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脊髓损伤交流会主持词

脊髓损伤交流会主持词

时间:2013-05-19 01:04

09中国大事

1.经济危机 2.H1N1流感 3.乌鲁木齐暴动 金砖四国的会晤,NBA总冠军,金融危机,通用破产,汶川地震一周年,还有最近的方静的间谍门事件

肾、膀胱之于五脏重要吗

时间 人物 事件1879年 冯特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60年 布洛卡1、发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2、大脑左半球额叶受损伤导致了运动性失语症3、发现运动性言语中枢(言语运动中枢)1874年 威尔尼克 发现听觉性言语中枢20世纪60年代 罗杰.斯佩里 用“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19世纪90年 巴甫洛夫 创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1840年 韦伯 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律(即韦伯定律)1860年 费希纳 发现费希纳定律1885年 艾宾浩斯 出版研究记忆成果的著作《记忆》,提出遗忘曲线1968年 马斯洛 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20世纪初 斯皮尔曼 提出能力的二因素理论(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2500多年以前 希波克拉底 把气质分类: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最早划分气质类型并提出气质类型学说的人500年后 盖伦 提出气质的概念1908年 罗斯、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导论》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924年 F.H.奥尔波特 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1925年 艾尔乌德 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1936年 勒温 提出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B=f (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1976年 霍兰德 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划分为:哲学思辨(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经验描述(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与实证分析(始于20世纪20年代),即启蒙期、形成期、确立期20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 霍曼斯 1.创立《社会交换论》,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其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布劳、埃莫森、蒂博特、凯利;1961年 霍曼斯 提出五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20世纪30年代 詹姆斯、米德 创立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19世纪末 弗洛伊德 创立精神分析论;提出“力比多”是精神分析论的核心内容,是性本能;提出人格结构三层次: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荣格 1.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2.提出“集体潜意识”20世纪30年代 霍尼 提出“文化因素论”,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20世纪30年代 沙利文 提出“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公元前328年 亚里士多德 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1890年 詹姆斯 《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20世纪50、60年代 罗特 提出一种控制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时间 人物 事件1958年 海德 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性原则1972年 凯利 提出折扣原则,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1967年 凯利 指出人们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刺激客体、行为立体以及背景1989年 多拉德 提出挫折—侵犯学说,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1977年 班杜拉 提出社会学习论的观点,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1960年 卡茨 提出态度的四个心理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1958年 凯尔曼 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959年 霍夫兰德 提出态度转变的模型,其要素包括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因素1958年 海德 1.提出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海德平衡理论),可简称为“P-O-X”模型,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2.指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1959年 霍尔 对美国白人中产生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12~25英尺、社交距离为4~12英尺、个人距离为1.5~4英尺、亲密距离为0~16英寸1958年 舒茨 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PO);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认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舒茨的三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包容—控制——情感的过程。

1968年 安德森 1.认为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认为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

1973年 多伊奇 提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1965年 扎荣克 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1890年 塔尔德 出版了《模仿律》,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书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被称为先内后外律;1973年 J.Lee 总结六种常见的爱情形式: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1988年 斯坦伯格 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认为在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浪漫爱。

1954年 G.W.奥尔波特 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影响,他人的影响包括“现实、想象、隐含”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1988年 哈特菲尔德 把爱情分为两种:伙伴爱、激情爱19世纪后半期 普莱尔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普莱尔是奠基人1822年 普莱尔 发表《儿童心理》——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1957年 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是“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20世纪20、30年代 维果斯基 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柯尔伯格 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其中“海因兹偷药”最为有名吉布森 通过视崖装置,发现深度知觉1982年 蒙达。

