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主持词
《一封家大队会主持、主持人:家对于中国人有着最传统最厚重的意义,中国人讲究“福”。
对“家”的含义有特别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家”的概念是团圆:有亲爱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家”的解读是港湾,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呆在家里最惬意最安全……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阶段“家”对于我们的意义也在变化。
在今天的队会开始之前,我就想请学员们先认真观看一段视频,让我们共同来重温一下的家的记忆。
二、中国人过年讲究回家。
每年过年中国人都要进行一次迁徙,这是令世界都好奇的一件事,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
在这里的戒毒学员没办法回家过年这对于大家来讲可能都是一种遗憾。
虽然你们没办法回家,但是你们的家里人还有很多内心的话是要跟你们说的。
三、“家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传情达意的功用之上承载着‘孝悌忠信’的道德价值观,‘家书抵万金’‘鸿雁传家书’饱含深情期待和渴望,它无法称量,无法估价。
”在古代,家书就是一个远在相当于现在外地或外国的地方时,家里人相互来往的信,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的事等等,较多的是平安信。
在电报普及之前,家书是主要的沟通方式之一,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虽然现在每当过年过节,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祝福方式,但是家书这种形式还是最值得人们怀念的。
看着亲人熟悉的字迹,总有说不出的温清和感动,涌上心头。
下面,就让我们零距离倾听几位学员她们写给家人的家书
跪求关于《一封家书》的演讲稿
主持人:今天是2006年的第一天。
代表栏目的工作人员让关注节目的观众问好。
过年是表达情感、传递心意的好时机。
发条短信、打个电话,那您有没有想过写一封家书呢
我们今天从说说家书。
亲爱的爸妈:你们好!离别已近半个学期了,相信你们对我的思念早已延续了半个世纪。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
我在这里一切都挺好的,我已经二十岁了,能照顾自己了,希望你们不要挂念。
可是你们怎能不挂念呢
敬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又有好几个月没有见面了,请原谅儿子的不孝,记忆中我很少给您们写信。
这次学院号召大家写家书,我也想借此机会来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
主持人:刚才给你读的这些是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的学生们写给父母的家书。
写家书是学院最近组织的一次活动,要求家书的主题是感恩父母。
爸妈:你们好,很长时间没和家里联系了,家里可好
妈,开始扒海蛎了吗
记得戴上手套啊,要不然,手上又全是口子了。
这是大二学生邹晓伟写给父母的信。
上大学两年来,她还是第一次给家里写信呢。
同期:蓝衣女孩:学院不组织这个活动,不提醒一下,恐怕是真的不会写,没有这个想法。
邹晓伟来自大连的农村,她爸爸身体不好,家里家外全靠妈妈一人支撑。
为贴补家用,每年入冬以后,晓伟的妈妈就起早贪黑地到市里卖海蛎子。
同期:中年女:挑,挑两桶去卖。
记者:两桶得有多陈呀
中年女:八十多斤。
记者:八十多斤
挑得动吗
中年女:挑动了,就我自己挑,就我卖。
中年女:早上四点起来。
邹晓伟的家离大连市里仅仅80公里,平时总顾着学习,顾着做家教赚钱,她难得回家一趟。
即使母亲天天到市里卖海蛎子,母女俩也只见过一次。
或许是习惯了母亲的操劳,晓伟说她以前并没怎么在意这些,更没对妈妈说过任何安慰和关心的话。
