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话多的句子怎么说6

形容话多的句子怎么说6

时间:2014-11-24 18:00

形容有很多话想说又不知说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千言万语无从说起

形容话很多的成语【必须是以( )言 ( )语的形式来填】

千言万补充:风言风语 根据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

另指私下暗中传说。

甘言美语 甜美动听的话。

罕言寡语 罕、寡:少。

很少开口说话。

形容沉默寡言。

豪言壮语 豪迈雄壮的言语。

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

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秽言污语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冷言冷语 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

流言蜚语 毫无根据的话。

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

片言只语 零零碎碎的话语。

形容语言文字数量极少。

千言万语 形容说得话很多。

三言两语 几句话。

形容话很少。

甜言蜜语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

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请采纳我

形容“一个人说的话特别对”要用哪句成语来表达

1.(三)言(两)语:简单的几句话。

2.(千)言(万)语:很多的话。

3.(胡)言(乱)语:随意的说。

4.(豪)言(壮)语: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5.(花)言(巧)语:欺骗性的话。

6.(轻)言(细)语:态度温和,小声说。

7.(甜)言(蜜)语:为讨人喜欢哄骗人而说的话。

形容两人没话可说的句子有哪些

亲,65个古文中称谓基有定义,给你介绍: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

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

《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

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

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

《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

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

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

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说的多不如去做

这句话可能出于“佳析”:“说多漂亮的话,不如去做平凡的事,只许多人并不理解。

”古人言:“覆水难收”。

讲过的话像是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所以一句话要出口之前,不能不慎思。

1、不说直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说话,太直伤人,太真伤己。

留三分余地于人,拐个弯,绕个道,进退自如。

2、不说胡话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的说非,非的说是。

——佛教“五戒”胡话,害人害己。

人生苦短,不如意十之八九,遇事冷静,不说胡话,善待自己。

3、不说怨话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人在不满意的时候,经常说出一些抱怨的话,怨恨同事,怨恨朋友,甚至怨恨家人。

4、不说闲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口铭》闲话,浪费自己的时间,影响别人的生活。

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小人所为;搬弄是非,口无遮拦,惹人厌。

说闲话的人,只看得到家长里短,看不到海阔天空。

5、不说狂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沉迷一时,趾高气扬,压制别人,往往没有好下场。

做人有分寸,摆正位置,低调踏实,不露锋芒。

6、不说恶话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增广贤文》刀疮易去,恶语难消。

做人厚道些,说话留口德,做人做事,把握好距离。

中国有句老话,“话多不如话巧”。

人生一世,一撇一捺立天地,说话得体才是语言的最高境界。

以上供参考。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