哈特尔 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1993年 据调查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公元前400年 希波克里特 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1861年 布罗卡 发现大脑额叶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会完全丧失1861年 帕斯德 对身体的疾病提出“细菌理论”1991年 李心天 提出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四类判别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1985,1995 郭念锋 提出区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的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1988年 许又新 提出心理健康的三类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1986年 郭念锋 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1967年 霍尔姆斯 正式在临床中应用社会再适应量表(为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1981年 坎纳 编制了两个量表,一个是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量表,计117个题目;二是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计135个题目1982年 戴隆基斯 用坎纳的两个量表做研究,其研究表明:1.被测试人的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数目和严重性比较无关;2.提出一种见解“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3.认为日常生活积累的困难比主要生活事件更能影响健康。

1920年 坎农 使用人体生理变化作为指标,对适应压力付出的生理学代价进行过详细描述(描述了适应压力所付出的生理学代所的特征),又被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1956年 塞利 把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1966年 Sternbach 提出体质、压力论,认为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1960年 Engle 提出器官敏感论,认为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1956年 H.Selye 提出“应激”的概念是机体的一种状态S.Freud 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性神经症,其焦虑分型为道德性焦虑、客体性焦虑、神经性焦虑1967年 A.Lewis 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的特点为:1.焦虑情绪指向未来;2.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3.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快的和痛苦的体验;4.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

蒂文斯 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高尔顿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1890年 卡特尔 1.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2.认为心理学应立足于实验和测验;3.认为心理测验应有统一标准1908年 比内、西蒙 提出的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1916年 推孟 将比内——西蒙量表修订成斯坦福——比内量表,该量表首次使用智力商数(比率智商)时间 人物 事件1937年 库德.理查逊 提出一组分析题目间一致性以估计信度的方法——库德——理查逊公式1974年 《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一书中将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标效度比内 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比内测验麦柯尔 最早使用T分数韦克斯勒 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1965年 伊贝尔 根据长期的经验提出用鉴别指数评价项目性能的标准,鉴别指数D为0.19以下,说明该项目差,必须淘汰1882年 高尔顿 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和建立“自由联想的方法1890年 卡特尔 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了学术贡献1896年 韦特默 在宾西法尼亚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1904年 比奈——西蒙 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条件1907年 大卫 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为心理咨询的产生做出学术贡献1908年 帕森斯 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1896年 在美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作为咨询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9世纪末 韦特默 提出“临床心理学”概念,是咨询心理学的启蒙者1953年 美国心理学会首先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1954年 20多名心理学家 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1955年 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1956年 APA咨询心理分会的“定义委员会”,发表了题为《作为一个专业分支的咨询心理学》的报告书2001年8月 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用版)1986年 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出现在北京朝阳医院1942年 罗森斯 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为“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1949年 威廉森 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主要内容为:受过训练的A—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求助者提供缓助的过程华生 建立“刺激——反应模式“即R=f(S)模式1924年 华生 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不认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1989年 陈仲庚 认为心理咨询应明确三个问题:1.待解决问题的性质;2.咨询师的技术;3.所要达到的目标20世纪50年代中叶 综合快速疗法,诞生于美国托尔曼 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公式B=f(S、P、H、T、A)斯金纳 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R=f(S,A)20世纪50年代 埃利斯 首创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译做“理性情绪疗法”(又叫合理情绪疗法)1955年 韦克斯勒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1981年 龚耀先 修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成中文版1939年 韦克斯勒 首编韦克斯勒——贝勒维量表(W—B)1989年 李丹、王栋 编制联合型瑞文测验(CRT),即彩色型和标准型合并本联合型瑞文测验1938年 瑞文 编制瑞文测验,又称瑞文渐进测验1982年 吴天敏 完成《中国比内测验》的修订1905年 比内、西蒙 编制比内——西蒙量表1904年 斯皮尔曼 首创智力的二因素理论,是因素分析之父时间 人物 事件1986年 张厚粲 完成瑞文标准型测验的修订,并出版瑞文标准型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1960年 推孟、梅里 修订斯坦福——比内量表,采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表示测验成绩,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1908年 出版的比内——西蒙量表的主要新点为:1.使测验题目总数增加到59个;2.首次使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3.建立常摸

