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生晚会主持人串词
迎新晚会主持词串词【篇一:2015迎新晚会主持词最终版】经管学院2015年“情系经管逐梦起航”迎新晚会主持词、串词开场词男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合:晚上好
男1: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建筑大学经管学院“情系经管逐梦起航”主题晚会暨迎新晚会的现场。
我是主持人xxx我是主持人xxx我是主持人xxx我是主持人xxx男2:时光如梭,聚焦今朝,我们又站在了崭新的起点之上。
女2:青春澎湃,活力飞扬,我们迎来了又一年的青年才俊。
男1: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起航,扬帆经管人的激情与理想。
女1:我们的青春在这里绽放,书写经管院的绚丽华章。
男2:今晚我们要用歌声诠释青春的气息,用舞蹈张开梦想的翅膀,女2:今夜我们要用信仰追逐青春的足迹,用热情构建梦想的天堂。
男1:下面我宣布北京建筑大学经管学院“情系经管,逐梦起航”迎新晚会,合:正式开始
女1:请允许我荣幸的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嘉宾,他们是??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男1:本场晚会,我们将分三个篇章为大家展开,第一篇章“初见校园”,第二篇章“邂逅青春”,第三篇章“约定未来”。
串词女2:学校,是见证我们青春与成长的地方,我们在这里耕耘,在这里收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是我们北建大不变的信念。
学校为我们播下了缘分的种子,让我们在这里相遇相识。
首先请大家与我们共同走进本场晚会的第一篇章“初见校园”
怎么提高自己口才
做到晨读。
给自己作个计划,每天早晨比以前提前1个小时起床,可能开始不习惯,不过慢慢的你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因此收获很多。
找个安静的场所大声的朗读,练好普通话及口型,慢慢的你的口感就会出来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觉你有明显的进步。
2\\\/8学会沟通。
在我们日常的为人处事中,要多学会与身边的人交流和沟通,我们要有提高自己口才的意识,并发掘共同点,不要害怕别人不认同你的观点,只要你敢说,你就在进步。
3\\\/8做到敢于同陌生人交流。
当我们有需要时,不要害怕张口,即便是不认识的陌生人,我们也要学会敢于交流,只要你有合适的语言,注意礼貌,你会发觉同陌生人谈话和交流也不是很难,慢慢的只要你做好开头,收效会很多的。
4\\\/8参加学习或是培训。
如果你很想有一副好的口才,自己摸索进步不明显,可以多参加一些学习或是培训。
有时时间不允许,可以在网上搜索类似的节目,只要用心学,很快你会发现你上道了。
5\\\/8多观看名人演讲。
往往名人演讲,都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可以多观看,并学习和总结其经验,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名人演讲是有规可寻的,我们可以借鉴并灵活运用,不久你会发觉自己的进步。
6\\\/8学会多倾听。
与人交流和沟通,有时也要学会多倾听,做一名好的听众,通过聆听,来了解对方,寻找共同语言,为后面的交流提供共同点。
做好倾听者,也是一门学问,向他人学习讲话的方法方式及技巧,相互互动,有助于提高口才。
7\\\/8学会自我反思。
在空闲时间里,要学会自我反思,想想与他人沟通及交流的不足,以后应该注意哪些,如何提高效率,增长见识。
静坐常思已过,古训很有道理,只有不断的反思反省,才会不断的进步。
8\\\/8克服恐惧心理。
要想口才有很大的进步,就要学会不断的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因为有很多的朋友,不敢放开讲话,问其缘由,说是害怕说错,说的不好,惹人笑话,或是得罪人,这种就是很典型的自卑内向心理,我们只要能够克服这种心理,就会有很大的进步,口才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注意事项要想有很好的口才,需要日积月累,
初一年级放假典礼主持词。
巴金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台湾网 (2005年10月19日)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
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
