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形容句子 > 形容自己机智的句子

形容自己机智的句子

时间:2013-12-17 12:11

英语文化知识

浅谈英语文化知识渗透于英语教学内容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它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与民族接触的日益迫切的需要,英语教学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随之而来的要求对所属文化有所了解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意识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

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

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

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

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

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 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

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

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

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

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

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

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

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 ,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 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

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

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

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

对于狮子的勇猛(brave),绵羊的温顺(gentle),狐狸的狡猾(sly),乌龟的迟缓(slow),猪的贪婪(greedy),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基本相同。

但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则大相径庭。

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

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

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

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

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

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

你到哪里去

;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撤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运用体态语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三、 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

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

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

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

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

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 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

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

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

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代表 marriage。

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

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

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表达效果是什么 有什么用

下面的专业解释:\ 表达效果是指你所要表达的,在接受对象中所产生的影响和。

\   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

\   语言是一种机智,一种才华,一种素养。

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   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

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 其实,在阅读中,表达效果就是指的所采用的表现手法获得的作用或好处。

形容行业很专业的句子

一、形容很专业很厉害的成登峰造极:的已经到了,相当的厉害。

以一当十:一个人当十个人使,非常的厉害霸气。

独孤求败:因为没有人战胜自己而感到孤独。

牛气哄哄:为人处事非常的牛气,特别的能吹。

财大气粗:有钱人喘气的声音都很粗,特别的厉害,特别的霸气。

不可一世: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

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言辞犀利:说话非常的犀利,非常的厉害。

勇冠天下:世界上最勇敢厉害的人。

行业翘楚:翘楚原先指的是秀美的林木,在这个四字词语指的是行业的精英,很厉害的人物。

足智多谋:非常的聪明,脑子非常的好使,比如古代的诸葛亮等。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

行家里手:指精通这种业务的人。

里手:内行人。

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

炉火纯青: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

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纯:纯粹。

少年闰土读后感

的幽默语言风格  1、北京韵味  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的北京语言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

他的绝大多数小说从北京为背景,例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等。

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犹如鲁迅的作品语言富有绍兴特色,沈从文的作品语言富有湘西特色,赵树理的作品语言富有山西特色一样,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儿。

  老舍作品语言的北京韵味儿,有赖于老舍的作品取材于北京下层市民生活。

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

描写北京的人,北京的事,为老舍运用北京语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老舍一向注重从市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滋补自己的作品,当然,老舍创作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北京话词语,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改造,然后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品中去。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一部富有特色地现实主义作品,这不仅表现在对北京的风景和风俗的描绘上,也表现在展示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形象上。

在这部小说里,老舍娴熟地运用了北京语言,北京词汇之多,不胜枚举。

比如“妞子”、“老爷子”、“横打了鼻梁”等等,都是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用语,具有浓郁的北京口语词汇。

这使得这部小说的语言新鲜、活泼、亲切,洋溢着浓郁的北京韵味儿。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语言运用上有着自己的一贯追求,他多次表述这种观点:“我不论写什么,我总希望能够信赖大白话;即使是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我也不接二连三地用术语与名词。

”“我还保持着我的‘俗’与‘白’。

”作者致力于“俗白”,所谓“俗白”就是语言通俗浅易,朴实无华。

自然,老舍的“俗白”并不是粗俗浅露,而是精练含蓄、耐人寻味。

  老舍“俗白”的小说语言,是北京话中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它就想一条小溪流水,清澈见底,自然流畅。

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就是运用“俗”与“白”的语言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例证。

以第三章中一段为例,“二十岁那年,我结了婚。

我的妻比我小一岁。

把她放在哪里,她也得算个俏式利落的小媳妇。

在订婚以前,我亲眼相看的呀。

她美不美,我不敢说,我说她俏式利落,因为这四个字就是我择妻的标准,她要是不够这四个字的格儿,当初我决不会点头。

在这四个字里很可以见出我自己是怎样的人来。

那时候,我年轻,漂亮,做事麻利,所以我一定不能要个犟牛似的老婆。

”这段文字朴素自然,不事雕琢,流畅通达,明白如话,没有难懂的字,没有拗口的句子,没有文雅的辞藻,也没有欧化句式。

读起来,我们犹如在听一位长者拉家常、讲故事一样亲切有味。

曹禹说得好:“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谈的。

”  3、幽默诙谐  幽默诙谐是老舍语言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他的语言艺术区别于其他作家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突出标记。

