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权势的成语
形容权势的成语炙手可热 作福作威 腰金衣紫 一手遮天 以强凌弱
形容人素质差的词语
狗仗人势、仗势欺人、狐虎之威、装腔作势、居功自傲。
一、狗仗人势白话释义:比喻仗势欺人。
出处:·《宝剑记》第五出:“他怕我狗仗人势。
”朝代:明作者:李开先二、仗势欺人白话释义:仗:凭借,依靠。
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出处:·《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朝代:元作者:王实甫翻译:他凭借他的师友,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你靠着你父兄,仗势欺压人。
三、狐虎之威白话释义: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
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朝代:战国作者:多人所作翻译:虎求百兽而吃的,得到狐狸。
老虎认为这样……,所以就跟他走。
兽见之都跑,老虎不知道野兽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怕狐狸呢四、装腔作势白话释义: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不要靠~来吓人。
出处:《郁轮袍·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朝代:明作者:西湖居士翻译:穷秀才装腔造势,贤王子隆礼邀请客人五、居功自傲白话释义:居功:自恃有功。
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引证:《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朝代:现代作者:李六如
四字成语还有跟动物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含有动物的成语 万象更新 抱头 鸡鸣狗盗 千军万马 亡牢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 如水 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 黔驴技穷 画龙点睛 抱头鼠窜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鹤发童颜 狗急跳墙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画蛇添足 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 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 鸡犬不宁 心猿意马 狼吞虎咽 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蚕食鲸吞 蜻蜓点水 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形容被人欺负的成语
衣兽、恬不知耻、、斯文扫地 、死有 、祸国殃民、为奸、瓦釜雷鸣,无恶不 臭名远扬血口喷人卑鄙无耻 不以为耻 臭名远扬 倒行逆施 寡廉鲜耻 鬼蜮伎俩 厚颜无耻 奴颜媚骨 奴额婢膝 拍马屁 奇耻大辱 全无心肝 曲意逢迎 认贼为子 认贼作父 声名狼藉 恬不知耻 无耻之尤 威信扫地 向火乞儿 行同狗彘 摇尾乞伶 摇尾求食 蝇营狗苟 以怨报德 做小伏低 下流 不堪入耳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惹草拈花 俗不可耐 淫辞秽语 淫荡 荒淫无耻 荒淫无度 搔头弄姿 声色狗马 声色犬马 水性杨花 堕落 貂裘换酒 斯文扫地 蜕化变质 误入歧途 陷害 暗箭伤人 嫁祸于人 落井下石 青蝇点素 求全之毁 深文周纳 投石下井 造事 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招是惹非钻营 长袖善舞 抗尘走俗 投机取巧 钻头觅缝 抢劫 明火执仗 巧取豪夺 鹊巢鸠居 杀人越贷 无恶不作 敲诈 敲诈勒索 敲门砖 敲骨吸髓 勾结 臭味相投 朋比为奸 裙带关系 同流合污 同恶相求 同恶相济 一唱一和 一丘之貉 一鼻孔出气 引绳批根 招降纳叛 挑拨 调嘴弄舌 挑拨离间 帮凶 为虎傅翼 为虎作伥 助桀为虐 忘义 得鱼忘筌 恩将仇报 反面无情 辜恩背义 孤恩负德 过河拆桥 鸟尽弓藏 弃旧怜新 六亲不认 卸磨杀驴 庸俗 鄙吝复萌 酒色财气 幸灾乐祸庸碌 瓦釜雷鸣 