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安全班会的主持词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活动过程: 一:入队仪式 师:在举国上下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之际,我们又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我班将产生第一批少先队员。
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
1. 宣布入队人员名单。
2. 五年级学生带领新队员入队,并且教学系红领巾。
3. 新队员宣誓。
二:讲述红领巾的由来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
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
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
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
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
”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三:“红领巾的光辉”故事 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就应该热爱我们的标志红领巾,就应该争当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争取为红领巾增添光彩下面请听故事《红领巾的光辉》。
(听录音) 四:小品《谁对谁不对》 师:同学们,请观看小品,看完小品后,要求大家讨论:小品 中的两人对待红领巾的态度,谁对谁不对。
师:小红和小明都是新队员,他们每天早上起来是这样做—— (高年级两人表演)小红把红领巾系好后对着镜子进行检查;小明则匆忙地把红领巾塞进书包就出门。
师:晚上睡觉前,他们是这样做—— (高年级两人表演)小红把红领巾摘下挂在椅背上才去睡觉;小明则把红领巾一扔了事。
五:活动总结 老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使我们对红领巾有了深刻的认 识和理解,希望同学们做到热爱红领巾,努力争当优秀21世纪已经来到。
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先队员,可我们是怎么做新世纪的少先队员呢
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少用木头铅笔;节约用纸;木头铅笔和纸都是用木头来制成的。
不要踩踏草坪,要爱护可爱的小花小草。
看到地上有纸屑要主动去捡起,再轻轻扔进垃圾桶内,我们自己更不能随便乱丢垃圾。
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在每个可以植树和需要植树的地方植上各种各样的小树苗,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净化环境。
看到有人“闹矛盾”,不能装作没看见走了,要上前去阻止、调节,防止“战争”的连绵不断。
看见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尽自己能力去帮助他们。
做人不能太自私自利,小里小气,要宽容大方。
要尽量少开空调,如果实在是太热或太冷,那么就把空调打到26℃左右,不要开太高或太低;尽量少开汽车和摩托车,不是太远的地方我们可以“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以减少环境污染。
尽量少买衣服,衣服的制作过程也会浪费许多资源同时还引起环境污染。
还应该热爱学校,以校为家。
“实小是我家,爱校如爱家。
”是呀,实小就是我们的家。
在自己的家里,试想,你会舍得在雪白的墙壁上踩几个黑黑的脚印吗
你会舍得随意地把玻璃窗打碎吗
你会看着家中的满室狼藉而无动于衷吗
因此,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那还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呢
在学校,各种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考察等体验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认识到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创新的乐趣、求知的快乐;在社会,我们可以自发组成体验小队开展“当一天小工商”、“当一天小交警”等角色体验活动,了解各行各业的相关业务知识和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各种社会职业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而促使自己树立正确人生观;我们可以勇敢地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开展“清除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争当“绿色之星”,争做“环保小卫士”,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
我们要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为长大以后推进祖国新世纪大业做好全面准备。
推进新世纪大业,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
不论今后我们想做什么,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起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立志为民族争光,为祖国争光。
推进新世纪大业,就要从小养成优良品德。
这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
只要人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首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得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世纪少先队员 少先队员,争取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一个好的安全班会的主持词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活动过程: 一:入队仪式 师:在举国上下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6周年之际,我们又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我班将产生第一批少先队员。
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的出色。
1. 宣布入队人员名单。
2. 五年级学生带领新队员入队,并且教学系红领巾。
3. 新队员宣誓。
二:讲述红领巾的由来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
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
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当然考虑不到少先队的标志问题。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建议共青团给少先队员们设计一种特有的标志。
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
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
”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三:“红领巾的光辉”故事 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就应该热爱我们的标志红领巾,就应该争当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争取为红领巾增添光彩下面请听故事《红领巾的光辉》。
(听录音) 四:小品《谁对谁不对》 师:同学们,请观看小品,看完小品后,要求大家讨论:小品 中的两人对待红领巾的态度,谁对谁不对。
师:小红和小明都是新队员,他们每天早上起来是这样做—— (高年级两人表演)小红把红领巾系好后对着镜子进行检查;小明则匆忙地把红领巾塞进书包就出门。
师:晚上睡觉前,他们是这样做—— (高年级两人表演)小红把红领巾摘下挂在椅背上才去睡觉;小明则把红领巾一扔了事。
