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什么
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以上回答来自★糕调★小说团@坐看枫临晚 】【如果满意的话麻烦采纳为满意答案哦,谢谢啦
】
求全本好看的历史架空小说,类似极品家丁。
。
。
《江山美色》出版后《江山》作者墨武,背景是隋也是架空中的极品
文笔也是一流
也绝对符合“一个小说作家首先应该了解历史、时事、心理学、医学等多方面的东西”难得的好书啊。
,内容情节绝对ok,这书这个月实体的要出完了,下个月在当当、卓越上买个全套
O(∩_∩)O哈
小说简介 穿越到隋末他突然发现,这里没有李元霸,只有李玄霸,拎不动几百斤的大锤,还是个病夫,奄奄一息,[1]这里没有宇文成都,宇文化及也没有想像的那么有用,甚至要看他脸色行事。
穿越到隋末的他突然发现,原来那时杨广还没有大被同眠,美女万千,昏庸无道,他竟然有着崇高的理想,雄伟的抱负,目标之远大就算他这个现代人都是为之心悸。
他本来以为乱世之中,做土匪是份很有前途的工作,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成为朝廷的红人,杨广最信任之人,李渊这个传说中的酒色之徒也要和他称兄道弟,当他红的发紫,想要一展宏图的时候,却是无奈的发现,世道乱了,乱的一塌糊涂,乱的不可收拾。
他突然发现,隋唐十八条好汉一半都是捕风捉影,无可觅寻的人物,第一条好汉却是响马流寇推崇膜拜的萧布衣。
萧布衣以布衣起家,白手天下,铁骑纵横,莫谁敢挡
而他,就是萧布衣
在谈明,论宋,说春秋之后,英特颂图书策划推出的新历史小说《江山》,近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墨武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试图用心灵重写隋末乱世经典的野心。
与《明朝那些事儿》相比,同样是通俗历史读物的《江山》严密讲述了一个乱世背景下的完整故事,情节密集紧凑;而与架空历史小说《新宋》比较,《江山》承载着的内容则更为汪洋恣肆,蔚为大观。
隋,前承三百年南北朝分治的血腥暴戾,后启中华文化巅峰的大唐盛世,然而与开启大一统帝国的秦朝极为相似,也落得个短命而亡的结局。
如同一颗流星,划开历史苍茫的天幕,刚猛强健、风华绝代,却又迅速归入沉寂、神秘离奇。
《江山》就是这样一部讲述隋末乱世中人间传奇的大作。
《江山》的书稿经一些知名作家试读后,便迅速得到了韩寒、麦家、阎连科、阿来、贾平凹、周大新联合盛誉推荐。
《江山 壹 初入帝都》欲罢不能的传奇故事 隋末唐初,一个真相已被刻意掩盖的时代,那里本来演绎着气势如虹的天朝悲歌。
一个现代驯马师,经过一次神奇之旅,被带到了乱世将至的隋朝末年。
他的魂魄附在一个年青的土匪身上萧布衣身上。
为了在乱世中谋生自保,他和几个兄弟踏上了塞外买马的历程。
然而不凡的身份,命定有不凡的人生…… 一次历险,他遇到历史上最传奇的侠客虬髯客;而神秘的龟甲天书,给这乱世平添了说不清的变数。
一个心机出众的女子,欣赏他的绝世天资,暗中在为他铺平仕途,是真心辅佐他,还是在利用他
争锋草原,名扬突厥,得遇威德隆厚的隋室公主,天数为他安排的又是什么
一纸东都诏书,让他敲开了神秘莫测的朝堂之门,有赏识、有嫉妒、有提携扶助、也有暗中踩踏,多次奇遇中,危机一一履过。
才情风流的杨广,温柔娴淑的萧皇后,千古传诵的风尘三侠,隐忍无敌的李家父子,飞扬跋扈的宇文化及,一代奇女裴茗翠…… 没落门阀和新贵间的冲突,尽在东都朝堂上演中。
栩栩如生的“大人物”们 主人公萧布衣是一个“潜伏”在乱世中的局外人,从塞外到中原,从马贼到朝廷新贵,无意中却牵连起了整个隋末江山的争霸棋局。
《江山》在真实的历史故事中融入武侠和悬疑,既有啸傲疆场的大风长歌,更有宫廷权谋残酷角力。
作品中埋伏的神秘太平道长线和大大小小的悬念伏笔,更是草蛇灰线,绵伏千里,使得整部作品浑然一体,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江山》真实再现了那些耳熟能详,但又在历史中模糊暧昧的面孔。
不拔高,不标签化,不再有《隋唐演义》中虚构的英雄座次榜。
而是进入人物彼时彼地的内心世界中,说出了在那个天翻地覆的大时代中,某些人因缘际会,血泪加幸运,权谋加挣扎,不得不成为“英雄”的真相。
杨广、宇文化及、虬髯客、李靖、红拂女、张须陀、刘武周、程咬金、李玄霸、李渊、李世民、翟让、李密、尉迟恭、袁天罡、孙思邈、长孙无忌、虞世南、魏征。
。
。
。
。
。
凌烟阁上二十四功臣悉数登场,一时多少“英雄”
世道人心深处有悬疑 作者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从普通人的人性出发,尝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历史命题的探察。
