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乌鸦的句子
1句:乌鸦,民间叫做老鸹,通常是指鸦科动物中的大嘴乌鸦。
古为巨喙乌`大嘴乌`黑老鸦`老鸦。
也有叫乌鹊的。
在分类学上,乌鸦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雀形目。
与乌鸦同目的有百灵`家燕`喜鹊`画眉`大山雀`麻雀`燕雀。
第2句:这年春天,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林子里的鸦群。
也不知从何时得,油麻地中学的校园里,那一片一片的林子中,栖落了数不清的乌鸦。
还在冬季时,他们就在林子里了。
但,那是它们并太不闹人。
几乎整整一个白天,他们都飞到远处的田野上觅食,只是到了黄昏,才成群结队飞回来。
那时刻,有一阵鼓噪。
但这对枯寂的冬日黄昏来说,倒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但春天一到,他们就变得太不像话了,几乎整天不出外觅食,就在林子里聒噪、闹腾。
它们鼓动翅膀,相互追逐,在空中发出一阵阵翅膀搏击气流而发出的刷刷声。
一只只皆漆黑如墨如夜,掠过空中时,便在空中打一道道黑闪。
雌鸦们有的立在枝头,若无其事的用那黑钻石般的眼睛去看天空,有的则立在枝头不停地颤抖着翅膀,仿佛在等待什么安抚。
雄鸦们总是厮打不止。
它们用翅膀扇打拍击,用黑牛角一样的喙去互啄,空中常常黑羽纷纷。
第3句:乌鸦是灵性鸟。
在北欧有这样一个传说:众神之主奥丁一只眼睛睁开可以观察到全世界,另一只眼睛永远关闭。
当他睁开的眼睛被宇宙遮挡看不见的时候,就派两只乌鸦去巡视天下,因此奥丁对天下的事情无所不知。
加拿大也流传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代,一场毁灭世界的洪水过后,游曳在海滩的一只乌鸦发现了一个大贝壳,里面是当初的人类,但他们却全是男人,乌鸦又去海边找到一只巨大的石鳖,下面藏著的全是女人,乌鸦把他们领到了一起,并给他们招来日月星辰,教会他们捕猎和耕作。
日本有文献记载:神武天皇东征到熊野,在熊野山被敌军围困,天神派“八咫鸟”为其引路突围.后来日本国内建立了3000多家熊野神社祭拜乌鸦。
第4句:预言鸟扇动智慧的翅膀在天空飞翔,如果你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你会听懂它欢快的歌唱——它的声音粗糙而严厉\\\/ “哑——”的一声\\\/猛一挫身,黑色的翅膀挑起天空 \\\/滑翔出一道黑色的火焰\\\/灼痛了人们惊悸的眼睛\\\/这是一个晴朗的晌午\\\/善良的人啊你为什么害怕\\\/不善良的人啊你害怕什么\\\/一只传说不吉祥的鸟\\\/它给谁的心灵 留下一双黑色的翅膀\\\/永恒地飞翔 这黑色的火焰,\\\/就这样从五月的田野上空烧过\\\/躺在坟墓里的人心静如水第5句:乌鸦的黑色身躯,食腐的习性,以及粗厉的叫声,让人心生厌恶,于是就把乌鸦与巫术联系起来,认为看到了乌鸦,就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
因为乌鸦的嘴黑,时常有人把说话离谱,让人恼怒愤恨的人,称为乌鸦嘴。
人们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用来比喻世界上的剥削者`压迫者都一样坏。
第6句:乌鸦是孝顺鸟。
“乌鸦反哺”是儒家以自然界的的动物形象来教化人们“孝”和“礼”的一贯说法,因此乌鸦的“孝鸟”形象是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的。
《本草纲目》中称乌鸦为“慈鸟”:“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
可见乌鸦是孝顺的典型,当他们的父母年纪大了,老了,病了,厌倦世事了,无法觅食的时候,小乌鸦、年轻的乌鸦、儿孙辈的乌鸦,不但会给父母寻找食物,而且会把食物给弄得很可口,像人类吐哺以养育子女一样。
李密的《陈情表》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私人的尽孝,大于对朝廷的尽忠。
第7句:乌鸦有时飞得很低,常从人的脸庞飞过,使人顿感一股凉风,有时又飞得很高,仿佛要飞到云霄里毁灭掉躯体。
让人最受不了的,是它们的叫喊。
一只只声嘶力竭,完全是一种歇斯底里的喊叫。
有发“哇”声的,有发“啊”声的,有好几只发出的声音,竟像是苍老垂危的人在绝望的荒原中发出的哀鸣。
它们一天天地闹着,不吃不喝,闹得自己一天一天地瘦下来。
仔细看它们,觉得它们就只剩下了一副瘦的可怜的骨架。
在天空飞过时,让人竟然觉得那是个已经没有了身体而就只剩下了一对尺余长大翅的怪物。
有些精疲力竭了,从树上歪歪斜斜的跌落在地上。