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
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
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
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
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
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总编辑。
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
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
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
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
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求曾子墨的《墨迹》完整电子版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曾子墨,讲述从华尔街到凤凰卫视的故事。
本书即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今起节选连载。
1.最终,我选择了真实 中国人习惯于高考定乾坤,但美国大学的录取方式却截然不同。
没有统一的高考,也没有各大学自定的入学考试,学生们只需要在中学毕业前参加一个名为SAT的标准考试,分数作为录取参照之一。
此外,就全看中学成绩、申请作文、推荐信和课余工作的履历了。
是否具备领袖潜质成为美国大学最强调的录取标准之一。
每所大学都要求申请人在填表时,把自己作为“领导者”的经历完整记录下来。
中学时,我一直担任学习委员,小学时,又是“三道杠”的大队长,回答这个问题,我并不缺少素材。
然而,另一个问题却让我为难了。
那就是:Have you done any community service
If so,please de-scribe them.(你是否从事过社区服务
如果是,请详细描述。
) Community Service
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我跑去咨询在人大留学的美国学生Nancy,到底什么是Community Service
“什么
你竟然不懂Community Service
”Nancy瞪着大大的蓝眼睛,眉毛高高地快挑到天上去了。
“真的,我从来没听说过社区服务
” Nancy这才恍然大悟,说:“也难怪,你们的学校只教学生考试,学生根本不和社会接触
我们在美国,从小就做义工
” 经过Nancy解释,我才明白Community Service最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义工”。
美国社会强调社区自治,无论小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认为做义工天经地义。
从孤儿院到医院,从流浪者救济中心到社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义工的身影无处不在。
对义工了解得越来越多,申请表里的问题也让我越来越困惑。
我是应该迎合美国人的传统,胡编乱造,写得天花乱坠
还是干脆说中国没有“义工文化”,所以我没有做义工的经历
犹豫再三,最终,我选择了真实。
“我曾经去幼儿园教英语,还曾经在荒山上植树,但在我看来,这远远达不到义工的标准。
做义工可以培养高尚的品德,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
然而在中国的学校,高高的围墙给了学生一片世外桃源,却也让学生与世隔绝。
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学校没有鼓励大家做义工,为什么中国社会缺失义工文化,但我相信,中国人是最有爱心的,也是最愿意帮助他人的。
总有一天,义工会遍布中国。
” 当我坦诚并且毫无修饰地写下这段话时,我并没有想到,正是这寥寥数语,帮助我走进了美国的大学。
一年以后,当我出现在达特茅斯为国际学生举办的迎新派对上,一位胖胖的美国老太太在嘈杂的人群中找到了我。
“我叫Judith。
你是子墨吗
从中国来的
”Judith讲话的速度飞快,一口气说下来,没有任何停顿,洋溢着热情笑容的脸上,好像有一种迫不及待。
“是啊……” 我的话音刚落,Judith就张开双臂,给了我一个热烈得有些夸张的拥抱。
然后,她笑容可掬地高声说:“欢迎
欢迎你来达特茅斯
我在录取办公室工作,读过你的申请。
虽然你没有真正做过义工,但是我们都欣赏你的诚实,也喜欢你的思考
在达特茅斯,你会有很多做义工的机会