对于结束三百年年战乱一统天下却又短命而亡的大隋的探讨、隋炀帝杨广的内心解读、新旧门阀的历史功用、新兴士子阶层的艰难萌芽,农民起义的局限性,甚至暗伏的太平道长线所引发的平行时空观的探讨,以及末世繁华与血腥战乱中人性的坠落与抗争的精彩解读,使得这部作品处处展现出不同于普通流行历史小说的思想深度。
例如《初入帝都》中有关红尘三侠的情节,便使人自然联想到王小波《青铜时代》中的红拂夜奔。
《江山》作者墨武。
新生代历史小说作家,凭三部作品《武林高手在校园》、《纨绔才子》、《江山美色》(《江山》原名)建立强大墨门。
因其作品超强的情节设计能力、生动的文风、精美的语言质地和出色的人物塑造,识者谓其融合了金庸的雄浑大气、古龙的诡异奇绝、梁羽生的稳重深沉和黄易的无限创意,俨然成为新生代新锐历史小说的代表人物。
《回到明朝当王爷》作者月关。
一本牛书
很好很强大
当年起点年度第一文笔不错,情节很棒
《回到明朝当王爷》在故事的情节设定方面,是一叹三咏,一波三折,令读者掩卷后长息不已,在人物的刻画上,对男主人公的描摹,可以说更符合中国古代书生(士或仕)的形象,才华满腹的同时却又有一点坚持原则的书生式的痴傻,而这点痴傻不但不让人生厌,还往往让人觉得是一种真性情与真可爱。
对女主人公的描摹,也可以说是更为的出色,书中12个美女,出生在各个阶层,过往经历也跌宕起伏,因此,在这种人物背景的设定与指导下,它对于女性的性格,心理乃至语言和行为有一种更为细腻,微妙却又是合情合理的描摹,体现出一种生动的艺术美,让读者引起一种情思与审美感受,使人物生动丰满。
故事有斗智斗勇中悬念的场面,也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情境性与艺术性都令读者回味无穷。
内容简介 : 阴差阳错间,乌龙九世善人郑少鹏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间。
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既有京师八虎的邪恶,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风流,还有大儒王阳明的心学,再加上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浑浑噩噩中踏进这个世界的主角,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周旋在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
东厂、西厂、内厂、外廷、锦衣卫之间的纷争;代天巡狩清除贪官的故事;剿倭寇、驱鞑靼、灭都掌蛮、大战佛郎机;开海禁、移民西伯利亚……,精彩的故事纷至沓来…… 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就象历史长河中的一条船,因为他的意外出现,这艘原本注定驶向没落的巨轮,会不会偏移它的方向呢
《极品家丁》,作者禹岩,当年盛极一时,该小说在谷歌百度双排名持续四十周前三甲。
虽写完快2年了,但家丁风仍存~~这书我也有一套。
不知你是什么年龄阶段的,这书偏年纪稍青的人。
我两年前看的,笑过,哭过,如今还记忆犹新啊~~~~~ 我看了两边。
这的很好看
内容简介: 年轻的销售经理---林晚荣,和公司的女上司(公司老板之女)到泰山旅游时意外坠崖,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叫大华的朝代(类似古代中国的宋代或明代),成为萧家大宅里一名光荣的家丁(花匠)——天下第一丁(后来因有功而御赐)。
从振兴萧家为起点,智护萧家大院;辱砚秋(大学士梅砚秋,洛凝在京城的导师),欺康宁(诚王之子,小王爷);灭“白莲”(利用六七百人的老弱粮兵,直接铲除白莲教主力团伙);金陵赛诗会(勇夺魁首);轰“圣坊”(为了带走老婆肖青璇),气死玉德仙坊老院主;山东救官银(创造一大奇观——“鱼跃龙门”);奇袭突厥皇宫,活捉突厥小可汗;为苗族人民除去贪官,让苗族人民过上好生活。
每一件事都可以看出林三的智慧,做到在那个时代包括现代的人都很难做到的。
凡此种种,不一而是,林三壮举多如牛毛,贤妻良母(指的是肖青璇)真心相待。
全书叙事“不拘一格”(拘了一格就不是三哥了
)有言:欲知三哥风采如何,且观禹岩家丁风流 《步步生莲》 《回到明朝当王爷》的作者月关写的,目前最红的历史架空小说,背景是五代十国,连载中。
我也在追着看,很好看,昨天又看到了两点半,有点困~~O(∩_∩)O~哈 另外,这书已经写了290万字了~~~ 内容简介: 作为社区工作者的杨得成因为尽职尽责的工作而意外回到宋朝,成为霸州丁家最不受待见的私生子,丁浩。
无权无财,为同父异母弟弟当车夫的丁浩也因此有了梦想,就是在这万恶的社会下成为一个阔少,遛狗取乐,偶尔调戏一下良家妇女。
梦想虽然有些遥远,但是丁浩却不以为然,凭借着自己做社区工作积累下来的社会经验,丁浩应对世人、世事八面玲珑,聪明的抓住身边每一个机会,脱出樊笼,去争取自己想要拥有的一切。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一代佳人小周后,情归何处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的花蕊夫人,恩怨可了