老舍说:“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

假若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

”老舍对生活中的幽默极为敏感,并善于以机智与讽刺的形式来表现。

如《离婚》中的主人公老李,对自己的乡下妻子不满意,总想找一个富有“诗意”的爱人。

而张大哥在劝说老李时便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她也许不是你理想中的人儿,可是她是你的夫人,一个真人,没有你那些《聊斋志异》

”我们知道,《聊斋志异》是一部以传说中的花妖狐魅、幽冥世界为题材,想象丰富奇特,故事变幻离奇的浪漫主义小说集,可用在这里并不使人觉得风马牛不相及,而是巧妙地喻代了老李的那种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思想状态。

含义深刻,意味无穷。

《我这一辈子》形容官吏贪赃盘剥的写到:“告诉你一句到底的话吧,作老爷的要空着手来,满堂满馅的去,就好像刚惊蛰后的臭虫,来的时候是两张皮,一会儿就变成肚大腰圆,满兜儿血。

”这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鞭辟入里的幽默语句,实在令人拍案叫绝

  作为语言鲜活色彩的幽默,它往往还要借助于其他修辞手法和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老舍小说经常运用夸张、比拟、讽喻、反语、谐音、曲解等修辞手法来构成幽默的情境。

可以这样说,老舍是一个幽默的语言艺术家,他的幽默才华闪现在作品的自立行间,把“想得深”的思想内容,用“说得俏”的语言表达出来,含蓄隽永,充满浓郁的幽默色彩。

  老舍的幽默是具有稳定风格的多元化幽默  老舍的短篇小说《一天》,讲主人公“我”忙忙碌碌,一天都被别人侵占的这个过程。

  晚饭后,吃了两个梨,为是有助于消化,好早些动手写文章。

  刚吃完梨,老牛同着新近结婚的夫人来了。

  老牛的好处是天生来的没心没肺。

他能不管你多么忙,也不管你的脸长到什么尺寸,他要是谈起来,便把时间观念完全忘掉。

不过,今天是和新妇同来,我想他决不会坐那么大的工夫。

  牛夫人的好处,恰巧和老牛一样,是天生来的没心没肺。

我在八点半的时候就看明白了:大概这二位是在我这里度蜜月。

我的方法都使尽了:看我的稿纸,打个假造的哈欠,造谣言说要去看朋友,叫老田上钟弦,问他们什么时候安寝,顺手看看手表……老牛和牛夫人决定赛开了谁是更没心没肺。

十点了,两位连半点要走的意思都没有。

  一个很烦人的生活细节,被老舍写得意趣盎然。

当事人很烦,可读者读起来很有趣,觉得并不烦。

  老舍在其他文体里语言也是很幽默的,比如在散文里,他写一个朋友叫何容,有一篇文章叫《何容》,何许人也

他说这个何容和太太一起出门:“他,真的,不让何太太扛伞。

真的,他也不能给她扛伞。

他不佩服打老婆的人,加倍的不佩服打完老婆而出来给她提小伞的人,后者不光明磊落。

”  他写一个小猫,他说这个小猫“在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力避单调。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  我们听到这里,已能感觉到老舍幽默的风格,就是有一种稳定的风格又有多元化的趋向。

在各种文体中,老舍都有这样一种幽默的风格在体现。

也正因为如此,人们说老舍是语言大师是幽默大师。

而且他这种幽默不是一般的幽默,是很有品位的。

你读了听了看了之后不见得会哈哈大笑。

一件东西一读出来就让大家哈哈大笑的,不见得是幽默。

幽默所唤起的是中等程度的笑。

哈哈大笑是马戏团小丑突然从马背上掉下来再翻一个跟斗,但那不是幽默。

  老舍的幽默随着时代发展  老舍的幽默在欢呼和表扬之后有了一些批评,特别是《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许多人说他是耍贫嘴,说这是北平人耍贫嘴,不是正宗的幽默。

对《二马》的评价稍高。

所以老舍以后做了许多思考,怎么既能发挥幽默,又能合乎批评家的口味。

  其实从更大的视野来看,这是老舍怎么和五四新文学磨合的过程。

今天所倡导的文学是从五四新文化来的,五四新文化出了一批人,他们批判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虽然他们内部也有矛盾,但合起来是一批人。