行尸走肉 衣架饭囊 以貌取人 庸言庸行 碌碌无能 碌碌无为 碌碌无奇 游戏人间 冢中枯骨 纸醉金迷 蹉跎日月 醉生梦死 裙屐少年 谄媚 攀龙附凤 趋炎附势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吮痈舐痔 偷合苟容 投其所好 依附 如蚁附膻 身不由己 倚门傍户 奸滑 藏头露尾 刁钻古怪 腹有鳞甲 脚踏两只船 狡兔三窟 老奸巨猾 三头二面 杀妻求将 舞文弄法 笑里藏刀 心怀叵测 兴妖作怪 胸中鳞甲 阴阳怪气 鹰视狼步 脏心烂肺 钻天打洞 嘴甜心苦 圆滑 八面玲珑 八面见光 不夷不惠 好好先生 和光同尘 鉴貌辨色 见风使舵 看风使舵 巧言如簧 巧言偏辞 随风转舵 随俗沉浮 外方内圆 诡计 明争暗斗 撒娇撤痴 上楼去梯 心术不正 移天易日 阴谋诡计 用尽心机 造谣生事 造谣惑众 贼喊捉贼 遮人耳目 装神弄鬼 做神做鬼 害人 害人不浅 谋财害命 血口喷人 无所不为 以邻为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造谣中伤 营私 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凶残 暴戾恣睢 惨无人道 豺狼成性 赶尽杀绝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灭绝人性 忍心害理 如狼牧羊 如狼似虎 杀人不眨眼 杀人如麻 丧尽天良 丧心病狂 嗜杀成性 率兽食人 天理难容 荼毒生灵 无所不用其极 削木为吏 鹰击毛挚 鱼肉百姓 置之死地而后快、灭绝人寰凶恶 狗仗人势 横眉竖眼 虎视眈眈 怙恶不悛 祸国殃民 青面獠牙 穷凶极恶 杀气腾腾 鼠牙雀角 人心惟危 一蛇两头 凶神恶煞 阴险 包藏祸心 诡计多端 借刀杀人 居心叵测 人面兽心 杀人不见血 蛇蝎为心 为鬼为蜮 罪恶 十恶不赦 死有余辜 图财害命 为富不仁 五毒惧全 血债累累 寻花问柳 作奸犯科 作恶多端 作威作福 罪该万死 罪恶滔天 罪大恶极 罪孽深重 罪不容诛 罪恶昭彰 擢发难数 恶贯满盈 叛逆 大逆不道 离经叛道 欺骗 别有用心 尔虞我诈 粉饰太平 佛口蛇心 钩心斗角 沽名钓誉 故弄玄虚 挂羊头,卖狗肉 讳莫如深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两面三刀 瞒天过海 瞒心昧己 欺世盗名 欺天诳地 欺人之谈 上下其手 偷天换日 偷梁换柱 虚词诡说 炫玉贾石 阳奉阴违 招摇撞骗 招摇过市 诪张为幻 自卖自夸 自欺欺人 自吹自擂蛮横 称王称霸 横行霸道 横行不法 横加指责 横行无忌 横行天下 蛮不讲理 蛮横无理 强词夺理 专横跋扈 欺人 狐假虎威 欺人太甚 倚势凌人 倚强凌弱 倚官仗势 倚财仗势 依草附木 仗势欺人 有恃无恐 馋涎欲滴 垂涎欲滴 刀头舔蜜 得寸进尺 得步进步 得陇望蜀 非分之想 规求无度 见财起意 见钱眼开 狼贪鼠窃 利欲熏心 穷奢极欲 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欲吞象 声色货利 贪得无厌 贪天之功 贪心不足 贪多务得 贪夫徇财 贪贿无艺 唯利是图 细大不捐 雁过拔毛 眼馋肚饱 羊狠狼贪 欲壑难填 诛求无已 坐地分脏 同床异梦 ~~~~~~~~~~~~~~~~~~~~~~~~~~~~~~~~~~~~~~~~~~~~~~~~~~~~~~~~~~~~~~~~~~~~~~~~~~~~~~~~~~~~~~~~~~~~~~~~~~~~~~~~~~~~~~~~~~~~~~~~~~~~~~~~~~~~~~~~~~~~~~~~~~~~~~~~~~~~~~~~~~~~~~~~~~~~~~~~~~~~~~~~~~~~~~~~~~~~~~~~~~~~~~~~~~~~~~~~~~~~~~~~~~~~~~~~~~~~~~~~~~~~~~~~~~~~~~~~~~~~~~~~~~~~~~~~~~~~~~~~~~~~~~~~~~~~~~~~~~~~~~~~~~~~~~~~~~~~~~~~~~~~~~~~~~~~~~~~~~~~~~~~~~~~~~~~~~~~~~~~~~~~~~~~~~~~~~~~~~~~~~~~~~~~~~~~~~~~~~~~~~~~~~~~~~~~~~~~~~~~~~~~~~~~~~~~~~~~~~~~~~~~~~~~~~~~~~~~~~~~~~~~~~~~~~~~~~~~~~~~~~~~~~~~~~~~~~~~~~~~~~~~~~~~~~~~~~~~~~~~~~~~~~~~~~~~~~~~~~~~~~~~~~~~~~~~~~~~~~~~~~~~~~~~~~~~~~~~~~~~~~~~~~~~~~~~~~~~~~~~~~~~~~~~~~~~~~~~~~~~~~~~~~~~~~~~~~~~~~~~~~~~~~~~~~~~~~~~~~~~~~~~~~~~~~~~~~~~~~~~~~~~~~~~~~~~~~~~~~~~~~~~~~~~~~~~~~~~~~~~~~~~~~~~~~~~~~~~~~~~~~~~~~~~~~~~