宋廷的明争暗战,南唐李煜的悲欢离合,北国萧绰的抱负,金匮之盟的秘密,烛影斧声的迷踪,陈抟一局玲珑取华山,高梁河千古憾事…… 江山如画,美人如诗,娑婆世界,步步生莲。
《蚁贼》纵横中文网大神级作家:赵子曰。
连载中,已经写了300万字,你可以去看正版,这书前250万都是免费的,去“纵横中文网”注册一个号,投投推荐票(都免费的)支持一下作者。
以超过一千六百万的点击率被书友推崇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架空历史小说之一,被著名的原创文学论坛“龙的天空”评选为2009年度最佳历史类小说之一。
《蚁贼》以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为恢弘的背景,描绘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描写出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国家和文化、个人与民族,种种的矛盾,大人物和小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向,但他们都认为自己才是对的。
给人思考、给人借鉴。
读《蚁贼》,了解千年前的历史,读《蚁贼》,激情处,可就之下酒。
这是一部读网络小说,读架空历史必读的经典大作。
天下大乱,民命如蚁。
纵观江山,谁主沉浮
《蚁贼》一文,自开篇便见不凡,浑厚大气。
寥寥数语,便点出了年代,背景,人物,与遭遇。
此番安排看似简单,但要掌握妥当,实为不易。
不知不觉地,便将读者带进了书中的世界,卷入那段黄沙飞扬,悲壮惨烈的历史之中。
作者文字功力深厚,落墨之处气势逼人。
尤其欣赏一些战争的场面,描述得甚是扣人心弦,淋漓尽致。
如瓮城一役,一路看来,竟感觉是在观赏一幕幕紧凑的影画:战火连天,马蹄铮铮,炮烟弥漫。
杀戮后,战场上肆意泼洒的鲜血,似乎成为了泛黄的画卷中,唯一的艳红之色。
不禁要感叹,战争之中,又有多少无辜黎民老少,死在双方刀枪之下
多少军中弟兄,要将性命抛却
然而,为了国家与民族的自尊而握起兵器去冲杀,是军人的天性与使命,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的光荣
无疑,战争又是一柄冰冷的双刃剑,刺痛了敌人,动撼了整个国家的元气,更从各个方面,无情地考验着战士们的思想与意志。
行军之旅,最是艰苦,何况是一支被敌人攻得奋死抵抗,大败而弃城撤退的军队
正因有此,致使忠义,勇气,智谋,与亲情,都一一地在书中人物身上体现,使原本平凡的他们,因此而闪闪生辉。
看了别人的推荐去读《蚁贼》的,还不是专门推荐,只是一个回帖,所以没报太大的期望。
然而读后颇觉惊艳,虽不至于目眩神迷,忘了此身何在,却也结结实实地享受了一番。
尤其是在书荒期,这份感受分外强烈,再加上所得远远高过期望的反差,足以使懒人如我辈愿意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专门评一评此书,并郑重向龙空毒蛇众推荐之。
先谈文字。
作者赵子曰估计是古文读多了,以致行文略显滞涩,但风韵别致,古味扑面,算得上是极具个人才情的文字。
尤为出彩得是战争场面,惨烈而不琐碎,大处着眼,不失细节。
子曰的文字可能不会让你第一眼就叫好,却能让你一品再品,有点类似教主在《战国》和《战神》中的文字。
并非说他们文风相似,而是说两人的文字都浸润了强烈的个人色彩。
在此预祝子曰的文笔能在淬练中走向成熟,不要学教主,如今的教主已连基本的句子都写不完整了,恍论文风。
次谈情节。
主角邓舍是穿越者,但穿越不过是个噱头罢了。
小邓没有大炼钢铁制造兵器,没有造玻璃挣钱,没有抄袭后人诗文假充大头文人,他所做的,只不过随着当马贼头子的干爹学一身马贼本事,为得仅仅是在乱世中挣扎着活下去,并在求活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关于用兵、权谋和隐忍之道,为得则是更好地求存。
终于在干爹死后,前路一片灰茫时出现一点转机。
携八百众下永平,聚兵入高丽,占双城,经过一连串扣人心弦的战争和谋攻之后,初定西南朝鲜,也至此才让人稍稍松了一口气,无论是小邓还是读者。
再谈人物。
邓舍无疑是个鲜活的人物,面临抉择时会有内心冲突,却不优柔迂腐,临机决断,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呃,一言以蔽之,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只有在十几年的颠沛和厮杀中才能浇漓出这样的人物,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在乱世“合理”地活下去。
就像凤凰,浴火重生,小邓便是在人命如蚁的乱世战火中将前世今生糅合为一。
