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和创意美术的区别
不要忽视色彩对孩子智力开发的作用 如果孩子经常生活在黑色、灰色和暗淡色彩的环境中,则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使孩子显得呆板,反应迟钝和智力低下;如果孩子在五彩缤纷的环境中成长,其观察、思维、记忆的发挥能力都高于普通色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多彩的颜色会使孩子们的身体感到舒适,情绪得到均衡,行为变得灵活、协调。
因为不同的颜色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的效应,所以,颜色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左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一般来说,红、黄、橙等颜色能产生暖的感受,是暖色。
暖色有振奋精神的作用,使人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活力增加。
面绿、蓝、青等颜色能产生冷的感觉,是冷色。
冷色则有安定情绪、平心静气的特殊作用。
所以,给孩子布置一个适合他身心发展的多彩世界非常重要。
对于那些脾气不太好的孩子,可以将他的房间布置为冷色,比如绿色就能使孩子情绪稳定。
如果你的孩子不太活跃,那就把他的房间布置成暖色,以激发他的活力。
一般来说,孩子的卧室灰以冷色为主,这样孩子容易安心入眠,而活动室和用餐间则应以暖色为主,这样可以增进孩子的活力和增加食欲。
孩子的学习环境的颜色最好不要太杂,过多的颜色容易使他分心。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应该多抱孩子到室外去见见世面,看看蔚蓝的天空,漂浮的云朵,公园里五颜六色的鲜花让孩子从小接触绚丽多彩的颜色,能给孩子产生一个良好的刺激,促进孩子大脑发育,使孩子更加聪明、机敏。
小班幼儿绘画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小班: 引导幼儿绘画活动,体验绘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引导幼儿认识以手臂和手腕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使用方法,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引导幼儿学习用点、线和简单形状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大概形状和明显特征;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橙、绿、紫、黑、棕等6~8种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并使他们会自由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
如何开展幼儿园大班创意绘画活动
一、转换思想,更新理念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
同时教师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
以前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单一,除了纸就是颜料,现在的教学中,各种废弃材料:纸巾筒、纸盒、一次性筷子、冷饮棒、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杯等都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
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知识面;可利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引导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扩展幼儿视野;在美术活动引导中鼓励幼儿尽情插上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二 、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
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
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并且每个班在园里有对外开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这些框架后,我们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年都组织家园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我们有个作品展示厅,里面陈列了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
孩子们参观时都津津乐道的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我们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的艺术走廊上画着世界著名画家的抽象画作品,给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让幼儿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力。
(四)用个性化创意美术环境诱发幼儿的创造思维我们力图让幼儿园的每一幅画、每一棵树、一颗草,每一件设施,每一个空间设计都能给幼儿以美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我园的美术创意活动室中有多种工作坊,如:色彩坊、泥塑坊、手工坊、水墨坊、纸工坊等。
每个工作坊里都有一张大工作台,放着各种不同材料,有颜料、毛笔、绳、珠、棒等,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达内心感受。
幼儿对美术工具的喜好是不一样的,而经常变换的,不同的美术材料能激起幼儿的兴趣和热情。