她把不久前和妈妈见面的情景写在了信里。
妈,上次你来大连卖海蛎子,我去找你,远远地看到你穿着我高中时的一件旧衣服,手里拿着一个大塑料桶子,头上围着围巾,妈,你没看到,我当时眼睛里已经全是眼泪了,当时我就想,等我赚到钱了,我要给你买合身的衣服。
妈,女儿的嘴巴太笨了,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看到你拼死拼活起早贪黑地干活,我心疼啊。
同期:中年女:哎呀,我没法读,我看一看我就不看了,想起来再看看。
记者:咋没法读呢
中年女:我好伤心,感动,确实是那么回事,都是穿孩子的衣服,没买过衣服。
因为家里日子紧巴,邹晓伟的大学是靠借贷读的,在这件事上,做母亲的一直觉得亏欠了孩子。
有一次晓伟吃饭吃得很少,这当妈的可就受不了了,她怕孩子在心里责怪父母没本事。
可当时的晓伟没能体谅到妈妈的心情。
同期:蓝衣女孩:我贷款,然后我父母就觉得对不住我,这一方面我没体谅到,我要体谅到这一点,我妈做什么我都能吃。
邹晓伟在信中特意跟妈妈解释,在贷款这件事上,她从没责怪过父母。
同期:中年女:我看了,知道这孩子大了,懂事了,看了,说实在的,心里也难过。
记者:阿姨,这封信还收着呢吗
中年女:收着,我有时就拿来看一看,我今天也拿来看看,邻居还来串门。
记者:给邻居也看了。
中年女:嗯,高兴,心里难受就想看看,看看就想掉眼泪。
同期:蓝衣女孩:我一直以来就觉得,我对我父母这种感谢,等我参加工作之后,等我赚钱了,然后我让他们不用很累的去干活,我让他们在家里休息,我觉得那是一种感恩,我没想过是平时的时候,说那些话,我没想过,其实现在我仔细想一想,平时那种关爱的话应该多说一些,说出来是最好的,那样心会贴的更近。
邹晓伟的寝室共有四个人。
她说以前她特羡慕一个室友,因为人家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有谢谢爸妈、我爱你们这样的表达。
可这个室友告诉我们,其实她也是上大学后才尝试着这么做的,以前她可没仔细想过父母的好。
同期:粉毛衣:我就觉得我妈爱我就是属于正常,因为她没法爱别的人,她没选择,她就我一个人。
这个让邹晓伟羡慕不已的女孩说,这次写家书的活动她并没有参加,因为她一直坚持给家里写信。
同期:粉毛衣:我妈说了,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是最容易表达感情的方式。
记者:是不是很多在口头上没法表达 的东西写在纸上容易一些。
粉毛衣:我妈要给我邮信,都发现都超重,但是这些厚的东西怎么能在手机上打出来呢,肯定打不出来,他们那一代,就算会用QQ,电子邮件,但是那些东西打在上面都特别不真实,如果电话当面说也不会像表达的那么好,所以我觉得写信有的时候偶尔写一封还是挺拉近人之间的距离的。
同期:婷婷:小事,这是领导,那边是二领导。
记者:爸爸是二领导。
婷婷:他们都是领导,但是都听我的。
记者:领导还听你的
婷婷:我属于主要领导。
同邹晓伟相比,城市里面长大的张婷婷少了太多生活的负担,多了太多的宠爱。
虽然每周都回家,但在这次活动中,她还是给父母写了信。
信件:又是一周没见,我又想家了,想老爸做的热腾腾的沙锅豆腐,想老嘛上周给我弄的焖子……张婷婷在信中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天气冷时,妈妈嘱咐她加衣服,考试失利时爸爸耐心的安慰……她在信中仔细地讲述着父母无私的付出,尽管她知道父母的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数字数算清楚的。
同期:记者:你刚才也说,爸爸妈妈每次为你付出了这些多,你在意过吗
你感受到了吗
白毛衣:以前高中或者初中吧,感觉父母对我的好,父母疼自己的孩子是应该的事,尤其像我们这种独生子女,父母把两个人的爱都放在你这一个人身上,我都不敢相信,如果再多一个人,一个弟弟妹妹,跟我分享这份爱的时候我会怎么样, 白毛衣:我是后来感受到的,真的,我一直都很想说妈妈谢谢你,或者是说妈妈我爱你这种话,但是每一次都说不出口,不知为什么就想说:妈妈让我给你洗一回脚吧。
但是好像张不开这个嘴一样,心里面是这样想的,但是说不出来。
“爸爸妈妈,谢谢,谢谢你们的包容,谢谢你们20年来无私的爱”,无法开口的感谢终于在一封家书里找到了它的位置。
此后不久,从未动过针线的张婷婷学着样子给爸爸织了一条围巾。
