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如来佛图片做头像,这样做好吗
是不是不尊重佛门
选用佛像的原八:一、佛像具有功德,见者种下解脱之因。
《地藏云:“见闻瞻礼一念间,人天无量事。
”佛菩萨的像、咒轮、手印等凝聚着诸佛的智慧、慈悲,代表一切佛的功德。
凡是看到的人,不管发心如何,都可以种下解脱的因,所谓“见者不空”。
佛陀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见者,可以灭除无量罪,增无量福。
二、用佛像作为QQ头像,是法布施。
诸布施中,法布施的功德最大。
把QQ头像换成佛像,一个人看到一次,就有一份不可思议的功德。
乃至多人多次看到,更是功德无量。
见到就可以忆念佛的慈悲和智慧。
平时我们跟别人介绍三宝的功德,不一定很容易,但用了佛像,无言的宣教可以教化每一位有缘者。
三、用佛像作为QQ头像,可以培积无量的功德。
人天路上,修福第一。
古人说,无福不养道。
用一张佛像做QQ头像,相当于塑了一尊佛像。
塑一尊佛像的功德有多大呢
十方诸佛穷劫宣说,也说不尽的。
四、用佛像作为QQ头像,可以随时忆念皈依。
佛弟子应当一天至少六次忆念皈依、修皈依。
皈依是成佛的入门。
当皈依圆满时,佛果也会圆满。
我们平时能否做到多次忆念皈依呢
但是如果用了佛像作为头像,就可以每次上网都随时忆念一次乃至无数次。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五、用佛像作为QQ头像,令天龙护法随时护持而不离。
经中说,有佛像的地方,就有佛在。
有佛像的地方,就有龙天护法聚集。
这样很多非人的、魔的干扰就可以消除,从而诸事顺利。
佛友在网络上共修,也会更加顺利、团结、和合、增上。
六、用佛像作为QQ头像,可以无形中消除很多修行的违缘。
越到末世时代,修行的违缘越多。
常听到有人说用网络的过程中,电脑出问题了、资料丢了、断线了、网速慢了等,有些事需要及时维修的,有些也不排除是业障现前,但有佛菩萨保佑,诸事都会吉祥。
七、用佛像作为QQ头像,极其简便易行。
网上佛像、手印图、咒轮图等很多,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找到,属于很简单的操作,谁都会做,但做了就有无量功德。
八、净化网络。
现在网络上太脏了,但现在我们和很多人又不得不用网络。
有佛像的地方,就有一份干净,就是一片净土。
我们是网络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可能做不了多少大事,但我们可以用细心、慈悲心做好一件小事。
著名的玉器有哪些
和氏壁 玉璧玉璧是一种中孔的扁圆形玉器。
需要注意的是壁一定心孔径小于的玉。
它的作用有四,一为礼器,二为佩玉,三为礼仪馈赠品,四为葬玉。
玉琮之王 玉琮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是巫师通神的法器。
玉琮也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常用为葬玉。
商代玉圭 玉圭玉铲及方首长条形玉器为圭。
玉圭起初为朝廷祭祀的一种礼器,后来成为一种权利的象征。
大臣在朝觐天子时持于手中,作为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二里头文化玉牙璋 玉璋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
根据实际用处可分为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
第一类“赤璋”是礼南方之神的礼器;第二类“大璋、中璋、边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类“中璋、牙璋”是作符节器用的。
兽面纹玉璜 玉璜玉璜的形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片状,圆心处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
它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用于宗教礼仪活动。
后逐渐形成具有礼器和佩饰的两种作用。
圆雕西周玉琥 玉琥虎形玉器,有圆雕、浮雕和平面线刻的虎纹,多作为佩饰之用。
其作用有用于发兵的虎符和用于装饰的瑞玉。
西汉金缕玉衣 玉衣“玉衣”是指包裹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的衣罩,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之用。
崧泽文化鸡心形玉琀 玉琀玉琀又称“饭含”,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器。
使用口琀的目的有二:一是古人事死如生,不使死者空口;二是希冀以玉石质坚色美的特性来保护尸体不化。
汉八刀玉握猪 玉握玉握为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玉葬器之一。
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权力。
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玦玦是指一种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器,是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之一。
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
大汶口文化玉镯 玉镯玉镯最早是戴在臂上的环状饰物,可能是武器,后来改为戴在手腕上,主要用作装饰。
玉的种类有很多,其它还有玉动物、玉人、玉剑饰、玉斧、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玉杯、玉碗、玉玺、玉文具等,不一一介绍了。
名玉器也有很多,只是能够流传下来相关历史和文化的就少之又少了。
佛教四法印
四: 此是佛法的四条原则,即 于三法印,再加上有为法皆苦之苦法印,称为四法印。
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梵uda^na )。
乃显示诸法真理之四标印,可作为佛教特征之四种法门。
即:(一)一切行无常印,(二)一切行苦印,(三)一切法无我印,(四)涅槃寂灭印。
(一)一切行无常印:一切法皆无常 ,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合成之物,即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事物。