我们就常去追赶这些似乎已经耗尽了生命的黑精灵,它们不得不拍动翅膀,挣扎着飞到高处。
第8句:乌鸦是救命鸟。
东北土著先民满族的保护神,也为萨满教和大多数通古斯语系民族认可。
曾有“乌鸦救祖”的传说,清代文献记载:布库裏雍顺数世后,“其子孙暴虐,部署遂叛,于六月间将鄂多理攻破,尽杀其阖族子孙,内有一幼儿名樊察,脱身走至旷野,后兵追之,会有一神鹊栖儿头上,追兵谓人首无鹊栖之理,疑为枯木遂回,于是樊察得出,遂隐其身以终焉。
满洲后世子孙,俱以鹊为神,故不加害”。
清顺治帝入关后,大清帝国一直保持着对乌鸦的最高规格的崇拜。
东北山民们进山打猎也有“扬肉洒酒,以祭乌鸦”传统,乌鸦可以保平安。
第9句:乌鸦是那么黑丑的鸟,一到傍晚,便成群结队的飞于空中,或三两只栖于树下,苦呀,苦呀的叫着,便使人起了一种厌恶的情绪。
第10句:从外观上看,乌鸦从头到脚全身都是黑色,仅在局部有绿蓝色到深蓝色的光泽。
乌鸦的嘴比较大,也是黑色的。
常见于田野`屋旁及山区树丛中,在树上的枝杈间做窝。
并以玉米`花生`豆类`瓜果及昆虫`腐肉等为食。
乌鸦的肉`头`翅羽`胆可供药用。
第11句:预言是智慧的光芒, 被照耀的平凡事物能够变成伟大奇迹。
乌鸦是智慧鸟。
过去的小学教材中有一篇 《乌鸦喝水》 的童话,那只充满智慧的乌鸦,让童年的天空充满情趣。
在树林里,一个设陷阱的猎人看到一只乌鸦翻转身体,躺在雪地上,脚爪朝天一动不动,它身边是一只死去的海狸的尸体。
看到那只乌鸦正在装死,别的乌鸦会以为它吃了海狸尸体中毒身亡,忌惮地离开,这样自己就能独享海狸尸体;在悬崖上,一个生物学家试图接近一个乌鸦巢,一对乌鸦夫妇站在悬崖顶端,用嘴将小块的碎石往下拱,他们在用碎石攻击敌人,保护鸟巢;在遥远的乡村小屋,一只乌鸦不正常地呱呱大叫,它旁边是木屋的主人,此人被叫声警觉后发现附近有一只伺机扑来的美洲虎,乌鸦发现了隐藏的、居心叵测的美洲虎,因此大声发出警告。
第12句:乌鸦的庞大队伍,像黑色的旋风一般,突然腾空又突然降落,整个村子都处在它的覆盖之下,然后,村里所有的树木都为之占据,像硕大的黑色的花。
这是乌鸦刚刚进入村子里的情景。
乌鸦一定是有首领和纪律的,它们离开这里,绝对是统一行动,似乎一夜之间,就无影无踪了。
乌鸦返回故乡是在秋天,它们依然是出其不意地进到村子,不过只是作短暂的停留,休整一下,就匆匆而去。
第13句:乌鸦是报喜鸟。
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曾有过被奉为神鸟的荣耀,最有名的是“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传说,《尚书传》:“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
” 古代史籍《淮南子》《左传》《史记》也均有乌鸦报喜的记载。
中国的古琴曲中,有一曲至今被弹唱的《乌夜啼》。
唐代诗人张籍写有《乌夜啼引》说:“《乌夜啼》者,何晏之女所造也。
初,晏系狱,有二乌止于舍上。
女曰:‘乌有喜声,父必免。
’遂撰此操。
”世事多变,到了唐代以后,“乌鸣地上无好音”,世俗的人们开始厌恶“乌鸦嘴”了。
第14句:乌鸦和麻雀都是喜欢鸣叫的鸟类。
麻雀常会跳来跳去,喳喳地叫个不停。
乌鸦也似乎不甘寂寞,飞行时常发出哇哇的叫声,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古人把连乌鸦和麻雀的声音也没有的情形,称作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寂静。
第15句:一度时间,乌鸦还极有破坏的欲望。
篮球场无人时,它们就落在篮筐上,用喙不停地拆篮网,只用几天的功夫,就把篮网全部拆掉了。
它们飞到桃树上去,把刚刚结出的毛桃,一粒一粒的啄下来,然后如含一颗绿玉一样,飞到红瓦房和黑瓦房的屋脊上。
白麻子的一顶草帽被它们叼走了,不一会儿工夫,就被它们弄得稀烂。
它们还特别喜欢有颜色的东西。
我们常看到它们叼着一片红纸片或一根黄布条儿在天空飞过。
日本神社的---造 是什么意思,例如伊势神宫是神明造~~~之类的~~~
这里的XX造是日本神宫的建筑式样。
早期神社的平面和外观都比较简单,用木板墙,下部架空,双坡木架草顶,屋面无举折,不施彩色和雕饰。
有两种基本式样:一种称为“大社造”,以岛根县出云大社为代表;现存社屋是1744年造替的,平面呈方形,悬山式屋顶,山面开门,室内有一根中心柱。
另一种称为“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其特点是社屋三开间,正面明间开门,屋顶也是悬山式。
到后来有所发展,平安时代以后,神社建筑式样增多,出现了单间方形平面,两坡顶山面加一个披檐的“春日造”;将“神明造”前檐披出成前廊的“流造”;在主殿前接建一殿,两者屋顶联成勾连搭的“八幡造”;在三开间社屋的左、右、前三面各加披檐的“日吉造”等。
为什么世博会的中国馆外观和日本神社辣么像?