同期:妈妈:她可能是生活费省下来给她爸买的,人家问你这给谁织的围脖,给我爸织的,给你爸织的,你会吗
这就是我的处女作。
真给你爸织的
不是男朋友
我没有男朋友。
她没有男朋友,我逗她说不是男朋友啊,我没有,给我爸织,真能闹。
记者:阿姨,那你没问问她,怎么没给你织一条
眼镜女:问了,当时我就问了,我说还是向着你爸,没给我织。
我怕我给你织的东西你给我成了,我说怎么了
我的水平不行,等我练好了我给你织。
记者:她要给你织一条你戴吗
眼镜女:能不戴吗
肯定戴,为什么
一看到围脖就想到孩子 自己对孩子的付出,做父母的也许从来没有在意过,可孩子一点点的回报,哪怕只是些微的理解,却可能会让父母记忆一生。
同期:记者:阿姨,刚才也提到了孩子给你们送礼物,送围巾,送口红,包括给你们写信,那如果就是说,她感谢话,和这个口红相比,你更愿意收到哪一个礼物呢
眼镜女:我愿意收到她这个信,里面讲的话,有时候就琢磨,有时候就想,有时候确实感动,这个信我有时候都看,特别是她不在家的时候。
记者:这封信看几遍了
眼镜女:看好几遍了,我有时候看的时候,我都不愿意在老头面前看,我有时候看着看着掉眼泪。
记者:每次看的时候都掉眼泪。
眼镜女:对,觉得孩子长大了。
她这样比什么回报都要好,她特别理解。
主持人:组织学生写家书感恩父母,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活动有点做作。
就连这些写了信的孩子们起初也都没有想到,父母读到这样的一封家书会是那么激动、那么欣慰。
联络员:没错。
片子中不论是邹小伟的妈妈还是张婷婷的妈妈,都把那封家书当宝贝似的珍藏着。
时不时地拿出来读一读,每读一次还会忍不住地掉眼泪。
平台上有位手机尾号8423的观众就发短信说: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报答父母的最好方式是等自己将来挣钱了,有能力了,给父母买这买那,给父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
但是我们都忽略了,平日里的一句问候、一句感激,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主持人:就比如这位观众提到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句话,我现在特别想问问电视机前的您,在过去的一年中,您对自己的父母说过这句话吗
估计绝大部分人的答案是没有。
我们的记者在采访时还对大连理工大学的100名学生做了调查。
结果显示99%的学生想过向父母表达感谢之情,但是真正做到的不足40%。
至于他们没有表达的原因,34%的孩子觉得不习惯;28%的孩子觉得不用说,心理明白就行了;14%的孩子则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另外还有9%的孩子则认为这种方式会让父母觉得奇怪。
急,主持人看完一封家书的视频后该怎么引出下一个节目(最美家书的朗诵)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现在身体好吗,妈妈的心脏病没有再犯吧,爸爸的腿怎么样了
虽然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电话就能慰藉我对你们的思念,但我还是决定写下这封家书,写下我种种的感怀。
妈,我前两天刚读完了《傅雷家书》,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成了连接大洋两岸的唯一方式,每一封书信都包含了傅雷先生和他妻子对儿子的声声叮咛和谆谆教导,饱含了无限的爱意与思念,读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到――可怜天下父母心
远在洛阳的您和爸爸也一定是这样吧,如果没有电话,您和爸爸也一定会像傅雷先生和他妻子那样一封又一封的书写吧
感谢电话,感谢它将您和爸爸浓浓的爱意如此真切的传递过来,接到电话,听到你们的声音,仿佛你们就在我身边一样从未离开过,我仍旧是那个在你们身边撒娇的小丫头,那个在你们眼中永远长不大的小孩。
你们的嘱咐是我生活中的温暖,你们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你们的宽慰是我受伤的安抚,有人说家是什么
