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曲是在怎样的背景中写的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当时前苏联的一本小说《旅顺口》因为部分内容不真实,让周总理十分生气,他责成田汉等人来旅顺收集资料重新创作,李劫夫等人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之后周总理到辽宁视察,接见了李劫夫等人并就当前形势鼓励他们创作出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作品来。
当时的李劫夫正在酝酿创作作品之中,在总理的鼓舞下,他终于写出了《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经典的歌曲。
1968年(我不是很确定)
我想知道《我们走在大路上》歌曲创作背景是什么
40多年前,由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劫夫作词作曲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几乎唱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这首慷慨激昂,意气风发,让人在当时那个时期一唱起来就热血沸腾,豪情满怀,浑身上下鼓满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前进力量的歌曲,流传至今,业已成为跨世纪的经典音乐作品。
那么,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究竟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周恩来总理生前为何那么欣赏和喜爱这首与他当年的沈阳之行有关的歌曲呢
对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作过程,多年来,劫夫的夫人张洛和其女儿李青等都有比较清楚的记忆,沈阳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霍长和撰写的《红色音乐家——劫夫》一书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述。
如今,已经完全可以确定,《我们走在大路上》酝酿和创作于1962年春天和夏天,发表于1963年春天。
本名李云龙,1913年11月17日(农历癸丑年十月二十日)出生在吉林省农安县城的劫夫,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与歌曲创作结下不解之缘的。
1937年5月,他带着一把小提琴到达延安,进入中国工农红军延安人民剧社,继而转到新成立的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专门从事美术宣传工作,同时试笔抗日歌曲创作。
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劫夫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达晋察冀边区,在敌后战场逐渐进入抗日歌曲创作的高产期,先后谱写出《我们的铁骑兵》、《歌唱二小放牛郎》、《王禾小唱》、《狼牙山五壮士》、《忘不了》等传世之作。
抗日战争后期,他转到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出任冲锋剧社副社长。
1945年11月,他随部队挺进东北,担任由冲锋剧社改建的热河军区胜利剧社副社长;转年开春,加盟原冀热辽军区尖兵剧社,转任冀东军区文工团团长,在其祖籍之地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和音乐创作活动。
1948年秋天,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文工团团长的劫夫,转到前身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任音工团副团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的基础上负责一手创办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并将其发展成全国有名的沈阳音乐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劫夫在全力以赴地从事音乐院校领导工作的同时,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通俗歌曲,成为国内少有的高产作曲家,并在1964年4月就在沈阳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
“文革”风暴来临,他遭受冲击,幸而得到来自中央上层的“保护”,未被“打倒”。
后来,因种种原因,他在林彪事件中受到牵扯,长期受到“隔离审查”。
1976年12月17日,刚刚年满63周岁的劫夫,被猝然突发的心脏病夺去生命,留下了一曲异常凄婉的长长悲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曲,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音乐旋律。
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构思酝酿于1962年的春天,并不是偶然的。
当时,共和国刚刚告别艰辛、苦痛的三年困难时期,即将进入“知天命”年轮的劫夫在那时酝酿创作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正是那个时代最强音的能动反映,是中国人民矢志战胜天灾人祸,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心曲与战歌, 毋庸讳言,在共和国遭遇三年困难时期,作为作曲家和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的劫夫,心情也是相当压抑的。
1957年春天,他在“整风”、“鸣放”时对全省文艺工作提出了一些批评意见和建议,后来险些被划为“右派”。
1959年冬天,在“大跃进”时表现并不怎么后进的劫夫,在“反右倾”斗争中却受到了严重冲击,被定为“犯有右倾主义错误”。
当时,他被迫作出“检查”,产生了不如去做“一个普通百姓”的念头。