~~~~~~~~~~~~~~~~~~~~~~~~~~~~~~~~~~~~~~~~~~~~~~~~~~~~~~~~~~~~~~~~~~~~~~~~~~~~~~~~~~~~~~~~~~~~~~~~~~~~~~~~~~~~~~~~~~~~~~~~~~~~~~~~~~~~~~~~~~~~~~~~~~~~~~~~~~~~~~~~~~~~~~~~~~~~~~~~~~~~~~~~~~~~~~~~~~~~~~~~~~~~~~~~~~~~~~~~~~~~~~~~~~~~~~~~~~~~~~~~~~~~~~~~~~~~~~~~~~~~~~~~~~~~~~~~~~~~~~~~~~~~~~~~~~~~~~~~~~~~~~~~~~~~~~~~~~~~~~~~~~~~~~~~~~~~~~~~~~~~~~~~~~~~~~~~~~~~~~~~~~~~~~~~~~~~~~~~~~~~~~~~~~~~~~~~~~~~~~~~~~~~~~~~~~~~~~~~~~~~~~~~~~~~~~~~~~~~~~
你最喜欢的10个红楼梦中的人物以及理由
1、林黛玉: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
林黛玉的美是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却只有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
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她才华横溢,有浓郁的诗人气质。
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
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
林黛玉是个秀外慧中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她有着脱俗纯真的性格和孤标旷世的才情,她并非没有料事的聪明和洞察时弊的敏锐,探春的“乖”和凤姐的“花胡哨”她一清二楚,贾府的“后手不接”之患她了然在胸。
但她可从不管贾府的闲事,这除了精力和体力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她既没有入世的兴趣也不屑处世的心机。
林妹妹是为自己的心而活,是大观园中的屈原,且她天性喜散不喜聚,她胸中没有富贵梦,因而也不会像宝钗那样试图扶大厦于将倾,去经营一个不散的筵席。
这样的女儿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形容词来综合形容这样脱俗的美,或者“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也或者“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见几回
”,更能生动贴切些吧。
2、史湘云:如果说《红楼梦》 中的女子真能呼之欲出的话, 我最愿意见到的是湘云。
史湘云是《红楼梦》中最快乐的人物。
她心意明媚,行动亦不屑犹抱琵琶半遮面,举手投足,痛快淋漓。
史湘云的旷达不是一种出世孤傲,而是一种入世的情趣。
趁兴的大块吃肉,忘形的挥拳拇战,偶而的男儿装扮,白日里的史湘云佻达洒脱,顾盼间神采飞扬,须眉也自见拙。
但一旦意兴阑珊,也不负处子之静。
率性而为的史湘云却从不为逞一己之快而随心所欲,旁若无人。
史湘云心地宽阔, 随性行事却又善解人意,有一种传统侠义的古道热肠。
在群芳射覆的游戏中,香菱慌乱得毫无头绪,旁人均笑观其败。
唯有史湘云,急得抓耳挠腮、不惜私传谜底,结果作弊被当场拿获;邢岫烟,一个处身于贵族中的平民女子,和宝玉、宝琴、平儿是一天生日,别人谁也不记得,独史湘云道出了岫烟的生日,让贫寒的女子顺势过了个华诞。
这些或许是小事,但闺中又有多少大事,且又有谁肯为香菱、岫烟这类女子留上半分心呢
史湘云对袭人、翠缕,对宝钗、黛玉,厚薄不分彼此,浑然不记自己的小姐身份。
在三十一回的阴阳之辨中,翠缕的喋喋不体、史湘云的循循解答,使主仆间弥漫着一片宛如姐妹师生的 平等气息。
而史湘云如此深入浅出的思辨, 却不是那些见风落泪对月伤怀的深闺怨女望尘能及的。
史湘云的善良与明智, 使她超脱了身份的羁绊,从而两袖清风、一身轻快地行走于天地之间,呈现出一种潇酒飘逸的大家风度。
史湘云身为女子却有男儿的疏朗与开阔胸怀,她不为女儿的皮囊所累。
当她如春风般掠过我们的视野时,人们都陶醉于她的风度而浑然忘却她的庐山面目。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大约最适合用在史湘云身上。
她那种清朗的悠远、飞动的飘逸,那种漫不经心的和谐, 应该是史湘云永远的形象。
3、贾探春:探春在“金陵十二钗”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在《红楼梦》中虽然不是主角,但是我却十分的偏爱她。