家是永远不会拒之你于门外的地方,父母是什么
父母是永远不会拒绝你的爱。
爸爸,妈妈,真得好爱你们
你们是永远无条件为我的人,你们是永远为我才操碎心的人,是永远不会对我有什么要求的人,如果说真有什么要求的话,那就是要我爱惜身体、不要舍不得花钱、多吃点好的……爸爸妈妈,在这里我也想要同样的要求你们,你们要多吃点好的,要多休息,少操心我。
妈妈,您舍不得为自己购置衣裳,每顿都要把剩菜剩饭吃完,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节俭虽然是美德,但夏天食物坏得快,我希望您不要吃坏了肚子,您总叫我吃好点,说身体垮了在大连看病得花多少钱啊,可您自己呢
要以身作则为我做好榜样啊,就像您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要吃好,穿好
爸爸,你是家里顶梁柱,是家里的一方天,你倒了家也就塌了半边天。
我知道你不像妈妈那般省吃俭用,该吃好的还会吃好的,从你电话里朝我埋怨妈妈虐待你就知道了,放心
等我回去了,妈妈一定会做好吃的,到时候就有口福了,不行我给你做
但是,你不注意休息,睡眠也不像妈妈那般好,有点什么动静就会失眠,干起活来还不要命孜孜不倦。
唉,爸爸呀,您什么时候才能停一停、歇一歇呢
要不是我这个不争气的女儿,或许您就不用如此奔波劳碌,辛辛苦苦为我挣学费了吧
爸爸,对不起
是我害得你劳累成疾,成了老寒腿,冬天插了电褥子、盖了棉被,人还要穿毛裤才能入睡,是我过早得让您两鬓斑白,神经衰弱。
爸爸妈妈,你们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双手,身体的疾患,哪一个不是我这个女儿造成的呢
我对你们的愧疚根本无法用语言,用文字来表达,而对你们的恩情根本就无法还清,还记得小时候赌气时,说到时候把吃你用你的都还给你,现在想起来,方知年少无知,可笑至极,那话当时也一定伤了你们的心吧。
然而,即使这样你们都不曾苛求我过什么,从小学到现在,你们不曾要求我拿第一、得奖状或是参加什么竞赛拿什么奖,妈妈您常说:“你爸你妈都不聪明,也就不指望你什么,你只要努力学学来东西是你自己的就行。
”但我知道,你们终究是希望我考上一个好大学,有一个好前程,而我却辜负了你们的希望,虽然如此,你们仍然义无反顾地送我进了大学,高昂的学费使本就不富裕的家雪上添霜,爸爸的背更驼了,妈妈的手更粗糙了。
可你们仍然痛并快乐着,不曾对我提出要求,甚至爸爸还问我需不需要电脑,你们小心翼翼的省着、攒着钱,一天,妈妈在电话那头悄悄的、压低了声音跟我说:“
F煜啊,不用操心钱的事,你知道吗
你妈我和你爸已经把你下学期的学费攒出来了
”那声音那口气,仿佛是孩子发现了宝藏那般激动开心,但又怕别人知道只悄悄告诉你一样。
您知道吗,妈妈,那时我都要快哭出来了,我真得觉得对不起你们,真得不知道怎么去回报你们,因为觉得根本没有办法偿还,根本无法偿还
即使以后有钱了,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但我根本无法买回爸爸的健康,妈妈您的青春
在这里我还是只能轻轻地说一句“爸爸妈妈,对不起”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千言万语都难以诉净。
算了,不说这些了,说些开心的事吧,妈妈,我已经进了就业指导中心了,成为了里面办公室部一名干事,自从交了自荐后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的,真是一个木桶打水――七上八下。
现在每周一我都要到辅导员老师那打印资料,刚开始是大二学姐教我,现在我已经能熟练的打印操作了,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并了解了很多以后就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历练了自己。
我了解了招聘公司一般的要求,好一些的公司都会要求英语要过六级,所以,我不能只满足于过了四级就万事大吉,还是要努力学习英语为以后做准备。
同时,我还意识到现在对电脑的应用操作已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我这个电脑盲已经彻底落后了,还好有学姐和学长们耐心的教我,现在基本的文档、表格操作我已经驾轻就熟了,不过,今年放假回去我还是要好好跟着姨系统的学习一下。