因为日本的仿效中国的建筑呀。
其实日本很多东西都是抄袭中国的,包括文化什么的。
所以建筑这些也是起源于中国呀
有关樱花的知识
【樱花简介】 编辑本段 学名:Prunus serrulata 日文名:サクラ(sa ku la)\\\/桜 英文名:Cherry Blossom 西班牙文名:Cherry 别名:山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
属蔷薇科,落叶乔木。
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
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
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
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7月成熟。
科属分类编辑本段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蔷薇目 科: 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 樱桃属 学名:Prunus serrulata 日文名:サクラ\\\/桜 英文名:Cherry Blossom 西班牙文名:Cherry 别名:山樱花,福岛樱,青肤樱等。
属蔷薇科,落叶乔木。
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
花与叶互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
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
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7月成熟。
为日本国花. 原产地和主要分布编辑本段 原产北半球温带喜玛拉雅山地区,包括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中国台湾省、朝鲜、日本。
以中国西南山区种类最为丰富,中国华北各地均有栽培。
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樱花最为著名,共有200多个品种。
因此,日本被誉称“樱花之国”。
同属常见种编辑本段 1、日本樱花(P.yedoensis Mats.),干皮暗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尾尖,缘具芒状细尖重锯齿,齿端具腺,叶柄上端有2腺体,托叶条形,具腺齿,花多重瓣,白、粉或玫瑰红色,核果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本种有两变种:①彩霞日本樱花(var.shojo Wils.),重瓣,大型,玫瑰红色;②粉红日本樱花(var.taizanfukus Wils.),重瓣,中型,粉红色。
2、山樱(P.serrulata Lindl.),又名青肤樱。
干皮粟褐色,叶多为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常尾状,缘具尖细单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腺质刺芒,叶表苍绿光滑,背面微被白粉有中脉有毛,幼叶常为褐色。
叶柄有2-4腺体,花单瓣或重瓣,白或粉红,果卵状球形,熟时黑色,为中国原产种,华北山地多见野生,生长快速,萌芽力强,抗烟尘,常作樱桃之砧木,核仁可入药。
形态特征编辑本段 树冠卵圆形至圆形,单叶互生,具腺状锯齿,花单生枝顶或3-6簇生呈伞形或伞房状花序,与叶同时生出或先叶后花,萼筒钟状或筒状,栽培品种多为重瓣;果红色或黑色,5-6月成熟。
生长习性编辑本段 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不耐盐碱土。
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
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
常见栽培种类编辑本段 1、樱花(P.serreulata),落叶乔木。
高约5-25米。
树皮暗栗褐色,光滑而有光泽,具横纹。
小枝无毛。
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边缘具芒半成熟齿,两面无毛。
伞房状或总状花序,花白色或淡粉红色。
径2.5-4cm,花期4月-5月。
棱果球形,黑色,7月果熟。
2、日本晚樱(P.lannesiana),高约10m,树皮淡灰色。
叶倒卵形,缘具长芒状齿;花单或重瓣、下垂,粉红或近白色,芳香,2-5朵聚生,花期4月。
3、日本早樱(P.subhirtella),为小乔木,高约5m,树皮横纹状,老树皮缏。
小枝褐色,叶倒卵形至卵状披针形。
花粉红色,径2-2.5cm,2-5朵呈伞形花序,春季叶前开花。
4、大山樱(P.sargentii),高12-20m,树皮褐色,小枝紫褐色,叶椭圆状卵形。
花粉红色,2-4朵簇生,径3-5cm,花期3-4月。
5、云南樱花(P.cerosoides),高约10m,树皮褐色,小枝紫褐色,叶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缘具重齿。
花粉红色至深红色,2-5朵簇生,花期2-3月。
6、科樱花(P.majestica),高约25m,树皮浅褐色,小枝绿色,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粉红色,花期1月至翌年1月。
7、山樱花:多野生,花朵小,单瓣,白色或粉红色,花梗及花尊无毛。
8、毛樱花:外形基本同山樱花,但其叶、柄、花尊均有毛。
9、重辨白樱花:花白色,重瓣,为主要栽培品种。
10、重瓣红樱花:花粉红色,重瓣。
11、红白樱花:花淡红色,重瓣。
12、瑰丽樱花:花淡红色,直瓣,花朵大而且花梗长。
13、垂枝樱花:花粉红色,重瓣,花枝张开而下垂。
繁殖编辑本段 以播种、扦插和嫁接繁育为主。
以播种方式繁殖樱花,注意勿使种胚干燥,应随采随播或湿沙层积后翌年春播。
嫁接繁殖可用樱桃、山樱桃的实生苗作砧木。
在3月下旬切接或8月下旬芽接,接活后经3年到4年培育,可出圃栽种。
栽种时,每坑槽施腐熟堆肥15公斤-25公斤,7月每株施硫酸铵1公斤-2公斤。
花后和早春发芽前,需剪去枯枝、病弱枝、徒长枝,尽量避免粗枝的修剪,以保持树冠圆满。
栽培和管理编辑本段 1.土壤要求及改良措施 樱花在含腐殖质较多的沙质壤土和粘质壤土中(pH5.5至6.5)都能很好地生长。
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一般混合自 制腐叶土(收集树叶及酸性土、鸡粪、木炭粉沤制而成的土壤)。