还有赵夫人,河光秀,洪继勋,吴鹤年,还有关铎及其他——不得不佩服作者刻画人物的功力,他不是用枯燥的形容词去写人,而是用语言,用动作,用心理去写人,落笔不多,然一系列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作者大概是不屑于用形容词去简单界定一个人,我也雅不愿多此一举,尽管可以,不欲为也。
或许作者的功力不止于此,随着情节的进一步铺展开,书中人物的形象会愈加丰满吧。
最后谈谈世情。
其实世情的描画离不开作者的文字功底,所以与文字分开来谈,是因为好文字并不必然意味着能成功营造出某一特定年代或某一特定场景下的氛围。
对于元末明初,我很陌生,相信许多人与我一样。
元朝是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朝代,或是下意识,或是刻意为之。
赵子曰用他的独特文字和深厚的史学修养描绘出了一个让我信服的元末世情,从人物谈吐到当时背景下的人物心理,一些细微处竟考据于史料。
态度决定一切,诚不我欺。
(最后说一声,这书喜欢的人极其喜欢,但讨厌的就很讨厌,若不喜,一笑置之~~) 《天可汗》纵横中文网神级作家:西风紧。
文笔上乘,情节设定极品。
这书整本都免费的,你大可去“纵横中文网”阅读。
字数:45万,连载中。
这书是我前几天才开始看的,那晚我看了通宵,第二天早上都留鼻血了~~呵呵 介绍: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穿越到了盛唐,融入了太平公主的长子薛崇训身上。
他悲剧地发现:按照历史的发展,一年多以后他们一家子就会被李隆基杀掉。
李隆基成了他注定的死敌,主角该何去何从,为了生存,他有资格成为逆天牛人李隆基的对手吗
盛唐诗篇,又该如何演绎…… 以上都是爽文无郁闷情节~~放心看
语文小常识有哪些
稍微补充一文体方面:按表达方式来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文;若按体裁来分,则可以分为诗小说、散文、戏剧四大体裁。
诗歌方面:诗盛行于唐,有五言、七言之分,还有绝句、律诗之分;词盛行于宋,又称为长短句,有词牌名;曲盛行于元,有曲牌名。
李白、杜甫合称“李杜”,分别被誉为诗仙、诗圣;李商隐、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秋水对联文库 \\\/ 查查362
宫室洪荒之世,野处穴居;有巢以后,上栋下宇。
注释:上栋下宇:相传有巢氏架屋为巢,缀叶为衣。
竹苞松茂,谓制度之得宜;鸟革翚[hui]飞,调创造之尽善。
注释:竹苞松茂:《诗经》中的句子,指如松竹一样茂盛。
形容房屋建造得好。
(见《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 苞:茂盛。
松竹繁茂。
比喻家门兴盛。
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宇宙漫游者补注)鸟革翚飞:翚:音灰(huī)。
《诗经》中的句子,像野鸡毛和鸟毛一样漂亮。
也是形容房屋建造得好。
(《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 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
旧时形容宫室华丽。
革:鸟张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鸡。
宇宙漫游者补注)朝廷曰紫宸,禁门曰青琐。
注释:紫宸:汉代有紫宸殿。
青琐:宫中的禁门用青色涂抹。
宰相职掌丝纶,内居黄阁;百官具陈章疏,敷奏丹墀。
注释: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黄阁:亦作黄合。
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故称黄阁。
后也用来借指宰相。
(宇宙漫游者补注)丹墀:指宫中的台阶,用丹朱色涂抹,故称丹墀。
木天署,学土所居,紫薇省,中书所莅。
注释:木天署:唐代秘书阁穹窿高敞,称为木天。
后以木天署称翰林学干官署。
紫薇省:据《新唐书·百官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改中书省曰紫微省、中书令曰紫微令”。
五年,复原名。
白居易诗云:“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宇宙漫游者补注)金马玉堂,翰林院宇;柏台乌府,御史衙门。
注释:金马玉堂:汉代有金马门,学士常聚集于此。
宋代苏易简任翰林学士,宋太祖书写玉学之署给他,故后以金马、玉堂指翰林院。
柏台乌府:汉代朱博为御史,府中有柏树,树上有乌鸦,故后来以柏台、乌府称御史衙门。
布政司,称为藩府,按察司,系是臬司。
注释:藩府:作为王室屏障的意思。
臬司:执法司。
潘岳种挑于满县,人称花县;子贱鸣琴以治邑,故曰琴堂。
注释:(无,宇宙漫游者补注)潘岳:潘岳(247-300),字安仁,后人常称其为潘安,西晋文学家。