五:活动总结 老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使我们对红领巾有了深刻的认 识和理解,希望同学们做到热爱红领巾,努力争当优秀21世纪已经来到。
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先队员,可我们是怎么做新世纪的少先队员呢
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少用木头铅笔;节约用纸;木头铅笔和纸都是用木头来制成的。
不要踩踏草坪,要爱护可爱的小花小草。
看到地上有纸屑要主动去捡起,再轻轻扔进垃圾桶内,我们自己更不能随便乱丢垃圾。
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在每个可以植树和需要植树的地方植上各种各样的小树苗,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净化环境。
看到有人“闹矛盾”,不能装作没看见走了,要上前去阻止、调节,防止“战争”的连绵不断。
看见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尽自己能力去帮助他们。
做人不能太自私自利,小里小气,要宽容大方。
要尽量少开空调,如果实在是太热或太冷,那么就把空调打到26℃左右,不要开太高或太低;尽量少开汽车和摩托车,不是太远的地方我们可以“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以减少环境污染。
尽量少买衣服,衣服的制作过程也会浪费许多资源同时还引起环境污染。
还应该热爱学校,以校为家。
“实小是我家,爱校如爱家。
”是呀,实小就是我们的家。
在自己的家里,试想,你会舍得在雪白的墙壁上踩几个黑黑的脚印吗
你会舍得随意地把玻璃窗打碎吗
你会看着家中的满室狼藉而无动于衷吗
因此,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那还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呢
在学校,各种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考察等体验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认识到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感受到创新的乐趣、求知的快乐;在社会,我们可以自发组成体验小队开展“当一天小工商”、“当一天小交警”等角色体验活动,了解各行各业的相关业务知识和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各种社会职业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而促使自己树立正确人生观;我们可以勇敢地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开展“清除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争当“绿色之星”,争做“环保小卫士”,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
我们要在家庭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为长大以后推进祖国新世纪大业做好全面准备。
推进新世纪大业,就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
不论今后我们想做什么,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起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立志为民族争光,为祖国争光。
推进新世纪大业,就要从小养成优良品德。
这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
只要人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首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得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新世纪少先队员 少先队员,争取为红领巾增添光彩。
小学生班会主持稿家校携手共建合谐
一所理想的学校,学校、教师要善于搭建家长了解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平台;一所成功的学校,要凝聚家校合力,多方联动,走进孩子心灵,搭建孩子健康成长的舞台。
——夏建娟校长语夏校长一语道破了办让老百姓满意教育的真谛
学校与家庭是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在培养目标上一致,而且家庭全方位地支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那么,学校和家庭才能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家校沟通——架设家校合力心灵之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家校之间的隔膜、抵触乃至冲突,才能建立起理解包容、互信互爱、互联互通的伙伴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对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我们忽视了哪一方面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缺失了哪一方面都可能影响质量的提高。
为此,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加速推进家校联动步伐,努力构建家校合作网络,为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建立1——5年级各班“班级家长委员会”。
根据学生人数情况,每班共选5人组成班级家长委员会。
其次,在班级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每班由班主任推荐1人,成立鲸园小学“校级家长委员会”(28个班,共28人。
)家长委员会是代表在校全体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增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的群众组织。
其宗旨是团结全校学生家长,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并依据学生家长、社会需求向学校提出关于办学目标、育人模式、构建办学特色方面的建议,向学生家长汇报学校办学的情况,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监督作用。
通过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社会各界间的横向联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遵循教育规律、多元化教育体系理念的整体教育网络,拓展育人的多种渠道,不断提高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的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家长委员会成员纷纷表态:作为家长委员会一份子,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学校办学,以最大的诚意协助学校开展好各项工作,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作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家长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家校互动——开放共同成长的精彩舞台学校遵循“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家长在参与中提升理论素养,在活动中感悟教育真谛,激活了家长自主创新欲望,激发了家长创造活力。
——班级网站集中授课。
为了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学校利用班级网站为家长介绍教育方法,专家们精彩的教育案例分析、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深受启发。
在班级网站中,我校按这样的模式与家长交流:多板块、分专题;多阶段,分对象。
多板块:即常规内容分板块,每一方面一个板块,如:学校新闻、班级要事、日常规范、学习成绩、导师点评、假期作业;家长学校(教育版)、假期注意、返校提醒、家长的话、回音版等。
分专题:重点问题分专题,如学校德育“修身养德”主题目标、家庭教育问题等用专题形式与家长交流。