” Judith的话是一份意外的惊喜。
作为录取官员,每年她要审阅上万份申请材料。
我不曾想过,我的坦诚居然会给她如此深刻的印象。
可见说真话,自有说真话的魅力。
录取过程中,Judith记住的不仅是我的坦诚,还有我的作文。
欢迎新生那天,Judith还告诉我,读了我的作文,她热泪盈眶。
申请美国的大学,作文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达特茅斯的作文题也处处体现着美式教育思想,其中第一个题目就是“描述一位对你影响最大的人”。
我几乎不假思索地就想到了我妈妈。
2.这就是我妈妈的故事 我妈出生在一个国民党高官的家庭。
尽管连年战乱也曾经让儿时的她颠沛流离,但毕竟在1949年以前,更多的时候,她是人人羡慕的“赵家二小姐”。
七八岁的年纪,她就跟随大人,坐着军用专机,在不同城市间飞来飞去。
刚过10岁,长辈的副官就手把手地教她自己开着吉普车,在城里四处转悠。
然而,对腐败官僚的痛恨,还有对新中国的美向往,却让年轻的她抛弃家庭,远离亲人,成为了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
于是,和上世纪50年代所有热血沸腾的青年人一样,我妈也轰轰烈烈地投入到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建设中。
“文革”期间,我妈最终没有幸免于难。
那时,她已经在人大教书。
作为有着海外关系的国民党后代,她理所当然、不由分说地被打成了“里通外国”的“反革命”。
在那段颠倒黑白的岁月里,即便红卫兵把10个毛主席像章硬生生地用别针穿透皮肤、别在她的10个手指上,扎得双手鲜血淋漓,她也不愿意承认,她背叛了国家。
那十年的不堪回首,我妈很少提及,即使说起了,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
但是,艰难岁月中的亲情、爱情,她却一再提起。
我曾经问她,那些没有光明、没有希望的日子,她怎么度过
她淡然一笑,说:“还有你爸爸,还有你姐姐和哥哥,为了他们,我也得活下来。
” 我妈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即使是在众叛亲离,甚至连她的家人也劝我爸和她离婚、划清界限时,我爸对她也始终不离不弃。
我妈被隔离审查时,我爸专门托人送进去一瓶她最爱吃的辣椒油,瓶底隐藏着一张纸条,叠得小心翼翼,上面有我爸亲手写的10个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看到那些熟悉的字迹,我妈泪流满面。
她把字条藏在贴近心口的内衣口袋里,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一次次拿出带着她体温的字条,在冷冷的月光下看得出神。
重新站上讲台后,她依然是最好的老师。
那时,她和我爸说得最多的就是:“十年,耽误了太多时间,现在一定要把荒废的光阴都补回来
”多年后,我问过我妈,她是否曾经后悔,后悔没有去台湾,去享受“赵家二小姐”的荣华富贵
每每此时,我妈总是一笑而过:“我要去了台湾,遇不到你爸,怎么还会有你啊
” 这就是我妈妈的故事,也是我在申请达特茅斯时所写的命题作文。
作文里,我的英文远远算不上流畅,但我想,一定是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感打动了Judith,也打动了其他的录取官员。
后来到了美国,在一次中国学生的聚会上,谈起申请作文,一个女孩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你还不如说张艺谋是对你影响最大的人呢
你的作文,他的电影,都只会描写‘文革’,描写中国人的苦难,来换取老美的同情和眼泪
”我没有反驳,也没有争执,但我心里却最明白:这绝不是换取同情和眼泪
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却实实在在地在我们身边发生了。
记录它,描写它,是为了永远地记住它,也是为了永远地远离它。
因为有全额的经济资助,对于拿到签证,我一直充满自信,志在必得。
去签证那天,我算准了时间,在领馆开始工作的上午9时,一分不早一分不晚,从容不迫地到了秀水街。
美国领馆外的热烈场面想必每天如此。
在这里,一切都是为了美国。
而且,等待的时间再久,人们脸上也看不出丝毫倦意。
相反,大家都在用局外人听不太懂的特色语言聊得兴高采烈:“听说3号窗口好签,那‘四眼儿’最好说话
” “没错,你可千万别赶上1号窗那胖老太太,整个一个美帝国主义者,昨天一上午没发一张黄条
” “最近北京特紧,上星期有个拿TA全奖的都差点被拒,更别说我这RA半奖了。
实在不行,我就去广州。
” 对话中,往往都是“专业术语”。
如果不是内行,常会听得一头雾水。
像取签证的单据一律是黄色的,所以被称为“黄条”。
而TA是“助教”,RA是“助研”,都是研究生获得经济资助的方式。
就在这时,扩音器里有人在用英文说:“曾子墨,请到2号窗。
