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 主持教授茶会的开场白 谢谢
开场白: 女:尊敬的各位茶客、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自我介绍,并介绍男主持)。
在春天来临之际,先敬上一杯春茶,祝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事业兴旺,万事如意
由逸野茶室举办的“品茗读书”春季茶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首先我代表晚会全体演职人员,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活动得到了房间新老朋友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对各位嘉宾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男:“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春天来了,天蓝草绿,山清水秀;冰消雪化,柳绿花红。
要待到山花烂漫时,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
今晚我们茶室的新老朋友欢聚一堂,品茗聊天。
让我们品着淡淡的茶水,听着悦耳的音乐,起品尝诗词的点心散文的茶,度过一个温馨美好的夜晚。
“品茗读书”春季茶会现在正式开始。
首先由逸野茶室室主——逸野致开幕词。
女:春夜走进逸野茶室,有一杯清茶,二三知己,随心随意,自由自在,读读唱唱,说说笑笑,品茗论诗,踏歌起舞。
这里迎八方来客,诵千家诗文,唱中外名歌,聊千古奇闻;这里是朗诵的乐园,歌唱的舞台,心灵的港湾,情感的驿站。
第一章节:春郊踏青男:三月鹧鸪满山游,四月江水到处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飞上白云头。
姑娘们沐浴着阳光,踩着刚刚露出地面的野草,上山采茶,劳累并快乐着。
她们蛰伏了一个冬天,现在可以尽情的说,尽情的笑;放开嗓子与百灵鸟争鸣。
谁说她们是在采茶,分明是在舞蹈。
这动作赛过了采桑的罗敷,梁元帝笔下采莲女子柔弱的姿态也显得逊色。
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真正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
女:这时候,熬过了一个酷冬的人们,也纷纷走出家门,老人小孩也不例外,来到郊外,去拜访春天。
我们一起走进第一章节:春郊踏青。
1.男:冬天刚刚转身离去,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悄悄降临了,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感受春天,感受春天的风雨,感受春天的鸟语花香。
请欣赏散文,作者:歌吟有梦 ,朗诵:老铁。
2.女: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天的旋律已经奏响,我们一起去踏青、去远足。
寻找春姑娘的足迹,体味春天的韵律。
请欣赏散文,作者:石上清泉,朗诵:凤南飞。
3.男:你有过等待亲人时急切的心理体验吗,有过等待恋人时的焦急心灵感受吗,在严寒的冬天对春的期待是一种大众的共同心态,我们共同期待着春风度过玉门关,芳草绿遍天涯。
请听世纪风创作的诗歌,朗诵,无痕。
4.女:中国是酒的国度,茶的故乡,然而美酒并非寻常物,所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相对于酒,茶就更显得大众化。
你喝过世界上多少种饮料,不管是可可还是咖啡,最合口味的恐怕还是中国的茶水。
请听歌曲演唱: 数字5.男:春风已绝无冬日般的凛冽,柳絮般轻盈的雪片,就在这凉凉的风中飘着,纷纷扬扬,悄无声息,隐隐地让你感到那是爱的挥洒。
这时我们总是贪婪的看着雪花,怕错过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请欣赏散文,作者:大庆王子,朗诵:简曰。
6.女:“梅子黄时家家雨”,春天要离开了,老天爷都在洒泪,珍惜自然的春天,珍惜生命的春天。
把天堂的门紧紧抵住,挽留美丽的时光,直至地老天荒的,是爱,还是梦
惟有那梅子,年年依旧。
请听诗歌作者:关山,朗诵:西弦7、人与人的距离,有时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涯,有时远在天涯却又仿佛近在咫尺。
心灵的距离,空间的距离,不知道它们之间捣着什么鬼。
世间多少情与恨,却只道相思最苦。
时间的长河可以冲淡一切,而有些记忆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深刻、清晰,比如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分别,挥之不去,长留心间。
而那过去了的,都将变成美好的回忆。
请欣赏散文,作者:苦泉,朗诵:路人。
8.男:新年到,新春到,春到福到好运到,家家户户放鞭炮,你看热闹不热闹。
送走了严冬,迎来了春天。
人人脸上都挂着喜悦,个个心中满怀憧憬。
请听歌曲,演唱:童心致远 第二章节:茶香四溢女:当春天的第一抹新绿挂上枝头,就奏响了春季采茶的序曲。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绿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远离都市的山野茶园,就成为远离污染的一块圣地。
茶叶也就成为一种珍贵的绿色食品了。
一个冬天的蓄积,树汁的精华全供给了叶芽,树木经历的一切尽含其中。
茶叶中也就有了风霜、雨露、水土、阳光的复合味道。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章节:茶香四溢。
1.男:余光中先生说,读诗如饮酒,读散文似品茶。
中国的诗词总离不开酒,如陶渊明、李白、苏轼,有人说,把他们的诗词拿去压榨,都能压出2斤老白干来;散文中又多写茶,许地山、周氏兄弟、丰子恺都不乏此类的名篇。
