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调解工作室成立仪式主持词

调解工作室成立仪式主持词

时间:2019-10-12 22:40

公司会议怎样主持

邻里纠解案例 生活中邻里纠纷往往是由于人们的理解和沟通,相互之间缺乏谅解礼让,所产生的摩擦 2011年5月,XX社区盘西组居民庄春花与庄永华就两家相邻巷子砌墙一事,发生了矛盾纠纷,双方互不相让,由口角很快发展到动手。

庄春华说这条巷子经常有污水流淌,现在整治酷夏天气炎热,每天都会有阵阵恶臭散发出来,影响了自己家人的生活。

于是庄春华未和隔壁庄永华商量便在在巷子里起了到隔墙。

这一下污水是进不来了,但引起邻居庄永华的强烈反映:你怎么有权随便砌隔墙自己独用?这不成了你自家的巷子了吗?双方很快发生争吵并动起手来,庄永华阻止庄春花继续砌隔墙。

  庄春花向XX街道XX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反映了情况,请求法律帮助。

XX社区调解委员会给予了接待,并及时介入调解。

调解人员先到现场勘察,并向其他居民和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

庄永华说:“我也不是没事找他家麻烦,这个巷子是公共的小道路,她凭什么把它围起来

成了她一家的吗

”社区调解人员针对庄永华提出的问题征询庄春花的意见,问她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没想到庄春花脱口说:“还能怎么办,他打我也打了,骂我也骂了,我岂不是白吃亏呀?现在谁怕谁啊!”调解人员严厉地说:“现在是法治国家,你说的是不对的。

还有,举国上下都在建设和谐社会,邻里之间互动友爱是一种美德的体现。

古人都晓得远亲不如近邻,你们怎么不明白呢”。

并耐心开导她:“第一火气不要大,第二要讲法,第三要讲德。

你耐心地听我讲,污水引发的恶臭,影响了你正常的生活;你可以跟隔壁商量下怎么解决而不是什么也不说就自作主张的忙活起来。

还有违章砌隔墙有两个不对:第一是违章,第二是占为已有,走道是公用的,不能设障。

你的要求是合理的,是为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但行为却是违法的,要纠正。

他虽然动手是不对的,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所以双方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协商才能解决问题。

  通过调解人员的耐心开导劝说,最终双方达成协议。

一、围墙南至前门小屋,北至庄永华房屋卫生间窗户北侧50厘米处,墙高不超过2米。

二、北侧围墙尽头处由庄春花安装一扇门,庄永华同意在自家房屋墙上打一门栓插孔。

门锁钥匙各人一把,出入时通知对方。

三、建围墙及门的费用由庄春花负责,所有权属庄春花,双方签字后生效。

  在社区平时生活中,邻里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纠纷,如果处理不当或多或少会影响着社区安定。

其实邻里纠纷大部分都是些小事,但就因为双方互不相让,导致矛盾激化。

邻里双方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友善和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相互间的通行、通风、采光、卫生、噪音和互不干扰等相邻关系。

如给对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调解作为一种方便高效率、经济实用的纠纷处理方式,在处理邻里纠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民调解委员会分布在我们城市的大街小巷,贴近我们的生活;人民调解工作人员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了解我们的生活。

邻里纠纷也就那些小事情,不至于闹的你死我活的,更不至于闹上法庭,而人民调解就很快捷方便的满足了居民的需要,维护了邻里关系的和谐和稳定,促进了社区的健康与文明,是基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当前人民调解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

1、政府不够重视;政府官员们错位认识,本该市场管经济,政府管公平。

出于急功近利思维,政府热衷于经济政绩,忽视了社会公平和谐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抛弃了人民调解对社会和谐的重要功能,这是当前人民调解工作面临困难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

2、组织不够健全;我国的人民调解工作,原来自上而下,专兼结合是比较健全的,但近多年来,大多数组织弱化了,甚至消失了。

有的有名无实,连兼职的人都不配备,更不用说专兼结合了。

3、积极性不够高;基层人民调解员本应是人民调解工作的主力军,但是因为该项工作被弱化了,干好干坏一样没人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找事干就是找麻烦,致使很多本来很小的事情甚至酿成大案。

4、个人利益之上思潮盛行。

当今社会个人利益至上思潮很严重,不论是调解人还是被调解人都处于个人利益的漩涡之中,很多问题理不清头绪,看不到节点,说服和被说服都很困难。

基层法庭调解工作几种常用方法

调解是提升法院司法形象和公信力的重式,是诉讼的“人性化”选择,有利于社会的与稳定,更符合诉讼效益和“司法公正”的实质要求,能有效减少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和节约司法资源。