体操运动员张楠

姓名:张楠(Zhang Nan)  性别:女  籍贯:江苏  生日:1986.4.30  身高:1.48米  体重:39公斤  项目:体操  辉煌战绩  张楠身材匀称秀气,基本功扎实,意志品质坚强,是一位很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体操新秀。

2003年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张楠夺得个人全能铜牌,取得中国女子体操史上的历史性突破。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张楠再次在个人全能比赛中夺得铜牌。

  运动经历:  1994年在北京什刹海体校练体操,教练是陈健;1996年进入北京市体操队,教练是常惠芳;2001年进入国家队,教练是陆善真、刘群琳。

  主要成绩:  2000年法国马赛体操邀请赛平衡木亚军;  2001年中澳俄三国对抗赛全能、平衡木冠军、自由体操第3名,全国锦标赛平衡木冠军,九运会团体第3;  2002年中澳体操对抗赛团体、跳马、全能亚军、平衡木冠军、自由体操第3名,李宁杯国际体操挑战赛自由体操冠军、高低杠亚军,亚运会女团、个人全能、自由体操、高低杠冠军,荣膺亚运会体操最佳运动员,单项世锦赛平衡木和高低杠预赛第一,世界杯总决赛自由体操亚军;  2003年世锦赛女子个人全能第三名,女子团体第四名;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个人全能铜牌。

  2005年第二十三届大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张楠以9.487分的成绩夺得冠军;  2005年十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女子个人全能季军;  2005年东亚运动会女子全能冠军。

  2006年丹麦第39届世锦赛女子团体冠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女子团体,平衡木冠军。

  作家张楠  [编辑本段]  姓名: 张楠  性别: 女  星座: 巨蟹座  血型: A  七十年代最后一年某炎炎夏日生于沈阳,1999年赴德留学。

喜欢吃、睡、做白日梦以及看足球。

喜欢孩子、小动物和电脑,常常幻想有两个孩子、一只猫、一条狗和一间摆满了书的书房。

讨厌写程序和考试,为自己混入IT行业深感惭愧(在IT行业浑水摸鱼数年,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信息工程系。

)。

十几年来一直混迹于各种学校,期间做过各种兼职工作--清洁工、流水线、程序员、记者、编辑...... 现供职于某出版社。

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给爸妈买一幢有花园的房子,跟孩子和孩子的爸以及我的猫和狗一起安静地生活。

曾用网名Flyingtime在各大网站闲逛。

出版过等五本长篇小说,在各大期刊杂志发表文章近百万字。

  云南省肿瘤医院 副主任医师  [编辑本段]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1993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口腔医学系,2004年赴上海市肿瘤医院进修学习一年。

2006年8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从事眼、耳鼻咽喉、口腔颌面、颈部肿瘤的临床诊疗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撰写专著1部。

擅长于口腔癌、甲状腺肿瘤、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  [编辑本段]  男,1965年8月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共党员,高级建筑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兼任长沙市岳麓区百名专家教授顾问团顾问、湖南省城乡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科技咨询业协会理事、长沙市建筑工程施工招标评委、湖南华嵩建设工程设计咨询服务中心建筑部分负责人、长沙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查专家组成员、永新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顾问等多项社团职务,并列入等多部专家库。

  自1985年以来,发表专著4本(、《未来的建筑世界》、、《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多元+复合》);在国际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24篇。

其中《新图式的提取是建筑创作的核心》一文获国家级奖;并在上发表;获全国性论文奖,已出版成书;《高层建筑模式语言》一文(英文稿)被邀参加英联邦组织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获国家级或省级竞赛奖四项。