提供多样的、开放的材料工具,让幼儿有选择的机会,有助于创造出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他们在操作中学会使用多种工具,感受不同工具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增添乐趣,增加美感。
孩子们会用短绳、稻草、旧光碟、钮扣拼贴成小鸟,会用纸巾、浆糊、颜料做成脸谱,每件作品都是孩子们大胆想象,富有个性的创造。
老师们把这些作品挂在墙壁上,放在架子上,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创作的过程和喜悦。
在美术室的书架上,摆放着著名世界画家的画册,幼儿可以随意翻阅、欣赏。
每班的个性化班级布置也是我园在美术创建中的一个亮点。
老师们有充分的自主权,老师们会根据每个教学主题活动设计出不同的主题墙饰,如:大班主题《动物世界》《脸谱》,中班主题《海底世界》小班主题《树叶画》。
(五)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鼓励自由的创作形式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由的作画方式,有利于儿童思维的激活和表现的大胆;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树立自主表现的意识,使作品呈现的个性化。
泥工吧、创意坊、我型我秀等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宽松自由的氛围,浓郁的创意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大胆表达与表现。
三、创意美术教学活动指导策略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创意美术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我们关注以下几方面教学策略:(一)激发幼儿创新思维1、新颖的手段:小朋友最喜欢捉迷藏了,我们老师就抓住孩子的这种好玩的心理,和小朋友一起玩变色游戏;油水分离画:孩子们先用油画棒画网,再用水粉涂色,一张网马上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或者先用各色油画棒涂底色,再盖上一层黑油画棒色,再用牙签刮画,一种全新的画跃然纸上。
我们还尝试着用透明胶先在纸上勾勒出想要的图案,再上色,撕去胶纸;幼儿们发现原来做画并不拘于油画棒,他们在老师新颖手段的启发下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2、独特的方法:平时我们都是画平面的图片,现在我们还可以创作成立体的造型,我们先用报纸做基本凹凸面,再用胶纸加以固定,最后用餐巾纸加乳胶定型上色。
一件立体造型展示在孩子们面前,他们都为这种表现手法而惊讶,在这种独特方法的指引下,我们制作鳄鱼、机器人等造型。
(二) 教师要把“创新”具体化、明确化。
有的教师常会要求幼儿做的作品要“跟老师的不一样”、“跟小朋友的不一样”。
这个空洞的要求常常使幼儿束手无策。
我认为所谓“不一样”,首先应提倡幼儿创新,使作品不同于自己以前的创作,不满足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
如“城市的建筑”,我给孩子们提议评选优秀建筑设计师活动,激起幼儿的兴趣,并让他们观看一张张世界各地建筑的课件,还特地精选了一组具有典型建筑特征的照片贴于墙上,请孩子们欣赏,引导幼儿了解建筑的主要特征。
然后提议:“你们把自己想象成参加竞选的设计师吧,来设计与众不同的建筑造型,要有各式屋顶,门、窗户,还可以有阳台,孩子们观看了各种各样的建筑课件,观察了五颜六色的图片,一个个欢呼雀跃,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设计师的争夺。
不仅可以画建筑,还可以用废纸盒做立体城堡。
他们以自己的理解,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别具一格的建筑,教师也就用不着担心出现“千篇一律”的结果了。
四、创意性地使用美工材料,既然是多元表现创意活动,那材料的多元是无疑的。
如创意活动“京剧脸谱”,孩子可以选择用陶泥捏塑;可以选择用画笔涂鸦;也选择用生活材料制作。
特别是生活材料的收集更是非常丰富,如盒子、纸板、瓶子、蛋壳、种子、布头、吸管、彩纸等等,都是制作的好材料。
但材料多元并不等于越多越好、越杂越好。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面对繁杂的材料反而无从下手。
因此,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们要做到有针对性。
在决定投放材料之前,我们要思考这些材料可能会对幼儿的智力、情感和审美等方面产生怎样的影响,然后再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准备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操作材料不同;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因各班的情况不同,有时准备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孩子,能力情况也有差异,所以材料的提供上教师也要考虑周全。
要兼顾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有选择地准备材料,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都愿意动手,要让孩子体验到越玩越想玩,越玩越有趣,做到常玩常新。
如我们给孩子一个饮水瓶,先问问孩子,你们想这瓶有什么用
再和他们商量你可以把它设计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有的孩子说我要做个娃娃,有的孩子说我要做风车,还有的说我就把他做花瓶。
最后每个孩子都做出了自己心中的作品,在这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得到充分的成就感外,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另外,又可以把材料的运用从单一向丰富过渡。