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
子贱:孔子的弟子叫宓子贱,他担任单父县(今山东单县)的地方长官时,并未像他的前任那样成天忙得焦头烂额,而是常常身不出公堂,潇洒自如地抚琴弹曲,结果把县里的事治理得顺顺当当,受到老百姓的拥戴:“这县官会弹琴,不多事,是个好官。
”见《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谭府是仕宦之家,衡门乃隐逸之宅。
注释:潭府:《韩符诗》有“潭潭府中居”之句,形容深宅大院。
衡门:门上有一根横木。
形容简陋之家。
贺人有喜,曰门阑蔼瑞;谢人过访,曰蓬荜生辉。
注释:门阑蔼瑞:指门庭充满吉祥。
蓬荜:柴门。
美奂美轮,礼称屋宇之高华;肯构肯堂,书言父子之同志。
注释:美奂美仑:《礼记》载“晋献子成室。
张老曰:美哉仑焉,美哉奂也。
形容高大宽敞明亮。
肯构肯堂:堂:立堂基;构:盖屋。
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
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宇宙漫游者补注)土木方兴,曰经始;创造已毕,曰落成。
注释:(无,宇宙漫游者补注)经始:开始。
《诗经》有“经始灵台”句。
楼高可以摘星,屋小仅堪容膝。
注释:(无)寇莱公庭除之外,只可栽花;李文靖厅事之前,仅容旋马。
注释:寇莱公:指宋代宰相寇准,他的庭院很小,只能栽花。
李文靖:宋宰相,厅堂很小,只能容下一匹马转身。
恭贺屋成,曰燕贺;自谦屋小,曰蜗庐。
注释:燕贺:燕雀都来祝贺房屋落成。
蜗庐:蜗牛的壳。
民家名曰闾阎,贵族称为阀阅。
注释:闾阎:音吕沿(lǘ yán),里巷的门,指老百姓。
(闾泛指门户、人家。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
阎指里巷的门。
《史记·平准书》:“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白居易《湖亭望水》:“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
” 宇宙漫游者补注)阀阅:有等级的为阀,有功为阅,指贵族。
朱门乃富豪之第,白屋是布衣之家。
注释:(无)客舍曰逆旅,馆驿曰邮亭。
注释:逆旅:逆:迎接,旅:众人。
书室曰芸窗,朝廷曰魏阙。
注释:芸窗:芸:香草。
(芸窗亦作“ 芸牕 ”。
指书斋。
唐萧项 《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金冯延登《洮石砚》诗:“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着玄云吐翠微。
”宇宙漫游者补注)魏阙:古代宫门上巍然高出的观楼,其下常悬挂法令,后用作朝廷的代称。
(宇宙漫游者补注)成均辟雍,皆国学之号;黉宫胶序,乃乡学之称。
注释:成均: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之一,唐代曾将国子学改名为成均。
辟雍:亦作“璧雍”等。
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
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
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
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
(宇宙漫游者补注)黉宫:周代学校名。
黉,音红(hong)。
(黉门与泮宫的合称,代指学校。
因为黉宫与泮宫皆为古时的学堂或学校。
宇宙漫游者补注)胶序:周代学校名。
(殷学名序, 周学名胶,后即用为学校的通称。
南朝齐王融 《为竟陵王与隐士刘虬书》:“胶序肇修,经法敷广。
”《隋书·炀帝纪上》:“优德尚齿,载之典训,尊事乞言,义彰胶序。
” 宇宙漫游者补注) 笑人善忘,曰徙宅忘妻;讥人不谨,曰开门揖盗。
注释:徙宅:搬家。
揖盗:把强盗请进门。
何楼所市,皆滥恶之物;垄断独登,讥专利之人。
注释:何楼所市:宋代都城里有何氏,楼下所卖的东西多是伪劣之物。
垄断:土冈高而不相连者,称为垄断,后指独占。
荜门圭窦,系贫土之居;瓮牖绳枢,皆窭人之室。
注释:荜门圭窦:竹编的门和墙上挖的小门。
瓮牖强枢:以瓦瓮作窗,以绳子系的门轴。
窭:音具(jù),泛指贫穷。
宋寇准真是北门锁钥,檀道济不愧万里长城。
注释:北门锁钥:寇准自称为守卫北门的锁钥。
万里长城:檀道济为南宋大臣,受冤被诛时说:“这是毁坏自己的万里长城。
”器用。
(檀道济为南宋将领。
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
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
