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爱好者
曾国藩说:“习字贵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养畜,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取法上上,仅得其上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学习就要学习一流的人和事 。
选贴要选上乘的法帖,像欧颜柳赵等人的,他们的也要选上乘的成熟作品。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称为人间第一帖;天下无双铭。
很适合女孩子练,日本女士练书道长习该帖。
日本《朝日新闻》报名就取自该帖。
)临帖一定要追求像,“察之尚精,拟之贵似。
”练习书法,我认为有三要素:1,人品:心正则笔正。
(唐太宗问柳公权书法;另外世人不推崇奸臣蔡襄,蔡京的书法作品。
) 人品不高,笔墨无法。
-----范曾2,苦练:《史记》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染。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 墨磨万挺,不做张芝做索靖。
(中国历史上几位成功书法家的苦练典故。
)3,书卷气:退笔千管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个人学识修养关乎书法成就!
中国书法协会是个什么单位
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民族书法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由国家级的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专业组织,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建于1981年5月。
31年来,书法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对外交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
中国书法家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5个,个人会员8000余人。
中国书协机关内设办公室、组联部、研究部、展览部、外联部。
下设《中国书法》杂志社、中国书法培训中心、中国书法考级中心、中国书法家协会网站、中国书法工艺发展基金和中国书法产业办公室等直属单位。
16个专业委员会: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中国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中国书协隶书专业委员会、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中国书协硬笔书法委员会、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中国书协编辑出版委员会、中国书协鉴定评估委员会、中国书协权益保障委员会、中国书协书法发展委员会、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委员会、中国书协书法艺术指导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文艺路线,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艺术传统,在普及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关心和支持国内的群众性书法活动,开展对会员的联络、协调、服务和业务指导,开展理论学术研究;举办书法展览,组织书法作品的创作与评选;主办《中国书法》杂志和《书法通讯》;开展书法教育,推动书法普及;配合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开展专题活动;维护书法艺术家的创作成果和合法权益;广泛团结全国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不断发展和壮大书法事业,切实作好党和政府联系书法家和书法工作者以及书法爱好者的纽带和桥梁。
中国书法家协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和各国书法界的联系,发展与世界各国同行的友好合作,广泛建立国际联系,为发展和促进中国书法艺术,为世界文化和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书法从几岁开始好
从字而言,学生学写字应从幼儿园大班开始,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的执笔、坐姿及书写习惯。
从学书法而言,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比较好。
一是这时候学生双手小肌肉群已发育比较好,控制笔的能力已比较强;二是识字量已比较大,因练习书法需要字量的支持;三是这时学生的观察及理解能力已有所提高,学习书法需要会看,会比较。
平时比较爱好书法,最近有人问我从哪种书体学比较好。
我个人的意见是要看年龄,就是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书法:1.亲少年时期或者更小的小朋友,这个时候他们对于字的认知程度还很浅,最好是从楷书或者隶书开始,我个人偏向楷书。
2.青年朋友,我是说20岁左右的朋友,这时候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已经相当高了,对于字的意义,包括一些字外功也有了一定的累积,而且很多的人小的时候已经接触了书法,我觉得应该从篆书入手。
篆书宝藏到现在已经流失的太多了,或者说开发它人太少了。