而心情的压抑和情绪的低落,也影响了歌曲创作,他在那两年创作的音乐作品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作为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和一个人民的作曲家,劫夫的心情开始好转,情绪重新高涨,是在1962年春天。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被称作“七千人大会”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对“大跃进”以来的工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全面总结,确立了以调整为中心的经济工作方针。
在“七千人大会”召开前后,全国各地对在那几年搞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特别是在1959年冬天搞的“整风反右”运动中,受到不恰当甚至错误批判和处分的一批干部普遍进行了甄别平反,劫夫的“犯有右倾主义错误”问题也在1962年春天得到了及时甄别。
看到共和国历经几年的艰险与磨难,在那个新春开始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面复苏,劫夫的心情是异常激动的。
他觉得,战争年代的良好作风和革命斗志又回来了。
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被党培养多年的文艺战士和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音乐家,理应把党和人民的这种起死回生、回天再造的精神写出来,唱出去。
在春日载阳、东风解冻,一扫肃杀郁塞之象的百卉昭苏的那个春天,正在为诗词继续倾心谱曲的劫夫,觉得心中袭满了慷慨悲壮的美感。
在那些日子里,他突然萌生了一种像战争年代那样,为祖国和人民谱出一曲斗志昂扬的进行曲,写出一首鼓舞人们继续奋勇前进的战歌的强烈欲望。
自此,表达这一战歌主题的词语开始在他的脑迹盘旋,唱出这一进行曲的基本旋律油然在他胸中涌动。
把异常复杂的情感用比较明快的歌曲表达出来,并不容易。
劫夫这首讴歌新的时代气韵的歌曲创作,并没有像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一些歌曲那样顺口而出,一气呵成。
此外,是否应当写出这样的歌曲拿出去发表,他依然有些拿不太准。
春去夏来,劫夫利用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在下榻的北京饭店向曾经担任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的老战友、时任中共辽宁省委文化部部长的安波谈了自己的创作念头与想法,以及初步形成的“坯子”。
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创作出风靡一时的秧歌剧《兄妹开荒》的著名音乐家安波,听到劫夫的话很受感染,心情也很振奋,当即鼓励劫夫,说他这个创作路子是对的,歌曲还是得反映时代本质的东西。
这在思想和精神上,坚定了劫夫把这首尚在胚胎中的歌曲创作出来的信心和勇气。
事有凑巧。
就在劫夫向安波“亮底”之际,中共中央东北局和辽宁省委决定为正在沈阳主持召开工业调整会议的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组织两场文艺演出,电召安波火速返回沈阳准备。
劫夫随同安波赶回沈阳几天后,在演出现场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并被周恩来请到住处,进行了夤夜长谈。
应当说,是与周恩来的那次夤夜长谈,使得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曲创作得到脱胎而出。
据有关人员回忆,1962年春末夏初,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了落实“七千人大会”精神,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与国务院一些部、委主要领导人一同来到沈阳,从5月29日起主持召开有东北局和东北三省主要领导同志参加的工业调整会议,先后在沈阳停留有18天。
会后,周恩来等人又去吉林、黑龙江等地视察了工业生产情况。
两场文艺演出是在工业调整会议即将结束时举行的。
同年6月14日晚上,周恩来在观看了辽宁省文艺工作者以音乐会为主要形式的歌舞晚会之后,余兴未尽,把陪同他观看演出的安波,还有安波在晚会现场介绍与他见面的劫夫邀请到了北陵休养所。
在简单地吃点夜宵之际,周恩来与他俩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倾心交谈。
在交谈时,肩负使国民经济走出困境重任的周恩来的感情分外激动。
他向两位音乐家讲述了当时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并直言不讳地谈到了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等问题。
当时,他异常激动地说,你们要相信,党和国家有能力、有力量率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继续前进,对此大家要充满信心。
这次谈话,持续到下半夜两三点钟。
由于已到凌晨,安波和劫夫听完周恩来的谈话后,就便住在了北陵休养所。
劫夫当时听了共和国总理的谈话,心情相当激动,到了临时安排的房间,依然睡意全无,一再向同样激动难眠的安波表示,周总理的谈话,对他教育和启发很大,他一定要以周总理的谈话精神为宗旨,唱出中国人民高抬起头,挺着胸膛,鼓足勇气,振奋民族精神,战胜一切自然灾害和艰难困苦的勇气和精神,并决定把周总理说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等原话用到歌词里,直接把周总理倡导的不屈精神和钢铁意志传达出去,表现出来。
据说,就在两人彻夜未眠之际,劫夫定下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基本歌题和主调。
种种情况表明,意外得获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的夤夜长谈,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作并没有因此而一蹴而就,水到渠成。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作,反而成了劫夫分外心重、精雕细琢的音乐作品。
那一年,劫夫一面反复琢磨《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词曲,一面从正在谱曲的诗词中汲取营养,并在那年冬天顺利地谱出木青作词的《哈瓦那的孩子》等配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歌曲。
据林成敦在1983年第2期《音乐生活》发表的谈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诞生与特色的《唱而不衰 析而见长》一文回忆,《我们走在大路上》初稿的歌名和第一句歌词都是《我们走在宽广的大路上》,句子长些,作为歌名也不简练、醒目,谱成的曲子也有点拗口,不利于音乐表现。
