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展览主持词
美术展览词【:书法和展览主持稿】“墨韵东画作品展”主持词尊敬的各位首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在这金秋送爽,翰墨飘香的十月,我们在美丽的莲城,共同见证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时刻,这就是“墨韵东方书画作品展”的盛大召开。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汉字在不断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下面我宣布“墨韵东方书画作品展”现在开始。
首先介绍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来宾。
(名单附表)文化活动离不开政府文联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支持就如同这秋日的阳光明亮而又温暖。
下面有请许昌市文联副主席先生讲话。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生命之树常青,艺术之春常驻!我宣布“墨韵东方书画作品展”到此结束!【篇二:“七彩生活”师生美术作品展开幕式主持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镇首届“七彩生活”师生美术作品展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今天就要开幕了。
在此,我代表向组织这次书画展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今天开幕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谢意。
我镇师生书画等业余文化活动有着悠久历史和比较好的传统,不仅在个校园内部成功地举办师生美术作品展,而且有的教师的美术作
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主持词
男:尊敬位领导各位女A:尊敬的老师们,女B:亲同学们,合:大家晚上好!男;欢迎大家来到校园文化秘书节的晚会现场。
我是主持人陈男女A:我是主持人女A陈艳女B:我是主持人陈艳女B男;今天,我们相约这舞台,回望激情岁月,用心感受真诚女A:今天,我们相约在缤纷的四月,真情讴歌这激情岁月,用心感受真诚。
女B: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播撒希望和欢笑期盼丰收的硕果,男:今夜,让我们用跳动的音符标记处精彩的乐章女A:今夜,让我们用欢声笑语记录着难以忘怀的成长。
女B:朋友们请挥舞激情的双手,共同来奏响我们绚丽的青春乐章吧
合:2011年xx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校园文化秘书节晚会现在开始。
男: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领导嘉宾,他们是: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女A:下面让我们再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会计系黎主任为本次晚会致辞男: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各位老师的高度关注,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大力支持,谢谢大家!女B:这次秘书节活动种类多样,既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有不失古老的民俗风情,相信大家一定可以从中得到美得享受,男:’好啦,现在我们就不多说了,直接进入主题,下面请欣赏文秘1001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交谊舞,掌声有请,请下一个节目杨x、柳x做好准备。
节目二女B:学长看了他们的表演感觉如何啊女A:当然很精彩啊,我都快陶醉了,哦,对了,陈男哪里去了
女B:学姐她也准备节目去了啊,等下她有精彩的表演女A:恩,好下面请欣赏歌曲串烧,《错的人》《普通朋友》《我爱的人》节目三男:谢谢大家的掌声。
下面,让我们看看下一个节目会有怎样的惊喜呢
女A:感恩使我们生活中永恒的“主旋律”之一,我们感恩生活,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男:下面请欣赏文秘0901班同学们带来《感恩的心》节目四女A:非常感谢她们的精彩表演,校园文化秘书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她是我们的展现自己艺术素养的舞台,也是艺术成果的阶段性集体展示女B:我想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殿堂,享受了一场完美的听觉盛宴,我愿意一直陶醉在其中。
下面请欣赏带有异域风情的名族歌舞《天竺少女》。
节目五女A:带点精彩带点幽默,很精彩吧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或许有些人认为秘书工作很繁琐很无趣的,其实不然,从事每一行业必然会有许多的乐趣所在,比如:在秘书节的当天,你有可能会收到老板送给你的祝福或者小礼物哦。
女B:真的吗
那是一件非常给力的事情哦,节目六男:终于等到这一环节了,我们马上要进行我们的幸福大派送。
真正的要把礼物送给在座的朋友们哦,是不是有一点好奇呢,好啦,现在我直接告诉大家规则,待会我们将请许老师上来随意将礼物投给大家,拿到的同学,站起来说一句祝福的话好吗
好了,大家想好祝福的啊,有请许老师节目七女A: 刚才大家都很HIGH啊,下面继续呈现我们的精彩节目,由文秘0901班带来的舞蹈《HEY MR BIG>>在幕后,我知道他们为排练付出了很多的实践和精力,希望大家不要吝啬你们的掌声,给他们加油鼓励好吗