很多人为了所谓的速成,或者是社会上流行的字体耗费很多精力,而忘了朔本求源。
青年时期是精力比较充沛的时期,这个时候如果下功夫在复古上,以后的成就是不可限量的。
3.中年时候,(因为本人也未到中年,所以只是说说,没有经验) 应该学习草书了。
由于篆书对草书的影响很大,所以在之前的积累之后,人到中年,可以加强草书的学习和创作了。
4.至于老年了,等过个40年再说
硬笔书法爱好者请进
整体看还过得去,这里我说几点问题:1、加强结构的把握。
字的结构还是偏松散。
应写紧凑些。
2、笔划力度的把握。
可以看出你是比较注意笔划的起笔收笔了,不过粗细还不是很明显。
要注意读帖,看哪些地方该重,那些该轻。
3、字在方格的布局。
有的字在方格中的位置还是偏了,要注意字的重心,尽量把字写到最佳的位置,这样看起来也会美观点。
我练的多是毛笔,也是偏爱行书,以我的观点回答下你的几个疑惑。
1、如你所说,我觉得你练半年能这样还是可以的。
不过你的结构和力度把握还不是很到位,楷书是行书的基础,行书其实就是种楷书快写、省略。
行书有连笔牵丝,有很多是虚笔的,是笔划顺势的带过。
这要求你把握好结构和力度。
所以我觉得还是继续加强楷书为好。
2、因为我很少临这两个帖,也不便妄下断言。
3、确实如此,因为一般来说硬笔字是偏重于字的结构的,而毛笔有很多方面有讲究,字的结构、笔法,整体的章法、墨法等,通俗的说就是说你写毛笔时不但要注意字的结构,还要注意笔划的力度,整体的布局,墨水的浓淡等问题,所以练得好毛笔,你的硬笔应该不是问题。
4、这很正常的,一般入门的时候会进步的特别快,但是进阶的时候就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为问题多是比较琐细的,不容易看到进步的。
练字都会遇到自己的瓶颈期,我也遇到过,这时候切忌浮躁,可以找个高手聊下体会,让他点拨下。
也可自己反思下,看看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差距,想想自己究竟为什么纠结,坚定决心练下去。
5、明白自己功力还不够,只有练好眼前的猜能把自己想要的练好。
其实练字就是练心,只有心平气和,写的字才会真正好看。
我记得我有段时间也想你这种状况,有位师兄看了我的字就说我当时太浮躁了,要沉得住气。
你要想想王羲之把池子都染黑了,才获得那样的成功。
练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贵在坚持,贵在心平气和。
写字前可以干点让你静的下心的事情,或者你想法不要太多,通过写字把心平复。
当你真正静下心来写,你会感到练字的魅力,你会自然地欣赏你写的字,你会把你的心情写在纸上。
而你的境界也将提高一个档次。
如何提高书法水平
恩柳体呢很劲道颜体比较柔和我练习书法已经9年多了开始的时候别说字体啦就是一堆作品放在一起 我都说不上来哪个好看但这一点也不妨碍练习和提高的还是要从临摹开始仔细的琢磨每一笔的位置和字整体的间架结构力求精准你不妨在平时写硬笔字的时候也模仿着临摹过的字帖这样有助于去找准字的结构还有如果写大字的话尽量的站着写悬腕刚开始也许有些哆哆嗦嗦的但熟练了会比坐着写的大气许多而且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往往坐着写完的字站起来一看 会有些歪或不对称所以尽量站着写慢慢你会开始懂得欣赏书法还有书法最重要的是要有粗细变化要是觉得自己的字还不够遒劲仔细看看是不是没有粗细变化练一练马上就不一样啦还有真的希望你可以继续坚持写下去爱好也罢修身养性也好写书法真的很好的
几岁学书法合适呢
去年开始,儿子看到毛笔,就开始对书兴趣。
于是就上网查资料和请教书法。
得到了两种答案。
一种是江浙一带的老师,建议孩子六岁就可以写毛笔了,在博客遇到一位妈妈,她家孩子是五岁就开始学习毛笔,现在毛笔写得很棒哪。
另一种是咨询本地的一些老师,都认为毛笔比较严谨,一般都建议孩子先学硬笔,十岁时再学毛笔。
国画也是至少要一年级的孩子。
因为孩子喜欢,就让他跟着姐姐的书法老师,学学硬笔书法。
林老师也是随儿子意愿,愿写几行就写几行,写得不好看,也是一直鼓励,并且对孩子妈说:孩子写得字,别因为不好看,而要求擦掉重写,会把孩子的自信心都擦没啦。
画画就让他自己跟着画画书上,画着玩儿,主要是锻炼他的握笔能力。
儿子上周日在林老师那写了一张字,虽然很丑,还是拍下留个纪念呵听林老师说,最近幼稚园大班,都取消教孩子写字,说是禁止提前教。
孩子妈觉得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主要还是看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喜欢书法,又具有一定的握笔能力,提前写写,也没啥大问题。
就如江苏的书法老师所说,古时候的孩子,四五岁就开始用毛笔学写字啦。
在网上遇到一位江苏的书法老师,很耐心的给孩子妈解答了很多问题。
他在网上还写了篇:儿童书法学习入门。
觉得挺好的,给摘录下来。
儿童书法学习入门指南说明:本文力图探讨儿童书法学习诸要素的几个关键问题,从而为儿童的儿童书法学习提供一个纲领性的、具有建设意义和高度可操作性的指南。
本文上篇主要回答以下问题:儿童开始学习书法的年龄和时机问题、学习规划问题、对书体和书家的选择问题。
本文下篇主要回答以下问题:学习方法问题、教师的选择问题以及教学环境等问题。
儿童书法学习入门指南上篇一、何时开始学习为宜书法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什么时候都不早。
就儿童开始学习书法的时间而言,以6~7岁为宜。
因为在这个时候,儿童对文字已经有一定的概念、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动力,且在校课业并不繁重,在学习时间上有保证——盖此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对于儿童开始学习书法的年龄选择,与其说是对时间节点的硬性成见,毋宁说是对最佳学习时机的把握。
二、学习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书法学习更是如此,需要制定一个长期的规划。