当时,劫夫在家里试唱时,有人提出,能否把句子再简练些。
后来,劫夫经过多次修改,去掉了“宽广的”这一形容词,才把歌题和第一句词都精练成“我们走在大路上”,使歌名显得异常明了、响亮,起句的旋律也可颇有气势和勃勃生机地喷口而出了。
时至1963年春天,劫夫在赶写一些歌颂雷锋的歌曲前后,《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创作终于瓜熟蒂落,脱颖而出。
经过反复修改和凝练,他加上了强调主题和气势的副歌,自己反复吟唱,并多方征求修改意见,在感到可以比较圆满地交卷以后,才将其拿给省内有关报刊,并把成稿带到北京,交给了《歌曲》杂志。
著名音乐家吕骥等对之略加斟酌、改动,主要是把“走在我们的前头”改为“毛主席领导的革命队伍”,使之在《歌曲》杂志迅速发表出来。
上口易记的二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我们走在大路上》问世以后,迅即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由衷喜爱,很快就唱遍了祖国大地。
《我们走在大路上》,理所当然地成了那几年人们久唱不衰、脍炙人口的群众歌曲
关于日食的诗句,有多少就多少
教学目的一、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想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
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为增强感性认识,最好准备好赵州桥、卢沟桥的详细挂图,以便在课堂上边看图边分析。
五、布置预习,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时数 二课时第一课时检查预习,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
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洨(Xiǎo) 匀称(yun chen) 鷟(zhuo) 佥(qiān) 河堤(di)2.补充解词: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
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第二部分(第3—9段):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三部分(第10段),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 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五、完成课后练习五六、布置课后作业精读课文,研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并列出层次表。
第二课时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总结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复习1. 提问: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略)2.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二、学习新课1.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
(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小结:开头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
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
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
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小结: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
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
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
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名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
小结:由整体到局部(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赵州桥: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准确数字和概数的词句。
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二十三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
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
为什么
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
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
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
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2)教师突出一些有修饰语和关联词语的句子。
让学生分析。
修饰语: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关联词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
两个分句和词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归纳小结:“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组织。
第9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
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
第10段除开头和最后一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