老舍是一个外来者,玩票的,他完全是个人投稿被看中。

可以说,这是新文学与老舍的双赢。

一方面确实壮大了新文学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对老舍产生了磁场般的影响。

  他在英国写《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是随便写。

现在“入了伙儿”,有了规矩,就不能随便写了。

这个规矩不是用法律条文一条条写的,是通过批评家的文章来左右。

所以老舍就考虑怎么“看住了”自己的幽默,不让它随便乱走。

不要为了讽刺一个人就把话说尽。

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写了一篇小说,就是《离婚》。

  我们称老舍为民族主义作家,其实,在老舍自己看来,他就是一个老百姓,他自己对各种主义都有怀疑态度和保留立场。

  《猫城记》就表现了他这种思想。

他通过写一个飞行员到火星上飞机坏了,不得已在火星上住了一段时间。

火星上住着一种猫人,这种猫人就代表中国,象征着中国旧社会的腐败和不团结。

后来被火星上矮人国入侵,矮人来战胜了猫国。

猫国在抗战过程中以内部厮杀为主。

敌人都把他们包围在一个林子里了,还在那儿开会争论。

这是幽默吗

其实老舍写得很沉痛,是在发出一种警告:这样的民族是要灭亡的。

《猫城记》的这种幽默是以尖锐的讽刺为主。

  到了30年代,老舍的幽默发挥到了极致。

  30年代他写了散文《话剧观众须知》。

老舍在里边这样讲:“如果你是楼上票一定坐楼下,楼下票一定坐楼上,这样剧场才热闹。

”所以老舍用反语的方式把30年代中国观众不文明,不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写得非常鲜活。

人们读了以后就觉得再也不好意思这样做了。

  到了40年代,老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四世同堂》。

  人们对《四世同堂》中的语言记忆深刻。

像那几个被讽刺的人物冠晓荷、大赤包,包括祁家老二。

老二是靠家里生活的人,他对他大哥说:“大哥,你可得养着我,谁让你是我大哥呢

”这话说的多好,一个典型的家中老二的口气。

他的幽默对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对于正直善良的人是温和的,对坏人采取的是夸张的漫画式的手法来戳穿他。

  直到建国后,他写话剧,写《龙须沟》、《茶馆》,里面的幽默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剂。

  老舍的最后一部作品《正红旗下》也是非常幽默的,老舍最后的岁月傅光明先生会讲,老舍的创作过程是以幽默始幽默终的。

他以幽默的方式打开文坛大门,以独树一帜的风格进来了。

  老舍谈幽默  老舍说:“幽默是一种心态。

我知道有一些人是神经过敏的,每每以过度的感情看事,而不肯容人,这样的人若是文艺作家他的作品中必含着强烈的刺激性或牢骚或伤感。

他老看别人不顺眼,而愿使大家都随着他自己走,或是对自己遭遇不满的、伤感的自怜。

反之幽默的人便不这样。

他既不呼号叫骂看别人都不是东西,也不顾影自怜看自己如一活宝贝,他是由世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地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

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

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于是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

”最后他说:“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有这种心态的人,虽不必是艺术家也能在行为上、语言上、思想上表现出这种幽默态度,这种态度是人生里很可宝贵的,因为他表现着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决不会因为小事而急躁怀恨。

往小里说,他决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挨了邻儿一掌而打邻儿的爸爸。

往大里说,他决不会为了战胜政敌而请清兵。

偏狭自恃是四海兄弟这个理想的大障碍,幽默专治此病。

嬉皮笑脸并不是幽默,心平气和,心宽气朗才是幽默,一个幽默写家对于世事如入异国观光,事事有趣,他指出世人的愚笨可怜,指出那可爱的小古怪地点,世上最可爱的人,最伟大的人也可能正是最愚而可笑的人,堂吉诃德先生即一好例。

幽默的写家会同情于一个满街追帽子的大胖子,也同情———因为他明白———那攻打风磨的愚人的真诚与伟大。

小学毕业语文考试的作文大概会有哪些类型

作文(35分) 1、 同学们,玩是我们的天性,学习是我们的天职。

可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批评:“张三就喜欢玩

不是好学生。

”那么喜欢玩的学生是不是好学生呢

请把你的看法写成一小段话告诉给大家。

(7分) 2、“说真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虽一件小事,融进自己的情感或看法,认真在有顺序地写下去,也就是一篇好习作。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请你选择自己所见、所闻或所感的一件小事,自己命题,完成一篇习作。

文体不限,争取写得与众不同,文中不能涉及自己真实的学校、班级和姓名,请用其他你喜欢的名字来代替。

(28分)

形容冷漠的句子

作家杨大侠指出,在城市的游离中我学会了冷漠,学会了掩藏真情,学会了拒绝感动。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