区区一毫管,涉及到的、延伸到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书法学习是国学的基础课程,这也就是为何许多非本专业的名人都非常喜欢“舞文弄墨”,并且颇见功底的原因。
关于儿童书法学习的规划问题,笔者曾数次慎重地就教于方家,并拟出了一个适用性较强的基本规划。
规划的主要原则是:书法学习与儿童的成长过程相结合、与学校的课业相结合。
现以学校的年级划分为参照来做一说明:小学1~4年级:学习楷书,重在入门。
学习重点是培养兴趣、打好基础。
小学5~6年级:兼习隶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学习行书,主要是行楷。
另,在小学4~5年级,可以花1~2年时间,尝试学习一下中国画。
盖书画本同源,笔法亦相通;二者结合,可以起到一个相互促进的作用;绘画的空间感、构图法对书法创作的艺术性有几大的助益;在技艺和旨意上,彼此可以相生相长。
初中1~2年级:行书学习。
由楷书而行书,本就是书法学习中一个自然的,也是很好的过程。
另,儿童在进入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在进入中学后,课堂笔记量骤增,在这之前开始学习行书,可以加快日常的书写速度,对孩子的课业有直接的帮助。
初中3年级:此时面临中考的压力,建议可将书法、绘画课程部分放一放。
或者将方法和内容做一个有趣、有益的改变:一是信手涂鸦。
这种无意识、下意识的行为,亦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一种创作萌芽:学习书法、绘画八年后,有个宽松、自由的时期,供孩子自由发挥,未尝不是件幸事。
二是游历。
利用初二年后的暑假,带孩子外出,短暂地游历一番。
建议到曲阜一游:一则齐鲁乃文化大省,曲阜更是圣人之故里;二则中国人好图个吉利,孔圣人是至圣先师,号称魁星下凡,带孩子到孔庙大成殿,烧一柱状元香,保佑孩子来年高中。
斯可谓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也。
高中1~2年:学书至此,当有阶段性成果,当有突破与转变。
这个时候,孩子的才能、天赋等,应该说都有所表现、有所展示了。
面对已经快要长大成人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做一个重要的判断和抉择: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兴趣、天赋,是否有发展前途。
有兴趣,则可以坚持;有天赋,则可以发展。
如果说之前的书法学习是陶冶性情、加强修养的话,那么在历经十年的修习后,尤其是在面临高考这一人生关键之战的压力之时,是功德圆满告一段落,还是前途光明快马加鞭
是做一个书法的爱好者还是朝专业的方向更上一层楼
种种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师长要向孩子提出意见,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关键性的选择和安排。
要知道,以过完高一年,就要开始进入高考备战阶段,显然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能提供给书法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
方此之时,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同时,高考结束后,大学生活相对独立性就强很多,孩子的态度和毅力,就成为书法学习的关键,因此,必须在高二年前,有一个全面性的决策。
大学1~2年:大学1~2年级,freshmen的生活是新鲜的、好奇的。
彼时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社团活动,广交志同道合之良师益友。
大学是个开放性的场所,兼且各路豪杰荟萃,在书法学习上,正好有一个博览百家、博采众长的机会。
考虑到本文的重点是讨论儿童之书法学习问题,故对高中,尤其是大学极端的安排,仅作一般性的概述。
三、书体的选择书体种类繁多,即便成人都难以以一一分清、逐项涉及,况垂髫之稚子乎
关于采用何种书体入门,历来众说纷纭。
笔者也曾努力地不耻下问,请教过几十位专业人士,然其回答,竟然是惊人地一致
笔者也曾试图从各种书籍中寻找答案,但一番努力后,发现结果还是一样:基本上就是各马各扎各人各法各庙有各的菩萨
记得在2006年,读过启功先生的《启功给你讲书法》,自家也颇发了通牢骚:老爷子通篇漫汗不知所云——学谁家、学何书体、怎么学一概不说,笔墨纸砚如何选用一概不清,再问急了,告诉你只要破除迷信
可是待到自家来回答这些个问题,也当真是举棋难定啊。
这些都是书法上的大问题、基本问题,其特点一是需要解决,二是很难解决或者说没法解决
笔者为文,历来有个重要原则,就是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
不能只破不立,更不得故弄玄虚——其实,这既是为文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原则。
因此,对于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笔者还是很愿意提供一个说法,同时也希望这是一个没有问题的答案:学习书法,楷书是基础。
在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是,大部分家长送孩子学习书法,更多地是看重对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就准备把孩子训练成为一个专业的、职业的书法从业人员。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楷书就更成为儿童书法学习入门的首选。
其次从专业的角度看,业界公认的说法是:由楷书入隶书、行书容易,转篆书、草书亦不难,摹碑就更是如此;四、书家的选择在中国书法历史的长河中,名家辈出、星光灿烂,每一位都弥足珍贵。
然而对书家的选择,较之于对书体的选择,更是各花入各眼,莫衷一是。
笔者在儿童书法学习的书家选择上,也是备尝艰辛,因为其间涉及的方面,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只能用小心翼翼来形容。