如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发芽,禾苗的形成除了种子,还需要具备水分、温度等多种因缘,眼识的产生,要靠客体存在,视觉器官正常,注意力不受干扰等条件。
有为法指的是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变化是永不间断的,是即生即灭,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如果把此时此刻的我看成是一刻钟前的我,就是静止不变的恒常观念。
一般人认为,人一生几十年最后生命结束才算无常,其实不然,人体细胞和思想意识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进行着生灭交替的运动。
无论是物质或者精神,无论宏观世界或者微观世界都逃不脱无常这条规律。
(二)一切行苦印:“苦”指人的精神上的压抑负担,烦燥不安,痛苦失望,饥饿疾病痛苦之类的种种身心不愉快的感受。
佛法认为轮回人生的本质是苦,生活中充满了苦,离不开苦。
所谓的“幸福快乐”也都潜伏着苦,结局是苦。
苦的根源是我执、法执、愚昧偏见,贪婪欲望;憎悟仇恨等等种种烦恼,所以说“一切诸行皆苦”。
(三)一切法无我印:“法”代表人和一切事物。
“我”指人和事物,被称做“人“和“事物”的具体的“独立自性”或“物质性”。
仔细研究分析,人是由物质身驱和思想、感觉、行为、主体意识等五种成分(五蕴)组成的。
其中每一种单独成分都不是“人”。
如果躯体是“人”的话,“人”就不会死,因为人的躯体可以长期保存;思想、感觉等精神成分也单独不能看做是“人”,那么人的被称做“人”的“独立自性”、或者“物质性”究竟在哪里呢
比如机器是由各种零件组装的,既然是“组装”,机器哪有“独立自性“可言
佛法深刻揭示自我和客观事物的无自性本质,目的是为了消除虚妄的我执和贪心。
(四)涅槃寂灭印:。
“涅槃”是脱离诸种烦恼的意思。
脱离烦恼就是超脱六道轮回之义。
佛法认为在生命轮回中无寂静安宁快乐可言。
只有根除烦恼、脱离苦海,才会得到爱恨息灭,身心安宁自在的无为之乐。
苦和乐是对立概念,无苦便是乐。
佛教的吉祥物有哪些
主要有:1、七彩祥云,据说几乎每个佛祖出现的时候都会出现;2、莲花,一个表现是得道成佛的人的座垫;3、菩提树,据说当年的如来佛就是在菩提树下顿悟的,因此它也是顿悟的代表;4、孔雀和大鹏,据说是如来的坐骑和亲戚。
天津大悲院的历史谁可以给介绍一下
天津大悲禅院寺院简介 大悲禅院座落在天津市河北纬路中段东北侧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得名,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佛门十方丛林寺院。
始建於明末清初,又兴於康熙八年,盛时占地五十六亩。
后因沧桑变革,几多兴废,唯余现存西院,规模较小。
1942年天津佛教界邀请近代高僧天台宗四十四世祖倓虚大师来津主修扩建全寺,历时五年于寺东侧陆续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东西配殿等建筑群,连同园林八千余平方米。
寺自重建,殿宇崇峻,青砖绿瓦,宏伟壮观。
解放后政府又重为油饰佛殿廊房,增修四周山墙,建造寮房,以作僧人生活之用。
又请著名甲骨文专家,天津市文史馆首任馆长王襄先生题写篆文“古刹大悲禅院”镌刻山门之上。
十年浩劫中,寺内被洗劫一空,破坏严重。
“文革”过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80年开始修复工作,并重塑全堂佛像。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释迦佛祖金身像为明代铜铸,连同千佛莲花底座通高五米,重约六吨。
铜像线条清晰和谐,铸工精细,堪称佛门奇宝,被列为国家二级文物。
念佛堂所供奉的毗卢遮那佛造像,铜色古老,塑型精美,据考为唐代铜铸,也系佛门瑰宝,国内珍贵文物。
寺内还藏有铜、木、石、玉雕佛像、泥塑佛像及龙、狮、虎、豹、鸾凤等飞禽鸟兽雕像及车、棺、碑等雕塑数百余件,大多都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以来的文物,极具赏鉴考古价值。
寺内原有镇寺之宝——唐代高僧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系1945年由南京请来专设纪念堂供奉。
1956年应印度政府请求,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将顶骨送往印度昔日玄奘法师求法地那烂陀寺遗址供奉,成为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
尽管顶骨不在了,但保留的纪念堂及内中的模拟塔却永远昭示铭记着大悲禅院与玄奘法师的千古因缘。
弘一大师纪念堂为1956年由著名居士龚望先生向当时寺主惠文法师提议而专设的,原有展件多幅,都是大师真迹,可惜在文革期间尽数丢失,现展示作品皆为影印件;堂内供奉弘一法师盘膝端坐铜像,高约一米,神情安逸,满面慈祥,此像系大师弟子前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广洽法师捐资铸造。
纪念堂设立与复建以来,乡人多前来瞻仰参拜以作怀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大悲禅院也掀开了它历史上的新篇,每逢朔望日或佛教节日,寺内香烟缭绕,人流如潮,每年接待香客和游人百万人次以上。
但由于大悲禅院规模较小,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1995年在寺中轴线东侧建成二层楼方丈院两幢与市佛协办公楼一幢,解决办公及住宿条件。
2000年底又竣工新大雄宝殿工程,殿内供奉缅甸玉佛三尊,每尊通高五米,重达三十吨,为北方玉佛之最。
东西配像为护法二十诸天圣像,倒座正中为千手千眼观世音像,两侧塑“六圣”观音法像,突显大悲禅院为观音道场。
大殿外墙刷红色涂料,台基周围环绕汉白玉栏杆,一眼望去,红墙黄瓦,玉阶丹楹,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2003年大悲禅院提出扩建规划的设想,得到了市政府的批准和强有力的支持,将其纳入海河开发的项目加以实施。
寺内自酬资金4900万元征地2.2万平方米,以作扩建预留用地。
现前大悲禅院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约合六十三亩),待到整个扩建计划按照传统汉传寺院规模建成之后,大悲禅院将以更加宏伟璀璨的雄姿矗立在海河之滨,而迎接十方信众与国内外广大游客。
历代主持 本寺历代祖师世系(已考证出名讳者) :世高—了凡—节和中公—学文—祥麟—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