这个句群可以分为两部分,第1、2句是一部分,说明不但兴建了许多石拱桥,而且兴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
第3、4句又是一部分,说明创新建造了“双曲拱桥”,以及这种拱桥的总长度及最大桥拱的长度。
这句群中的两部分,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简介目前我国桥梁发展的信息。
《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绍说:“‘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
几十年来,我国的双曲拱桥有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星罗棋布,遍及城乡。
据1991年3月份资料介绍,全国已建双曲拱桥20多万座,国外已有20多个国家正在推广。
(见《新华日报》1991年3月3日第二版文章《赵州桥后新创造》)(3)中心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作业1. 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附】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茅以升由一般到特殊:石拱桥的一般特点 (一般)练习题:、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谓句。
1.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2.禁止吸烟
3.快一点
4.站住
5.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6.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
解析: 区分主谓句与非主谓句,关键在于要深入领会主谓句与非主谓句的定义,因为它是区分的根据。
所谓主谓句,就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如1、6都是主谓句;所谓非主谓句,就是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如2、3、4、5都是非主谓句,它们依次由动宾短语、形补短语、单个词、偏正短语构成。
另外,要细心区别非主谓句和省略句。
例如:“①下雨了,②雨点很大,③落到地上劈叭作响”。
这个例子中共有3个句子,①句中没有主语部分,也补不出(或无需补)主语部分,所以是非主谓句。
②句是主谓句。
③句省略了主语“雨点”,能够补出主语,如果离开了这一语言环境,句子意思就不清楚,所以是省略句。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 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 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 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成语的识记能力。
仔细辨析,可知B项中“言简意该”应为“言简意赅”;C项中“性命悠关”应为“性命攸关”,D项中“潜然泪下”应为“潸然泪下”。
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成分。
我推了他,一下。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宾语和补语的辨析。
正确答案为补语。
宾语和补语都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宾语是谓语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内容,补语是补充说明谓语的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
“一下”是补充谓语动词“推”的数量,因而是补语。
“他”是“推”的对象,做宾语。
五、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2.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 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
() 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
() 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辨别能力。
表达方式一共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
叙述,指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把人物和事件基本情况交代清楚;描写,指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和刻画;抒情即作者在文中针对某事物抒发感情;议论是作者在文中对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进行议论;说明是对事物的解说和对事理的阐释,这其中叙述与描写,议论和抒情常常伴生。
答案:1.说明2.议论 3.叙述 4.描写 5.抒情 一、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指出并改正。
A.别据一格 小家碧玉 流连潺潺( ) B.挑拔离间 风流人物 矗立拱桥( ) C.无与伦比 河水爆涨 倾听西谚( ) D.绿岛卧波 倒映流水 缎带新颍() 二、用动宾短语作主语的一项是()。
A.研制模仿人的动作和智能的自动机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B.他倒了一杯茶,悠闲地品尝着。
C.提心吊胆的日子真不好过。
D.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大革命。
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相似) 窥(从缝隙里看)见 孩提(六、七岁时) 匝(遮蔽)道 B.风格迥(完全)异 俨然(很像真的) 惬意(称心舒适) 情愫(感情) C.美轮美奂(有光彩的样子) 昭苏(苏醒) 徜徉(安闲自在步行) 偃旗息鼓(倒下) D.姹紫嫣(娇艳)红 并行不悖(相反) 豁(开阔)亮 鸟瞰(向下看) 四、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拱(gǒng)桥 桥礅(dūn) 艰(jiān)固 优(yōu)久 B.陡(dǒu)坡 匀称(chēn) 和协(xie) 疏浚(jun) C.翌(yi)日 湍(tuān)急 铺砌(qi) 并行不悖(bei) D.鸟瞰(kān) 老妪(yu) 迥(jiǒnɡ)异 窥(kūi)见 五、找出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 A.近台的河里一乌黑的是看戏人家的船蓬。