以下是笔者总结出的几条原则,据此行事,当不至大谬。
1、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的最大含义,就是他们经过了历史的考验,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应该说,只要是被历史承认的、业界公认的名家,照此练习,总不会有大错。
2、留存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作品的数量、种类,尤其是传世之作的质量,是我们选择书家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很多人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作品罕见于人世,吾辈又从何学起
例如曹操的书法,时人、后人皆评价极高,其名气不在任何一位书法家之下。
况且,魏武帝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据传在武艺和建筑学方面,亦是一流,堪称文武全才的大师级人物。
曹孟德的功业,震烁古今,语云“字如其人”,则其人之字,岂非亦震烁古今乎
其名气不在任何一位书法家之下。
但其作品,存世者仅为“衮雪”二字。
若以其为师,则所学有限之至。
图一:现存唯一的曹操书法:衮(滚)雪这种现象尤见于碑帖的出土上。
有时候挖出一个古碑,上面的字确实好,可惜往往是仅有寥寥数字,且可能还是残碑难辨。
须知临摹碑帖,在字数上是要有积累的,如果只得区区十数字,焉能尽得其笔法、结构之真、变化之妙呢
同时,留存的作品多,后人的研究亦必多,亦必容易寻得,这样可供借鉴的资料就必多——而这些对于孩子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帮助。
3、人品学识。
前文已提及,大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书法,主要的目的在于对孩子素质的培养,而非纯粹就书法而书法。
因此,在对书家的选择上,其人品学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身为奸佞小人,甚至是祸国殃民的巨奸大蠹,而书艺却是一流者,大有人在。
例如秦桧、蔡京还有宋徽宗皆为此类,而大奸臣严嵩,更是居然把字都题到了孔夫子头上——孔府大门的匾额“圣府”二字也出于严嵩之手而且至今屹立不倒
可见其书艺之高明。
但碍于其人品,历来就难得有人将其作为学习的范本。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蔡京——北宋人称“四大名家”的“苏、黄、米、蔡”,这“蔡”本是蔡京,但此人名声实在太差,史上号称“四大奸相”,因此才被八竿子打不着的蔡襄给取代了
近人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云:“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
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
所谓感情移入,近世美学家所推论,视为重要者,盖此之谓也欤
”信附:笔者选择的书家——颜真卿根据正文所列之标准,笔者进行了比较,将颜真卿列为首选。
1、颜真卿出生于世家大族,其近祖为颜之推、颜师古,可谓家学渊源。
其人才兼文武,尤工书法,是中国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之首,颜体“完成了中国书法的定型”,历朝历代,无不对之推崇备至。
宋欧阳修就做如此评论:“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
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2、颜鲁公真迹,留存下来的,至今尚有七十余件,较之他人,可谓蔚为大观(例如号称书法第一人的王羲之,就连一件真迹都没有)。
对于临习者而言,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颜鲁公书体涵盖楷书与行书两大类,其《祭侄稿》号称“天下第二行书”;二是其最著名的作品,其真迹大多至今犹存,且保存完好,这样就为临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图二:《多宝塔碑》图三:麻姑仙坛记图四:《祭侄稿》图五:《争座位帖》图六:《颜氏家庙碑》3、颜氏满门忠烈,安史之乱中,其兄为国捐躯,颜鲁公以古稀之年,出使叛贼军营,英勇不屈,骂贼而死。
以书家而言,当为第一忠烈之人
其书品人品,交相辉映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是真的吗这个协会不存在吧
中国硬法协 和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都是两个组织个是民政局登记的协会,一个没民政局登记的协会。
并不存在真和假之说。
协会就是一个组织的名称,书法组织都是书法爱好者或者在书法方面获得较高成就的一群人自发组织成立一个协会组织或者群体。
这样的群体和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我国的书法艺术,又不是要制造假货或者走私贩毒之类的事情。
被说的那么严重,没有必要对书法组织进行恶意褒贬不一的攻击。
这两个组织里都有很多全国著名书法名家是他们的成员。
庞中华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成员和主席,而四次登顶全国最高级别钢笔书法比赛特等奖的顾仲安大师是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的成员和副主席。
所以书法爱好者和书法从业者不要对这两个协会有个人的偏激和偏见。
登记或者没有登记,他们都是我们书法爱好者的组织。
目的是推广中国书法,传承中国书法,让更多的人学习好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