注意,混合前必须将原有粘土块全部打碎,否则起不到改土作用。
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采用高栽法,即把整个栽植穴垫平后,再在上面堆土栽苗。
北方碱性土,需要施硫磺粉或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6左右。
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有效期1至2年,同时每年测定,使pH值不超过7。
山樱、染井吉野等品种树干通直,树体较大,是强阳性树种,要求避风向阳,通风透光。
成片栽植时,要使每株树都能接受到阳光。
2.栽植措施 定植时间在早春土壤解冻后立即栽植,一般为二三月份。
栽植前仔细整地。
在平地栽植可挖直径1米,深0.8米的穴。
穴内先填约一半深的改良土壤,把苗放入穴中央,使苗根向四方伸展。
少量填土后,微向上提苗,使根系充分伸展,再行轻踩。
栽苗深度要使最上层的苗根距地面5厘米。
栽好后做一积水窝,并充分灌水,最后用跟苗差不多高的竹片支撑,以防刮风吹倒。
3.管理措施 防旱:定植后苗木易受旱害,除定植时充分灌水外,以后8至10天灌水一次,保持土壤潮湿但无积水。
灌后及时松土,最好用草将地表薄薄覆盖,减少水分蒸发。
在定植后2至3年内,为防止树干干燥,可用稻草包裹。
但2至3年后,树苗长出新根,对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则不必再包草。
生长期管理:樱花每年施肥两次,以酸性肥料为好。
一次是冬肥,在冬季或早春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等有机肥; 另一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等速效肥料。
一般大樱花树施肥,可采取穴施的方法,即在树冠:正投影线的边缘,挖一条深约10厘米的环形沟,将肥料施入。
此法既简便又利于根系吸收,以后随着树的生长,施肥的环形沟直径和深度也随之增加。
樱花根系分布浅,要求排水透气良好,因此在树周围特别是根系分布范围内,切忌人畜、车辆踏实土壤。
行人践踏会使树势衰弱,寿命缩短,甚至造成烂根死亡。
修剪养护: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徒长枝、重叠枝及病虫枝。
另外,一般大樱花树干上长出许多枝条时,应保留若干长势健壮的枝条,其余全部从基部剪掉,以利通风透光。
修剪后的枝条要及时用药物消毒伤口,防止雨淋后病菌侵入,导致腐烂。
樱花经太阳长时期的暴晒,树皮易老化损伤,造成腐烂,应及时将其除掉并进行消毒处理。
之后,用腐叶土及炭粉包扎腐烂部位,促其恢复正常生理机能。
病虫害及其防治编辑本段 樱花主要应预防流胶病和根瘤病,以及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虫害。
流胶病为蛾类钻入树干产卵所致,可以用尖刀挖出虫卵,同时改良土壤,加强水肥管理。
根瘤病会导致病树的根无法正常生长,不管怎样施肥,树还是不健壮。
要及时切除肿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利用腐叶土、木炭粉及微生物改良土壤。
对于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每年喷药3至4次,第一次在花前,第二次在花后,第三次在7至8月。
樱花病虫害种类较多,现将其常见的病虫害分述如下: 一、穿孔性褐斑病 在5至6月时发生,叶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大成圆形,病斑部位干燥收缩后成为小孔、病菌多在病枝病叶上过冬,发育最适温度为2 5℃至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枝修剪,并注意剪掉病梢,及时清理病叶并烧毁,为植株创造干净的生长条件。
(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可喷洒16 0倍波尔多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2000倍液,或15%代森锌600倍液至800倍液。
二、叶枯病 夏季叶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方法: (1)摘除并焚烧病叶,发芽前喷波尔多液。
(2)5至6月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即可。
三、根癌病 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颈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肿瘤,初期乳白色或肉色,逐渐变成褐色或深褐色,圆球形,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感病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染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苗木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浸5至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
(2)发现病株可用刀锯彻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围组织。
(3)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至100克的用 量,撒入硫磺粉消毒。
同时注意进行土壤改良。
应用编辑本段 樱花花色幽香艳丽,为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 似霞,极为壮观。
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
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另外树皮和新鲜嫩叶可药用。
也有的人在日本将樱花鲜花般磨成花蜜制作果酱和调味品。
樱花源地探寻编辑本段 樱花最初的痕迹出现于喜马拉雅山区(参考资料:《樱大鉴》)。
此后,这物种逐步传入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域以及南部偏西地区,台湾,韩国,日本地区;这些地区,尤其是日本,成了相对独立的樱花的变种发展的地方。