节目八女B:走上T型台,让梦飞起来,把那两边的彩虹剪下来,把那东边的云彩缝起来,编织世界上最美的衣裳,下面是会计专业0904班的同学们带来的T台秀,节目九男:非常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节目,让我们把祝福送给他们,以及即将上台的姐妹们,掌声有请文秘1001班带来的现代舞《比生命更重要》十节目女A::同学们,节目已进行到了一半的时间,看到的都是同学们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也有参与节目哦,是谁在全国的朗诵大赛上获得团体比赛一等奖个人三等奖,这位老师是谁呢
请同学们大声告诉我
(谭泽媛老师)掌声有请我们亲爱的谭老师。
节目十一女B:我想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殿堂,享受了一场完美的听觉的盛宴,我愿意一直陶醉在其中。
下面有请我们异韵的名族歌舞《天竺少女》结束语:男:火红的五月,向我们健步走来,绚丽的五月,鲜花盛开、姹紫嫣红。
充满希望的五月,承载着多少的欢乐与期待。
女A::精彩的节目为大家奉上了,不知是否意犹未尽呢
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女B:晚会的时间虽然有限约,但艺术的空间都是无限的,让我们将参加音乐会的热情化为学习的动力,让知识开启理想之门,用智慧塑造艺术人生。
男:谢谢所有的精彩演出,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的嘉宾、朋友的到来,让我们继往开来,让我们留住今天拥抱明天,共同唱响《明天会更好》。
望采纳
绘画少儿主持词开场白
咳咳,可借鉴: 各位尊敬的家长和小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这里观赏各位小朋友的画作。
在孩子的笔下,显现的是他们的所见所闻与他们的真情流露,在他们的世界之中,有着大人所看不见的美,每一个孩子都是画家,在他们的笔下的画带上了他们新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美丽创作。
关于教师节晚会主持词
开场白: 男:亲爱的同 女:尊敬的领导 合:好
男如没有您,土地依睡;假如没有您,山野依然荒秽,假如没有您,河流也会枯萎,假如没有您,人类依然愚昧 。
您是朋友,传递温暖;您是父母,孕育智慧;您是园丁,辛勤耕耘;您是老师,赋予我们理想和智慧。
我们想念您,想念您的抚慰,我们感谢您,感谢您的栽培,我们崇敬您,崇敬您无私的奉献,我们依恋您,依恋您的教诲 女:追逐着光阴的翅膀,今夜,我们走近温暖的烛光 拥抱着花与果的芳香,今夜,我们来倾听绿叶的吟唱; 是谁,彻夜燃烧自己,迎来黎明的曙光
是谁,谱写出满园绿色,托起枝头的辉煌
男:是老师,用心血铺就一条条大路,让我们奔赴理想
是老师,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智慧的殿堂。
合:今天,我们满怀仰慕和感激,迎接第25个教师节的到来。
在这里,我们代表初一(5)班的所有同学向所有的老师,由衷的道一声:老师,您好
老师,您辛苦了
******************************************************************************* 男主持:人生百年,没有谁能离开知识的滋养;学子万千,无不是在老师的哺育中茁壮。
懈怠的时候,总能 想起你的身影还在讲坛上耕耘。
迷茫的时候,您的鼓励和期待总会在耳畔回响。
请听<<写给我敬爱的老师>> ,朗诵者:———— ******************************************************************************* 男:心中有一份爱戴,要献给我白发苍苍的老师 女:心中有一份感激,要献给我风华正茂的老师。
合:亲爱的老师,在这节日来临的时刻,请让我们为您献上心中的歌, 请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 男:九月,雁阵低鸣 ,我把一声声思念寄给您 女:九月,菊花盛开 ,我把一束束问候寄给您 合:九月,丰收的季节,我把人生的答卷寄给您啊,我的老师。
下面请听诗歌《教师赞》 ******************************************************************************* 世上最无私的爱是母爱,世上最高洁的爱是师恩
您洁净,映照着童心的清澈 您富有,充盈着知识的宝藏 您嘹亮,回旋着智慧的乐章 您永恒,见证着超越的辉煌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九月,让我们尽情歌唱
(同一首歌) 没有华丽的道具, 没有簇拥的鲜花 ,三尺讲台挥洒出你人生全部的激情,长长的教鞭是船浆,优美的手势是航标。
你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梦想的远方,沐浴着您爱的阳光我们的羽毛。
日渐丰盈承载着父母的希冀,我们的想飞的翅膀,被你的双手高高托举。
您如春蚕用根根蚕丝织就我们生命的彩锦。
您如蜡烛用点点烛光照亮我们心灵的翅膀。
让我们一起见证老师的英姿吧
下面请班主任钟老师致词。
大家欢迎 (在音乐声中)合:2008学年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主持词,开场白。
结束语
会议主持词结(精选多篇)目录正一篇:会议主持词结束语主持词结束语结束语女1:最明快莫过于一年一度芳草绿,莫过于倾听年轮的呼吸,每逢这种时刻,便簇拥着我们共同的梦境,你我总在梦中嫣然笑语男1:这是快乐分享的时刻,是思念好友你的时刻,是祝福,关怀的时刻,是希望,美梦成真的时刻,祝你:新年快乐,佳节如意!男2: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2:在场的同学朋友们女1:回顾青协过去的一切,我们--女合:自豪骄傲!男1:目睹青协今天的辉煌,我们--男合:心潮激荡!女2:展望青协明天的前程,我们--女合:充满希望!男2:此时此刻,歌声与微笑不能忘记所有辛勤耕耘、泼洒青春的教育工作者。