其中“H-2.8错层部分悬挂复式住宅设计”获全国“八五”新住宅设计竞赛奖。

完成300多万元科研课题,获科研成果奖两项,分别获省级嘉奖;优秀工程设计奖两项,分别获省优秀工程设计二、三等奖。

96年被湖南大学列入第一批跨世纪学术骨干,近年来作大型学术报告5次,主讲过高层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毕业设计、现代建筑理论、创作理论等9门课程,年均工作量882.3学时,带硕士研究生3届。

完成60余项工程的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工作。

近年来主持完成“五一广场商业特区规划”、“长沙东汉假日大酒店”(6.8万平方米)、长沙市同升湖国际山庄设计等一批有影响的重大工程,是一位既有研究、又有成果的多产的教师。

  华北煤炭医学院副教授  [编辑本段]  男,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

擅长颅脑和脊髓外伤、肿瘤、先天性畸形、血管病和功能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尤其对垂体腺瘤的经蝶手术、脑胶质瘤的综合治疗、顽固性疼痛的外科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脑出血的微创手术等有较深入的探索,还开展了神经损伤的干细胞修复、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生物学发生机制等基础研究工作。

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课题7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参编或参译医学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前,作为主研人之一参与国家863计划科研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

研究方向:1、神经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研究;2、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本段]  1969年12月26日出生于甘肃陇西。

号云斋、云水庐主人,梅庵居士。

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西北民族大学美术系,2003年为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入中国画研究院姜宝林工作室深造。

现为文化部中国画创作中心副主任、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理事、中国美协敦煌创作中心艺术总监,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秘书长、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兰州市文联委员、《当代书画家》主编。

20世纪90年代初,他进行现代书法和实验水墨的创作与研究,现主要从事水墨画创作与研究工作。

书画作品及评论文章见诸于《中国艺术》、《艺术探索》、《艺术界》、《国画家》、《水墨》、《中国美术》、《书画典藏》、《东方美术》等杂志。

2001年出版《感觉——关于张楠现代书法和水墨的实验文本》一书、2003年出版《张楠小品水墨画》、2005出版《名家名画——张楠逸笔山水作品》一书,出版《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张楠》。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展并获奖,荣获1997年东南亚国际现代名家水墨展金奖,1998年入选韩国‘98世界美术大展,2001年获第四届当代山水画大展创新奖,2004年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家邀请展,2005年主持并参加“水墨敦煌”当代著名画家学术邀请展,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长江颂”全国中国画名家提名展、入选中国美协在苏州胥口主办的“太湖情”中国画提名展、入选2005年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秦皇岛新闻》节目主播  [编辑本段]  1997年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学专业,文学学士,一级播音员。

1993年在秦皇岛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从事播音主持工作。

现为秦皇岛电视台《秦皇岛新闻》节目主播。

  张楠小档案  生 日:9月11日  出生地:河北秦皇岛  星 座:处女座  民 族:汉  最喜欢的颜色:红色  最喜欢的格言:行到水深处,坐看云起时。

  业余生活的最爱:旅游,烹饪  最想对观众说的一句话:感谢大家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谢谢大家。

为什么中央新闻联播放完之后还要播出他们收拾稿子的时间

这是从凤凰卫视中文台学来的。

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便于导播进行机动处理。

在这之前,CCTV新闻联手的背景是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

后来,他们学习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做法,撤到世界地图,把背景换成你现在看到的那个样子,同时还把播音员收拾稿子的情景也播了出来。

以前CCTV的新闻联播都是事先录制好,再播出的,这样可以避免差错(含30分钟的稿子,谁都不能保证一点错误都没有)。

因为新闻讲究的是快速,一些重要的新闻,如果在晚上七点之后才送到演播室的话,就得插播,所以,以前我们偶尔会听到“下面播送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