由于日本樱花过于出名,培育出冠绝世界的品种,所以樱花一定程度上指日本樱花,或具有日本特色的樱花品种。
《樱大鉴》里有记载,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传过去的。
樱花的传播像所有生物一样呈放射性传播。
云南与喜马拉雅地域相近,自是最早受惠地区之一。
滇樱花也有名气。
这使日本有另一种传说,称日本樱花的祖本,是由僧人从云南带回去的,这与有的日本人坚称他们的祖先是云南白族人一样具有探索性。
然而,樱花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往日本,这更有可信性。
《樱大鉴》还说,喜马拉雅的樱花传往日本后,在精心培育下,在日本不断增加品种,成为一个丰富的樱家族。
成为日本国花后,它更受关爱,也更受培养,出现观赏性更强的高等品种。
然而,至今几种原生于喜马拉雅的樱花还在日本生长,如乔木樱、绯寒樱等。
云南樱花与日本樱花同属,它是由原生腾冲、龙陵一带的苦樱桃演变而来,是一个变种,花由单瓣变重瓣,色由淡粉红色变深粉红色。
这颜色便是与同为观赏度很高的日本樱花的区别,日本樱花的花多为淡粉红色。
这也与樱花这个名谓在中国典籍中记载不多有关。
因樱花和樱桃外观很像,古人记述颇为含混,古代樱花便不似别的名花那么被人熟悉,但是在古老籍册仍可觅到它的点点芳踪。
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便是描述了樱花盛开的景况。
明代于若瀛的诗中提到樱花:“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人们已经发现在印度北部也自古就有樱花。
樱花品种编辑本段 1、寒樱 花朵大小为小朵、淡红色单层花瓣,气候较温暖的话,1月中旬左右就会开花的樱花,故别名称热海樱,据推测应是寒绯樱 和山樱的混合种。
2、修善寺寒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红紫色单层花瓣,生长于伊豆半岛修禅寺庭院的樱花,据推测应是寒绯樱和大岛樱的混合种。
3、寒绯樱 花朵大小为小朵、深红紫色的单层花瓣,从中国到台湾都有生长的野生樱花,故又称为台湾绯樱、绯寒樱,花朵为钓钟状,与其合并呈现出特殊的感觉。
4、河津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红紫色单层花瓣,生长于伊豆半岛河津町的早春樱花,据推测应是寒绯樱和大岛樱的混合种。
5、大岛樱 花朵大小为大朵、白色单层花瓣,生长于伊豆七岛及房总半岛等地,对海风很强韧的野生樱花,樱饼里所用的樱花叶就是用此种樱花的叶子。
6、雏菊樱 花朵大小为小朵、像白菊花花瓣,生长于新潟县弥彦神社的奥丁字樱系的小型樱花,花瓣数超过100种以上、珍贵稀有的樱花。
7、山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白色到淡红色单层花瓣,自古以来就深受喜爱的代表性野生樱花,以花朵一起绽开的新芽的颜色非常多样,让山野的景观更加美丽。
8、美国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淡红色单层花瓣,这是在美国利用染井吉野的种子所培育出的品种,原名叫「曙」,但因为日本已有同名的樱花,所以就改名为现在这个名字。
9、梅护寺数珠挂樱 花朵大小为大朵,像淡红色菊花花瓣,传说中与亲鸾上人有关系的樱花,生长于新潟县京濑村的梅护寺的樱花树已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
10、大寒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淡红色单层花瓣,生长于琦玉县安行的樱花,又称安行寒樱,比染井吉野还早一周左右开花的美丽樱花。
11、兼六园菊樱 花朵大小为大朵,像淡红色菊花花瓣,生长于金泽兼六园的樱花,花瓣数超过300片 12、十月樱 花朵大小为中朵、淡红色多层花瓣,从10月左右开始开花,隔年春天还会再开一次,一年开2次花的珍贵樱花。
13、奈良之八重樱 花朵大小为中朵、淡红色多层花瓣,属霞樱系的品种,生长于奈良市知足院的樱花树已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
14、江户彼岸 花朵大小为小朵、淡红色单层花瓣,此种樱花的寿命非常长,山高神代樱(山梨县武川村)、根尾谷的淡墨樱(岐埠县根尾村)等,据推测都已活了1,000年以上。
15、冬樱 花朵大小为中朵、白色单层花瓣,一年开两次(春、秋)花的樱花,在群马县鬼石町的樱山公园里种植了相当多数量的此种樱花,其中以「三波川的冬樱」最有名。
16、永源寺 花朵大小为大朵、白色多层花瓣,生长于滋贺县永源寺庭院的樱花,花朵很大、严色为白的八重樱。
17、市原虎之尾 花朵大小为中等、淡红色多层花瓣,生长于京都市左京区市原的樱花,因枝干向外延伸很长,花朵也生长的很密集像虎尾一样,故大谷光瑞将其命名为市原虎之尾。
18、太白 花朵大小为大朵、白色单层花办,英国的樱花研究家于1932年赠送给日本的樱花,在日本已经绝种,太白是元公爵鹰司信辅所命名的。
19、御衣黄 花朵大小为中朵、绿黄色多层花瓣,自古以来就广为人知,具有珍稀颜色的樱花。
20、松月 花朵大小为大朵、淡红色多层花瓣,以前生长于东京的荒川堤防的樱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八重樱。
21、妹背 花朵大小为大朵、红色多层花瓣,位于京都平野神社的樱花,因拥有两个雌蕊,结果实也是结两个,故得其名。
22、关山 花朵大小为大朵、深红色多层花瓣,八重樱的代表性品种,在欧美也被广泛的种植,另外此樱花的盐渍花瓣也用于樱花汤之中。
樱花为什么是日本的国花编辑本段 把樱花定为国花,因为它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
相传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位名叫“木花开耶姬”(意为樱花)的仙女。
有一年11月,仙女从冲绳出发,途经九州、关西、关东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达北海道。
沿途,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一个角落。
为了纪念这位仙女,当地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花”,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樱花热烈、纯洁、高尚,严冬过后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气息带给日本人民,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
