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的利与弊讨论组
1、很好地保护了个人隐私。
在朋友圈里,非好友是看不到你和好友动的,所以不用担心你私被他人利用。
2、好友之间评论或点赞了相同的好友,系统会提醒。
这就避免了像QQ空间里你的好友跟你评论了同一个好友而你却不知道的情况。
3、@了好友,其他人都看不到。
这样你的好友@你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你的信息被他人利用,当然你俩互动的时候也会更加轻松自如。
4、原创的动态不能随意转发,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护你的隐私甚至是知识产权。
弊:1、微商大量出现的今天,我们在朋友圈只能看到货物信息,却没有办法看到他人对这个产品的评价,这就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2、因为只能看见自己好友的评论,所以没办法像QQ空间一样随意添加好友的好友,这样就阻碍了我们交友范围的扩展。
3、自己原创的动态没法转发,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作品,限制了文化的融合与交流。
坐地铁刷卡不出站可以坐来回吗
怎么收费
进站出站都是一个站。
4小时以内,同站进出,3块,超时加价
如果在一个地铁站刷卡进站,又随即刷卡出站会付费吗
即使不够也是可以出闸机的,可以作为欠费处理,再充值以后自动扣除欠费。
只是如果有欠费的情况下,不能再次刷卡进地铁了。
香港广东话为啥叫刷卡就录卡
不是“录卡”,而是“碌卡”。
“刷”粤语常见只有一个读音“擦”,各种粤音字典,另有一异读音“煞”,但不常用。
“卡”是英语“Card”音译,香港译作“咭”,内地译作“卡”“碌咭”最早是香港的讲法,后来被粤语区仿效、流行。
粤语讲“碌卡/咭”,普通话讲“刷卡”。
另外,其实香港广东也有“刷卡”的说法,这是指把磁卡放入或贴近磁卡机,使磁头阅读,识别磁卡中的信息,以确认持卡人的身份或增减磁卡中的存储金额。
因有的磁卡需要在磁卡机上移动,类似于刷的动作,所以叫刷卡。
这虽然也可以用于说银行卡消费,但更多的用于形容刷IC卡,八达通什么的情况。
而用银行卡来进行消费的时候更倾向于说“碌卡”ps:以前没有pos终端的时候,采用手工压卡的形式,需要向发卡银行人工授权,该交易不能自动划账,需要和银行对单后才能收到交易款项。
(好像旧香港电影里面出现过,先是把银行卡放在某方形的机器平台上,然后该机器上面的一块方形板从一边滑到另一边,扫过银行卡。
那个滑的动作香港话来说就是“碌”)pss,关于手工压卡的详细情况——现在几乎找不到手工压卡的地方了.手工压单通常在没有POS机或不能联网的情况下使用。
压单操作必须有压敏复写式的“直接签购单”(至少是两联)和电话。
压单前的检查工作(判断是先看卡上的信息是否有效,然后再翻翻银行定期提供的比黄页还厚的银行卡号黑名单,对对看有没有上榜,如果还觉得不放心的收银还会打个电话问收单行要个授权,再看看身份证什么的.)。
然后,操作员将信用卡用压单设备将信用卡上凸起的卡号、姓名等印到签购单上,并书写金额、日期等资讯,然后拨打收单银行授权专线电话,报出卡片资讯申请授权,并将获得的授权码书写在签购单上,然后持卡人确认无误后签字。
操作员核对签名后,将信用卡及签购单的一联交给持卡人,至此,手工压单程序完成。
授权电话通常会被即时拨打。
在某些通信不畅或信用风纪良好的地区,会遇到商户压卡客户签字后便交付商品完成交易的情况。
授权会在日后完成,惟商户有风险遇到信用卡诈骗(如若客户使用无效卡支付,不立即申请授权码便无法马上发现)。
现在所说的碌卡采用POS终端刷卡,使用银联网络结算,每日营业终了时在机具上做轧帐处理后,收单银行的帐务清算中心收到数据后做批处理并于次日将交易款项划入商户指定的账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