她没有黛玉的娇弱敏感,没有宝钗的圆融练达,也没有湘云的活泼精怪,却有着他人无法比拟的果敢。
探春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和家族的命运,但她不愿意走三姐妹的道路,在时代的重压下给这片黑暗的天空扬起一道闪亮的光彩
在抄检大观园一段,探春给了王善保家的响亮的一掌,这一掌打在了王善保家的脸上,也打在了贾赦、邢夫人、王夫人等主子的脸上。
打出了她心中的愤怒
也打出了对这个家族即将倾灭的无限伤痛。
她自己也知道,她这一掌无论多么响亮,也拯救不了家族的倾灭,所以紧接着,她冷笑着说:“我但凡有气,早一头碰死了
”她这一掌的背后,是更大的悲凉。
这种悲凉,是大厦将倾,而无法拯救的悲凉。
谁不知道春光明媚,但是“三春过后诸芳尽”,家族留给探春的,只能是一声叹息
探春空有一腔报国兴家的理想,而偏偏生于末世,长于一个腐朽的大家族中,远大抱负无法实现。
这一声叹息,震荡着每一个时代的末世,激起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
探春这响亮的一掌,是整部《石头记》中最耀眼、最闪亮的一道光彩,它像一道流星,虽然极其短暂,但它必将点亮每一个《石头记》爱好者的心灯,它必将划亮整个历史的长空。
4、李纨:字宫裁,李守中女,贾珠妻,贾兰母。
她出身于金陵名宦之家,从小受封建礼教熏陶。
青春丧偶之后,她被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清静守节,面对贾府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俨然是一个局外人。
除了晨昏定省,礼尚往来,她大部分时间幽居在稻香村中,或做点针黹,或课子读书,即使受命暂时理家,也只“按例而行”,并不“多事逞才”,以至得到了“大菩萨”的美名,小厮们也都说她是“第一个善德人”。
但一旦与姐妹们走进诗的王国,她便焕发了青春。
她第一个支持探春起诗社,第一个自起诗坛别号,她还自荐执掌诗坛,挥洒笑谈,诗兴勃发。
她行酒令时抽得的花签是“霜晓寒姿”的老梅,她也十分喜欢栊翠庵怒放的红梅。
可以说,“香欺兰惠”的梅花是这个美而不艳,洁身自好的少妇的象征。
她不轻易臧否人物,却有着自己的好恶标准。
平儿受冤挨打,她首先抚慰;黛玉病笃,独有她流着泪赶去看视。
以凤姐之尖利泼辣,从未有人敢当面针砭和使凤姐让步,独有她这“厚道人”却连笑带挖苦地做到了,逼得凤姐当着众人面笑着直讨饶,连呼“好嫂子”。
与姑娘们嘻笑在大观园的时光终究是短暂的,在漫长的生涯中,她只能“竹篱茅舍自甘心”(第六十三回李纨抽得的花签诗句)。
判词和《红楼梦曲》都表明,李纨晚年正当因子得贵,诰命加身之时,却随即死去,终究是一场“梦里功名”。
对以一生的凄凉悲苦,换取了“虚名儿与后人钦敬”的节妇们,作者表露了沉痛的哀怜之情,实际上控诉了封建礼教对于妇女的摧残。
5、睛雯:作者笔下的睛雯,聪明美丽、心灵手巧。
她敢爱敢恨,性格如火,是红楼里极有个性的人物之一,反抗意识、人生而平等的意识,在晴雯的形象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金陵十二钗中睛雯排又副册第一,可见睛雯在作者心中也应占有一个很特别的地位。
睛雯是美丽的,晶宝剔透。
“钗軃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
”病中睛雯亦如西子,何况健康乎
睛雯是真实的,像“水”一样。
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
无所顾忌,毫不掩饰。
而书中有一句对晴雯的评价:“使力不使心”。
可见,她不是一个爱用心思的人。
说的话,大多是不经过大脑的。
她不会用心机和智谋,而只会本能地用牙齿和爪子来保护自己。
宝玉对她,显然是比较娇纵的。
我想,宝玉欣赏晴雯,除了其出众的美貌外,大概就是喜欢晴雯的这种真实吧。
晴雯的致命之处,就是没有学会处世的技巧。
对于一个初涉社会的人,尤其像晴雯这样处于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学会处世技巧是很重要的。
但是,对于那些饱经世事,比如贾母,或是有着慧根,比如宝玉的人,则可能会更懂得晴雯的可贵。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是晴雯一生中的亮点:无忧无虑,阳光灿烂。
越是美好的,就越难挽住,终不免风流云散。
正所谓“命比纸薄”。
晴雯不是宝玉的知己,却也是同路人。
因此,宝玉痛惜晴雯,为其作诔。
我想,像晴雯这样的人物,是不该在红尘中的。
像这样的“芙蓉女儿”,只能生活在一个远离尘嚣的所在。
作为一个丫头,她有着出众的资本:美貌、手巧。
其优秀的程度,足以让人嫉妒。
