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潭岛方言
要是天天都跟讲平潭话的平潭人呆一块,估计很快就会听了,要不然外省人想学平潭话,确实有点难。
当然,有语言天赋的人除外......平潭人大开发,讲普通话的机会多了,呵呵
如果你是平潭岛的小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骆驼峰”?至少写200字
福州去平潭来回车票一个人就花100块多,大概要花300多块吧
福州到平潭岛一天之内能往返吗
大概怎样安排时间不会显得紧张
平潭县,因主岛海坛岛适中有一平坦的巨石,俗称“平潭”。
据平潭县平原乡南垄村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证,平潭远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
据民国《平潭县志》引《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州府志》:唐为牧马地,宋初置牧监,不久撤销,允许岛民耕作,并增兵驻守。
公元1059年(宋嘉祐四年)在钟门(今属苏澳镇)设巡检司,掌管海上巡防。
明洪武年间,为防备倭寇袭扰,强迫岛民迁徙内地,致使岛上百业荒废,满目疮痍。
此后,又因数度“禁海”、“迁界”。
直至公元1727年(清雍正五年)禁令解除后,渔业生产与海上运输开始复苏。
公元1851—1861年(清咸丰)以后,平潭成为福建对台贸易主要口岸之一,社会相对安定,渔、农、盐、商等业有所发展,文化教育渐兴。
然而,平潭长期未能独立建制,历代政府只重屯兵固防、设卡取税,对经济、文化建设投入甚微,因而,始终未能改变平潭落后封闭的状态。
公元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福清县海口东城的援剿镇改为海坛镇,公元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移镇驻平潭(今潭城),公元1730年(雍正八年)设县丞,公元1798年(嘉庆三年)置平潭海防厅,属福州府。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平潭获准建县后,时局动荡,匪乱如毛,加上瘟疫蔓延,民众难以安居乐业。
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和伪军多次窜犯平潭,抢掠劫杀,导致百业凋零,民不聊生。
解放战争爆发后,平潭又陷入困境,直至1949年9月16日全境解放。
1949年5月5日平潭游击队解放县城并成立县人民政府,7月撤离,9月16日配合解放军收复平潭。
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晋江专区,1959年属闽侯专区(1971年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
1983年起划归福州市管辖。
公元1936年(民国25年)划为3个区,民国33年区署撤销,下设乡,民国35年划为潭城、苏澳2镇和中正、龙泉、中心、潭南、复兴5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划为12个人民公社,1983年划为14个人民公社。
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3个镇12个乡,后陆续将2个乡改镇,设5镇10乡。
1949年5月5日平潭游击队解放县城并成立县人民政府,7月撤离,9月16日配合解放军收复平潭。
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晋江专区,1959年属闽侯专区(1971年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
1983年起划归福州市管辖。
公元1936年(民国25年)划为3个区,民国33年区署撤销,下设乡,民国35年划为潭城、苏澳2镇和中正、龙泉、中心、潭南、复兴5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1961年划为12个人民公社,1983年划为14个人民公社。
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3个镇12个乡,后陆续将2个乡改镇,设5镇10乡。
1997年,平潭县陆地面积321.4平方千米,其中有滩涂44.5平方千米,人口36.2万,辖5镇10乡:潭城镇、苏澳镇、流水镇、澳前镇、北厝镇、屿头乡、大练乡、白青乡、平原乡、芦洋乡、中楼乡、岚城乡、敖东乡、南海乡、东庠乡,县政府驻潭城镇。
2000年,撤销平原乡,设立平原镇;撤销敖东乡,设立敖东镇。
2000年底,平潭县辖7镇8乡:潭城镇、苏澳镇、澳前镇、北厝镇、流水镇、平原镇、敖东镇、岚城乡、中楼乡、白青乡、南海乡、屿头乡、大练乡、东庠乡、芦洋乡,8个居委会、192个行政村。
2003年,平潭县辖7个镇、8个乡:潭城镇、苏澳镇、澳前镇、北厝镇、流水镇、平原镇、敖东镇、岚城乡、中楼乡、白青乡、南海乡、屿头乡、大练乡、东庠乡、芦洋乡
求福建平潭岛旅游攻略 最好是平潭本地人回答
沙滩比较有名的有龙凤头度假村(在城关)、红岩海滨山庄(也在城关)、金坤度假村(还在城关)、坛南湾(敖东镇、平潭的东南方) 风化石嘛比较有名的有石牌洋(平原镇、门票要40)、南寨石景(敖东)、东海仙境(流水镇)等。
福建游记攻略 石房子就剩东庠有看头了,到东庠还要坐一次轮渡的,具体没什么可说的(百度一下就能看到图片了)。
海鲜数流水的一家最有名了,叫啥名的我忘了,车开到流水问下就知道了,其他酒店都差不多的。
旅游图原来报刊亭有卖,现在报刊亭被撤了,应该只有书店有卖了,去邮政书店问下(平潭汽车站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