此种情况下,要做到一秒不差,就难了。

这就得给导播留一点余地,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收拾稿子的画面。

收拾稿子的时间可长可短,处理起来很方便。

我们现在看到的新闻联播,有些是事先录制好的,有些是直播的。

这样,新闻联播的差错就多了。

这是在所难免的。

20世纪世界医学的重大事件有什么

1 二十世纪重大生物医药事件  有一些重大事件,超越了医药科技本身。

一直想为上个世纪写一点什么,然而又是十年过去了。

也许,正是又过去了十年,一些重大生物医药事件的意义才更加清晰了。

    一、1906年美国国会批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1906年,美国国会在化学学会推动下批准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

这部法律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的是非标准和价值判断。

美国化学学会试图用人类从来也为曾接触过的纯净物当成未来的食物、药品,并声称这是唯一安全的方式。

由此逐步在全世界多数国家形成了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制度。

赵霖教授在为《百年谎言》中文版撰写序言时指出:“从1906年美国国会批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以来,公众就被错误的安全感所欺骗,该体系制造出的最主要的谎言就是‘化学给人类带来了更美好的生活’,即实验室中制造出来的化学合成物质与天然食物和药物相比,不仅同样无毒无害,反而会更加有效。

”无法想象,这种本身违背生物进化原则的主张被法律化。

那么多的科学家无视基本事实,编造数据,撰写文章支持这个法律的基本观点;那么多著名科技期刊不断发表文章支持这一不合逻辑的准则;那么多机构花费巨额资金提供根本就不会存在的证据。

最终形成了一个遍及全世界的服务于化学工业的巨大体系。

这的确需要人类作出深刻反省。

2二、1909年基因一词被提出  20世纪初孟德尔的工作被重新发现以后,他的定律又在许多动植物中得到验证。

1909年丹麦学者W.L.约翰森提出了基因这一名词。

百年来,基因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种植、养殖、军事、环保、医疗等领域都进行了深入探索。

人类的基因谱被全部译出。

实际上,基因改变包括基因重组技术,就是在制造新物种。

因此,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同时,原来被认为是遗传疾病的银屑病、糖尿病等,都期望会因为人类基因的破译而得以解决。

结果却非常让人失望。

这些疾病几乎都不能通过基因技术解决。

曾经无数号称是基因治疗技术都被说成具有确证无疑的效果,也常常都有著名科学家为之实验证明,忽然踪迹皆无。

基因,是一个影响了上个世纪的最重大生物事件。

3 三、1921年班廷发现胰岛素  加拿大医生班廷成功提取到狗的胰岛素。

当胰岛素用于切除胰腺的狗之后,狗的糖尿病症状得到缓解。

1921年班廷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此后,人们一直认为糖尿病就是胰岛素缺乏。

1988年,Reaven发现多数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超出健康水平。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切除胰腺的糖尿病不是1型糖尿病,也不是2型糖尿病,而是继发性糖尿病。

胰岛素的发现与合成,挽救了继发性糖尿病、1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命。

至今,胰岛素仍然是糖尿病治疗中最重要的激素药品。

另一方面,胰岛素也成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

很多商业学术专家为了胰岛素市场而把胰岛素抵抗解释成胰岛素相对不足。

目前,由此建立起来的各种治疗手段都不让人满意。

二十世纪的理想幻灭,预示着全新的认识必将在新世纪出现。

4四、1928年青霉素诞生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制取了青霉素。

1929年6月,弗莱明把他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

他把这种青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1940年,在牛津大学主持病理研究工作的澳大利亚病理学家佛罗理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一起制取了高浓度的青霉素。

之后,佛罗理把样品带到美国,在美国开始了大量制造。

1945年,弗莱明、佛罗理和钱恩三人,因在青霉素发现利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

科技的发展最后要通过产业发展服务更多的人。

也只有产业的影响,才使弗莱明在发现青霉素17年之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青霉素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药物之一。