在这个赏花季节,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真是人生一大乐趣。
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奈良时代(710—794年),说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年),樱花成了主角,咏樱花的歌比咏梅花的歌要多5倍。
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赏樱花的活动。
7世纪,持统天皇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
另外,据说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赏樱大会是9世纪嵯峨天皇主持举行的。
当初,赏樱只是在权贵间盛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
樱花的生命很短暂。
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就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
也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大的魅力。
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
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
樱花是最受日本人喜爱的花种,白雪似的樱花,象征日本武士道绚烂而短暂的美学。
日本语中,“樱时”就是指樱花盛开的时节,也就是春天。
在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到樱花开得最灿烂的地方,一边吃着寿司,喝着日本酒,一边陶醉在漫天飞舞的“花吹雪
樱花的详细介绍
花是一种植物,蔷,落叶乔木,树皮紫褐色,平光泽,有横纹。
花叶互生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边缘有芒齿,先端尖而有腺体,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
托叶披针状线形,边缘细裂呈锯齿状,裂端有腺。
花每支三五朵,成伞状花序,萼片水平开展,花瓣先端有缺刻,白色、红色。
花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
核球形,初呈红色,后变紫褐色,7月成熟。
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地区,包括日本、印度北部、中国长江流 域、、朝鲜。
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以日本樱花最为著名,共有200多个品种。
因此,日本被誉称“樱花之国”。
同时,樱花也成为日本国家与民族的象征。
樱花的生命很短暂。
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就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
也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大的魅力。
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死在最美的一刻。
樱花性喜阳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好,根系浅,对烟尘、有害气体及海潮风的抵抗力均较弱。
不耐盐碱土。
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
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
樱花花朵极其美丽,盛开时节,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是早春开花的著名观赏花木。
樱花因深受日本人欢迎,而在日本广为种植,与象征皇室的菊花一起被指定为。
奈良县吉野山的樱花最为闻名,故被誉为“吉野千棵樱” 。
整个日本樱花花期约为五十天,但每个地区从花开到花谢只有七至十天。
樱花种类繁多,故颜色并非纯是粉红色,相应的花种有相符的颜色。
春天赏樱是日本传统习俗之一,每年会发表樱花开花日期预测,是为“桜前线(sakurazensen)”即“樱花前线”。
日本樱花多划分为园艺品种及野生种,比较著名的品种有:寒樱、河津樱、雨情枝垂、、大岛樱、寒绯樱、雏菊樱、及一系列八重樱(如八重红彼岸、奈良八重樱、八重之霞樱、茜八重、八重紫樱等) 。
其中最常见的非莫属,约占日本樱花数量之八成,花形为粉红色花瓣五片,但最漂亮的是枝垂樱,枝垂樱又称瀑布樱花,如粉红瀑布一样悬挂下来,极度的诗情画意。
日本的樱花多数在3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开花,但近年因全球温暖化的影响,令樱花开放的时间有所提前。
而且太平洋的,亦导致花开后被风吹至散落。
大大缩短了市民欣赏樱花的时间。
常见有文章称中国樱花来自日本,这实为有待考证。
这也与樱花这个名谓在中国典籍中记载不多有关。
因樱花和樱桃外观很像,古人记述颇为含混,古代樱花便不似别的名花那么被人熟悉,但是在古老籍册仍可觅到它的点点芳踪。
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便是描述了樱花盛开的景况。
明代于若瀛的诗中提到樱花:“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而日本植樱特盛,其名声盖过中国樱花,便有了原生的传说。
樱花花色幽香艳丽,为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 似霞,极为壮观。
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
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常见种类 日本樱花 干皮暗灰色,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尾尖,缘具芒状细尖重锯齿,齿端具腺,叶柄上端有2腺体,托叶条形,具腺齿,花多重瓣,白、粉或玫瑰红色, 核果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本种有两变种:①彩霞日本樱花(var.shojo Wils.),重瓣,大型,玫瑰红色;②粉红日本樱花(var.taizanfukus Wils.),重瓣,中型,粉红色。