因此,案件的调解工作是基层法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案件调解方法是搞好法庭调解工作的重要内容。

下面就基层法庭案件审理调解中,笔者经常适用的几种调解方法谈点体会和感受。

\ 一、心理缓和法。

认真做好调解工作,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往往也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基层法庭在审理民事纠纷时,适用心理缓和法进行调解,其目的主要是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尽力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消除双方当事人的敌对情绪和紧张心理。

具体为于开庭前,由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在办公室或调解室,与案件当事人先聊一聊其它方面的事情,如家里人口多少、种了多少耕地,做什么工作、经济条件如何等与生活有关的话题。

在聊天的过程中双方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尽量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为案件的顺利调解做些铺垫。

同时在调解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当事人充分发表意见,并充分尊重当事人,体现法庭的人文化关怀。

\ 二、批评教育的方法。

法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有过错的当事人该批评的坚决批评,该教育的坚决教育,使其认识到错误,转变其态度,配合审判工作。

同时也使无过错方感到法官是非分明,公正可信,增加对法官的信任感,最终有利于促使当事人双方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达成一致意见。

\ 三、因地制宜的方法。

法庭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应抓住不同当事人的心理特征,研究其各种行为规律,区别对待,分而治之,有针对性地做矛盾调解和疏导工作。

一是对债权明确的经济纠纷案件,主要围绕法律规定和双方的权利义务这个主线做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使债务人认识到自己应尽的法律义务,积极履行债务。

对不懂或知道很少法律规定的债务人,可以让他先看法律的明文规定,然后再对其进行解释及帮助分析不履行债务的法律后果,促使其履行债务。

二是对离婚案件,如果双方当事人的感情确已破裂,就因着力解决财产的分割和未成年人的抚养问题,尽可能地为弱者争取更多的生活权益。

对感情尚可或一时之气来离婚的,可不急于立案受理,或立案受理后多次对其双方进行教育疏导,使双方知晓离婚于己、于家、于子女、于社会之不利,促使其双方重归于好。

三是对一般伤害案件,则主要抓住受害人为出怨气而诉讼的心理,让受害人先把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

审判人员主持调解的过程就是要让双方相互妥协的过程,要使做出让步者清楚让步对己有利之处。

另外也让受害人明白过高诉讼要求不符合法律规定,不会得到法庭的支持,使其诉求期望回归理性,诉求标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四是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当事人,则要措词严谨,直指要害,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当事人,则要耐心倾听和细心解释,对年轻人要直截了当,干脆果断;对老年人,则要表述委婉,语气平和。

\ 四、合力调解的方法。

法庭应善于寻求法庭之外的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协同调处矛盾,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各方面对当事人施加影响。

一是律师。

有些当事人对法律不了解,对法官又缺乏信任时,此时应抓住当事人相信代理律师的心理,让代理律师去做解释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代理律师作用,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是司法所干部、调解组织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

这些人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让他们协助调解,往往事半功倍。

法庭调解可采用“委托调解”即托出去和“邀请调解”即请进来的形式调解案件。

三是亲朋好友。

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也是法庭调解案件寻求帮助的对象。

因为他们往往对案情的产生和症结比较了解,也容易影响当事人的思想感情。

因此对开庭时有亲朋好友陪同的当事人,可做通当事人亲朋好友的工作,再让他们去做当事人的工作。

\ 五、群体性(类似性)案件榜样示范的方法。

众所周知,大多数人都有趋众心理,即“随大流”思想或者叫做“从众心理”。

在审理这些群体性矛盾或类似性案件案件中,不难发现很多当事人都抱着观望态度,别人怎么做,我就怎样做。

因此在此类案件中能否做通或调解一个案件(或当事人)的工作,是调解好案件成败的关键。

因而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案件作为突破口,让其他案件当事人参与旁听,当第一个案件调解成功,其它几个案件就可随之调解成功。

\ 六、涉老案件倾听的方法。

这类案件是比较特殊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真正矛盾与事实中所表现的争议往往又不一致。

因而审判人员必须要有耐心地从当事人琐碎的谈话中寻找双方矛盾的真正焦点和潜在的解决方法。

这时就是要让他们多说,让他们把心中的积怨一吐为快,当事人心情舒畅了,沟通也就不再有障碍,症结也就自然容易解开,案件也就容易调解。

\ 总之,案件调解环节非常重要,只要审判法官经过认真调解,并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即使案件调解不成,当事人对案件判决结果的接受程度也较高,服判息诉的可能性越大。

立案庭 刘军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