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主题班会主持词
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xxx小学师生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悼念革命先烈,以此来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
女:当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聆听老师讲课时;男:当我们在家享受父母的疼爱时;合:你们可曾想过,这样幸福的生活是如何来的呢?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男: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志士长眠于地下。
女: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沉痛悼念敬爱的革命先烈。
男:我宣布xxx小学“传承革命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清明节祭扫活动合:现在开始!女:第一项:出旗、敬礼。
男:第二项: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女:请少先队员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朵朵白花寄托着我们深深的哀思,无限的敬仰。
男:无数的革命先烈,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身躯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
请全体肃立,默哀一分钟。
女:礼毕。
请校长讲话。
男:今天,在烈士墓前,我们庄严地立下誓言:学习你们的思想,继承你们的遗志,发扬你们的精神。
请少先队员代表_____发言。
女: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是我们矢志不渝的选择。
请大队辅导员xxx老师带领我们宣誓:(宣誓词------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我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我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谨记党的教诲,树立远大理想。
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自律自强,争做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合:让我们谨记党的教诲,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男:让我们感觉英雄的伟大,女:让我们铭记这庄严的时刻,合:我们继往开来,共建祖国美好的明天!男:xxx小学清明节祭扫活动到此结束!请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敬献小白花。
2017清明扫墓主持词二一、宣布仪式开始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来到了令人景仰的上烈士陵园悼念、缅怀先烈。
2、包头市杨圪塄学校祭奠革命先烈扫墓仪式现在开始。
二、向烈士上敬献花篮及留言1、“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历史的长河记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有多少人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们走了,但他们的事迹会幻化成永不磨灭的丰碑高高矗立在我们后人的心中。
2、请各中队辅导员代表本中队向烈士敬献花篮并留言
大学生 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怎么主持 视频
你这个sb,傻佬,特级傻的傻佬,你这个混蛋,特级混的混蛋,死破该
袁了凡有几个老婆
■袁越峰 我于年出生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我、父母、祖父母、姑姑还有曾祖母。
他们零星的叙述成为我回忆先人的碎片,这些碎片总能穿过时间的长河,拼成一幅幅昏黄的图景。
一个后代子孙眼里的家族精神 “重义轻利、匡时济世”是袁家精神最突出的特征。
袁黄数次用私产赈济灾民以至自家药铺难以为继,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宝坻百姓自不必说。
袁祥(袁黄的祖父)在妻子亡故后,丈人与他不睦,他不争家财独处偏室孑然一身,连肉都吃不上。
一日他为人治愈沉疴后,却退掉50两银子的酬金,只收了7文成本费。
高祖袁三省,仗义疏财,为打抱不平以至于家道中落。
先人们在义与利的选择中,义总是压倒利。
在我小时候,总会被祖父叫上阁楼进行忆苦思甜的教育。
他会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生锈的饼干桶,取下那个有两个洞的盖子(祖父少年时用来敲打货的“锣鼓”,见左下角),开始讲述他和叔公们凄苦的童年。
讲到袁三省时,常是一阵长久的沉默——祖父作为袁姓子孙无疑受到了家族精神的影响,内心深处的认同和现实的矛盾,让他在长久的沉默后发出一声叹息。
童年时代的我很害怕接受这种教育,没有人喜欢沉重,但瘦削的袁三省“一袭长衫、一把折扇、指天划地、切切而论”的场景却如此清晰而深刻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奋发有为、淡定从容”是袁家精神的另一种色彩。
