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补充习题下册答案
回到阔别5年的祖国,我的心情像彩虹一样缤纷。
春天来了,被百花覆盖的少年宫也笑开了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神七飞天,亿万颗心随你跳动 2008年9月25日,浩瀚太
1.(1)B(2)A2.虽然……但是……3.(1)×(2)√(3)√4.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航天员将首次出舱行走5.卫星定位导航、卫星广播电视、气象预报、信息网络6.天路漫漫,我们的心将与神七飞船上勇士的心一起跳动
2012年至2017年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我国是世界第三个把飞行员送入太空的国家长征系列火箭,发生成功率、有效载荷都是杠杠的
长征五号,大火箭,世界仅有中美俄能造。
嫦娥工程,把飞船发射到月球。
天舟货运飞船,为太空站提供补给。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进行试验两弹一星,国之重器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天河二号计算机,曾经的第一,现在的第二量子卫星墨子号,世界独一无二探索一号深海科考探测器船,探寻水下五千米的秘密大型客机(C919),世界第三巨型战略预警雷达,世界仅有中美俄三国可造,探测距离5000公里铁基超导,新一代常温超导材料八光子纠缠态,再次刷新了光子纠缠态制备的世界记录。
有没有有关形容国庆60周年空中梯队的词语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陆。
“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成功的日期1999年11月21日,离这一年结束的日子只有一个月零9天。
在7年时间里每天数着日历倒计时过日子的航天人中,许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觉。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
在新的战鼓声中,“神舟二号”又开始起步了。
正在驾驶隆隆天车挺进太空的中国航天人,必须为一个民族的理想去争分夺秒
不久,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被制造出来,它的性能比“神舟一号”更加先进,保证安全与维持生命系统的设备安装的也更加充分。
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
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
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紧接着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
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
“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还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且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
“神舟”四号飞船最后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
我国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表示,虽然“神舟”飞船的研制、发射比美、俄晚一些,但我国研制飞船的起点更高。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
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
另悉,若一切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
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
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中国的五星红旗。
那艘承载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划开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
公元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草原上。
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到此结束 2005年10月12日,中国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第七次飞入太空,也是中国人第三次登上太空。
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
描写“神舟号”和宇宙的好词好句
你是在考试吗
好吧、我做一次坏孩纸、、、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
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轨道舱 作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舱,以及用于出舱时的气闸舱。
配有泄复压控制、舱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
内部有航天员生活设施。
轨道舱顶部装配有一颗伴飞小卫星和5个复压气瓶。
无留轨功能。
返回舱 形状似碗,用于航天员返回地球的舱段,与轨道舱相连。
装有用以降落降落伞和反推力火箭,实行软着陆。
推进舱 装有推进系统,以及一部分的电源、环境控制和通讯系统,装有一对太阳能电池板。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神舟七号飞船候补梯队航天员分别为陈全(指令长)、费俊龙、聂海胜。
主要任务是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同时开展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
2008年9月24日下午14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总指挥部宣布:2008年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直接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届时中国的航天员将首次出舱来进行太空行走。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由长征2号F火箭发射升空。
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第一日 9月25日 17时30分:航天员出征仪式。
胡锦涛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亲切看望执行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并为他们壮行。
18时许:三名航天员抵达发射场。
确认技术状态后,航天员先后进入神七返回舱。
18时35分许:翟志刚开始用指挥棒尝试操作。
21时09分许:神舟七号发射进入1分钟准备,摆杆全部打开。
21时09分许:火箭点火 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升空 点火第120秒,,火箭抛掉逃逸塔、助推器 点火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 点火第200秒,整流罩分离 点火第500秒,二级火箭关机 点火第583秒时,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星箭分离 21时22分许:航天员报告: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
21时30分许: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宣布:飞船正常入轨。
21时32分许: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22时07分:神七升空后第一次在轨和出舱活动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平静,对飞船的在轨运行是安全的。
23时19分许:在神舟七号飞船飞行第二圈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首次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开展工作。
第二日 9月26日 4时04分: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变轨,由椭圆轨道变成近圆轨道。
10时20分许:航天员开始组装测试舱外航天服。
12时0分36秒至8分46秒:远望六号船首次精确测控神七飞船。
12时47分至12时59分:神七飞船成功穿越南大西洋异常区域。
21时47分许:“飞天”和“海鹰”两套舱外航天服均组装完成 21时59分许:航天员翟志刚与飞控中心试验天地对话。
22时25分许,航天员开始穿个人装备 23时36分许:翟志刚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
第三日 9月27日 13时57分许:返回舱舱门关闭,航天员开始进行出舱前准备工作。
15时30分许:舱外服气密性检查正常,气压阀检查正常。
15时48分许:指控中心批准轨道舱开始泄压。
神七轨道舱开始进行第一次泄压。
14时许:神七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翟志刚为出舱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支持配合翟志刚出舱,景海鹏值守返回舱。
16时17分许:神舟七号和北京飞控中心对话,飞船运行正常,航天员表示感觉良好,航天员吸氧排氮结束。
16时22分许:航天员穿好舱外航天服。
16时24分许:出舱活动重要步骤均已结束。
航天员吸氧排氮、泄压工作准备完毕。
16时26分许:轨道舱开始第二次泄压,当舱内气压降至2千帕时可满足航天员出舱条件。
16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16时48分,翟志刚在太空迈出第一步,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开始。
16时5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发出指令:“神舟七号,返回到轨道舱”。
16时59分许:翟志刚进入轨道舱,并完全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太空行走。
17时01分许:轨道舱关闭正常。
18时32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与神七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19时24分:神舟七号飞船飞行到第31圈时,成功释放伴飞小卫星。
这是中国首次在航天器上开展微小卫星伴随飞行试验。
20时16分许:伴飞卫星完成对神舟七号的20分钟拍照,图像十分清晰。
21时45分:神舟七号上的三位航天员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
第四日 9月28日 11时06分许,航天员换好舱内航天服。
11时16分许,三名航天员穿舱内压力服,做返回准备。
返回控制数据将注入飞船。
11时46分许,返回控制数据已注入飞船。
12时51分许,神舟七号返回舱舱门关闭,神七返回阶段开始。
15时26分许,担任搜救回收神七飞船任务的车队已从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出发,正在向主着陆场进发。
15时59分许,四子王旗主着陆区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大小路口均有执勤人员把守,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
返回舱降落伞打开着陆16时22分许,主着陆场地面搜救分队正向飞船理论落点开进。
16时41分许,各测控站点进入神七飞船返回跟踪的10分钟准备。
16时44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发出飞船调姿指令。
飞船一次调姿到位。
16时51分许,北京飞控中心宣布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 17时02分许,主着陆场六架搜救直升机全部起飞 17时06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各测控点发出落点预告 17时12分许,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飞离 17时17分许,搜救直升机到达指定空域待命 17时20分许,神舟七号飞船飞入中国上空 17时20分许,返回舱降落伞打开 17时21分许,飞船进入黑障区,与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暂时中断。
17时22分许,飞船进入主着陆场上空 17时24分许,飞船飞出黑障区 17时25分许,搜救人员在直升机内举牌提示:搜救开始。
17时25分许,三名航天员向地面通报感觉良好 17时36分许,神舟七号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返回舱顺利着陆。
18时22分许,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出舱 18时23分许,航天员刘伯明、景海鹏成功出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