说到这,姨的身体怎么样了
弟弟还是那么不爱学习,要我姨每天看这才行吗
姨虽然只比你小两岁,但我那个顽皮的弟弟也让她操碎了心,不画妆的时候看起来比您还憔悴。
您要多劝劝我姨,让她放宽心少生气,多注意身体。
还有,阿婆阿公都怎么样了
阿公的胃癌有没有恶化,阿婆的风湿有没有在犯呢?他们都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想当初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阿公每天从这站接我上学,下课送我回家,风雨无阻,每当下雨的时候他总是一手称着一把墨绿色的大伞,一手搂住我,生怕我淋着、冻着。
那时我就像依偎着一棵强壮有力的苍天大树,无比的安全,即使有在大的风雨也不怕,可现在阿公老了病了,癌症把他折磨得骨瘦嶙峋,走在一起时我已成了他的依靠,我扶着他就像当初他搂着我一样,只是岁月变迁一切都变了。
时光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孩子长大,大人变老,而青春就像接力棒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生生不息。
好想让时间凝固住,定格成永恒,我们一家人都健健康康,一直都快乐幸福下去。
阿公仍健康强壮,阿婆仍腿脚灵便,爸爸妈妈你们仍然青春快乐。
可手抓不住水,更抓不住似水的流年,生活不会因为我的希望而停止转动的齿轮,我也必须面对事实,微笑的面对生活中的这一切,如果不能挽留住时光,那就把握好分分秒秒,认真的去学,真诚的去爱,用努力浇筑未来的幸福,用双手创造更好的明天。
最后,爸爸妈妈,祝你们健康如意!
一封家书诗朗诵稿子
这是08年参加全省的一次征文朗诵比赛写的一篇稿子。
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个家庭都至关重要。
所以送给每一位朋友。
没有你要求的诗朗诵稿子,很抱歉,供参考。
安全与你同行 幸福与我相伴 ———一封写给妻子的安全家书亲爱的: 你好。
又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了。
此时此刻,人们都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可是你却依然忙碌的穿梭于病房之间,忠实的履行着做为一名“白衣天使”的光荣职责。
你辛苦了,老公为你感动。
马上就要到咱们结婚一周年纪念日了,我想把这封安全家书做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你。
希望你能体会流淌在字里行间老公对你的款款深情和浓浓爱意。
俗话说:“安全是根绳,牵着千万人;安全是根线,连着亲人念”。
安全,对于一个人、一个家、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亲爱的,我们每天都忙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你们医院的职责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在单位我负责的是查处违法占地、维护社会稳定。
可以说,我们的工作都与安全生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医院里,你所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病人,随时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
生命无价,所以无论如何要保证病人的安全。
现在对医患纠纷的处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就要求你在繁杂的工作中必须严格细致按规范动作一丝不苟的操作,认真严谨的书写每位病人的医嘱和护理纪录。
从而保证病人和医疗工作的安全,同时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其实,我知道,作为“白衣天使”的你,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专业技能过硬,对病人更是体贴入微,领导对你也十分信任,但即便如此,你也一定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让老公放心啊。
