正大光明的]; 2) 形容词(或副词)+介词短语。

例如up in the air[尚未确定]; wide of the mark[毫不相关]; 3) 介词+名词:例如on the run[正在运行]; on call[正在呼叫]; 4) as + 介词+ as +名词。

例如 as cool as a cucumber[冷静沉着,镇定自若,处变不惊]; as meek as a lamb[象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副词习语: 1) 名词+ And +名词 home and abroad[海内外]; whole and all[全体]; 2) 介词+ 名词:例如in a breeze[轻而易举地]; with flying colors[大获全胜]; 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复习资料

声明:我这绝不是在瞎复制我这是从我的资料里找的,你在网上绝对找不到,这个百分之百,我花了很长时间呢,我就靠这个中考语文考得很好呢

希望对你有帮助

  内容绝对正确,有雷同者,纯属从我这复制的  常用虚词例表  序号 名称 词性 语法意义及用法 实在意义 例句  1 之 代词 第三人称 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这、那、这些、那些  助词 结构助词 的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调整音节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的标志  动词 到、往、去  2 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它(他、她)、们  指示代词 这、那、其中的  语气词 反问 难道、岂  推测 大概、也许  祈使 必须、一定  3 而 代词 你、你的  连词 并列 和、跟、与(可不译)  承接 然后、接着  递进 并且、而且  转折 但是、可是、却  假设 如果、假如  修饰 地、的(可不译)  目的 来  因果 所以  结果 以致  动词 像、如  4 以 介词 表凭借或依靠 用、把、拿、凭借、依据  表原因 因为  表时间或地点起止 ……以上(下)  连词 同“而” 同“而”的各种意义  动词 常与“为”连用 认为  5 于 介词 表动作涉及对象 给、对于  表动作处所、时间 在  表比较对象 比  6 则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假设 如果  转折 但是、却  并列 与、和  语气副词 强调语气 就、简直  动词 表判断 是  7 或 代词 有的人  有时  连词 假设 如果  副词 推测语气 也许  8 乃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的  副词 表时间 才  表强调语气 竟、竟然、却、反而  动词 表判断 是  9 虽 连词 假设 即使  转折 虽然  与“然”连用 即使这样,虽然这样  10 因 连词 承接 于是,就  介词 表凭借 凭借、依靠  表方式 趁着、趁机  表原因 因为  动词 沿袭、继续  11 盖 语气副词 推测、反问 大概、难道、岂  连词 承接上文 原来……  助词 发语词 不译  12 安 副词 表反问语气 怎么  代词 表疑问 那里  13 何 副词 表反问 为什么  副词 表强调 多么  代词 表疑问 什么、哪里  14 故 名词 原因、原故  本来、原来  旧的、老的  事、灾祸  形容词 特意、故意  连词 表因果 所以  15 且 连词 表并列 一边……一边……  表递进 并且、而且、还  表假设 如果、那么  副词 时态 将要  时间 暂时、暂且  助词 发语词 同“夫”  16 莫 副词 表否定 不、不要、不能  没有谁、没有什么  名词 同“暮”  17 哉 语气助词 表感叹 啊  表疑问 呢  表反问 吗  18 矣 语气助词 表肯定 了  表感叹 啊  表祈使 吧  表疑问 呢  19 乎 语气助词 表疑问 呢  表推测 吧  表感叹 啊  表停顿 不译  介词 同“于” 同“于”的各种意义  20 已 副词 表时间 已经  与“而”连用 不久、一会儿  表程度 太、很  动词 停止  连词 表起止 通“以”  语气助词 表肯定、感叹 了、啊  21 夫 代词 指示 这、那  助词 发语词 不译  语气助词 表感叹 啊、了  名词 丈夫  成年男子  22 耳 语气助词 表陈述 罢了  表疑问 吗  表感叹 啊  23 然 连词 表转折 但、却  与“而”连用 这样之后  与“则”连用 这样那么  助词 形容词、动词词尾 ……样子、……地  名词词尾 ……一般、……那样  代词 指示代词 这样、那样  24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们  指示 这样  连词 假设 假如、如果  选择 或者  副词 表情态 好像、仿佛  25 为 介词 Wèi所有功能 介词所有意义  动词 Wéi任何动作 动词所有意义  语尾助词 何……为 呢  26 所 助词 所字结构 所……的事(人、情况)  与“以”连用 用来  ……原因  表因果 所以  与“为”连用 表被动“被”  27 者 代词 人或事物 的人、的事、的原因  助词 形容词词尾 ……样子  句中表停顿或判断 不译  语气助词 表陈述或疑问 了、吗  28 也 语气助词 表判断 是  表陈述 了  表停顿 不译  表疑问或反问 吗、呢  表感叹或祈使 啊、吧  29 尔 语气助词 用于句尾 罢了  代词 第二人称 你、你的  指示 那、这样、如此  助词 时态 着  30 焉 代词 同“之” “之”作代词的所有意义  表疑问 那里  助词 语尾表陈述或停顿 了  形容词词尾 ……样子  兼词 “于之” 相当“介词+代词”  31 即 动词 具体动作 靠近  表判断 是、就是  连词 表假设 即使、假如  副词 立即、马上  32 既 副词 表时间 已经  连词 表并列 既……又……  表因果 既然  动词 具体动作 尽、完  33 诸 代词 指示代词 众、各  人称代词 他、她、它(们)  兼词 “之乎”  “之于”  [语法] 词语间常见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前后词义是同一时空发生的动作或一个事物几个方面。

