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6师团师团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
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
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
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
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
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
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
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
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
“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
“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
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
进厂常考名句
必背清单 1、填充补足型20例 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西楼谢脁》) (9)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1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 (1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论语·述而》)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其四〉》) (1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风栖梧》) (1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0)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理解默写型20例 (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3)《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上。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过秦论》的论点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7)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
杜甫《蜀相》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8)下面是(扬州慢)中的词句,语出杜牧哪些诗句,请依次写出。
①过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
②纵豆蔻词工: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二十四桥仍在:二十四桥明月夜。
(19)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①李清照《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千里澄江似练。
②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③李煜《虞美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写出《桂枝香•金陵怀古》化用下列诗句的词句。
①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叹门外楼头。
②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千里澄江似练。
③玉树后庭花: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情景预设型40例 (1)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重阳》)。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4)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6)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吟》中曾有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的诗句,杜甫也有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7)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诗句。
(8)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的浩叹。
(曹植诗) (9)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
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10)《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1)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2)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13)“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1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
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16)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18)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9)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0)“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陶潜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21)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_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2)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23)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4)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25)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6)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27)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28)辑录孔子主要言论的《论语》中有好多开导人们爱学习、怎样学习的语句。
其中,有点明温习大有好处的“温故而知新;”;有告诉你认真学习、时常温习是乐事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用来称颂勤奋学习、耐心教人这一好作风的“_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揭示学习和思考利害关系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29)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30)苏轼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31)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极言秦始皇的功业;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_”,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3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4)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35)学校里语音室、电脑、电视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都“锁在深闺无人识”,没有派上用场,只是摆设而已。
(36)当许多城市居民彩电、冰箱、空调都齐备的时候,这边远山村才开始有黑白电视,真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37)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迟,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38)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燕山雪花大如席”。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也可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
) (39)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烟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景象了。
(40)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4、综合考查型10例 (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王维《山居秋瞑》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2)秦观在《鹊桥仙》词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3)杜甫在《客至》中写道:“舍南台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4)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5)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来表达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腰上系着洁白的绸子,光彩像流水一样晃动,耳朵上戴着夜明珠耳坠。
”这是对《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的描写。
请根据引号内句子的意思默写出原文: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7)孟子说:“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说过含义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陶渊明被钟嵘《诗品》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在作品中多以飞鸟自喻,表达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9)“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此二句出自《过秦论_》。
(1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5、创新开放型10例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2)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
①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 ②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③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④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⑤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⑥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 (3)夏日雨后的山里,空气清新,禾苗秀美,忽见翠峰之上,蓝天之下,彩虹横贯,真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
” (4)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选举中落选,再次证明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句话的正确。
(5)《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是一个著名的情节,请简述书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6)《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为什么攻打圣母院
此事结局如何
请简述。
爱斯美拉达被伽西莫多救到圣母院后.国会再次判决她死刑。
这激起了巴黎流浪人的愤怒,因此他们深夜攻打圣母院要搭救她。
伽西莫多不明真相,在教堂里奋勇抵抗。
克洛德趁乱骗出爱斯美拉达。
国王下令镇压流浪人,致使圣母院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7)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游山玩水,赏心悦目。
人们对山水的不同感受,全因心情有别。
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两句诗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这两句诗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 (9)花,是古诗词营造意境常选的意象之一。
请任意默写出描写梨花、菊花、桃花、荷花、稻花、桂花的古诗词佳句。
(至少写3句)①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寓意》)②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10)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节。
请任意默写出描写春潮、春城、春雨、春江、春水的诗句。
(至少写3句)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冯延已《蝶恋花》) 【背诵技巧】 名句名篇主要靠的是点滴积累,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领悟含义。
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如:“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2.圈点强记。
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边诵边写。
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
4.规范书写。
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5.看清要求。
高考名句填空要求是“任选□句”,考生在答题时可以全答,阅卷时以前□句中答对的句数计分。
所以考生答题时首先一定要看清默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