我们的室主,诗中有酒:;散文中有茶:。
今天我们不饮酒,专品茶,轻抿一口,这茶也会令你陶醉,人间亲情的多种滋味,全涌上心头。
请听若兰朗诵的这篇文章。
2.女:玫瑰花茶太诱人,雨枫夜半独自品。
仙乐萦绕耳畔,茶香飘溢四壁。
淡茶似美女,浅笑又回眸,细细的品尝,慢慢的回味,感触良多。
人的面貌有别,性格不同,趣味各异。
同是茶水,却也品不同的滋味,大概里边也参杂了许多人生的体味。
请听雨枫的散文《玫瑰花茶》,朗诵:聆听细雨3.男:“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香也香不过她……”人人都知花儿香,那个却道花匠苦。
这一时的芬芳,却不知是用多少勤劳、辛酸换来的啊。
诗朗诵《茉莉幽香》,作者:无痕,朗诵:荒野。
4.女:古灞桥旁柳枝婆娑,几朝几代,多少送行人到此折柳相赠,留不住行人的身,也想留住行人的心。
洒泪从此别,天涯各一方。
多少相思多少泪水,柳枝你可曾知道,那离别的酒中是否也含着辛酸苦涩。
请听歌曲《灞桥柳》,演唱者:墨迹5.男:生活如品茶,品茶就是生活。
简单的一杯水中,掺合了多少人复杂的劳动,茶树的栽培,茶叶的采摘,加工运输,容器的制造燃料的开采等等。
而有了人类劳动的分工,就不显得那么复杂琐碎了。
下面大家欣赏到的是竹子的文章《品味平淡》,朗诵:云中雾松。
6.女:乡间饮茶,最有情调。
暖阳之下,或随地找块石头坐下,或依树而蹲,随即就会聚拢几个人, 或端一把茶壶,或抱一个大茶缸,边喝边聊,虽无东篱把酒的惬意,而品着茶味,嗅着茶香,伴着鸟语,看着遥看近却无的草色,也有说不出的快活。
入茶秀之中,偶尔奢侈一回,看看茶博士的精彩表演,茶壶嘴长过人的胳膊,玩弄在鼓掌之间,一会在胸前,一会在背后,一会绕过头顶,猛倒猛收,随着每一个动作的完成,一杯杯香茶已盛满杯子,这简直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艺术。
在网上,我们也有一个饮茶的好去处——逸野茶室,请欣赏红房子朗诵的散文《逸野茶室》,作者:尉篮。
7.男:春天来了,大草原一片新绿,充满了生机。
“天苍苍,野茫茫”,肥壮的牛羊点缀在绿色的地毯上,在和暖的春风中牧民悠闲的放牧着畜群。
请听歌曲:《草原绿了》,演唱者: 情深第三章节:水淡情深女:扬子江心水,蒙山顶山茶。
会品茶的都知道,一杯好茶,茶叶好,还要水好。
有茶圣之称的陆羽在《茶经》里把烹茶之水分为三等:“山水上,江水下,井水次”。
然而后人对烹茶之水分辩得更为精细,其等级为:一等是天水,二等是泉水,三等是江水,四等是河水。
好茶还要好水泡,祖国的名山大川,各处水土特性不同,烹出的茶味道各异,我们来品一品各地的不同风味。
走进第三部分:水淡情深。
1.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黄河有一条大支流——渭河。
姜子牙曾在这里垂钓,周文王曾在这里访贤。
奔腾不息的渭河啊,你可曾记得先民的歌唱,可曾感受到今人跳动的脉搏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时代,我们的秦人就在这里唱出了如此凄美的歌谣,时至今日,秦人的后代仍在演绎着新的故事。
下面请欣赏《在渭水旁,我为你守望》,作者:海狼, 朗诵:浩瀚。
2.女:春寒料峭,寒意还没有退尽,北国的夜晚仍有雪花飘飞,这时候孤独寂寞往往也会不期而至。
如果有一杯水,喝了能忘掉这一切,让我今夜不孤独,让我一生不伤悲,该有多好。
这水就是酒,这是就是茶。
请欣赏散文《给我一杯忘情水》,作者:梦魇桃花,朗诵:香奈尔。
3.男:马南邨在《燕山夜话》中讲过,白开水最好喝。
因为它还了饮料的本真。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活中谁也离不开水。
你听过《二泉映月》那动人的旋律吗,到过惠山下的天下第二泉吗,品尝过那里泉水甘冽、清醇的滋味吗
还有那浩淼的太湖,多情的湖水,看一眼就让你忘不掉,多少故事就会浮现在你的眼前。
看看黄杨树对无锡又有什么样的印象,散文《无锡印象》,作者:黄杨树,朗诵:寒风。
4.女:自古只见英雄救美人,却如今也有美人救英雄。
爹娘嫌贫爱富,诬陷李郎入了监牢,侠胆义肠的民女冯素珍,为救丈夫性命,万里奔波来到京城,指望取得功名来营救丈夫……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要知详情,请欣赏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民女名叫冯素珍》,表演者:山野芝兰。
5.男:山野之中,山泉叮咚作响,鸟语萦绕耳畔,树木庇荫,花草繁茂,当你偶然之间,嗅到深谷中一丛兰花发出的幽幽香味,你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的。
她是那样的不起眼,默默的居于山中一隅。
却令人赞叹不已,倍加欣赏。
请欣赏《空谷幽兰》,作者:我是你的太阳,朗诵:菩提。
6.女:《红楼梦》里妙玉烹茶用的水,是寺庙中梅花上的雪水,且装在瓮中,埋在地下五年。
今冬的花瓣上可有百年前的雪痕,古老的梅树上可有百年前的老枝。
风光依旧,梅花依旧,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的人们大概早没了这种闲情逸致,不过,如果有一种思念,像雪水那样珍藏起来,时隔多年,她会不会还有色彩。
下面请欣赏海狼的文章《雪中看梅》,朗诵:静水深流。
7.男:有个很小的古县城,小到县衙打板子,全城都能听到,因而叫做古丈县。
湘西这片神秘的土地,我们在沈从文笔下大概早已有所领略。
那种原始的美,让人流连忘返。
碧溪岨的白塔是否还屹立如初,傩送二老可曾回到茶峒来,翠翠姑娘是否已经变老,采茶女中可有她的后代
品遍天南海北茶,古丈茶乡情更浓。
请欣赏歌曲:《古丈茶歌》,演唱者:歌海快乐 结束语:女:春天有明媚的阳光,有轻柔的暖风,环境中点缀更多的绿意。
人与人之间似乎也多一份温情,多一些祝福,多一点宽容与理解。
你忧愁的时候,烦恼的时候,苦闷的时候,别忘了,网上还有你一个家,有你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一个不起眼的小茶室。
没事常来坐坐,品一杯香茗,聊一段趣话,放松一下心情。
任它网外天地大,网内自有真情在。
男:读一段精美的诗文,听一曲美妙的歌谣,如品名茶,似饮醇酒,余香满口,回味不绝。
