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黔茶特点
贵州,简称“贵”,贵州也是中主要产茶区,因此贵州茶叶经常被“黔茶”。
贵州省茶产业从2006年以来,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后发赶超,面积排名全国第一。
俗称贵州茶省份贵州面积至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662万亩发展历史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而贵州又是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
五千多万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了贵州特殊的地貌和气候条件。
千百年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饮用、食用,17个世居少数民族参与和创造,历史积淀、汰选,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贵州茶文化资源。
贵州茶文化,从夜郎古国的茶马古道走来,从高山深壑的迷雾深处走来,从侗族的“干劲汤”、仡佬族的“三幺台”里走来,在时光的隧道上定格,滋养黔人,芬芳国人,纵横千古,飘向海外。
独特的文化味道贵州古老而神秘。
无疑,这古老与神秘,也与由茶叶而衍生出的庞大茶产业体系,与悠久深厚的茶文化有关。
贵州地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核心地带,茶叶文明由此发祥。
贵州高原至今得存的古茶树群落与唯一的茶籽化石,以及至今保持着原生状态的民族民间茶文化,昭示着黔茶的绵长悠远。
不仅人类饮茶的文明从这里起步,茶叶的贸易与茶文化的传播也从这里出发,漫漫茶马古道与盐茶古道,在岁月的深处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古往今来,贵州茶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多少与茶有关的民风民俗,还在活泼奔放地描绘千百年来的贵州茶事,活脱脱就是一组组打油诗、顺口溜,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说起贵州茶的文化味道,最具特色的民俗在毕节、威宁等一带老百姓常喝的烤茶。
一个小砂罐、一个水壶、一个茶器皿,三五个人围着火盆自烤自饮,亦称罐罐茶,这种喝茶方式在贵州境内由来已久。
传统的烤茶用的是木柴烧火,其味纯正,茶香具有特色,烤茶的香味很特别,有一股焦香味道,比起煮茶、泡茶独有韵味。
传统喝法有两种,即众饮和独饮,但两种方式的饮法基本一样。
众饮虽然人较多,但每个人都必须用一个砂罐,这是最特别的地方。
每人一个盛茶汤的杯子,开水大家可以共用一壶。
烤制着手中的香茶,这种当地被唤为“乌撒烤茶”的众饮过程,充分展示出彝族乌撒文化中的茶文化特质。
当地人认为,喝罐罐茶至少有四大好处:提精神、助消化、抗病魔、保健康。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山地内陆省,特别是民族的饮茶习俗古老而独特。
贵州苗族
关于釆茶的诗句
阮郎归 (宋)黄-庭坚黔中桃李可寻芳。
摘茶人自忙。
月团犀腌斗圆方。
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绛纱囊。
品高闻外江。
酒阑传碗舞红裳。
都濡春味长。
《踏莎行·咏汤》(宋)张炎瑶草收香,琪花采汞。
冰轮碾处芳尘动。
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
一杯清味佳宾共。
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踏莎行》(宋)吴-潜红药将残,绿荷初展。
森森竹里闲庭院。
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
尽将前事思量遍。
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