B.住足那一道道长虹之畔,倘徉于桥区的草坪园景之中,你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造型。
C.即使在发达国家,这样的速度也不多见。
D.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园形,而是像一张弓。
不是很好自己找
求河北历史英雄人物和名胜古迹的诗词 或者燕赵大地历史的诗词&文章
001傍山冬日渡 侧水夏天凝 河北张家口云泉 002 礼乐宗先迹 文上都 宣化畿辅先哲 003 青松蟠户外 白鹤舞庭前 承德:乾隆避暑山庄松鹤斋 004 他地特无地 远天别有天 河北平山天桂山真武殿 005 雨过琴山润 风来花木香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西暖阁 006 云卷千峰色 泉和万籁吟 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殿,位于松鹤斋北 007 百年遗迹怀仙吏 一掬甘泉续醉翁 牛昶煦题河北河间瀛西寺 008 波含素影澄心镜 鱼跃清渊识道机 乾隆题文安左家庄行宫,位于文安东北 009 潮声只向雨中听 海气都从云外来 孙鉴题河北河间潮海寺 010 春色芳菲入图画 化机活泼悟鱼鸢 乾隆题涿州行宫,在涿州南里许 011 丹花绿树锦绣谷 清澜白石玻璃江 何绍基题河北何定公园洒然亭 012 殿前无灯凭月照 山门不锁待云封 河北井陉福庆寺 013 梵天阁涌金光聚 香水澜回珠颗圆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宗镜阁,内祀如来佛像 014 国防要隘呼天堑 寰宇称雄是此关 山海关,在秦皇岛东北15公里 015 丽日和风春澹荡 花香鸟语物昭苏 乾隆题霸县行宫,在霸县城南。
澹荡:犹荡漾 016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天下第一关,为山海关东城门。
两京:指长安、洛阳两古都 017 其大神通完十行 是真清净现三身 承德:乾隆题普宁寺大乘之阁,又称大佛寺,内供世界最大木质佛像 018 千古无义夸节义 一身有死守纲常 乾隆题山海关孟姜女庙 019 千载威名垂裕世 万年宗社属神灵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在赵县城南,为我国名桥之一 020 清似钓船闻夜雨 皎如霁月在秋潭 陈希祖题河北保定公园洒然亭 021 日边冲要无双地 天下繁难第一州 河北涿州城楼联 022 三秀草盛云焕彩 万年枝茂露香凝 承德:康熙题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避暑山庄寝宫正殿 023 树将暖旭轻笼牖 花与香风并入帘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 \\\/ 北海:晴桂花韵堂 024 水从碧玉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赵州桥 025 餮口狼牙严垛堞 刀山戟岭插云霄 独石口,长城一个关隘,明徐达所建 026 香袅金炉春昼永 兰芳玉砌晓风清 承德:康熙题避暑山庄东暖阁 027 疑乘画棹来天上 欲挂轻帆入镜中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云帆月舫 028 远比华阳编士女 岂无刘向传贤明 张之洞题宣化畿辅先哲祠。
华阳:指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 029 云笼夜月原无碍 鸟宿秋林亦放参 李基和题题河北正定隆兴寺雨花堂。
无碍:佛教术语,即无挂碍 030 自有山川开北极 天然风景胜西湖 承德:康熙题避暑山庄水芳岩秀,康熙第五景,乾隆时改为乐寿堂 031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 河北承德水月庵 032 石剑攒青千林天杖合 水衣索碧一鉴月槎横 承德:乾隆题避暑山庄延薰山馆,在如意洲中部 033 一览众山空无所依傍 千秋万岁最苦此夫妻 吴恭亨题山海关孟姜女庙 034 震旦现香林人天欢喜 耆阇开宝纲龙象总持 承德:乾隆题妙高庄严殿,在避暑山庄北。
震旦:古印度称中国为震旦 035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
此联有多种断句方式,据方舟文,有10数种之多 036 曲径通幽罕到弥勒内院 高峰入妙巍然兜率天宫 河北蔚县千佛洞(弥勒宫) 037 野外黄花犹似金钉钉地 城内宝塔好比玉钻钻天 河北定县宝塔 038 殿座辉彩千幅画像呼欲出 壁上生花万古忠贤栩如生 高孝德题河北正定隆兴寺毗卢殿 039 福溥人间阿耨耆阇开紫寒 妙函空有栴檀薝卜护金绳 承德:乾隆题普宁寺大雄宝殿,位于避暑山庄北。
溥:广大,普遍 040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文天祥题山海关孟姜女庙,位于山海关东13里望夫石之巅 041 使君乃天下英雄谊同骨肉 寿侯为人中神圣美并勋名 方葆岩题涿州张桓侯庙,在河北涿郡张飞庄园,传为刘、关、张结拜 042 颂纪华封多福多寿多男子 美观帝典乃武乃文乃圣神 唐县尧庙,位于唐县东北都香山南麓,相传尧受封于此,名唐尧 043 万井浓烟人间正熟黄粱饭 四山云起天上应开白奈花 百文敏(龄)邯郸黄粱店吕公祠联 044 万井烟浓人间正熟黄粱饭 四山云起天上应开白茶花 河北邯郸吕仙祠钟离殿 045 下笔千言撷滹水沱山之胜 停轺一望载清风明月而归 汪元方题定州试院揽胜楼。
滹水:即滹沱河。
轺:古代轻小便捷的马车 046 放眼望乾坤身行万里半天下 偷闲谈风月我生百事常随缘 陈钟祥题沧州渤海郡署堂 047 民气渐皆春社鼠城狐知敛迹 臣心常似水带牛佩犊想成风 陈钟祥题沧州渤海郡署堂。
社鼠城狐:指坏人 048 月上斗圆光示教禅心兼法味 风吹清梵乐归诚景福应真言 梁清标题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斗圆光:佛像头部所放出的光环 049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承德:彭元瑞、纪昀题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殿。
八十:即木 050 三摩印证喻恒河人天皆大欢喜 七宝庄严观香界广轮遍绪吉祥 承德:乾隆题普乐寺天王殿,位于武烈河东,磬锤峰西冈上 1、尧,据传说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尧出生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