山樱 (P.serrulata Lindl.),又名青肤樱。
干皮粟褐色,叶多为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常尾状,缘具尖细单锯齿或重锯齿,齿端有腺质刺芒,叶表苍绿光滑,背面微被白粉有中脉有毛,幼叶常为褐色。
叶柄有2-4腺体,花单瓣或重瓣,白或粉红,果卵状球形,熟时黑色,可能为中国原产种,华北山地多见野生,生长快速,萌芽力强,抗烟尘,常作樱桃之砧木,核仁可入药。
树冠卵圆形至圆形,单叶互生,具腺状锯齿,花单生枝顶或3~ 各种樱花(17张)6簇生呈伞形或伞房状花序,与叶同时生出或先花后叶,萼筒钟状或筒状,栽培品种多为重瓣;果红色或黑色,5~6月成熟。
落叶乔木,树皮暗褐色,平滑;小枝幼时有毛。
叶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2cm,叶端急渐尖,叶基圆形至广楔形,叶缘有细尖重锯齿,叶背脉上及叶柄有柔毛。
花白色至淡粉红色,径2~3cm,常为单瓣,微香;萼筒管状,有毛;花梗长约2cm,有短柔毛;3~6朵排成短总状花序。
核果,近球形,黑色。
花期4月,叶前或与叶同时开放。
性喜阳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生长最好,不耐盐碱土。
根系较浅,忌积水低洼地。
有一定的耐寒和耐旱力,但对烟及风抗力弱。
体型不大,却很受欢迎。
寒樱 花朵大小为小朵、淡红色单层花瓣,气候较温暖的话,1月中旬左右就会开花的樱花,故别名称热海樱,据推测应是寒绯樱 和山樱的混合种。
修善寺寒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红紫色单层花瓣,生长于伊豆半岛修禅寺庭院的樱花,据推测应是寒绯樱和大岛樱的混合种。
寒绯樱 花朵大小为小朵、深红紫色的单层花瓣,台湾也有生长的野生樱花,故又称为台湾绯樱、绯寒樱,花朵为钓钟状,与其合并呈现出特殊的感觉。
河津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红紫色单层花瓣,生长于伊豆半岛河津町的早春樱花,据推测应是寒绯樱和大岛樱的混合种。
大岛樱 花朵大小为大朵、白色单层花瓣,生长于伊豆七岛及房总半岛等地,对海风很强韧的野生樱花,樱饼里所用的樱花叶就是用此种樱花的叶子。
雏菊樱 花朵大小为小朵、像白菊花花瓣,生长于新潟县弥彦神社的奥丁字樱系的小型樱花,花瓣数超过100种以上、珍贵稀有的樱花。
美国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淡红色单层花瓣,这是在美国利用染井吉野的种子所培育出的品种,原名叫曙,但因为日本已有同名的樱花,所以就改名为现在这个名字。
梅护寺数珠挂樱 花朵大小为大朵,像淡红色菊花花瓣,传说中与亲鸾上人有关系的樱花,生长于新潟县京濑村的梅护寺的樱花树已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
大寒樱 花朵大小为中等、淡红色单层花瓣,生长于琦玉县安行的樱花,又称安行寒樱,比染井吉野还早一周左右开花的美丽樱花。
兼六园菊樱 花朵大小为大朵,像淡红色菊花花瓣,生长于金泽兼六园的樱花,花瓣数超过300片。
十月樱 花朵大小为中朵、淡红色多层花瓣,从10月左右开始开花,隔年春天还会再开一次,一年开2次花的珍贵樱花。
奈良之八重樱 花朵大小为中朵、淡红色多层花瓣,属霞樱系的品种,生长于奈良市知足院的樱花树已被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
江户彼岸 花朵大小为小朵、淡红色单层花瓣,此种樱花的寿命非常长,山高神代樱(山梨县武川村)、根尾谷的淡墨樱(岐埠县根尾村)等,据推测都已活了1,000年以上。
冬樱 花朵大小为中朵、白色单层花瓣,一年开两次(春、秋)花的樱花,在群马县鬼石町的樱山公园里种植了相当多数量的此种樱花,其中以「三波川的冬樱」最有名。
永源寺 花朵大小为大朵、白色多层花瓣,生长于滋贺县永源寺庭院的樱花,花朵很大、颜色为白的八重樱。
市原虎之尾 花朵大小为中等、淡红色多层花瓣,生长于京都市左京区市原的樱花,因枝干向外延伸很长,花朵也生长的很密集像虎尾一样,故大谷光瑞将其命名为市原虎之尾。
太白 花朵大小为大朵、白色单层花瓣,英国的樱花研究家于1932年赠送给日本的樱花,在日本已经绝种,太白是元公爵鹰司信辅所命名的。
御衣黄 花朵大小为中朵、绿黄色多层花瓣,就广为人知,具有珍稀颜色的樱花。
松月 花朵大小为大朵、淡红色多层花瓣,以前生长于东京的荒川堤防的樱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八重樱。
妹背 花朵大小为大朵、红色多层花瓣,位于京都平野神社的樱花,因拥有两个雌蕊,结果实也是结两个,故得其名。
关山 花朵大小为大朵、深红色多层花瓣,八重樱的代表性品种,在欧美也被广泛的种植,另外此樱花的盐渍花瓣也用于樱花汤之中。
把樱花定为国花,因为它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
相传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位 名叫“”(意为樱花)的仙女。
有一年11月,仙女从冲绳出发,途经九州、关西、关东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达北海道。
沿途,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一个角落。
为了纪念这位仙女,当地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花”,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樱花热烈、纯洁、高尚,严冬过后是它最先把春天的气息带给日本人民,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4月15日定为“樱花节(祭)”。
在这个赏花季节,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真是人生一大乐趣。
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奈良时代(710~794年),说到花,就是指梅花,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年),樱花成了主角,咏樱花的歌比咏梅花的歌要多5倍。
而且日本很早就有了赏樱花的活动。