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
宇宙漫游者补注)器用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但用则各适其用,而名则每异其名。
注释:(无)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石虚中、即墨侯,皆为砚称。
注释:管城子、中书君:古代毛笔的别称。
毛笔封在竹管中,又是书写的工具,故戏称为管城子、中书君。
(由于相传毛笔是蒙恬发明,秦始皇封蒙恬于管城,并累拜中书之故,后人遂别称笔曰“管城子”或“中书君”。
又唐韩愈曾写《毛颖传》,说毛笔被封在管城,叫“管城子”。
宋刘克庄《念奴娇》词:“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
”宋苏轼《自笑》:“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宇宙漫游者补注)石虚中、即墨侯:砚的别称。
游戏寓言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石砚起的姓名。
据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中载,唐人文嵩曾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曰:“石虚中,字居默 ,南越高要人也。
隐遁不仕,因采访遇之端溪,上利其器用,嘉其谨默,诏命常侍御案之右,以备濡染,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
” (宇宙漫游者补注)墨为松使者,纸号楮先生。
注释:松使者:墨是用松树的墨烟熏成的,故称松使者。
唐玄宗用的墨叫龙香脐,一天看见墨上像苍蝇那么大的小道士行走,就呵叱一声,小道士连呼万岁说:“我是墨的精灵,松使者。
”楮先生:楮树皮是造纸的原料,故称纸为楮先生。
纸曰剡藤,又曰玉版;墨曰陈玄,又曰龙脐。
注释:剡藤:纸的别称。
剡:音眼(Shàn)。
剡溪的藤,造出的纸极美。
玉版:纸的别称。
成都的浣花溪,造出的纸光滑,称为玉版。
陈玄:墨的别称。
墨色黑,存放年代越陈越佳,故称。
(宇宙漫游者补注)龙脐:墨的别称。
唐玄宗用的墨叫龙香脐,简称龙脐。
(宇宙漫游者补注)共笔砚,同富之谓;付衣钵,传道之称。
注释:(无,宇宙漫游者补注)付衣钵:衣钵是佛教僧尼的袈裟和乞食用的钵盂(碗);传付衣钵给谁,谁就是接班人。
以后用于指代立接班人。
笃志业儒,曰磨穿铁砚;弃文就武,曰安用毛锥。
注释:磨穿铁砚:五代时桑维翰因姓与“丧”谐音,屡次应试不中,于是铸了一个铁砚,发誓铁砚磨穿才改业,后来果然中了进士。
毛锥:毛笔。
(毛笔的别称,宋陆游《醉中作行草数纸》诗:“驿书驰报儿单于,直用毛锥惊杀汝。
” 元 徐再思 《蟾宫曲·江淹寺》:“文藻珠玑,醉墨淋漓,何似班超 ,投却毛锥。
” 宇宙漫游者补注)剑有干将镆鎁之名,扇有仁风便面之号。
注释:干将镆铘:即干将莫邪,是《搜神记》中所记故事。
中国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匠。
干将,春秋时吴国人,曾为吴王造剑。
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
干将将雌剑献与楚王,雄剑传给其子,被楚王所杀。
其子眉间尺长成,终于为父报仇。
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文字的神采,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宇宙漫游者补注)仁风:指仁德之风。
(仁风是古时美化帝王或地方长官的谀词,言其恩泽如风之遍布。
《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于四海,仁风行于千载。
”晋代袁宏为东阳守,谢安授以扇赠行,宏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
”此后,“仁风”也作为扇的雅称。
)便面:用扇子挡住脸,不使人看见。
(便面本是古时用来遮面的扇状物。
《汉书·张敞传》:“(敞)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
”后来也称团扇、折扇为“便面”、“障面”。
《清诗别裁集》吴绮《见人扇头是友沂绝句怆然和之》:“只令便面春风在,曾向章台拂柳花。
”)何谓箑,亦扇之名;何谓籁,有声之谓。
注释:箑:音厦(shà),传说古代有一种吉祥草叫做箑,叶子自动扇风。
后以箑指扇。
籁:指各种声音。
(籁为古代的一种箫。
也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宇宙漫游者补注)小舟名蚱蜢,巨舰曰艨艟。
注释:蚱蜢:蚱蜢是一种很常见的小昆虫,蚱蜢舟就是小船。