亲爱的,平时我很少给你谈及我的工作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不想让你分心。
你知道吗,保护耕地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
随着土地资源的市场价值日益凸显,违法占地形势也越来越严竣。
严守18亿亩耕地 “红线”是党中央给当代“国土卫士”下达的死命令。
如果耕地守不住,人们吃不饱饭,国家就不会安全稳定。
为了这项崇高使命,我们必须经常深入农村乡镇、田间地头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土地政策,为老百姓晓明利害、解疑释惑,全力维护土地市场秩序的安全稳定。
在不间断巡查中,一旦发现违法占地行为就必须立即查处。
当然,在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现场,经常会有暴力抗法的行为发生,所以会存在一定的危险。
不过请老婆放心,我会时刻把安全信念放在第一位的,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大限度取得违法用地户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确保安全作业的同时把工作干的漂漂亮亮,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也让你这个家里的“一把手”满意。
亲爱的,一个家庭恰似大海中的一艘航船,船长、水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密切配合,航船才能驶向幸福的彼岸。
当我们携手相伴走入婚姻殿堂的时候,当我们共同面对生活与事业荣辱与共的时候,我们就许下了彼此的承诺:“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如果没有了“安全”这幸福的保护伞,我们怎能在夕阳西下的林荫小道上以休闲的心情漫步
我们的家又哪能充满儿女膝下、孝满高堂的幸福安康
我们的事业岂不就是泡影一片、白纸一张
我们的国家又怎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和谐发展
工作每一天,快乐安全每一天,这不正是父母亲人对我们的深情期盼吗
安全伴你我同行,幸福才能与我们相伴呀。
亲爱的,以上讲到的这些不是说大话唱高调,如果说有某些“教训”的口吻,那被教训的对象首先应该是我自己。
今晚的信不是太长,今晚的信也不需要寄出,我就把它放在你枕边,这份礼物希望你能喜欢。
安全是一生的态度,安全是构筑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保障。
就让我们用这种方式来互勉,记下所有爱的嘱托,用亲情和爱共筑安全幸福的美好生活吧。
爱你的老公 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五日
我要找关于母亲节的主持人稿
因为要当主持人,时间很紧迫,最好能快一些
我长大了,妈妈老了;我长高了,妈妈的背驼了;我懂事了,妈妈记不清事了;我事业有成想要孝顺她老人家,她却已经走了。
妈妈总是盼望我快点长大、快点有属于我的事业,孰不知就在这同时,她正在一步步地悄然离开。
忘记妈妈的生日,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太多的理由,她对我们的生日,却牢牢刻在心里。
我一个人背着行囊走了很久\时间流逝了我对童年的记忆\空间抹杀了我对故土的怀念\直到有一天\我打开行囊\里面装满了母亲的叮咛与期盼\才明白\我一直都是在母亲的心里远游\我走了多远母亲的心就有多大\可我的行囊从未装过母亲的孤单与思念\母爱比容纳百川的海更博大\我会走得很好\因为有这无边的母爱伴我上路…… 阳春三月,柳絮飞。
昨夜雨阗帘眉,倚窗望雨盼儿回
天女泪痕,雨霏霏。
心绪杂乱,恚恨谁
晨暮恋儿--早归,泥泞路途些许累。
切勿贪时将身摧,一封家书亲人泪。
背人驱蚊欣徘徊。
待过叶舞冬梅,银丝挂窗扉--好不伤悲。