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我们的丝丝茶香,也会不绝如缕,长留心间。
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因为它清淡,才能久远,才不会断流,才显得弥足珍贵。
在这淡淡的茶香中,让我们落下“品茗读书”春季茶会的帷幕。
朋友们,我们相约夏季茶会喜相逢,今晚的茶会到此结束,朋友们再见
描写春天的美句 主持的开场白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你对下列字词熟悉吗
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耐心地给加点字注音,静心地更改错别字,美美地将汉字或拼音书写在方格里。
(4分)① 玲 珑 tī 透 ② cù 然 长 逝③ 忍 俊 不 禁 ④ 肃 然 起 敬⑤ 头 晕 目 xuàn ⑥ 向 yǔ 而 泣2.仔细品读下列句子,然后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4分)A.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 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到人事的干扰的盛名的拖累。
(努力\\\/竭力)B.我听见有人 ,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啜泣\\\/哽咽)C.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 的灵魂。
(坚韧\\\/坚忍)D.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 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顽固\\\/固执)3.下面一段文字含蓄隽永,意味无穷,请仔细品读,完成①~③题。
(6分)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誊,那只不过是它的付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①第一、二两行各有一个错别字,它们是: 、 ,应改为: 、 。
②第三行中,“寂寥”的意思是: 。
③第四行应该这样理解: 。
4.仔细品读下列语句,然后请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分)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说:“我有两个忠实的助手:一个是我的耐心,另一个是我的双手。
”5.自然界和社会中有许多生命现象,你注意观察过吗
请写出你曾见过的生命现象及它们的存在形态,并用生动的比喻来描绘生命的现象。
(3分)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社会中的生命现象比 喻 描 绘6.古诗文积累。
(6分)①海日生残夜, 。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 。
③其恕乎
, 。
④描绘“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所展示的境界: 。
二、阅读集训营。
(55分)(一)阅读《超脱》一文,完成1—5题。
(16分)超脱周国平\\\/文“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明白这一道理的人可谓已经得道,堪称智者了。
多数人恰好相反,他们永远自诩在为有益之事,永远不知生之有涯。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
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
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
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
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
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距离是“对艺术家和哲学家是同样适用的”。
理解与欣赏一样,必须同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然后才能观其大体。
不在某种程度上超脱,就决不能对人生有深刻见解。
物质的、社会的、世俗的苦恼太多,人就无暇有存在的、哲学的、宗教的苦恼。
日常生活中的琐屑限制太多,人就不易感觉到人生的大限制。
我不知道这值得庆幸,还是值得哀怜。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
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
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
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属于奢侈品。
它们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强求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
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影响基本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
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
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守财奴的快乐并非来自财产的使用价值,而是来自所有权。