袁黄先搏击宦海后闭门著述,完成了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清晰地实践了家族的精神。
而袁祥则寓“奋发有为”于“淡定从容”之中,如奔腾的溪流,时而跃出山涧,时而盘旋谷底,进退有度,潇洒自如。
他读书的态度一开始是淡泊的,故他只得其理、不得其词,惹得未来的丈人很是生气。
婚后随父读书3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废寝忘食、通宵达旦,于是“天文地理历法算术兵法水利无不熟谙”。
袁祥的这种于淡泊之中的奋起还表现在:数月习得丈人医术、婚后治学齐家等。
尤其是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只身在南京求索两年,居然写成3本评述靖难之变的专著。
最让我这个后人感动的,不是先人的博闻强学,而是对待生死的态度。
袁黄的父亲袁仁去世前曾言“飘然今喜谢尘缘”,一“喜”一“谢”,何其潇洒。
现实生活中,“奋发有为”相对容易,“淡定从容”似乎也不难。
难的是奋斗时不急功近利,失败时不一蹶不振。
而“重义轻利、匡时济世”怕是袁家精神最难实践的部分。
现代社会对“义”的追求早已让位于“利”。
《袁氏家乘》说先人袁顺“豪侠好义,尚气节人”、“勇于为善而奔义若赴”,不说“乐于”而说“勇于”,可见做好事是要付出一定的勇气的。
关于家传历史和目前研究的一些疑问 目前关于袁黄和袁家历史的研究与曾祖母口述的家史多少存在一些出入。
我将这些出入列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资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关于“代皇18天”。
曾祖母告诉我“祖宗做过兵部的头,曾当过18天代理皇帝;因为当时的皇帝做错了事情,下了罪己诏,居内宫思过,命袁黄代理他18天;清康熙帝因此对袁黄有较高的评价,就写在《康熙字典》里。
”万历帝下罪己诏的事是有的,也知道他居深宫不上朝,但以臣子代己似乎有些离谱。
但既有字典为证,代皇一事又似有之。
对于这点,我的看法是有这样几种可能性:1.此事不见于正史,康熙帝据野史而评论。
2.万历帝对上朝深恶痛绝,用代皇这种作秀来应付朝臣的非议。
3.当时朝内党争很厉害,万历帝不用重臣而用无甚瓜葛的中小官员代皇。
但袁黄任兵部主事,应是五品司局级(所谓兵部的头,我认为是袁黄冤案后朝廷追赠为少卿,应该有三品部长级),品阶实在太低,而且毕竟是兵部的人,难逃派系嫌疑。
但有资料说袁黄还做过拾遗,那就有这个可能了,拾遗这个官职本身没有派系属性,而且可能四品副部级的职位。
二、关于“袁龙门”。
曾祖母告诉我“袁黄从朝廷回乡的时候,请求皇帝赐几个字给自己即将建造的宅院,皇帝题了‘袁龙门’3字给他”。
按理说“龙”是皇家专有的东西,龙门即皇族,即便真有代皇18天的事,皇帝也不可能慷慨到这个程度,说袁家是龙门,那等于是说袁姓可以当皇帝了。
但祖父说陶庄有很多老人知道“袁龙门”的说法,发生火灾后才改叫“火烧场”。
我想或许有以下两种可能:1.袁黄遭诬陷罢归故里,自己肯定是不能向皇帝有所要求的。
但后来昭雪,“袁龙门”是朝廷为抚慰袁黄后人所赐。
2.袁姓子孙登科及第中举者颇多,古人称考取功名为“鲤鱼跳龙门”,故民间称袁姓族居的袁家汇大宅院为“袁龙门”。
三、关于“袁家大坟”。
祖父告诉我他小时候时常随父亲摇船去惠民祭扫袁黄的墓,也去位于袁家埭的一个大坟祭扫。
这个坟不高,但范围大,听说埋着不止一名袁家的人,却没有墓碑。
这个墓周围有36亩租田,还有几间空屋,叫坟堂屋。
袁家大院的子孙每年轮一家去收这些田的租金,清明时主持祭奠,前去扫墓的后人每人可得10文钱,超过60岁的可得文钱,并在坟堂屋里摆上筵席。
祖父的叙述应该是真实的,但对此我有很多疑问:这坟里埋的都有谁
既然有那么多后人前往祭扫,又为什么不立碑
学校清明节活动信息稿(10篇)
学校清明节活动信息稿(10篇)(篇一)清明将至,翠柏凝春。
为深切缅怀革命烈士,教育学生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培养爱国情怀。
4月2日上午,凤阳工人子弟小学三(2)班师生及家长,赴烈士陵园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祭扫革命烈士活动。
上午8点,全体学生穿着整洁的校服,佩戴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学校步行出发,怀着对烈士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伫立在傲然耸立的烈士纪念碑前。
首先,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少先队员代表向烈士墓敬献花圈,全体师生及家长向烈士鞠躬默哀。
少先队员代表向大家发起号召,一定要好好学习,继承先烈遗志。
接着,少先队员们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主持祭扫仪式的老师,教育同学们要珍惜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发奋读书,掌握本领,并嘱咐同学们要时刻准备着,长大后用自己情、自己的才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先烈开创的事业在祖国大地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整个过程中,同学们静静地肃立着,细心聆听,深刻领会。
随后,全体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绕墓碑一周,依次将白花摆放在烈士墓前,并深深鞠躬,表达对烈士的敬意与怀念。
最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参观了烈士纪念馆。
“此次系列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引导团员青年牢记中华民族历史,牢记家族历史,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