而睛雯的一张利嘴,也几乎得罪了所有人,以致于听说晴雯被逐,那些婆子们个个拍手称快。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那边的人,她居然都得罪了。
而睛雯就死于众人的“毁谤”。
晴雯在谗言下,以“莫须有”的罪名而被逐。
晴雯是红楼梦中最冤的。
金钏儿虽然也是“狐狸精”的罪名,但毕竟自己的行为也有些轻佻。
四儿、芳官,也是有心笼络宝玉。
独独晴雯,虽然对宝玉有一些朦胧的情感,却也“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
她属于被“毁谤”,是无中生有(因为无“密”可告)。
而这“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睛雯就担了这勾引宝玉的“虚名”。
终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 她的独特价值,不在于美丽风流,而是她的品性高洁――而世人所不容的,正是这一点。
她这样的人,注定是要为王善保家的这样的恶俗小人所嫉,正所谓“高标见嫉”、“直烈遭危”。
落下个“多情公子空牵念。
” 6、鸳鸯:在《红楼梦》所有的丫鬟中,鸳鸯的地位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应该是当数第一的,连凤姐都称其为姐姐,她的年龄最大,地位最高,连主子都要敬她几分,这并不完全因为她是贾母的丫头,而是因为她敢做敢当,为人正直,办事公道,是因为她的性格,她的见识,她的胆量。
鸳鸯是红楼梦中具有反抗精神的一个人物,她并不像其他丫头一样,一旦有了攀龙附凤的机会,就甘心付出一切,她认为她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对于自己的感情。
因而在邢夫人、王熙凤和她嫂子的连番轰炸中坚定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破口大骂其嫂一段更是叫人拍手叫绝。
三宣牙牌令,宣出了鸳鸯的风华;誓绝鸳鸯偶,誓证了鸳鸯的刚烈;无意遇鸳鸯,遇知了鸳鸯的善德。
殉主登太虚,殉出了鸳鸯的悲情。
所有的点点滴滴印证了警幻所言,她是一个真正的情痴,当她的真情无处可寄,无人可托时,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更忠于自己的人格,眼见得她身边之人乐此不疲的苟活在庸俗的追求中,她却独用一份自爱与真我直面一切浮华与萧索。
鸳鸯令人想起荣国府元宵夜的烟花,绚烂而落寞。
而鸳鸯,她比烟花更落莫,也比烟花更绚烂。
7、紫鹃:林黛玉的侍婢紫鹃,是一个聪慧多智、倾心助人、纯洁无私的光辉女仆形像。
她是那么的真诚善良,细心体贴,为人着想。
所以曹公以“慧”许之。
智者乐,仁者寿。
黛玉思想爱走极端,她却豁达得多。
她是最没有奴性的,晴雯比她尚有不如,因为晴雯努力摆脱奴隶身份,凡事争一口气,而她潜意识里就没把自己当奴隶,她是把黛玉当作自己的朋友去关怀爱护的。
为帮助宝黛爱情不辞辛苦,无怨无悔。
而且是“一心为姑娘着想”,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正是她丝毫不考虑自己、一心为友的侠义和品德,才赢得千百万读者的欣赏和喜爱。
8、平儿:王熙凤从娘家带来的丫鬟,是通房大丫头,凤姐的心腹,贾琏的爱妾。
平儿是美丽的:在宝玉眼中她是“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在贾母眼中她是个“美人胚子”,贾琏眼中的她“娇俏动情”?????? 平儿又是美丽女人中极通人情世故的女人,上上下下打理得十分周到,恐怕是贾府中人缘最好的人。
她上下应酬左右逢源,宝玉忍不住感叹到“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姐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帖。
” 平儿地位不高, 却因为是掌权人王熙凤的左帮右臂而手握实权,显示了极强的管理能力,贾府之大事物之杂,王熙凤顾及不到的事全靠平儿照应, 但她决不以权势欺人,待人宽厚,行事正派,体谅下人。
平儿心地善良。
贾琏偷娶尤二姐为妾,凤姐借刀杀人借秋桐对付尤二姐、并暗中指使下人虐待二姐,茶饭只供应些不堪之物,别人都不敢理会,独平儿不忍心,总是自己拿出钱来给尤二姐买吃食,凤姐知道后大骂,但她仍然暗中照顾柔弱的尤二姐。
黛玉高雅纯洁、具有诗人气质,脱俗而不能融于世俗社会;宝钗美丽端庄、谨慎而失于伪善。
只有平儿——这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色,只有她能咽下苦涩依然美丽的游走,她是《红楼梦》中唯一接近完美的女人。
9、龄官:大观园中女伶。
扮演小旦,色艺双绝,个性倔强。
元妃省亲时,她的唱腔和表演,作尽悲欢情状,元妃特赐糕点,因命再作两出。