所有权带来的心理满足远远超过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满足。
一件一心盼望获得的东西,未必要真到手,哪怕它被放到月球上,只要宣布它属于我了,就会产生一种愚蠢的欢乐。
人一看重机会,就难免被机会支配。
我已经厌倦那种永远深刻的灵魂,它是狭窄的无底洞,里面没有光亮,没有新鲜的空气,也没有玩笑和游戏。
博大的深刻不避肤浅。
走出深刻,这也是一种超脱。
我走在自己的路上了。
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都已经降为非常次要的东西。
最重要的东西是这条路本身。
纷纷扰扰,全是身外事。
我能够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来看待我的遭遇了。
我是我,遭遇是遭遇。
惊浪拍岸,卷起千堆雪。
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观望着变幻不定的海洋。
(选自2006年4期《文苑》)1.细心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4分)①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
(这句话说明人们普遍具有一种怎样的心理
)②我不知道这值得庆幸,还是值得哀怜。
(结合上文,你认为是值得庆幸,还是值得哀怜呢
)2.“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请举出一个这样的贤哲的例子,并简述其思想。
(2分)3.请你谈谈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4分)①所有权带来的心理满足远远超过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满足。
②最重要的东西是这条路本身。
4.“惊浪拍岸,卷起千堆雪。
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观望着变幻不定的海洋。
”这所展示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
(2分)5.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周国平也说人生要超脱。
对此,你有何感触
(4分)(二)阅读《秋的气味》一文,完成1—6题。
(17分)秋的气味林海音\\\/文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
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
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
来一斤吧
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
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
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
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
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
“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
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
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
“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
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
这些都是秋之果。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
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
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
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
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
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
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
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
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卖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
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
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
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
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
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
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
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
