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古代形容失信的句子

古代形容失信的句子

时间:2020-05-31 03:30

描写失信的诗句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20.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23.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2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3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3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33.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34.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3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36.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37.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3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39.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左氏辨》容:仪表容貌.4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41.一事真,百事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42.一言不实,百事皆虚.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43.智者不愁,多为少忧.汉·乐府古辞《满歌行》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44.百种奸伪,不如一实.清·李光地《性理精义》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45.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46.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传习录》上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47.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明刻本附录》清心:摒除私心杂念.直道:率直地为人.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48.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直:刚直,坦直.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49.聪明正直者为神.唐·柳宗元《骂尸虫文》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5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周:道义上的结合.比:勾结.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51.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52.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明·谢榛《四溟诗话》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53.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行为正直,心无愧惧.54.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清·赵尔巽《清史稿》立身:指为人.制行:指处事.慝(tè):奸邪.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55.心正不怕影儿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正:纯正,端正.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56.正不容邪,邪复妒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容:让,允许.复:再.妒:妒忌,忌恨.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57.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58.心正何愁着鬼迷.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59.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直:正直,合理.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60.好谀是人生大病.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61.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62.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晋·傅玄《履铭》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63.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标:标杆.心正必无恶行.64.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人:别人.65.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五代·后周·冯道《偶作》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66.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67.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清·史襄哉《中华谚海》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方寸:指心.68.宁为直伐,不为曲全.明·王廷陈《矫志篇》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69.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70.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汉·崔寔《政论》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71.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72.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73.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74.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权贵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欢.75.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唐·白居易《折剑头》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76.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为人应正直.77.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唐·寒山《联句》清:清澈.皎洁:明亮洁白.比喻内心至为澄明洁白.78.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唐·元结《自箴》汝若全德:你如果是道德完美.汝,你.必忠必直: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全行:品行无瑕.必方必正:一定是正直的人.方:正直.79.丈夫志气直如铁,无曲心中道自真.唐·寒山《诗三百三首》比喻男子汉的志气要坚定正直,心怀坦荡无私,这样就懂得人生的真谛了.80.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唐·孟郊《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正路方登,直流才饮,喻为人应正直.81.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82.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宋·苏轼《老人行》始终如一地保全自己的节操.83.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唐·马总《意林》以形正影不斜喻人品正直则言行不至偏颇.84.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85.《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序说》学:书名.修身:修养自身品性.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所在的地区.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诚意:使意念真诚.86.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宜:应该,应当.87.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宋·梅尧臣《古意》光:光亮.刚:刚强.魄:月之光.比喻要保全坚贞刚直的气节.88.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小人口如蜜,转眼如仇人.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朋友》淡如水:清淡得象水一样,形容淡泊而纯真.君子的心地如水那样淡泊纯真,感情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小人说得好听,却口是心非,言行相悖.89.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用源头和流水的关系,比喻要有正直的思想才能做正直的事.90.