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少念广告词
共有两个版本的广告词:版本一: 正凉茶正宗好欢迎收看由凉茶领导品牌加多宝为您的加多宝凉茶中国好声音喝启力添动力娃哈哈启力精神保健品为中国好声音加油。
本届中国好声音所有学员当中四位导师最得意的门生将踏上娃哈哈启力音乐梦想之旅。
发短信参与互动立即获得苏宁易购的100元优惠券感谢苏宁易购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我们的好声音学员如果获得三位或者三位以上导师认可即可获得苏宁易购提供的1万元音乐梦想基金。
感谢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为中国好声音导师提供的酒店赞助。
关注加多宝凉茶中国好声音台前幕后更多精彩内容,你可以@中国好声音新浪微博,或者是腾讯微信以及登陆中国好声音百度贴吧参与节目互动,还可以登陆优酷,搜狐视频,爱奇艺,土豆网观看节目的精彩花絮,关注网易娱乐了解更多节目的信息或者登陆官方数字音乐平台,下载每期节目最精彩的歌曲彩铃。
版本二: 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欢迎收看由凉茶领导品牌加多宝,为您冠名的加多宝凉茶中国好声音,喝启力,添动力,娃哈哈启力精神保健品,为中国好声音加油。
本届中国好声音所有学员当中四位导师最得意的门生将踏上娃哈哈启力音乐梦想之旅。
发短信参与互动立即获得苏宁易购的100元优惠券感谢苏宁易购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我们的好声音学员如果获得三位或者三位以上导师认可即可获得苏宁易购提供的1万元音乐梦想基金。
感谢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为中国好声音导师提供的酒店赞助。
关注加多宝凉茶中国好声音台前幕后更多精彩内容,你可以@中国好声音新浪微博,或者是腾讯微信以及登陆中国好声音百度贴吧参与节目互动,还可以登陆优酷,搜狐视频,爱奇艺,土豆网观看节目的精彩花絮,关注网易娱乐了解更多节目的信息或者登陆官方数字音乐平台,下载每期节目最精彩的歌曲彩铃。
相关内容:华少近日被追捧为“中国好舌头”,原因是他在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上以43秒350字的疯狂语速念完了赞助商名单,这样的一段惊人语速视频也被网友在新浪微博上疯传。
今天华少再次用神样的语速录制视频为香港保钓人士呐喊助威,此次华少38秒钟念完385个字,刷新的此前《中国好声音》时创下的记录。
华少因主持哪个综艺节目,被称为中国好舌头
播音员主持人快速法 第段:未曾出声先练气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 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
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
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
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
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
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
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
当中一塌,满盘皆输。
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
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
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①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说——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 ③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 六只大油篓, 六十六枝垂杨柳, 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④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 山下有只猴, 虎撵猴,猴斗虎, 虎撵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⑥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 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这样一练,你哪路音圆润,哪路音干瘪,分得清,找得准。
气、音、字练习非常实用有效 第三阶段:吟诗、吟唱练习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
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①吟诗一般选各个行当的定场诗,因为角色刚刚上场,要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并使他们停止议论,安静下来,所以定场诗应是声调较高,不急不慢,是角色自己兴趣志向的自我剖析,韵律性极强,必须好好练,又适合于喊嗓、练声、练习。
比如《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口似悬河语似流,全凭舌尖压诸侯,男儿何得擎天手,自当谈笑觅封侯”;再如《挑华车》中岳飞的定场诗“明亮亮盔甲射人斗牛宫,缥缈缈旌旗遮住太阳红,虎威威排列着明辅上将,雄纠纠胯下驹战马如龙”。
在万物苏醒,万象更新的清晨你可以尽情发挥练嗓。
②吟唱:具有念白吟诵相夹,半唱半念交相辉映的特点,比吟诗更难,其情感更宜抒发,其音律更宜舒展,正好用来喊嗓发声。
半吟半唱如引子,例如,《宇宙锋》赵艳容上半吟(念)“杜鹃枝头泣,(吟唱)血泪暗悲啼。
”再如阳平关》曹操(半吟念)“只手(吟唱)独擎天,奇勋已早建,(半吟念)虚名扶汉祚,(吟唱)时势魏将迁”。
直接吟唱如《秦琼卖马》“好 汉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乡”,再如《清风亭》“年纪迈,血气衰,年老无儿绝后代”,“听妈妈高声唤悲哀,想必是为姣儿失却了夫妻恩爱”。
③京白(普通话)吟诗:为现代戏表演念词而练习,如用吟诗的旋律,念《毛主席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等。
再如念现代戏一些经典道白,“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点点记在心”,“千枝万叶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等,都是喊嗓练声的好素材。
传统大段念白及一些贯口练习也可在这一阶段锻炼气息和发声。
第四阶段: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
如武生:啊/咳/ 老生:马/来/ 花脸:酒/喔啊\来/ 丑:啊/哈/ 青衣:苦/哇/ 容⌒禀/ 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
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
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
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第五阶段: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 “嘎调”、“翻高”、“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称其为高难音。
在喊嗓练声中练习这路音,注意不可多练,关键是找方法找位置,如果拼命去喊去叫,前面练习的会全部做废,还会伤及嗓子。
练习这路音最忌挤、卡、捏、压、强努、硬拼横气。
老先生说“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劲去喊),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凡遇高扬之字照上法将气提起送出……则听者已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
”这里有窍门,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去探求。
出……则听者已清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
”这里有窍门,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去探求。
参考:
100个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1、【犯上作乱】犯:干犯。
封建统治者指的反抗、起义。
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
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
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
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7、【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
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0、【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中道而废】中道:中途。
半路就停止了。
【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12、【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3、【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举一反三】反:类推。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
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
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16、【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
【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
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出处:《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20、【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21、【华而不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
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
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2、【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
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
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24、【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25、【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
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
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
【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7、【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8、【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
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9、【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 30、【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31、【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
