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学升旗仪式主持词,前面有一段很有诗意的话,不要那个什么鸟儿的啼唱,速度点。
41年前的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7岁就失去父母,成了一个孤儿。
解放后,他参了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在部队里,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曾多次立功受奖。
因公牺牲那年,他只有22岁。
雷锋的故事千千万,雷锋的事迹说不完。
一天,雷锋乘火车出差,在车上,他看到许多旅客没有座位,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主动帮他们打扫车厢,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板;他还给旅客倒水,帮妇女抱孩子,帮老人找座位,帮下车的旅客拿行李。
一些旅客看到他这样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
”“我不累
”是啊
雷锋叔叔为了帮助别人,他只知道助人为乐,是永远也不知道累的。
雷锋叔叔非常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穿了又穿,可雷锋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钱津贴,为全班战友购买了许多学习书籍。
雷锋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还经常帮助战友,共同提高。
1960年,辽宁省遭受特大水灾。
雷锋悄悄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
后来,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解放军战士的名义捐给了灾区人民。
有多少次,雷锋叔叔路过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参加起那里的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雷锋又用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
雷锋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
一块木板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因为它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发扬这种“钉子”精神。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青春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啊
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你将永远是一盏不灭的灯,雷锋,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急啊关于小学生少先队的知识的升旗仪式主持词和旗手介绍
少先队队章一,我们的队名:中国少年先锋队.二,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三,我们队的性质: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四,我们队的目的: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五,我们的队旗,队徽: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六,我们的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七,我们的标志: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个队员都应该佩戴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八,我们的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九,我们的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十,我们的作风:诚实,勇敢,活泼,团结.十一,我们的队员: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队员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要举行入队仪式.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对队的工作和队的活动提出意见和要求.每个队员都要遵守纪律,服从队的决议,积极参加队的活动,做好队交给的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优秀的少先队员可以由队组织推荐作为共青团的发展对象.队员由一个大队转到另一个大队,要带上队员登记表,到新的大队报到.超过14周岁的队员应该离队.由大队举行离队仪式.十二,我们的入队誓词: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十三,我们的组织:在学校,社区建立大队或中队,中队下设小队.小队由5至13人组成,设正副小队长.中队由两个以上的小队组成,成立中队委员会,由3至7人组成.大队由两个以上的中队组成,成立大队委员会,由7至13人组成.小队长和中队,大队委员会都由队员选举产生.半年或一年选举一次.大队和中队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队长,副队长,旗手和学习,劳动,文娱,体育,组织,宣传等委员.十四,我们的活动:举行队会,组织参观,访问,野营,旅行,故事会,开展文化科学,娱乐游戏,军事体育等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以及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十五,我们队的奖励和批评:队员和队的组织做出优异成绩的,由队的组织或报共青团组织给以表扬和奖励.队员犯了错误的,队组织要进行耐心帮助,批评教育,帮助改正.十六,我们的辅导员:由共青团选派优秀团员或聘请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知识丰富,热爱少年儿童的教师以及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来担任.他们是少先队员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帮助中队或大队委员会进行工作,组织活动.十七,我们队的领导机构:全国和地方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是全国和地方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同级少先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代表大会原则上每五年召开一次.少先队的历史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等。
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
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1950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
建国初期的少先队,响应党的号召,在共青团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
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盗窃、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中,少先队员开展了“三要三不要”(要爱护公物,要爱惜时间,要艰苦朴素;不要损人利己,不要浪费,不要贪小便宜和拿别人东西)的活动。
1953年开始,少先队遵照同志关于“好好学习”的教导,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1953年11月,团中央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
在国家一五计划鼓舞下,少先队员们努力学习,渴望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江苏省宜兴县、辽宁省复县松树区和北京市的少先队员提出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的倡议,在团中央的支持下,“小五年计划”活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
少先队员收集废钢铁、拣粮、种植油料作物、饲养小动物,节省零用钱捐献拖拉机。
1955年,举行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
团中央提出了“积极大量地发展”的方针,“让更多的孩子戴上红领巾”;“活跃少年先锋队生活,把少年儿童带领得更加勇敢活泼。
” 1957年5月,上海少先队首创了以“热爱红领巾,做个好队员”为口号的“红领巾月”活动。
在“红领巾月”中,少先队员收集废钢烂铁,向祖国捐献了上海市第一台“红领巾号”拖拉机。
1960年,团中央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高举思想的红旗,坚持少年儿童运动的共产主义方向》的报告。
1962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会议作了题为《为更好地培养共产主义新一代而奋斗》的报告。
1963年,党中央、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国少先队普遍开展了“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活动,他们读雷锋故事,和雷锋比童年,参观雷锋事迹展览,和雷锋班战士通信,做针线包、节约箱、建光荣簿等,在校内外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五六十年代,各地的少先队活动非常活跃。
如:参观工厂、农村、新的建筑工程;与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作家见面;祭扫烈士墓,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开展行军、野餐、军事游戏活动;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开展“可爱的祖国假期旅行”、“到月球去探险”、“我长大了干什么”活动;组织“45分钟的价值”队会、“大队游戏节”,开展“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讨论;兴办“小工厂”、“小农场”、“小银行”,组织科学兴趣小组,建立少年图书馆、气象站;组织“红领巾合唱团”等等。
这些活动为少先队组织的发展和育人作用的发挥打下了长期深厚的基础,影响久远。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受到摧残。
少先队组织的名字、标志被取消,代之以“批判走资派”为目标的“红小兵”组织。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1978年10月,团十大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
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建。
团十大一中全会通过了新修改的少先队章程,确定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为队歌。
干部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并举,是团中央恢复与发展少先队工作的两大措施。
1979年10月,团中央举办第一届全国辅导员夏令营,同时成立了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
1979年,团中央召开第六次全国少先队工作会议。
会议确定了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总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五爱”教育,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把少先队工作活跃起来,为把少年儿童培养成献身人民、热爱科学、具有民主精神和健壮体魄的新一代,为造就一支朝气蓬勃的四化建设预备队而奋斗。
会议提出了少先队教育的系统化、制度化、阵地化的基本目标。
1983年,同志发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
少先队确立了“面向新世纪,造就新主人”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少先队取得了许多突破和创造。
以少先队代表大会制的建立和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建立为主要标志,少先队实现了在共青团领导下的相对独立,并形成了团教两家齐抓共管少先队工作的新格局。
少先队创造教育与创造性活动广泛开展。
少先队理论建设与理论队伍取得新发展。
1983年,团中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全国少年科研规划会议。
1984年,全国少工委发起了“全国万名创造杯少先队活动竞赛”,开展了大规模的创造性活动。
同期,少年工作者队伍培养、培训、配备和理论建设日益加强。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各级少先队组织普遍开展了“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学赖宁、学习“十佳少先队员”、“劳动实践”等教育活动,广大少先队员踊跃参加“我们爱科学”、“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等活动,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全面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少先队活动中关于培养少年儿童素质的内容逐渐增强,特别是1994年以来,为配合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战略转变,培养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识和初步的生存、发展技能,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起了“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简称“雏鹰行动”)。
1902年,俄国革命遇到了许多困难,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发出了时刻准备着的伟大号召。
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终于举行了1917年的伟大的十月革命。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前苏联莫斯科诞生,并确定“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前苏联列宁少先队的呼号。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我国第一个革命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团”时,便把时刻准备着作为自己的呼号。
解放后,党又把“时刻准备着”写进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队章里,明确规定为我队的呼号。
红领巾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