女2:此情此景,鲜花与掌声必须记起那些为了我们的进步、全力支持我们工作学习的各级领导女1: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相聚虽短暂,情谊无限长!男2:让我们捧出手中的鲜花,把它献给今天与我们同欢笑,共收获的所有来宾和朋友,主持稿女1:迎新年,庆元旦大型文艺晚会全合到此结束!女2:祝大家全合:节日愉快,万事如意,谢谢大家!元旦晚会最新主持词结束语大全甲:多么动人的夜晚,多么难忘的时光。
虽然我们无法阻拦时间的流逝,但是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心情;乙:今天的联欢会更加体现出****是一个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集体;甲:在这里,校训读好书,做好人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催人上进,振奋人心;乙:在这里,有默默耕耘的辛勤园丁,有孜孜以求的莘莘学子;甲:在这里,散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的发展历史
颁奖词:你用流动的线条书写着诗意般的古老文化,你用灿 烂的笑容告诉别人你很快乐。
颁奖词:书法是一门艺术,但它更是一种文化。
你用你的书 法诠释了你做人做事的风骨。
颁奖词:认真奋进是你的品质也是书者的品格。
你从中国的古典艺术中孜孜不倦的吸取着甘霖。
相信这些优秀的文化会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健康的成长。
颁奖词:她用优异的成绩彰显智慧,用真实的行动书写品行。
颁奖词: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成就人生,让 你良好的写字行为规范引领你摘取理想的桂冠
班级艺术节主持词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
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
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 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
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
1、名师高徒 少儿时代,王镛就开始学习字和画,字是晋唐名家的楷书,画是看见顺眼的就临,高兴了胡涂乱抹,画什么总能像点什么。
身边也无高人指点。
当时他特别崇拜齐白石,12岁那年父亲带他去看“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回来想学刻印,一动手特别上瘾,放学后做完功课一刻到半夜,很快就能“创作”了。
14岁那年考上了北京少年宫金石书法组和国画组,作品当年就入选了“首都书法篆刻展”。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就是“文革”,王镛下乡插队。
在内蒙古也常有写写画画的机会,但篆刻基本上停了。
那六年他经了些磨难,得到了历练,而不幸中之大幸是:由于地僻人稀,“阶级斗争”不易抓紧,自我意识在荒野中得以萌醒。
回京后任中学美术教师,又大干起来,强烈地想探求艺术的个性风格。
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李苦禅教授首次分别招收5名山水、花鸟画研究生。
报名者数百人,竞争激烈。
且5名山水研究生,只招一个兼攻书法篆刻的。
考生中大多数是艺术科班出身,王镛只能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名。
凭着自学的杂家功底,书、画、印甚至素描、油画等都摸过,他获得了山水兼攻书法篆刻的那个研究生名额。
导师李可染先生的人格魅力与艺术理念,给了他深深的震撼。
先生授课,从不讲技能技巧,即使一定言“技”,也要提升到“道”的高度去阐释,这个道,即是自然与艺术的根本规律。
副导师梁树年先生,擅诗文,亦擅篆刻,格调很高,对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现任中央 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2.王镛艺术年表 1948年 3月生于北京。
1955年 读小学。
喜欢书法、绘画。
1958年 观看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遗作展,开始学习中国画。
1961年 就读于北京市第13中学,考入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组和金石书法组,受教于马耀华、刘博琴先生。
隶书《长征》诗和篆刻一组,入选《首都书法篆刻展览》。
1962年 国画作品入选《北京市小幼苗画展》,楷书作品获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 “少年书法比赛”一等奖。
魏碑书作和篆刻一组入选《首都书法篆刻展》。
1963年 书法作品入选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革命烈士诗抄书法展览”,并被收藏。
获全校作文奖,被推举参加全市作文比赛。
自制第一本印谱。
1967年 高中毕业。
1968年 下乡插队,先后落户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和阿荣旗。
1974年 调回北京,任中学美术教师。
1979年 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在导师李可染、梁树年先生指导下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
1981年 在研究生毕业创作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
留校执教。
1982年 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作品展”。
1983年 参加“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
山水画两幅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年国画展”并赴法国展出。