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怎有恶来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心地纯正,邪恶的人自然不能侵扰;行为端庄,凶恶之人怎能欺侮?91.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明·洪自诚《菜根谭》心地:心里.随在:处处.喻处处以正直平和之心对待别人,将会处处得到别人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己.92.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邪·何人欺》对人问心无愧,对天不存畏惧.即立身处世正大光明.93.人不可以无耻.《孟子·尽心上》人不可没有羞辱之心.94.欲人不闻,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想要人不知道,最好是自己不说,自己不做.95.磊磊落落向曙星.古乐府《两头纤纤》胸怀坦荡可同闪亮的晨星相媲美.96.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三国·魏·嵇康《卜疑集》对己无所愧疚,对外不违时尚.96.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五代·荆南·孙光宪《北梦琐言》好事往往不为人所知道,而坏事却传播得非常迅速广远.97.心不负人,面无惭色.宋·普济《五灯会元》第4卷负:违背.惭:惭愧.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就不会有惭愧之感.98.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声音即使再小也不会听不到,行为即使再隐蔽也不会不表现出来.99.持身如玉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广阔.玉洁冰清:宝玉般纯洁,冰雪般清白.光风霁月:霁(jì),雨雪停止.100.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101.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明·洪自诚《菜根谭》眼光要长远,心胸要宽阔.102.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大光明.103.打破天窗说亮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比喻坦率地说真话.104.明人不做暗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105.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暗昧:不光明.厉鬼:凶恶的魔鬼.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106.心安茅屋稳.清·杜文澜《古谣谚》心地安详,虽穷犹乐.107.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新民说·附录》谓光明磊落的人,应该是心里所想的和口头所说的完全一致.108.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清·梁启超《成败》磊磊落落:谓心地光明正大.磊磊:原指群石高垒貌.落落:豁达开朗貌.独往独来:比喻不仰仗别人,无怕牵碍.谓男子汉应当光明正大.109.心安理得,海阔天空.清·梁启超《新民说》心安理得: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是顺理成章的,心里很坦然.海阔天空:象大海般辽阔,象天宇般无边无际.坦荡的心胸象海洋和天空那样辽阔.110.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晋书·石勒载记》大丈夫处世行事,应当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象日月那样洁白明亮.111.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小学·外篇》生平:毕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光明磊落的.112.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九》底:同“的”.113.无事不可对人言.清·史襄哉《中华谚海》自认为心胸坦荡,没什么可隐瞒的.114.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洒落:洒脱,不拘谨.霁:雨雪初停.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115.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116.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礼记·中庸》虽属极幽隐、细微之处,实际上没比这更明显、具体的了.见(xiàn):同“现”.隐:不显露.微:显现.117.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小学·外篇》天、神:迷信的说法,指上天、神明.子:指你.无事人不知.118.夜觉昨非,今悔昨失.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觉:醒悟.悔:后悔,悔过.应当经常自我反省.119.君子独处,守正不挠.《汉书·刘向传》有德行的人单居独处,也坚守正道,不肯屈从.120.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君子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考虑的是道义,小人在悠闲逸乐的时间里想的却是不正派的事.121.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为;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兰:香草名.幽谷:僻静的山谷.莫服、莫乘:没有人佩带、乘坐.行义:施行仁义.不为莫知而止休:不因没有人知道而停止.比喻君子行仁义之事不求名不避宠.122.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唐·骆宾王《萤火赋》类:类似,好象.道:正当的事理.有道德的人,即令在没有看到之处,也不做欺心的事.123.一生肝胆向人尽.唐·顾况《行路难》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124.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明·洪自诚《菜根谭》君子之心坦荡可解.125.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唐·周昙《杨震》无言:不要说.暗室:比喻暗中.咫尺:喻距离极近.斯须:一会儿.四知:指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任何事情都无法掩人耳目.126.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唐·白居易《咏牡丹》怜:怜爱.皎然:洁白.127.兰在幽林亦自芳.唐·刘禹锡《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贝兄》兰:香草名.幽林:僻静的山林.比喻人在独处时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128.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129.一生之内,当无愧于人.《梁书·高祖三王传附萧人理》毕生都要无愧于人.130.朗如日月,清如水镜.唐·杨炯《郪县令扶风窦兢字思谨赞》比喻人生应当光明清白.131.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132.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宋史·蔡元定传》衾(qīn):被子.虽独行独寝,也不做亏心之事.133.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表经年:在岭南过了一年.岭表,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地区.孤光自照:谓自己心地光明磊落.孤光,指月亮.肝胆比冰雪:谓自己玉洁冰清.134.看风驶帆,正是随波逐流.宋·普济《五灯会元》看风驶帆:比喻看势头随时改变对事物的态度和言行.随波逐流:比喻没有主见,随大流.为人要正直,不可看风驶舵.135.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神鬼莫测:形容事情极为诡秘.天理难容:天道不容许.天理,即天道,迷信者谓天所主持的公道.136.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3卷知重:敬重.13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明·冯梦龙《醒世通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如果想别人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做.形容做了坏事不可能瞒过别人.138.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139.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宋·佚名《名贤集》亏心:违背良心.亏心之事不要作,侥幸心理不应有.140.自古明人不做暗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从来光磊落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事.141.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深:指树的根扎得深.比喻为人正直、行为端正,就什么也不惧怕.142.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谓为人不要做亏心事,因为天威神录在鉴察着一切.143.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清·石成金《传家宝》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144.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清·史襄哉《中华谚海》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145.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谓为人要光明正大、忠诚老实.146.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很难事事尽如人意,但求处世无愧于心.147.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业录》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