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
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32、【欲速不达】欲:想要。
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33、【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行动要坚决。
【出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 34、【言过其实】实际。
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5、【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6、【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37、【一以贯之】贯:贯穿。
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 41、【有教无类】类:类别。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42、【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3、【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
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4、【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
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45、【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
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46、【饱食终日】终日:整天。
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
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
【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48、【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49、【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同“见危授命”。
【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50、【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1、【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5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3、【惠而不费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
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4、【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
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5、【恶衣恶食】恶:粗劣的。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6、【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7、【割鸡焉用牛刀】也做“杀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58、【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9、【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
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60、【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61、【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62、【 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
能就自身打比方。
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
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
”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64、【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65、【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
形容生活阔绰。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66、【 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
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
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
”67、【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8、【善贾而沽】贾:通“价”。
善贾:好价钱;沽:出卖。
等好价钱卖出。
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
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69、【手足无措】措:安放。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70、【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
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
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71、【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
”7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
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74、【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75、【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
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6、【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
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
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7、【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
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78、【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
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9、【从井救人】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
原用以比喻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
后亦用以比喻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
【出处】《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
’其从之也
”80、【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
”81、【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
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82、【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3、【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
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84、【斗筲之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
【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噫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85、【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
”86、六尺之孤:《论语。
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
(做人应该达到这种地步,把年幼的孤儿托附给你,而你能使对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 87、察言观色:《论语。
颜渊》洞悉对方的言谈,并考察他的动机原由,才有深入的了解。
88、风行草偃:《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加诸於草上,草必定会随风仆倒。
) 89、非礼勿视:《论语•颜渊》对待没有礼貌的人,应当避免接近他,一但人适应了非礼的事,便会渐渐失去坦白公正的心,不能主持公道。
90、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尽力克服私欲的诱惑,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作法,凡事保持适度与社会民众的精神合一,这就是实践仁道的善政。
) 91、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幼苗虽然发芽,不抽穗不开花,有的虽已抽穗但却不结果实。
喻人人称其神童的人,长大成人后,可能变得平庸无能) 92、功亏一篑:《论语•子罕》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堆聚一座山只差一笼土沙即可完成,但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 93、先难后获:《论语•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总比别人先尝苦头,而对於应得的利益从不斤斤计较,这便是仁者的风度。
94、知者乐水:《论语•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赏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态,他的心灵也如同水一般清莹透澈。
95、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岳的万古坚贞,绝不因一时的利害和荣辱,而动摇自己的意志。
96、行不由径:《论语•雍也》选择捷径的人,往往因操之过急而走头无路。
97、箪食瓢饮: 《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形容颜回饮食简单安贫乐道。
) 98、既往不咎:《论语•八佾》对於己经成为过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说些悔不当初的话。
99、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遇到困惑难解的事情,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或地位比自己低贱的人,并不是不件可耻的事。
100、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
(形容颜回十分地聪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