  2、承接关系:按时空顺序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3、修饰关系:以后一个词义为中心,前一个词义对后一个词义进行修饰或限定。

  4、转折关系:后一词义没有承顺前一个词义,而是词义转折。

  5、递进关系:后一词义在前一词义基础上词义加深。

  6、目的关系:后一词义是前一个词义的目的。

  7、因果关系:前后词义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8、假设关系:前一词义是假定的前提,后一词义是假定前提下产生的结果。

  学法指导  1、学会辨析古今词义的变化。

  2、学会归纳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的用法。

  3、学会积累古今词义变化的词汇。

  知识要点:  1、了解古今词义有哪些变化  2、重点虚词“为”  3、重点实词“恒”“诣”“辞”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情况:  (1)词义扩大。

是指由古义单指某事物,扩大到兼指某类或整体事物。

  例:①“雏”古义单指小鸡,现泛指幼小动物或幼儿。

②“皮”古义指“兽皮”,现指动植物表面组织。

③“甘”古义指“甜”,现除“甜”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④“江”、“河”。

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河流名称。

⑤“秋”古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

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

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2)词义缩小。

是指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程度、范围、义项方面的减弱、缩小和减小。

  例:①“怨”古义指“恨”;现指“不满意,责备”的意思。

②“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

现专指丈夫。

  ③“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

现只剩“迁移、变换”这一义项。

  (3)词义的转移。

是指由原古义表示某一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

  例:①“涕”古义指眼泪。

现指鼻涕。

②“走”古义指“跑”、“逃跑”。

现指“步行”③“勤”古义是“辛苦”。

现为做事尽力,不偷懒。

④“慢”古义是“怠慢”。

现指速度缓慢。

⑤“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牲畜(名词)。

现指为正义事业献身(动词)。

  (4)词义的合并。

是指古义原是二个词的意思,转为现代汉语中一个词。

  例:①“妻子”古义二个词妻子和儿女。

现指妻子。

②“可以”古义指可以用来,现指允许或具有某种能力。

  (5)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由褒义或贬义,转为贬义或褒义;或中性词变为或褒或贬。

  例:①“明哲保身”古义为赞扬一个人聪明的智慧,善于适应环境,现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

②“乖”古义指偏执。

不驯顺。

现指“听话”、“安顺”。

③“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

现为“恶意中伤”之意。

④“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

现指“吉祥”。

  上述古今词意的变化,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理解和把握。

  语法:明确词与词、短语与短语的各种语法或逻辑关系,并各举一例。

  (1)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2、承接关系3、转折关系4、递进关系5、目的关系6、因果关系7、假设关系  (2)语法关系  1、主谓关系2、修饰关系3、动宾关系  三、文言常识  (1)通假字  (2)古今词义有哪些变化  四、学法探究  (1)学习文言文的三种基本方法  (2)给文言文作注释  五、文言文朗读  (1)文言文的异读  (2)文言文节拍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六、文言文翻译方法  (1)对(2)留(3)删(4)调(5)补  名词、动词、形容的互用  1、名词的动用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如“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原指驴蹄子,这里表示“踢”的意思。