是一种呈柳叶状双仓小船,多用作渔船。
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宇宙漫游者补注)艨艟。
艨艟音蒙冲(méng chōng), 古代战船,船体用牛皮保护。
金根是皇后之车,菱花乃妇人之镜。
注释:金根:用金装饰的车。
菱花:古代镜子背面有菱花图案,故可代指镜。
银凿落原是酒器,玉参差乃是箫名。
注释:银凿落:唐代称杯为凿落。
玉参差:箫长短不齐,故用玉参差指箫。
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注释:(无,宇宙漫游者补注)胶柱鼓瑟: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
瑟:一种古乐器。
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斗筲言其器小,梁栋谓是大材。
注释:筲:音稍(shāo),半斗。
铅刀无一割之利,强弓有六石之名。
注释:铅刀:用铅作成的刀,很软。
强弓:晋朝羊祜的弓要六石的力气才能拉得开。
杖以鸠名,因鸠喉之不噎;钥同鱼样,取鱼目之常醒。
注释:杖以鸠名:古时手杖称为鸠杖,据说是因为鸠吃东西不会噎食,以提醒老人吃饭慢一点。
钥同鱼样:古代的锁和鱼外形一样,据说是取自鱼常睁着眼,以提醒人们注意的意思。
兜鍪系是头盔,叵罗乃为酒器。
注释:兜鍪:鍪:音谋。
(兜鍪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战略物资,战时为头盔,平时又是煮饭的炊具。
后也借指士兵。
宇宙漫游者补注)叵罗:唐李白《对酒》诗:“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醉马驮。
”(古代饮酒用的一种敞口的浅杯叫叵罗。
宇宙漫游者补注)短剑名匕首,毡毯曰氍毹。
注释:氍毹:音渠书(qú shū)。
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
琴名绿绮焦桐,弓号乌号繁弱。
注释: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传此琴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因而名为“绿绮”。
(宇宙漫游者补注)焦桐:相传东汉蔡邕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此琴为焦桐。
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宇宙漫游者补注)乌号:柘树上常有乌鸦聚集,赶走时乌鸦号呼,用柘树做的弓因此称为乌号。
繁弱是地名,出产的弓很硬。
(繁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一把弓。
它相传是中国上古夏朝的两位君主仲康和相时部落首领羿的配弓。
由于羿常常与尧时的後羿混淆﹐所以也有传闻繁弱是後羿射日时所用的弓。
《荀子·性恶》:“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
”宇宙漫游者补注)香炉曰宝鸭,烛台曰烛奴。
注释:(无,宇宙漫游者补注)宝鸭:古时香炉因作鸭形,故称。
唐孙鲂《夜坐》诗:“划多灰杂苍虬迹,坐久烟消宝鸭香。
”烛奴:原为雕刻成人形的烛台。
后泛指烛台。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烛奴》:“(申王)每夜宫中与诸王贵戚聚宴,以龙檀木雕成烛跋童子,衣以绿衣袍,系之束带,使执画烛列立於宴席之侧,目为烛奴。
” 清黄景仁《夜起》诗:“深夜烛奴相对语,不知流泪是谁多
”龙涎鸡舌,悉是香名;鹢首鸭头,别为船号。
注释:龙涎:龙涎香,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称作“阿末香”,云拨拔力国所产。
拨拔力,宋人笔记写作“弼琶罗”,即今索马里的柏培拉。
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说,政和间徽宗检察奉辰库,见前朝旧存龙涎香,既不知所从来,也不知为何物,更不必说用途;及至“以一豆火之,辄作异花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方惊为珍奇,乃至把已经分赐臣下的,又一一收回。
(宇宙漫游者补注)鸡舌:鸡舌香即丁香。
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
《初学记》卷一引汉应劭《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
”唐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 (宇宙漫游者补注)鷁首:鷁:音益(yì),水鸟名。