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一九六一年十月三十日(选自央视网站“文化频道——电视诗歌散文”)1.本文先写物,再写 ,表现北平秋天 、 的特点。
(3分)2.北京城很大,可写的地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来写呢
(2分)3.从文章来看,老五是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4.文章语言口语化是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试找出一处,加以品析。
(3分)5.“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好处
(3分)6.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写北京秋的气味吗
请谈谈你的认识。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7题。
(22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1.选文的作者是 代作家 ,字三白,苏州人,著有《浮生六记》。
(2分)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4分)①明察秋毫( ) ②项为之强( )③徐喷以烟( ) ④留蚊于素帐中( )3.请在括号内将句子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
(2分)①私拟作群鹤舞( )空 ②( )于土墙凹凸处4.翻译下列语句。
(4分)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5.作者“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怡然称快”指的又是什么事情
(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6.文中划线的语句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何好处
(3分)7.作者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对童年趣事做了细致的描绘,读来趣味盎然。
请你也用这种方法,写出你生活中的趣事,与大家一起交流。
(不少于80字)(5分)三、写作展示台。
(40分)师傅刚造好一个钟,把它摆在库房的架上,两旁各有一个老钟滴滴答答地响着。
一个老钟对新来的钟说:“现在你就开始工作吧。
不过我得提醒你,别以为你精神饱满,你还没敲到三千三百万下之前,保证你已累得半死。
”“什么
三千三百万下,我永远也做不来这样沉重的工作。
”小钟真的被吓慌了。
“喂,傻小子,你别听他的话。
”另一个钟挺身而出主持正义,“你的工作决不会太粗重,每次你只要轻轻敲一下,这不是很容易吗
敲完一下之后,你只需要再敲一下,就是这样简单,绝对难不倒你的。
”“原来我的工作,一次只需要敲一下,这样简单的工作我倒是会做。
”小钟终于拾回自信心,于是开始勇敢上路,而不需要计算几个月下来必须敲几千万下。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再大的困难也是由许多小困难组成的,若我们能像分解因式一样对待眼前的困难,那么,这些小困难在聪明的你的面前也就不会再是困难了,再大的困难也都会迎刃而解了。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⑵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
⑶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1.①剔 ②猝 ③jīn ④sù ⑤眩 ⑥隅2.A.竭力 B.啜泣 C.坚韧 D.固执3.①誊、付,誉、副。
②寂静,空旷。
③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
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4.要点:成功需要的是耐心和付出。
5.例:雨露下苏醒的万物、赛场拼搏的青年等;比喻略。
6.①江春入旧年 ②任重而道远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二、(一)1.①说明人们有太看重现所拥有、被物所困的心理。
②认为庆幸:这样人们就不会有太大的苦恼;认为哀怜:这样的人目光太短浅,没有看到人生大的风景。
2.如:陶渊明,弃官归隐,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质。
3.①人都有一种占有的欲望,并不在乎物的价值,心理满足要远远大于生理满足。
②人生重要的是过程,并不是成功与失败、幸福与苦难等次要的东西。
4.展示了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
5.言之有理即可。
(二)1.人 祥和 亲切2.因为这两处地方最能体现出北京的秋味,是季节变换的气味的代表。
3.公平、亲切、随和、诚朴4.如,“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
”口语化的描绘,动作、情态就非常鲜明,如在眼前。
5.拟人。
将海棠和石榴人格化,说明北京秋果的成熟,及对人的诱惑力。
6.这篇文章是借写北京秋的气味,来展现北京人的精神状态。
(三)1.清代沈复2.①眼力 ②指代“昂首观”这个动作 ③慢慢地 ④白色3.①于 ②余(我)4.①所以常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5.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6.想象。
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更富生活情趣。
7.要求:要有天真的想象和细致的描绘。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