  2、动词的名用  动词活用为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汝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射”本意是“射箭”的意思,这里指“射箭的技术”。

  3、形容词的名用和形容词的动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往往是状态的事物化。

如,“燕王好微巧”中“微巧”原指“小巧、精巧”这里指“小巧、精巧的东西”。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即其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动作行为的意思。

如,“尔安敢轻吾射

”中“轻”本意是“轻的”形容词,这里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

描写小动物的外貌的句子

1、这是一只驯服狗,既乖巧,又驯很讨人喜欢。

它瘦瘦的身体尺来长,四肢灵活动敏捷。

一身黑白相间的毛皮,就像雪地上撒了几块大小不一的炭块,又像一团棉花上洒了几滴斑斑的墨汁。

它是三角形的脑袋,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那对灵敏的耳朵,能听到极细微的声音。

走路时一条毛茸茸的尾巴在后面一摇一摆的。

2、小鸡娃非常好玩,绒毛的颜色各不相同。

有白的、黄的、灰的、黑的,还有黄白相间的,灰白相间的等。

它们的身子像一个圆圆的小绒球,它们的眼睛像两颗黑宝石,它们的爪子像海星,毛茸茸的头像个乒乓球,一张尖尖的小嘴巴,“叽叽”地叫个不停。

若是把它那圆圆的小脑袋贴在脸上,简直是一种享受。

3、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4、这头大肥猪,屁股溜圆,肚子蛮大,由于脂肪过度丰富,它只得慢慢走着,好像架子很大的老爷。

这只猪吃东西的时候,两个耳朵像大扇子一样一扇一扇的,脑袋一颠一颠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食物。

猪吃完食乖乖地走到圈里,懒洋洋地躺下了,还不时地哼哼两声,好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5、大熊猫的长相很有意思,胖乎乎、圆滚滚的,很逗人喜爱。

它们的头部和身体都是白色的。

只有眼圈、耳朵和肩部是黑褐色的。

特别是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像是戴着一副眼镜。

加上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路来东张西望的神情,显得非常可爱。

怎样写描写小狗的作文

我家有只小白狗,它浑身长着雪白的毛,摸上去软绵绵的,像穿着一件干净的白毛衣;一对大眼睛咕碌碌直转,仿佛两颗黑宝石;头顶上长着对小耳朵,鼻子扁扁的,上面常常很湿润,奶奶说那是小狗健康的表现;尖尖的尾巴十分灵活,常常不停地左右摇晃,但是如果你弄痛了小白狗,它就会“汪汪汪”地叫,尾巴也夹在两腿间,真有点像书上说的“夹着尾巴逃跑”。

我最喜欢看小白狗吃食了。

一天,我拿了一块肉。

小白狗看见了,围着我直转。

我把肉向上一抛,小白狗纵身一跃,张开嘴巴一咬就准,然后它用前脚把肉按住,用牙一点一点地撕,吃得真是津津有味,一会儿就下了肚。

吃完后,它还用舌头舔舔嘴巴,仿佛在回味刚才的美餐,你也可以投稿小白狗睡觉也很有意思。

天气暖和时,小白狗很爱趴在地上睡,前脚向前伸着,后腿向后伸,或是四脚朝着同一方向舒服地躺着。

冬天来了,小白狗怕冷了,它把头紧紧地埋在腿间,蜷着身子呼呼大睡,。

小白狗如果开心的话,还会四脚朝天睡,肚子随着呼吸一鼓一鼓的。

小白狗觉睡醒了,还会伸懒腰。

它把前脚伸得长长的,再吸上一口气,把身子一拱,可爱极了。

妈妈有时坐在客厅织毛衣,一不小心,毛线团滚到了地上,小白狗耳朵一动,就闪电般地冲过去,灵活的大眼睛不停地寻找。

然后,身子一跃就把毛线团紧紧地按住,快活地玩了起来,它一会儿跳过来,一会儿蹦过去,一会儿把线团滚到左边,一会儿把线团滚到右边,还用前爪拍拍线团,像小孩子玩皮球一样,真有意思

小白狗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