” 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和被授予奖学金的证明,走到2号窗口前。
坐在玻璃窗另一侧的签证官很年轻,略带孩子气的脸上却满是严肃和认真。
若不是他西装领带正襟危坐,我真会以为他不过就是个20岁出头的大学生。
3.家里的电话铃突然响了 曾子墨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大男孩居然在不经意间,掌握着那么多中国人的前途和命运。
他翻看着我的签证表,职业而彬彬有礼地开始发问:“你为什么要去美国
”“去念大学。
”“学费这么贵,你怎么负担呢
”“我拿到了奖学金。
”我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把奖学金证明递过去。
他低头瞥了一眼,继续问:“达特茅斯为什么给你奖学金
”“那你应该问达特茅斯才对
” 也许是因为我的言谈举止间,没有他见惯了的那种小心翼翼和毕恭毕敬,他惊讶地看看我,不甘心似的又重复了一遍:“你觉得达特茅斯为什么给你奖学金呢
”“大概是我的经历和成绩让学校相信,他们在我身上的投资不会让他们失望。
” 签证官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把学校的两封信还给我,面无表情地说:“我不相信你真的能得到奖学金。
” 不相信
这既出乎我的意料,又让我哭笑不得。
我从来就没有想到,获得了一年2万多美元的奖学金,我居然还拿不到签证,而且是因为这样一个荒谬而蛮横的理由。
“你凭什么不相信我能拿到奖学金呢
”我不甘示弱,立刻反问。
“我来中国两年多了,还没有见过读大学本科就能得到奖学金的。
仅仅是这两封信,根本不能证明你的奖学金是真的
不过,你并不是被拒签,所以不必等两周之后再来。
如果你有充足的资料证明你奖学金的真实性,欢迎你随时回来
” 即便是这样一番回绝的话,签证官依然说得周到客气,礼貌得无懈可击。
但是那一刻,我的自尊心却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尽管美国从来都不是我唯一的选择,但是,他凭什么不相信我
我没有激动,也没有气愤,反而满怀信心、不卑不亢地说:“我当然要回来,而且会向你证明,我的奖学金是真的。
” 从美国领事馆回到家里,我翻出了达特茅斯寄来的所有材料,学校历史、教师状况、院系设置、校内食堂、宿舍房间、生活费用、停车设施,甚至连学校电影院和高尔夫球场这样的娱乐设施介绍我也没有遗漏。
无论相关与否,有用没用,我把它们一古脑儿全都塞进了纸袋。
等签证官看到这些加起来足有半米高的精美书籍和画册,一定会责备自己,怎么早没看出达特茅斯对我的诚意
然后,等到美国东岸时间早上9时,我专程赶到邮局,拨通了达特茅斯录取办公室的电话。
那时候,绝大多数家庭电话是不能打国际长途的。
普通老百姓致电其他国家,必须要去邮局,还要事先交足以分钟计算的押金。
到了押金用完时,即便电话没有讲完,也只能被无情地掐断。
想想10分钟应该足够我抱怨和请求帮助了,我交了360元押金,电话刚一接通,就迫不及待、语速极快并且尽可能简洁地将签证官对我的种种不公平待遇控诉了一番。
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叫Joe。
他一边安慰我让我放心,一边表示,他们会立刻和学校的经济资助办公室一起,亲自给美国驻京领事馆发传真,以证明我确确实实得到了达特茅斯的资助。
我把电话听筒紧紧贴在耳边,全神贯注地听着Joe讲话,眼睛却一直在紧张地盯着手表。
快到第9分钟时,我不得不冒失地打断Joe,说:“谢谢您的帮助
耽误了您这么长时间,我真的很感激
”也许是听出了我的焦急,也许他理解在中国打国际长途不容易,最后1分钟,Joe只补充了一句话:“我们会竭尽全力,让我们录取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来到这里学习。
不管是签证还是其他的障碍,我们都愿意帮助你克服。
”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学生,我何曾想过远在万里之外的一所美国大学会给予我如此的重视,一个素未谋面的美国人又会给予我如此的帮助。
从此,我记住了Joe在电话里那个略显苍老但又透着无限关切的声音,它让我第一次对美国人有了一种难以言述的好感和亲近感。
第二天凌晨二三点,家里的电话铃突然响了,“嘟嘟”声一阵急过一阵。
谁这么没礼貌
我在心里抱怨着,睡眼惺忪地拿起电话。
说了一声“喂”之后,我立刻清醒了,因为电话里传来的竟然是Joe的声音。
他说,他知道北京已经是凌晨,很抱歉此刻打扰我,但他必须告诉我,他们已将传真发给美国驻京领事馆,希望我能够顺利地得到签证,他和他的同事都会在达特茅斯等着我。
4.奇迹真的就这么发生了 早晨,我回到美国领事馆。
递给我“黄条”那一刻,年轻的签证官意味深长地说:“记着,你一定要回来
”我展现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就像那天的阳光一样明快。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肯定会回来