贾蔷命作《游园》、《惊梦》,龄官以为此两出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从,贾蔷拗她不过,只好由她意思演出《相约》、《相骂》两出。
她倔强的个性,可见一斑。
龄官的性格主要是通过贾宝玉眼中与贾蔷的关系来表现的。
有一日,宝玉隔着篱笆看见一个女伶蹲在蔷薇花架下,手里拿着簪子不停地在地划着土,一边悄悄地流泪。
宝玉随着簪子起落看去,画来画去是一个“蔷”字,不觉看痴了。
心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
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
”(第三十回)后来,宝玉想起《牡丹亭·惊梦》中的一支曲子来,到梨香院请龄官演唱,才知当日隔着篱笆所见的女伶就是龄官。
龄官对宝玉并不奉承,正色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我们进去,我还没有唱呢。
”一会儿贾蔷提着一个雀儿笼子回来,哄的雀儿串戏,原想是给龄官解闷,龄官看了,冷笑了两声,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
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
”(第三十六回)她把贾府比作“牢坑”,见出她对贾府所作所为的强烈不满。
她是一个女伶,社会地位低下,但她并不屈服。
她要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她的倔强个性也正是对所处环境和不公平待遇的抗议。
贾蔷听了这一番话,急得起誓,当场放了雀儿,又匆匆要去为龄官请医调治。
宝玉从旁看如此情景,不觉痴了,才懂得龄官划“蔷”深意。
龄官的个性,她的痴情,她对自己命运的抗议使贾宝玉对人生和人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10、刘姥姥:《红楼梦》中的人物千余,除了并没有实质新内容的过场人物和陪衬人物外,基本都是悲剧性的。
上至王侯将相、名士官宦,下至底层百姓;不分主子或奴仆,没有几个是幸运儿。
或是整个人生或是某一个方面,总归是悲剧性的失败者。
而从出场到终结,能够逐渐转机,稳步前进,得以高寿、善终的唯独刘姥姥而已。
刘姥姥给读者的印象非常突出。
作者确实把她安排在一个特殊的地位上。
他一共只出场三次,第一次到贾家打秋风,第二次参观大观园,第三次狱神庙探监,却通过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见证了贾府的兴衰荣败。
这个艺术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她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很重情义,而且有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
有许多非常值得珍惜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均能在刘姥姥身上得以体现。
形容钱财的成语
舍命——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爱钱如命——某贪爱钱财就像生命一样。
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爱势贪财——爱慕权势,贪图钱财。
饱其私囊——饱:满足;囊:口袋。
指非法侵吞钱财,装入自己腰包。
暴征横敛——暴、横:残暴,强横;征、敛:聚敛,征收。
滥征苛捐杂税,残酷搜刮百姓的钱财。
不义之财——不义:不正当,不合理。
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财不露白——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
旧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
现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在人前显露。
财大气粗——①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
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财殚力竭——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
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财殚力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