当我漫步在椰风海韵的校园里,当我和同学沉醉在大自然的美丽并频频举机留念,我想到了母亲。
此时此刻,她正在一个工厂里辛苦地劳作着,她的工作动力就是让她的女儿过得好一点,别再吃没有文化的苦。
母亲曾经或许有梦,但被无情的现实一个个击碎,她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有人来延续她的梦,于是她学会了像老牛一样地劳作,像红高粱一样地顽强,像大山一样地默默,一个不知母亲节的母亲在母亲节这一天仍在为她的儿女们默默付出着。
(祝)福娘亲永远美丽健康(天)涯海角依然心系亲娘(下)雨之夜尤其思念故乡(母)爱无边其实天下一样(亲)吻娘手掌间尽显沧桑(万)千叮咛总是萦绕耳旁(事)事关心只为儿的成长(如)有来世还想叫您声娘(意)义悠长一个孝字莫忘。
记忆中,母亲的头发是乌黑的,母亲的额头是展平的,母亲的身板是直挺的,母亲的双手是滑腻的。
母亲走起路来,脚像离弦的箭;母亲干起活来,腰像柔韧的弹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突然发现,我的记忆是错的。
我远远的看见,母亲正提着一篮青菜步履蹒跚地向我走来。
我敢紧跑过去,从她那粗糙的手中接过菜篮,与她同行。
母亲的头发变得花白,额头上已出现沟壑,我这才意识到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了什么,那是半辈子的无怨无悔... MOTHER-母亲
M-more母亲给我的太多太多;O-old而她却在慢慢变老;T-tear这是母亲为我拭去的那串泪珠;H-heart这是母亲那纯洁的心灵;E-eye这是母亲充满爱意的眼神;R-right这是我对母亲永远的祝愿
妈妈,母亲节快乐
我的无敌老妈,自称笑靥如花,如今回眸一笑,吓呆我和爸爸;我的无敌老妈,总爱自卖自夸,号称厨艺第一,其实无比巨差;我的无敌老妈,头发烫得爆炸,远观还算可爱,无奈早生华发;我的无敌老妈,总是故作潇洒,面对生活挫折,高声笑说不怕;我的无敌老妈,爱骂我是呆瓜,偷了她的青春,却在充愣装傻;我的无敌老妈,待我热烈火辣,我总装作不懂,那是爱的表达;我的无敌老妈,你不完美无瑕,但在我的眼中,你一直最伟大;我爱无敌老妈,就算你有点差,但我就是爱你,我和爸爸都愿陪你慢慢变老,陪你海角天涯。
母亲节快乐啊,我的无敌妈妈
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飞出母亲的掌心,不用听她的唠叨,也不用受她的管束。
而今真的一人孤身在外,才发现这是多么幼稚可笑。
每次打电话回家,母亲依然是唠唠叨叨,问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千万注意身体……但我居然不再觉得厌烦。
相反,每次我都会认真地听她讲着,讲着那些家里的锁事。
我忽然觉得听母亲说话也是一种幸福
吃了太久外面的饭,才知道饭还是母亲做的最香。
并不是因为它是什么山珍海味,而仅仅因为它是用母亲那一颗爱子之心烹调出来的。
真的想对母亲说:原谅女儿以前的刁蛮任性吧
其实我真的很爱很爱您
别人都说我和你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我就认为你的东西就是我的。
刚出生时,我喝你的奶水,我是那样的白白胖胖活力而健康;五岁时,我涂你的口红,我是那样天真可爱机灵加闹腾;十四岁,我抹你的指甲油,我是那样闪亮精彩青涩又妩媚;二十三岁,我穿你的小西装,我是那样自信独立成熟和稳重。
我的一切源于你的一切,我是你年岁的重演,直到我成为一个母亲。
我拿了你的母爱,成为真正的女人,我把一切献给我的女儿,重演我的年岁。
母亲的白头发又多了,在她的黑发中特别明显,怎么也遮不住。
我知道母亲又老了一岁。
五月母亲节快到了,借此机会我想祝妈妈节日快乐,并告诉她女儿永远爱她。
母亲的眼睛,宛如两湾深水潭,把甜美的快乐播放,把怅然的忧伤隐藏;母亲的手,犹如天使的翅膀,拂去我的泪滴,为我扇起一片更明亮的天空;母亲的肩,像是一座青山,勇敢地承载起悠悠岁月;母亲的话语,宛若春天的雨点,细细地敲响了我心中朵朵待放的梦想;母亲的微笑,让我的心泛起涟漪;母亲的眼泪,在我心中凝成冰花……母亲,你可曾知道,你的爱,就像藏在岁月深处的一首老歌,唱的人浑然不觉,而听的人已经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