后人称其为唐尧。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卢龙)人。
3、叔齐,伯夷之弟,与其兄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4、赵武灵王(约前340年—前295年) 名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军事改革家。
5、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
赵国人,与赵王室宗,当届贵族。
战国后期赵国名将。
战国中后期整兵团歼灭秦军之第一人。
6、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慷慨重义,以勇气闻于诸侯。
生于公元前327年卒于公元前243年,死时已是84岁高龄.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 7、乐毅,赵国人,战国名将,领五国之兵连下齐国七十二城。
8、蔺相如,战国名相,英勇大义,智慧宏达,千古佳谈。
9、公孙龙,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公孙龙,字子秉,赵国人(今邯郸)。
10、李牧,赵国柏人(今河北隆尧)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功绩自不必说。
11、徐福,据传为日本天皇老祖,秦时齐人徐福(沧州战国时属齐,安阳内黄战国时属赵)率三千河北儿女东渡日本,至今河北有千童县,每年有大批日本人来千童县祭祖. 12、毛亨,西汉学者,河北河间人,“毛诗学”的开创者。
13、毛苌,西汉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河北邯郸人,今天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汉学大儒毛亨、毛苌注释的“毛诗”。
。
14、韩婴,西汉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注:诗经传承有齐鲁燕赵四家,后惟赵毛苌一家流传至今)。
15、董仲舒,汉初大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始作俑者,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县广川镇)人。
功罪千秋评说。
16、窦太后,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
自她之后,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
17、王政君,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正定人,一生经历七朝,享年84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18、祖冲之(Zu Chongzhi,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中国数学家、科学家。
南北朝时期人。
生于未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
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县)。
19、郦道元,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20、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 春秋战国时代名医。
21、李春,河北邢台临城人,赵州桥的设计者,中国古代著名建筑学家。
22、张角,钜鹿(今河北平乡县)人,汉末农民起义领袖。
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 。
23、刘备,河北涿州人,蜀汉皇帝。
24、赵云,河北正定人,三国名将。
25、张飞,河北涿州人,三国名将。
26、李渊,唐开国皇帝,甘肃成纪人,其祖乃赵郡隆庆(河北隆尧)人。
27、窦建德,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隋末河北义军首领,李家统一中国的最大挑战者,当时是鹿死谁手未可知。
28、刘黑闼,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东)人,隋末河北义军首领。
29、魏征,唐初名相,巨鹿人,中华铁胆直臣。
30、卢照邻,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31、高适,字达夫。
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著名边塞诗人。
32、贾岛,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诗人。
33、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34、柴荣,河北邢台人,著名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
35、赵匡胤,河北涿州人,宋朝开国皇帝。
3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栾城县,苏辙有《栾城集》,以念其祖。
37、卢俊义,河北大名县人。
38、燕青,河北大名县人。
39、武松,河北清河人,因杀人逃入阳谷县。
40、郭守敬,邢台人,中国元朝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
41、关汉卿,河北保定安国人,元曲大家。
42、纪晓岚,河北沧州人,清名臣,《四库全书》主编。
43、张之洞,河北南皮人,洋务运动重臣。
44、孙伏伽,隋河北清河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45、曹雪芹,祖籍河北,伟大的文学家。
46、霍元甲,河北东光县人,著名武术家,燕赵侠士,民族英雄。
如果天津人不是河北人,至少是燕赵人;如果连燕赵人也不是,则霍元甲不是天津人。
47、赵三多,河北威县人,义和团领袖,首先在山东率领义和团起义。
48、大刀王五,河北保定人,燕赵豪杰,京城侠士。
49、燕子李三,河北沧州人,侠义大盗,名震中华。
50、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
51、韩荫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员,八路军平汉支队司令员,一代英豪,传奇名将。
52、张作霖,东北王,辽宁海城人,祖籍河北。