分专题讲解,引导孩子,根据年级不同,分别讲了“爱国”“尊重”、“感恩”、“诚信”、“自信”专题。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倾听是一种态度》、《孩子不必太听话》、《自信是成功的法宝》、《父母威信的六个来源》等。
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我们充分利用班级博客,间周一次对家长进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像埃里克森的“成长八阶段理论”,每篇学习材料后面都紧跟家长的大量回复评论。
家长普遍反映:这样的培训适时、实用,有效避免了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发生。
多阶段:不同的时间段,交流的内容也有很大不同。
例如,开学初:强调班级德育目标、管理理念、教学思想、基本设想或者思路,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确立“修身养德”班级目标,拟出实施细则;学期中期:以对“修身养德”德育课的总结和后段安排为主,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学期末:总结学期“修身养德”工作,尽量全面,体现特色,展望未来,提出假期德育要求等。
对假期作适当计划。
分对象:我们的班级网站栏目,除了有对大家的共性的材料之外,还有针对个人的具体介绍。
分期推出班级明星,如礼仪星、学习星、习惯星等,然后专题介绍,做班级的榜样,形成班级文化。
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与家长单独交流。
我们的学生对象有学优生、学困生、问题生等。
交流方式、交流内容因人而异。
——邀请家长参与学生活动。
为了让家长亲身感受孩子的成长过程,拉近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消除代沟,达成亲子之间的心灵融合与情感共鸣,学校还不断创新拓展沟通渠道,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
每年的新生入学一月后的戴红领巾仪式,家长孩子“心手相牵”活动,场面感人。
比如今年7月举行的一场令人回味毕业典礼,在每一个毕业生、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师的心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每一位参与者在心与心的温情交流中回望,使之最真挚的情感得到升腾。
我校的艺术节、体育节等,台上参加的同学气势振天,自信满满,台下师生家长掌声雷动、喝彩不断,许多家长也沉醉于活动中。
——家长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
各级部根据各自的“修身养德”目标确立活动内容。
例如:五四中队进行了一次“登高望远、磨练意志”的“家校同行”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爬山的体验,让学生们获得了一次难得的亲近自然,磨炼意志的机会,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悦纳自我”的良好体验。
本次活动结束之后,每一个参与的家长都对活动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此次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一年级中队举行的“走进农家园,享受秋收乐”实践体验活动,孩子们一边摘苹果,一边向农民伯伯了解农业知识,在品尝苹果的同时,体验着丰收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定期举办“课堂开放日”。
每年,学校都要定期组织几次“课堂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开放教师的学科课堂,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和教师“零距离”接触。
课后,授课教师不仅要写出“教学漫谈”,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不足,而且还要听取家长对课堂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全面接受家长的质询和质疑。
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让家长了解了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情况,拉近了家长、老师与孩子心灵的距离,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了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尽管许多家长对老师讲课的内容不太理解,可是他们像一个个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样认真。
“多少年没有走进课堂了,一进来还真有点不适应。
校园环境整洁优雅,课堂教学井井有条,学生们都主动问好,彬彬有礼,让人倍感亲切。
”一年级一班的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大家一致认为,鲸园小学的课堂,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师生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老师们不仅在课堂里教授知识,还时时教学生们为人处世之道,师生关系和谐。
从反馈表上看,家长对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高,尤其是对老师们敬业奉献的精神尤为感动。
利用这个机会,老师们也积极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就学生家教问题进行沟通,共商教育对策。
此外,学校还通过网上留言板、网上校长信箱、阳光档案、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的素质。
家校联动——助推教育高效的快车道——评选优秀星级家长。
各班家长委员会从家长支持学校工作的情况和教育子女的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评选出班级三星、二星、一星家长(各5名),然后由各班推荐三星家长一名,角逐校级三星家长。
经校级家长委员会评选,评选出我校每年度的十佳三星家长,并进行颁奖表彰,此项活动激发了学生、家长的竞争欲,使我们的教育效果达到极致。
——评选家长当“讲师”。
大家知道,在我们的学生家长当中,有能力有才华有品位的人很多,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家长中的这些优质教育资源,那我们的教育将变得更具实效、更加和谐。
为此,我校各级部根据“修身养德”主题目标,评选优秀家长到班讲“德育课”。
就拿五年级“自信改变命运”这节课来说,学生家长某某结合个人经历,利用自信的成语故事、名人名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信、付出、成功的道理。
课堂上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如此,让家长成为学生的“德育导师”,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角”,德育课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不仅每节“课”都讲得十分精彩,而且每一名学生都显得异常兴奋,学生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教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年级学生家长某某说,“能为孩子上一节课,我感到很兴奋,上好一节课真不容易。
这次我对自己的孩子更了解了,对老师们的认识也更客观了,也更理解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
”这些活动改变了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改善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大德育运行格局。
与此同时,通过家校之间、家长之间、亲子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交流,解决了部分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过分爱护、过多包办和干预等问题,不仅有益于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而且使家校合力进一步凝聚,学校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