关于“失信”的句子有哪些

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孔子 没有诚实哪来尊严 ————西塞罗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不再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

诚信是一轮朗耀的明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

诚信是一道山巅的流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假,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 隐瞒真实,就是骗自己。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淮南子·缪称训》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瓦·阿扎耶夫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 ————罗素 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有算得了什么呢

————哈代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法治长城始于一砖一石,诚信文明凝聚一点一滴。

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出局才懂诚信重,进‘宫'方恨知法晚。

播种诚信,你收获的就不仅仅是朋友的信任,还有可以信任的朋友。

诚信是在衡量自我得失时失去的。

诚信缺失乃人性之莫大悲哀,共铸诚信不妨从小事做起;法治健全是国家的坚实基础,推进法治务必要领导带头。

诚信是社会的支撑点,法治是社会的生命灯。

诚信是你的存款,信用是你的抵押,名誉是你的帐号,承诺是你的支票,假如失去了诚信 ,你将是一无所有。

立身须以诚为本, 治国必以法为基。

诚信以心为上, 法治以公为魂。

诚取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法引规矩方圆律世间万象。

诚信在心,法治在行。

不讲诚信者必被社会所弃, 以身试法者必受国法严惩。

诚信凝聚力量,法治诞生希望。

诚信法治两手抓,共铸辉煌齐万家。

诚信是立身之本,法治乃安国之源。

诚信,人生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法治,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扬诚信风帆同度文明人生,树法制大旗共展和谐社会。

赏罚分明, 市场经济讲诚信假一罚十; 宽严适度,法制社会护稳定惩教结合 。

诚信是社会的通行证,法治是国家的座右铭。

诚信是现代文明的晴雨表。

诚信与高尚同行;法治与正义相伴。

诚信有法治保障才有号召力,法治有诚信支持才有生命力。

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谎言浇不开诚信之花,虚伪结不出幸福之果。

行必诚,言必信;法必依,治必严。

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你诚信我诚信人人有威信 ,讲法治护法治个个能自治。

诚信要靠法律维系,法律要靠诚信遵守。

社会是由诚信与法律组成的双轮车。

送东送西送出良心与理智,诚实诚信成就道德与文明。

信是为人之道, 法是强国之本。

心连心共筑诚信长城 ,手牵手齐建法制社会。

守法律己时时尽心报国,诚信待人处处竭力为民。

以诚待人,人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

诚信处世世界大,奸诈为人人格低。

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个个互信,人人守法。

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诚存人自乐,法正民自安。

法治与安定同在,诚信与文明共存。

手牵手,与法治同行;心连心,将诚信同铸。

倡导法治, 法治执根于社会;谋求诚信,诚信融汇于民心。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助推器和安全阀。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长霞精神耀神州,与时俱进诚信俱佳玉儒形象映中华。

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

法纪为天平,岂容人情充筹码;诚信作准绳,不许利欲乱曲直。

经营有法有道,交往以信以诚 。

生命因诚信而美丽,生活因守法而精彩。

诚信不能只挂在嘴上,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

铸诚信,万事兴;严法治,国必强。

人人参与,共铸诚信;个个努力,推进法治。

以诚取信心灵美,依法循规事业兴。

做诚信之人, 铸法治之国。

虚假呈一时之得,诚信享一世之裕。

做人以诚信为本, 治市以法律为基。

诚信提升城市品位,法治推动文明进步。

欺诈只能得逞一时,诚信才能受益一生。

信达于诚,方能勤政。

法精于治,方能谐民。

诚信缔造和谐社会,法治铸就平安生活。

人生百年以诚为贵,国家兴旺依法则灵。

诚信三冬暖,失信三伏寒 。

诚信展现人格魅力,法治推进社会文明。

诚信与责任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 。

手拉手共铸诚信,心连心推进法制。

吹响诚信号角,高举法治大旗。

诚信是面镜子,时刻照射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做人讲诚则灵,治国依法则兴。

诚信交得天下友,法治换得万家安。

法治造就和谐社会,诚信成就积极人生。

人无信不立, 国无法不安。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崇尚诚信,华夏春风暖;推行法治,神州正气扬。