53、张勋,大军阀,鞭子军首领,长江巡查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54、裴文中,河北省丰南县人。
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北京人发现者。
55、王士珍,北洋三杰之龙,河北正定人。
56、冯国璋,北洋三杰之豹,河北河间人,著名笑星冯巩的曾爷爷。
57、冯玉祥,祖籍安徽,生长于河北保定,保定土话保持一生。
58、佟麟阁,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
59、张爱玲,祖籍河北丰润,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评说。
60、郭小川, 现代诗人。
河北丰宁县人。
61、狼牙山五壮士,河北保定人,民族英雄,燕赵遗风。
62、董存瑞,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人,民族英雄,燕赵遗风。
63、马本斋,河北沧州人, 回民,中华抗日英雄。
64、王二小,河北保定涞源县上庄村人,少年抗日英雄。
65、小兵张嘎,河北保定安新县人,少年抗日英雄。
66、杨露禅,永年人,杨氏太极宗师。
67、冯至,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教授。
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68、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69、荀慧生,河北东光人,四大名旦之一。
70、尚小云,河北南宫人,四大名旦之一。
71、盖叫天,京剧武生,号燕南,葬于杭州西湖。
72、于敏,核物理学家,中国氢弹之父。
73、邓丽君,河北大名人,生于台湾,著名歌唱家,一代歌后。
74、王蒙,前文化部长,著名作家、红学家。
75、铁凝,著名作家,现任中国作协主席。
76、裴艳玲,原名裴信。
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兼演京剧,工武生,祖籍河北肃宁。
77、崔永元,崔永元出生于天津,籍贯河北,朝鲜族,央视著名主持。
78、周颖超,祖籍河北唐山,生于河北唐山,内地当红网络明星。
79、葛优,籍贯河北饶阳县,出生于北京,著名演员。
80、姜文,著名演员、导演。
81、钱红,河北保定人,女子游泳运动员,奥运冠军,获51个世界冠军,“蝶泳皇后”。
82、郭晶晶,河北保定人,跳水运动员,奥运冠军。
83、范玮琪,台湾歌手,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系,祖籍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 84,杨公骥教授(1921.01.161989.06.07),是我国著名社会科学家、著名学史研究专家,河北正定人。
85,何梦莲,字净亭,号周溪,正定人。
乾隆己亥举人,历官榆林知府。
有《式古堂诗集》。
86、苏大年,(公元1345年前后在世)字昌龄,号西涧,河北正定人。
至正间他仕年为翰林编修,张士诚称吴王,他被任为参谋。
他自号林屋洞主,人称苏学士。
最擅长画竹石等,能诗文。
87、怀丙,(生卒年月不详),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学家。
精于建筑工程技术。
88、梁梦龙(
—1592),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
89、樊腾凤,河北邢台人五方元音编著者 中国著名 音韵学家 97、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90、王宝强,1984年出生,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人著名演员,代表作《天下无贼》《士兵突击》 91、申宝峰, 河北省邯郸人,80代表诗人,音乐制作人,作词,作曲家,代表作<<我们都是中国人>>,<<好媳妇来亲个嘴>> 92、李想,河北石家庄人,80代表人,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93、韩乔生,河北邯郸人,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 94、庞伟,河北保定人,射击运动员,奥运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二金获得者。
95、祖逖,范阳遒(今河北省定兴县)人,西晋名臣,闻鸡起舞和中流击楫由他而来。
96、刘琨,西晋诗人。
字越石。
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
相貌俊朗,温润儒雅,才华出众,少年时即有“俊朗”之美誉,以雄豪著名。
闻鸡起舞的另一主角。
97、李夫人,汉武帝妃子,死后被追封为孝武皇后,“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便是讲的她。
98、甄宓,字嫦娥,中山无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庙号文昭甄皇后。
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
后人称其为洛神。
99、窦文涛,籍贯山东,出生于石家庄,凤凰卫视主持人。
100 、吴德(1913—199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好学生,英明领袖华主席的好战友,唐山市丰润区人。
曾担任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兼市长,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北京军区政委。
是中共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并当选为中共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常委等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 有点多,挑一些合适的,其余的当做课外知识补充 ^-^
民歌的定义
第一个问题楼上叙述已经很详细了~~(2) 山歌是不是民歌的一种
是 (3) 《草原之夜》是民歌吗
可以算是民歌,取材于民歌,后经人修改(4) 《草原之夜》里的“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请问他的琴是哪一种琴呢
马头琴(5) 《草原之夜》里的“柯克达拉”是什么呢
地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的昭苏县的特克斯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