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远大抱负,却不能实现诗句
南园 李贺 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个书生万户侯。
剑门道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出自宋代柳永词<鹤冲天>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白居易 望洞庭湖有感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秋宿湘江遇雨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抒发理想抱负的诗句五首
《行路难》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
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
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
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
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借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的诗句有哪些
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 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而发出感慨的诗句就是人才被埋没
望夫石【唐】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石》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诗作。
此诗紧扣题目,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借一个妇女终日望夫而化石的传说,表达作者日夕盼望归京的迫切心情。
全诗语言质朴,含蕴深刻,以反复咏叹突出主题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诗人思归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坚贞不渝的志行。
白话译文整天地盼望丈夫而丈夫不归来,她最后化成孤立的石头苦苦相思。
这妇人在这里望夫已经是几千年了,还是当年刚刚站在这里遥望的形象。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
这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在民间流行相当普遍。
这首诗所指的望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唐时属和州。
此诗题下原注“正对和州郡楼”,可见作于刘禹锡和州刺史任上,并借以闺怨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