” 6年后,我实现了我的诺言,回到了香港这片同样是中国的土地上。
又一个6年后,我回到了北京,这个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离开北京以前,“投资银行”这个词从来没有在我的世界里出现过。
其实,即便听说过,估计我也弄不清楚它和商业银行的差别,以为只要冠上了“银行”这两个字,不过就是存钱和取钱的地方。
直到在达特茅斯念书,我才第一次对头顶无限光环的投资银行有了模糊的概念,因为高年级的同学总是一批一批前赴后继,削尖脑袋费尽周折,希望能在那里占据一席之地。
后来,无意间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野蛮人到了门口》,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KKR以250亿美元收购了RJR Nabisco,不仅创下当时华尔街收购规模的最高纪录,还演绎了一场直到今天也算得上最经典的杠杆收购案例。
电影中,银行家们服饰优雅,谈吐非凡,乘坐着专机飞来飞去,举手投足便能左右金融市场的涨跌起落。
渐渐地,我也开始对投资银行心生向往。
大三那年,我决定结束自己每逢假期便溜回北京的懒散生活,而要利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让自己的简历锦上添花、尽善尽美。
然而10多年前,在投资银行找工作难,找暑期工更难,找提供给本科生的暑期工则是难上加难。
我始终相信,有的机会是从天而降的,有的机会则是需要亲手创造的。
于是,不论关系远近,也不论职位高低和资历深浅,我那些屈指可数的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我执著的“骚扰”。
终于,我把几家主要投行的中国业务主管和人力资源主管姓甚名谁、电话地址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结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发出去的求职信绝大部分石沉大海,在他们语音信箱里的留言,也都杳无音信。
“做过暑期工的不过是凤毛麟角,那么多没有暑期工作经验的人毕业后不也一样进了投资银行
”我只能像阿Q一样安慰着自己。
然而,奇迹真的就这么发生了。
两个月以后,柳暗花明:我竟然接到来自美林的电话,请我到纽约去面试。
我即将面对的是生平第一个面试,期待,兴奋,可想而知。
我前所未有地严阵以待,将大家的经验之谈悉数记在心中:千万不能紧张,要落落大方,侃侃而谈。
为什么选择达特茅斯,为什么愿意来到美林证券,答案一定要事先准备。
面试前几天的《华尔街日报》必须仔细阅读,道琼斯、纳斯达克、恒生指数和主要的外汇汇率也都要熟记在心。
握手的力度要适中,太轻了显得不自信,太重了会招致反感。
手中最好拿一个可以放笔记本的皮夹,这样显得比较职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目光不能飘忽游移,只有进行眼神的交流,才会显得充满信心。
假如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那就盯着他的鼻梁,这样既不会感到对方目光的咄咄逼人,而在对方看来,你仍然在保持目光接触。
套装应该是深色的,最好是黑色和深蓝色,丝袜要随身多备一双,以防面试前突然脱丝…… 后来,我知道了投资银行的确有些以貌取人,得体的服饰着装可以在面试中加分不少。
做学生时,我从来都是T恤牛仔,外加一个大大的Jansports双肩背书包。
为了让自己脱胎换骨,向职业女性看齐,到了纽约,一下飞机,我便直奔百货商店Bloomingdale。
Bloomingdale位于曼哈顿中城,里面的套装琳琅满目,每一款都漂亮得让我爱不释手。
售货小姐也热情周到,伶牙俐齿地劝说我一件一件试穿,并在我每一次走出试衣间时瞪大双眼,对我赞不绝口。
试衣镜里的自己果然焕然一新,看上去职业而干练。
“您是只选一套呢,还是多选几套
”售货小姐甜美的声音让我从云端突然回落到地面。
我这才意识到,我居然忘记了看价格。
5.我要真正成为华尔街的一分子 百货商店Bloomingdale的定位其实只属于中档,但是价格标牌上那一连串的数字还是让我望而生畏。
毕竟,我只是一个依靠奖学金生活的学生。
我试穿的那几套衣服加上消费税,最贵的有1000多美元,最便宜的也要500多美元。
“买
还是不买
”我激烈地进行着思想斗争。
“它们真的很适合你
”售货小姐好像也看出了我的困窘,努力作着最后的鼓动。
这时,旁边的收银台突然来了一位要退商品的顾客。
看到她,我灵机一动,立刻拿出了信用卡,态度之爽快,仿佛刷卡金额不是500美元,而是只有5美元。
售货小姐笑容可掬地为我结账、包装。
她大概并不清楚,24小时后,等眼前这个对职业化装扮的自己甚为满意的女孩参加完面试,就会原封不动地把这套EllenTracy的西装退还给她,一分不少地收回那笔“巨额款项”。
第二天,穿着那套似乎专门为我定制、却又并不属于我的深蓝色套装,我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地走进了美林的会议室。