如在玩纸盒中,我们一开始只是单一的将两三个纸盒粘在一起,只要接近实物就可以,慢慢的,我们建议将几个纸盒作品联系在一起,做成楼房,还要对楼房的窗户、大门进行装饰,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有趣的故事,从而就产生了一种由幼儿亲手制作的教玩具了,即有价值又有教育意义。
废旧材料可以通过家长、幼儿共同收集。
我园在教室的门口设置了一个“环保箱”,发动家长和幼儿注意收集各类废旧物。
可以是塑料瓶、纸盒、布、树叶、旧报纸、羽毛、旧光碟等,可谓是多不胜数。
五、欣赏幼儿的作品给予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评价作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作品画的虽然不美观,却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一个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集思广益的过程,要幼儿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
每次活动结束,将幼儿全部的作品展览,让孩子互相审视、教师欣赏每一副作品不必给作品打分,不给作品下结论。
作品的好、坏幼儿没有心理负担,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记下每个幼儿的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孩子们经过审视,相互交流,相互观摩、学习、心理明白谁颜色配的好,谁的构思有主次,谁画的新鲜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过大家品评,孩子们的自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创作性更强,创作的火花一旦被点燃,课堂就成了一个喷发的火山,颜色五彩缤纷,图形光怪离奇,满世界都是孩子的涂鸦,这时你会发现这一刻是我们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
法国评论家波德亚说过,想象是一切才能中活动的女皇。
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
丰富的想像力是我们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努力,将想像力贯穿于各科教学和生活中,以培养出新世纪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有用人。
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像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的为幼儿大胆想像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幼儿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的绘画想像能力。
总之,我们在与幼儿共同建构创意美术表现活动的过程中,如能准确把握指导的“合适尺度”,就能更好地了解幼儿、认识幼儿,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幼儿的奇特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
幼儿绘画和创意美术的区别
传统美术按照地域分为中国传统美术和西方传统美术,中国传统美术即指传统的中国绘画,按类型分工笔和写意,按内容分人物、山水、花鸟等,西方传统美术与中国传统美术有着较大的不同。
在画面布局上看,中国传统绘画与欧洲绘画有一个明显不同,就是中国画很注重在画面留有空白。
空白处并不是空无一物,它可以是山中的云蔼,可以是江面的晨雾,也可以是日月的光华,甚至可以什么都不是。
有人认为,布白是中国画中最为人关注的要点。
画家强调画面诗意的传达,那些空白处也许正是诗意的不确定性、模糊檬拢的象征,留给观赏者想象的余地。
公元11世纪时的中国大画家、大文学家苏拭(1036-1101)曾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张,这也是后来历代画家追求的境界。
创意美术更注重的是人们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创作不一样的,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在最直接的接触美、感受美的基础上;给一些材料,给一些思想,让人们能无时无刻的创作美。
孩子学创意美术的好处
美术,是一个既动脑也动手的一个专业,全脑开发,动手能力增强,观察事物知道其特点
关于孩子画画的句子
孩子画画的心情说说【篇一:孩子画画的心情说说】篇一:爱画画的孩子的说说大家好
她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她是谁呢
我先不告诉你们。
先来说说她的兴趣爱好吧,很广泛噢,有绘画、钢琴、英语、游泳和写作……但是她最喜欢的要数画画了,她学了近六年,每天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拿起画笔,在白纸上画下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小公主、小精灵,还有宫殿和树林。
它们对她来说就象有生命一样,陪伴着她度过快乐的童年。
画画在她的生活中已经是缺一不可的爱好了,曾经在她的记忆里有一件难以忘怀的画画经历,那是她第一次参加绘画比赛,主题是“环保绿色家园”。
她在家里左思右想,绞尽脑汁还想不出主题画面来,已经到了晚上,她无奈地走到窗边,想吹吹凉爽的风,清醒一下头脑。
在朦胧的月光下然她看见了窗台上一盆小植物——仙人掌,一下子激发了她脑海里的许许多多的画面来。
她很快想到了仙人掌在沙漠里不仅能抵挡风沙,还能净化室内环境,如果是棵巨大的仙人掌,人们就可以在里面开窗造房子,就可以住在里面,这不就是绘画比赛的主题了吗
她毫不犹豫地用手中的画笔把脑海里的画面画下来。
不一会儿,一幅美丽的图画在白纸上出现了,第二天她把画邮寄给了评委会,结果,居然获得了一等奖
当她站在领奖台上,这一刻她是多么荣耀和骄傲啊
这次画画经历,让她更加热爱绘画了。
从那时到今天,她获得过多次绘画奖项,有艺术节绘画三等奖,有“成长足迹”绘画一等奖,还有“少儿创意美术大赛”金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