7世纪,持统天皇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
另外,据说上的第一次赏樱大会是9世纪嵯峨天皇主持举行的。
当初,赏樱只是在权贵间盛行,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才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
樱花的生命很短暂。
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就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
也正是这一特点才使樱花有这么大的魅力。
被尊为国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
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
樱花是最受日本人喜爱的花种,白雪似的樱花,象征日本武士道绚烂而短暂的美学。
日本语中,“樱时”就是指樱花盛开的时节,也就是春天。
在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到樱花开得最灿烂的地方,一边吃着寿司,喝着日本酒,一边陶醉在漫天飞舞的“花吹雪はなふぶき)”中,是日本人一年里最重要的事情。
赏樱花,日语写作“花见”。
花见(Hanami)是日本独特的赏花方式,每当春天樱花季节展开之际,群聚于各地赏樱名所,席坐粉白花树下,大家举杯高歌,谈笑春日,尽情捕捉烂漫春光。
这般原味的大和风情,“花见”一词甚至被纳为英文专有名词,意为日人赏樱盛宴。
日本人赏樱花的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源于平安时代在宫中举行的樱花宴。
庆长三年(1598年)3月15日,丰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举行的赏花会(历史上称“醍醐の花见”),以其豪侈华丽而名标史册。
而花见成为日本平民百姓的年中行事则是江户时代以后的事情。
4月的日本充满了樱花的味道,无论是公园或是街道,都遍布盛开的樱花树,使得如盆景般精致的日本越发显得娇美了。
作为日本的国花,樱花深受日本人与游客的喜爱。
目前日本的樱花种类共有300多种,樱花的花季是4月,由南往北依次盛开,最早可以观赏到樱花的是冲绳岛,而最姗姗来迟的樱花则是全日本最寒冷的北海道。
樱花的花期不长,盛开的时间一般为10天,就如一片粉色的云彩由南往北飘过整个日本。
樱花绽放时,在公园及街道的赏花处,便可闻到淡淡的花香和欣赏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的樱花。
每当这时,日本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樱花祭”,亲朋好友围坐在樱花树下,取出各自准备的便当(饭盒),饮着香槟或是日本清酒,谈笑风生,身边还不时有花瓣随清风掠过,赏花的人群无论是认识或是不认识的,都会不时点头打招呼,甚至交换食品。
与其说是赏花,不如说是赏花让大家有了一个真正的“家庭日”和“友谊日”,难怪日本人乐此不疲,甚至有些公司将赏樱花列为公司的“指定项目”。
在日本赏樱花最有特色的地方当属箱根了。
在这个风光明媚的旅游胜地里,不但可以一边泡温泉一边赏樱花,还可以远眺沉静优美的富士山。
箱根位于东京西面90公里处,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胜地之一,周围群峰环绕。
而箱根本身早在40万年前就曾有过几次火山爆发,形成一座与富士山相似的圆锥形火山——箱根山,后由于中央部分沉降,形成了一个大火山喷口,在火山口积存的水就形成了明眸皓齿的芦之湖。
现在在箱根山的中央,游客仍可望到冒出蒸汽和硫烟的景色。
而箱根作为日本指定的国立公园,还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值得游客观赏。
4月,当春色降临箱根的时候,樱花由箱根山脚、山腰及山顶相继开放。
由于花期较长,游客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可以观赏樱花,加上箱根随处可见的热气腾腾、烟雾弥漫的日式露天温泉和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的日式旅馆,因此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观光度假。
春季的日本,从三月初的九州开始,直到五月中旬的北海道为止,一路由南而北,这一条“樱花前线”推进到哪里,樱花就轮番张扬到哪里,热闹的樱花宴也由南而北蔓延。
樱花由全绽到花谢,只有三五天,一旦遇到下雨,灿烂樱花可能翌日就划下句点,虽然花期短暂,日本人还是热热闹闹地设宴庆祝,宛如一场快乐的樱花嘉年华会,也佩服樱花的精神。
狐狸在日本神话历史中充当什么样的地位
稻荷神是日话中的谷物和食物神,主管丰传说他有时人出现,有时以女人形态出现,甚至会变化成蜘蛛等其他形态。
他有两个随从,是白色的狐。
由于稻荷神主管丰产,许多日本的企业也敬奉稻荷神,稻荷神已经纳入日本神道教诸神的范畴,全日本有许多敬奉稻荷神的神社,最重要的是位于京都伏见的稻荷大社。
稻荷神社的鸟居的颜色是统一的红色,如果某些企业效益很好,会向神社敬献一座鸟居,因此稻荷神社的鸟居和其他神社不同,经常在门前排有一列鸟居,有大有小。
最壮观的是伏见稻荷大社,几千座鸟居分成几排,从山脚一直排列到山顶。
日本人相信,当太阳下山的时候穿上新的草鞋的话就会变成狐狸,这种迷信广泛地散布在日本各地。
所以不论是拖鞋或是皮鞋,如果要穿上新鞋一定要选在早上的时候,傍晚时分是不可以穿新鞋的,假使非穿不可,要记得在鞋底涂上一成煤灰或是沾上了墨汁等到干了之后才可以穿。
另外,专门祭祀狐狸神的稻荷神社在日本各地相当普及,所以狐狸神又称作稻荷神,被当作祈求商业繁盛(鸿运昌隆)的神明来信奉,就好像我们这里的土地公庙一样,到处都可以看得到,原本狐狸神具有农耕神的特质,农民向来祈求赐予五谷丰收。
其中以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最有名,它是全日本稻荷神社的大本营,除了有可爱的狐狸雕像之外,还有最具特色的千本鸟居,这里的绘马(许愿用的小木板,把祝福的话写在上面,挂在绘马专用的架上,以求愿望达成)外观是可爱的狐狸造型,你还可以替它画上胡须,祈求狐狸神为你完成心愿。
另外,日本料理中有一种豆皮寿司,味道酸酸甜甜的,大概是掺了醋和白糖做的,叫做「稻荷寿司」,为什么叫做「稻荷寿司」呢
因为据说狐狸很喜欢吃油豆腐皮,以稻荷为名,取其丰收之意,吃了稻荷寿司会有好运的说法,也就不胫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