面对来自香港的两位银行家,半个小时里,我学着美国人的方式,滔滔不绝地自我推销,把自己说得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像老黄牛一样勤奋,又像老鼠爱大米那样深深地热爱投资银行。
握手告别时,在他们的脸上,我找到了自己要的答案:这个女孩,天生就属于投资银行。
在美林度过的那个夏天,我并没有学会太多的金融知识或操作技能,但是,它却为我打开一扇窗户,让我欣赏到投资银行的美丽风景,并且从此立下志愿:我要真正成为华尔街的一分子。
于是,四年级一开学,我便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轮又一轮看不到尽头的面试漩涡里。
和每一位忙着找工作的96级学生一样,尽管11月的达特茅斯早已是冰天雪地,我却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穿着西装短裙和薄薄的丝袜,披着黑色长大衣,脚蹬高跟鞋,在汉诺威旅馆和教室宿舍间来来回回,奔走穿梭。
汉诺威旅馆是投资银行来学校进行前两轮面试的地点。
那阵子,那里天天爆满,每一层的走廊里都挤满了西装革履的学生,或站或坐,不安地等待着房间里面的人叫到自己的名字。
投资银行的面试看上去层层关卡、危机四伏,但涉及的问题却多半是“老三样”。
“讲述一下你自己的经历。
”“朋友们会用哪几个词来形容你
”“为什么我们应该录用你
”无论提问方式如何变化,我总是喜欢亮出我的“自我表扬一二三四”,以不变应万变:我聪明好学,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我擅长数字和数学,诸多相关科目的A+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勤奋刻苦,一周工作八九十个小时不在话下;我善于合作,是个很好的团队工作者。
面试的时间再长,也长不过40分钟。
人人都怕刁钻古怪的问题,我也一样。
于是,一旦遇到“正中下怀”的提问,我就伺机大讲特讲,口若悬河,再不易被察觉地“延伸”到我悉心准备的其他答案,直至面试接近尾声,对方不再有时间也不再有机会来为难我。
那年第一次面试,是和第一波士顿的一位副总裁。
提起副总裁,我常会想起在香港做暑期工时听说的一个小故事。
一位来自上海的留学生从商学院毕业后,在某投资银行苦熬4年半,终于从经理熬到了副总裁。
一次,他陪纽约总部来的董事总经理到某直辖市去拜会客户,竟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副市长亲自出马的高规格接待。
市政府气派的会议室里,双方礼节性地交换名片。
然后,副市长居然把外宾客人撇在一边,激动地对副总裁说:“您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啊
贵公司大名鼎鼎,没想到我们的同胞年纪轻轻就能进入最高管理层,手下至少管理几千美国人吧
以后,欢迎您常回来,国家建设很需要你们支持
” 顿时,被奉为上宾的“副总裁”如坐针毡。
他对着旁边的美国人,胡乱说了一长串英文,翻译得驴唇不对马嘴,然后又急忙用中文解释:“市长先生,您误会了,我没有管理几千人,我其实只是……”副市长权威地摆摆手,说:“不要谦虚了
你们的总裁是大老板,总裁下面不就是您这位副总裁了吗
回去请转告你们总裁,我们欢迎他到中国来
”
刚提出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觉的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对的
也许这就是伟人先知和一般人的差别吧。
由于魏格纳当时认为“硅铝质的大陆漂移在硅镁质的洋壳之上”,这一大陆漂移机制因为与地球物理资料不符(它们之间的粘度过大,远远超过漂移的动力而根本不可能),并且也因为古生物的证据不足,遭到了英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杰弗里斯等强烈的反对和抨击,至30年代几乎销声匿迹 。
直到50年代,大规模的深海调查和古地磁学的发展,使“大陆漂移”论在新的事实基础上重新抬头,并在60年代形成了全球板块构造学说。
============以上引自《地球科学导论》虽然魏格纳找到的证据很多,但是如果别人找出一个反对这个科学理论的证据,比如大陆漂移的动力不足,这个学说只能叫做假说,而不是真正的理论。
当人们解释中龙、舌羊齿等古生物的分布时,依然用陆桥说来搪塞,虽然陆桥说显得很荒唐,但是当时人们认为,还有一种理论更加荒唐,那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有人开玩笑说,大陆漂移学说只是一个“大诗人的梦”而已。
只有魏格纳还孤独地吟唱着自己的诗篇。
1930年魏格纳第三次深入格陵兰岛考察气象时,不幸长眠于冰天雪地之中,年仅50岁,他的遗体在第二年夏天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