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百首》中的汨罗江是谁写的啊
《诗词三百首》的《汨罗江》是白玉写的。
《诗词三百首》内涵丰富,简古流畅;深入浅出,厚积薄发;易学易记,易吟易诵。
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过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诗词三百首》记录的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描绘的是一种世所罕见的人生感悟。
许多历史画面因为有了这些题诗,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进而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作者简介 白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自幼跟随黑龙江省龙江剧院二级演奏员彭陆珏学习柳琴。
1994年进入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艺术学校,师从周长花教授主修柳琴专业。
1997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先后跟随周长花,林吉良教授学习柳琴和中阮的演奏。
在二位教授悉心的指导下其演奏技艺和对音乐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1999年在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辽宁赛区中获得专业组一等奖。
2001年在中日友好交流会中演出。
200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成为中国民族管弦学会会员。
2001—2002年受邀参加新加坡狮城华乐团演出,并在新加坡东区集训营中担任指导教师以及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华乐辅导员工作。
2002年8月代表哈师大艺术学院参加由文化部主办,中国民族管弦学会承办的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中阮青年专业组银奖。
8月底,应邀参加由大连文化局主办的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获奖选手音乐会。
求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句诗的具体出处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说:“蓝墨水的是汨”,“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
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是余光中说的,并不是诗
走近端午】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
(1)屈原投汩罗江自尽 示例;号子声声(2)示例;只见沿河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唢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了出去。
一会儿你超过了我,一会儿我超过了你,紧紧咬住‘’加油,加油“两岸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队员们拼劲全力,奋勇争先。
(3)原因,对传统节日宣传力度不够,传统节日缺少新活力。
(4)示例;运用传统节日,弘扬名族文化
关于汨罗风景的作文
汨罗市地处洞庭湖畔,因名江汨罗江而得名,是“中国龙舟名城”。
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
汨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秦置县,南北朝设州,唐并入湘阴,1966年分家建县,1987年撤县建市。
汨罗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晚年吟诗求索、怀沙自沉之处,又是开国元勋任弼时诞生成长之地,还哺育了杨沫、白杨、康濯等文艺名家。
龙舟文化、湖湘文化脉脉相承,求索精神、骆驼精神代代相传,名列湖南百景的屈子祠、任弼时纪念馆每年吸纳游客50万人次。
2005年,汨罗市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了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
每年的端午节,都将举办汨罗江国际龙舟节。
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以此为契机,全力打造龙舟故里国际品牌。
汨罗物华天宝,资源富集。
生态资源丰富,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带来分明的四季、充沛的雨量;东南高、西北低的丘陵中奔涌着115条大小河流,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1.8%,积蓄林木218.3万立方米。
砂金、高岭土、花岗岩等20多种矿产星罗棋布于全 市, 其中汨罗江砂金砂储量居长江以南各县(市)之首。
汨罗农业经济基础坚实,农产品门类齐全、优质高产。
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水稻、玉米、红薯品质优、销路广;龙舟茶、名优果、大棚菜享誉省内外,花卉、苗木时鲜四季;鱼、蟹、虾各种水产琳琅满目,鸡、鸭、鹅和猪、牛、羊各种家畜丰富。
工业基础好,已形成化工、机电、建材、冶金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松菊油漆、加华肉牛走俏全国,龙舟动力、龙舟收割机畅销中南、华南地区。
特别是汨罗市工业园成为各种资源的聚集地,已引进项目38个,总投资26.8亿元,再生资源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绿色环保和农机制造四大产业群强势崛起。
2005年10月,汨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湖南汨罗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
龙舟竞渡破碧浪,千年故土展新姿.占改革发展之天时,凭区位优势之地利,集万众一心之人和,汨罗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率先进入全省小康县(市)行列.2007年,预计全市完成GDP75.6亿元,(2007年均为预计数)实现财政收入6.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4180元.同时,素质教育早已誉满三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国土、社会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跻身全国先进.该市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性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排岳阳六县(市)第一位,综合经济实力有望进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
关于屈原的故事(除了屈原投汨罗江)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
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聪明,口才好。
司马迁《史记》说他是“博闻强志”,“娴于辞令”。
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
左徒比楚国的宰相:令尹,只低一级。
他对内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
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
足见屈原曾是楚国兼管内政外交的重要官员。
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
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
这批人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而忽略了国家的长远利益。
这批人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
楚怀王,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银钱到楚国活动。
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
”利令智昏的楚怀王听信了张仪的话,就把相印授予张仪,封张仪为相;贪图六百里的商、于之地,真的和齐国断绝了合纵之盟;还派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
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
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
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
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
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
”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王,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伐秦,结果都被秦打败,丧失八万军队,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
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
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
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
”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
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
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
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
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汨罗传统风俗
习俗风情编辑截至2012年,汨罗市共有“汨罗江畔端午习俗”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个,“长乐抬阁故事会”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个,“屈原传说”、“屈子祠祭典等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民间龙舟打造技术”等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大三爷的故事”等汨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多个,另外普查登记造册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20多项。
[10] 端午习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具有一整套丰富、独特而又神秘的端午习俗,分布于汨罗市的汨罗江流域中下游一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汨罗江龙舟赛汨罗江畔端午节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整个节日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的多样性、浓郁的文化性、狂热的参与性和深远的影响。
2005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