诚信不可无,贪念不可有;做人莫忘法,做事莫违法。

守信万里还嫌近,无信一寸步难行。

诚信塑人,法治兴邦。

切勿丢掉诚信,当你回过头再去捡它的时候,它已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谁如果失去了金钱,他只是失去了他能再次得到的东西,要是谁失去了诚信,他就会失去了他再也不会得到的东西。

1、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2、 诚信是你价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万水,质量也应永恒不变。

3、 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

4、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5、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6、 创起诚信校园,树起诚信学风,成为诚信学子。

7、 诚信为本,学做真人。

8、 诚信为荣,失信可耻。

诚信格言摘录 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求可以形容一个人经常失信的古文语句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食言而肥 食言:失信。

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轻言寡信 说话轻率而缺少信用。

古代失信故事

忠诚与失信的约会 ──古代诚信故事        汉朝年间,有一个叫陈实的人。

陈实,字仲弓,曾官太丘长。

陈实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好评。

后来,陈实返回了故里,无官一身轻,当地远近的官员、乡邻村民们却都愿意尊称其为“陈太丘”。

有一天上午,陈太丘从街市返回的路上,恰好与曾一起供职的朋友意外碰面,毕竟两人也是多年未曾谋面,两人相拥一起,真道是友人相见,格外亲热。

寒暄一阵后,陈太丘执意要请友人到自家去好好叙上一番,友人家在邻镇,再加上陈太丘的再三邀请,盛情难却,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来到了陈太丘的家门口。

一进家门,但见诺大的庭院,已被主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各种物什,摆放得井然有序。

陈太丘便去里屋叫来夫人孩子,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一番。

孩子们鞠躬施礼后,便知趣地到庭院玩去了;夫人呢,与那友人客套几句后,就忙着要准备酒菜。

友人见陈太丘一家礼仪分明,热情待客,打心底佩服陈太丘的为人处世。

这时,陈太丘先把友人领进了书房,欣赏了几幅名人字画,各自赞叹和发表评论后,又双双坐在茶几旁,开始品茗。

品茗是一种学问,在不紧不慢的举止间,有淡淡而悠然的茗香从杯际腾起,人们可以回忆往事,咀嚼人生,细细思量很多很多。

茗香飘逸,话兴正浓。

就在谈笑间,夫人进屋,告诉他们,饭菜已齐了。

两位友人相拥而出,来到厅堂,只见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足足有八个香喷喷的热菜。

于是主人取出了一罐陈年老酒,铺上了两个精致的酒盅,那酒香很快飘散,满院飘香,扑鼻而来,两人对视一笑,端杯而尽,酒逢知己,越饮越欢。

酒过数巡之后,友人开口说话了:“不能接着再喝了,我差点忘了,明天我还得去郡府会一好友,还得早点回去准备行装呢。

”话音未落,陈太丘呵呵一笑:“这么如此之巧,明天我们刚好与你顺路,也得去郡府去办点事。

”于是两人相视而笑。

酒足饭饱之后,两位友人约定,次日午时一块上路,地点就在陈太丘家门前的大槐树下。

两位友人为了表达各自的忠诚,他们还在槐树前立了个高高的树干。

如此之后,两人才揖手辞别。

次日,陈太丘提前来到了树干前,等了一段时间,眼看着树干底端的黑影渐渐东斜,午时已过。

这时,陈太丘猜想着友人是别有他事而不能同行,或者是他已经提前出发了,于是就先上路了。

然而,就在陈太丘走完之后,他的朋友终于到了,左看右看,却不见陈太丘的影子,当即就气不打一处来,非要到他家去看个究竟问个明白。

一到陈太丘的家门口,正看见他的长子正在家门口尽兴地玩耍。

于是他便指桑骂槐,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真不是人哪

跟人约好一块出门的,却又不等人。

”当时,陈太丘的长子刚刚年满7岁,名陈纪,字元方,是一个人见人爱、非常懂事的孩子。

等他父亲的友人数落完后,小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午时,午时不来,则表示不讲信用;对孩子骂他的父亲,则表示没有礼貌。

”铿锵数语,掷地有声。

那刻,刚才还歇斯底里欢叫的知了已经嘎然而至,死一般寂静。

那友人当即就羞愧万分,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了进去,并又想下车解释。

抬眼处,但见小陈纪头也不回就进屋去了。

形容失信的成语

食言而肥:食言:失信。

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背信弃义: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

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