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财殚力痡——殚:竭尽;痡:过度疲劳。
钱财枯竭,民力疲困。
财动人心——指钱财可以打动人心。
财多命殆——殆:危险。
钱财多了,易招致盗贼,生命就有危险。
财竭力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
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财匮力绌——指钱财缺乏,力量不足。
财连于命——财富与生命息息相关。
指人生存离不开钱财。
绰绰有余——绰绰:宽裕的样子。
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扯空砑光——扯空:说假话。
砑光:纸及布匹用石头磨光,使发光泽,叫“砑光”;比喻沾别人光。
指花言巧语,骗人钱财。
乘机打劫——指利用机会掠夺钱财。
形容人公正公平的成语
1.公平合理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2.偏听偏言 偏:只注重一方面。
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 3.褒善贬恶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
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4.不偏不倚 倚:偏。
不偏向任何一方。
表示中立或公正。
5.不徇私情 徇:曲从。
不曲从私人交情。
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6.持平之论 持平:主持公道,没有偏向。
指公正的意见。
也指折中、调和的话。
7.大公无私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8.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
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9.法不阿贵 法:法律;阿:偏袒。
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
形容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法不徇情 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
法律不徇私情。
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11.肺石风清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
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12.高悬秦镜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
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
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13.公正无私 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14.畸轻畸重 有时偏轻,有时偏重。
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
15.冷面寒铁 比喻公正廉洁,不怕权贵的官员。
16.明镜高悬 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
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17.廉明公正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
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18.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
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19.赏罚分明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
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