尽管今天很多人反对乱用抗生素,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这一发现的伟大贡献。

5五、1952年青蛙细胞核移植克隆实验  从1952年起,科学家们首先采用青蛙开展细胞核移植克隆实验,先后获得了蝌蚪和成体蛙。

此后,克隆技术快速发展。

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博士科研组公布体细胞克隆羊“多莉”培育成功。

1998年1月,美国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的科学家们以牛的卵子为受体,成功克隆出猪、牛、羊、鼠和猕猴五种哺乳动物的胚胎。

对这些胚胎最后全部流产有两种观点:(1)乐观者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某个物种的未受精卵可以同取自多种动物的成熟细胞核相结合。

(2)悲观者认为,目前狮虎兽尚不能达到长寿,更不能繁殖后代,而这些远亲动物之间的结合更是在制造不能成活的怪胎。

  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在这方面中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

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可能是一个福音。

克隆技术可解除那些不能成为母亲的女性的痛苦。

  所谓克隆技术或者试管婴儿,都必须在母体子宫孕育。

因此克隆出来的个体也完全具备人类的精神。

这就为克隆人体器官提出了伦理和人道上的困境。

61952年青蛙细胞核移植克隆实验  从1952年起,科学家们首先采用青蛙开展细胞核移植克隆实验,先后获得了蝌蚪和成体蛙。

此后,克隆技术快速发展。

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博士科研组公布体细胞克隆羊“多莉”培育成功。

1998年1月,美国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的科学家们以牛的卵子为受体,成功克隆出猪、牛、羊、鼠和猕猴五种哺乳动物的胚胎。

对这些胚胎最后全部流产有两种观点:(1)乐观者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某个物种的未受精卵可以同取自多种动物的成熟细胞核相结合。

(2)悲观者认为,目前狮虎兽尚不能达到长寿,更不能繁殖后代,而这些远亲动物之间的结合更是在制造不能成活的怪胎。

  在农业方面,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高产品种,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在这方面中国已迈入世界最先进的前列。

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可能是一个福音。

克隆技术可解除那些不能成为母亲的女性的痛苦。

  所谓克隆技术或者试管婴儿,都必须在母体子宫孕育。

因此克隆出来的个体也完全具备人类的精神。

这就为克隆人体器官提出了伦理和人道上的困境。

71956年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的发明  1956年,新西兰医生科林•默多克发明了一次性的塑料注射器。

这一发明使乙肝等血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速度得到了抑制。

这一重大事件影响之深,直到今天美国人仍然声称1961年美国BD(Becton Dickinson)发明生产了世界上第一支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一次性医用针头。

西方药物注射医源性传染曾经是巨大的人道灾难,这一灾难仅仅过去半个多世纪。

人们不要忘记这种历史,不要肆意夸大医学前进的神奇,这对未来的人们是一个教训。

同时,我们也可1960年代开始的干细胞的研究  干细胞的研究被认为开始于1960年代,在加拿大科学家恩尼斯特•莫科洛克和詹姆士•堤尔的研究之后。

到2004年,Massachusetts Advanced Cell Technology 报道克隆小鼠的干细胞可以通过形成细小血管的心肌细胞修复心衰小鼠的心肌损伤。

这种克隆细胞比来源于骨髓的成体干细胞修复作用更快、更有效,可以取代40%的瘢痕组织和恢复心肌功能。

这是首次显示克隆干细胞在活体动物体内修复受损组织。

科学家预言,用神经干细胞替代已被破坏的神经细胞,有望使因脊髓损伤而瘫痪的病人重新站立起来;不久的将来,失明、帕金森氏综合症、艾滋病、老年性痴呆、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等绝大多数疾病的患者,都可望借助干细胞移植手术获得康复。

对于科学家们的语言,只要回想一下基因治疗技术就会感觉到让人不安。

目前,干细胞技术对一些机关修复的治疗上取得了进步。

但是对本来就属于系统性疾病的项目,如糖尿病,干细胞所起到的最多只是临时缓解作用。

并且,这种缓解如同拐杖和假肢一样,不能等同于系统健康。

以看到尊重知识产权往往只是美国人对外的要求。

8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