(古代画鷁鸟于船头,故称。
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法善 徐谓侍者曰:‘取我黑符投之鷁首。
’”明张煌言《舟行阻风口号》之二:“明朝鷁首还东指,禁得谁抟万里风。
”宇宙漫游者补注)鸭头:古时民间有些船只画鸭于船头,故称之。
(宇宙漫游者补注)寿光客,是妆台无尘之镜;长明公,是梵堂不灭之灯。
注释:寿光客:隋代御史王度有宝镜,名寿光客,有病者照之即愈。
梵堂:佛堂。
桔槔是田家之水车,袯襫是农夫之雨具。
注释:桔槔:音节高(jié g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
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
袯襫:音脖士(bó shì),古时指农夫穿的蓑衣之类。
乌金,炭之美誉;忘归,矢之别名。
注释:忘归:去而忘返。
夜可击,朝可炊,军中刁斗;云汉热,北风寒,刘褒画图。
注释:刁斗:用铜制作,古代军队夜间用来打更,白天做饭。
刘褒画图:汉代刘褒画《云汉图》,观看的人都感到热,又画《北风图》,看到的人都凉。
勉人发愤,曰猛着祖鞭;求人宥罪,曰幸开汤网。
注释:祖鞭:晋代刘琨与祖逖要好,曾给好友写信说:“我立志驱除南犯的敌人,只恐祖逖的马鞭打到我的前面。
”宥:音右(yòu),宽待。
汤网:商汤看见有猎人捕鸟,四面用网围住,就说:“这是夏舛的作法”。
于是去掉三面,只留一面,诸侯听说了,赞叹说:“商汤的仁慈兼及禽兽,真是德行高尚啊。
”拔帜立帜,韩信之计甚奇;楚弓楚得,楚王所见未大。
注释:拔帜立帜:韩信打伏时,曾要求部下将敌人阵地的旗帜都换成自己的旗帜,结果敌人大败。
楚弓楚得:楚王的弓丢失了,手下人要去找,楚王说:“楚人丢失了弓,还不是楚人拾到了,何必去找呢
”董安于性援,常佩弦以自急,西门豹性急,常佩韦以自宽。
注释:董安于:战国人,常佩着弓弦以提醒自己保持紧张。
西门豹:战国时人,常佩着牛皮以提醒自己不要性急。
汉孟敏尝堕甑不顾,知其无益;宋太祖谓犯法有剑,正欲立成。
注释:堕甑不顾:甑:音赠(zēng),砂锅。
汉代孟敏曾把甑掉到地上,头也不回就走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已经摔破了,看有何益
”王衍清谈,常持麈尾;横渠讲易,每拥皋比。
注释:王衍清谈:王衍,晋代人,终日清谈,常拿着拂尘。
每拥皋比:宋代张载,号横渠。
常常坐在虎皮坐椅中,皋比:虎皮坐垫。
尾生抱桥而死,固执不通;楚妃守符而亡,贞信可录。
注释:尾生抱桥: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史记·苏秦列传》:“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
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
”(宇宙漫游者补注)楚妃守:楚昭王出游时,将夫人留在渐台,和她约定说,一定派人拿着信符来接她,当楚王派人来接时,使者忘记带信符,夫人不敢随往,结果涨水被淹死。
温桥昔燃犀,照见水族之鬼怪;秦政有方镜,照见世人之邪心。
注释:(无,宇宙漫游者补注)燃犀:《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八:“温峤至牛渚,燃犀照诸灵怪。
”按《晋书·温峤传》载:温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
峤遂毁[即焚烧]犀角而照之。
须臾,见水族覆[意趋]火,奇形怪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
”意甚恶之。
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时年四十二。
”后因以“燃犀”用作洞察奸邪之意。
方镜:传说秦始皇有一面方镜,能照透人心,用来震慑臣子。
车载斗量之人,不可胜数;南金东箭之品,实是堪奇。
注释:车载斗量之人: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
”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南金东箭之品:古代东南地区竹箭很好,西南地区的金矿很好,称为南金东箭。
晋代顾荣、纪瞻等人品行很好,被誉为南金、东箭。
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
注释:传檄可定:韩信曾说,三秦地区传一首檄文就可以平定了。
迎刃而解:晋代杜预进攻吴国时说:“现在的形势就像是劈竹子,破开数节后,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注释:以铜为鉴:古代的镜子是用铜磨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