1984年 参加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地铁车站绘制的大型山水壁画《大江东去图》、《长城万里图》。
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
1985年 山水画十幅参加“五岳三山中国画联展”。
其中《峨嵋早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宁河晚照》入选“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
行书《自书诗一首》入选“国际书法展”书画作品被辽宁博物馆、甘肃博物馆收藏。
1986年 山水画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东京主办的“现代中国画展览”。
作品入选“国际交流绘画展”、“中日书画联合展”、“当代篆刻邀请展”、“第一回日中水墨画联展”、东京“现代中国美术家作品展”、“第三回读卖国际画展”、“中外书法家作品展”。
被聘为“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
1987年 书稿35幅发表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石谱》、《百树谱》。
参加“国际临画大展”并被聘为该展评委。
《中国书法》发表《汉晋砖文的书法艺术》。
《书法》、《中国书法》、《金石书画》发表专题评介。
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并举办四人中国画展。
1988年 入选在东京举办的“中国著名书法家百人展”。
山水画五幅参加“国际艺苑第二届水墨画展”。
山水画1 0幅参加二十四届奥运会汉城“中国现代水墨画特别企划展”。
应《冲绳时代报》邀请赴日举办“中国书画五人展”。
现代书法lO幅参加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八人展”山水画在国际水墨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
作品参加“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首届中国新书法大展”。
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镛书画篆刻集》。
作品14幅发表于《现代山水画库》。
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
《西冷艺报》、《中国美术报》、《青少年书法》、香港《大公报》、《明报月刊》、台湾《书法艺术》、香港《文汇报》、《中国文化报》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89年 山水画10幅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联展”。
作品参加赴日“中国现代美术展”、“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汉城“国际书法艺术联合展”、美国罗格斯大学“中国书法篆刻展”。
山水画《场院》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王镛篆刻选》由荣宝斋出版。
1990年 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六人山水画展,3幅作品被上海美术馆收藏。
山水画3幅参加“现代中国水墨联盟首届年展”。
篆刻40方、书法1幅参加上海朵云轩举办的“当代著名中年篆刻家作品邀请展”。
参加“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并任评审委员。
山水画两幅发表于《中国画新百家》。
《美 讲座中的王镛 术》。
《人民中国》、《美术之友》、《迎春花》等中国画季刊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1年 在上海朵云轩举办“四人书法联展”。
参加“91中国199山水画邀请展”、“国际书法邀请展”、“当代中国书法展”。
被聘为“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评审委员。
知识出版社出版与李淼合著《中国古代砖文》。
台湾《雄狮美术》、《艺术家))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2年 作品5幅参加“九二新文人画展”。
汉城德园美馆举办“王镛画展”,出版画集。
入选“二十世纪。
中国美展”、“中日名家书法展”、“九二中国画邀请展”。
荣宝斋出版《王镛书法集》,收作品134幅。
香港《收藏天地》、台湾《艺术家》、《典藏))、《书法报》、《现代书法》杂志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3年 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金文陶文卷》,荣宝斋出版。
荣宝斋出版《王镛山水册》。
被聘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博览会”评委。
被聘为“全国第一届楹联大展”评委。
《中国画》、《中国书法》有专题评介。
l994年 参加香港市政局“中日韩港美术交流邀请展”。
在台中市举办“王镛书画印展”。
参加香港“国际书法交流展”。
人选“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
1995年 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画学术精诚奖”。
被聘为“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会副主任。
被聘为“首届国际篆刻艺术展”评委会主任、“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特邀评委。
入选中国文联主办的汉城“现代中国画展”、“全国首届自作诗词书法邀请展”、汉城艺术殿堂“九五国际书艺展。
”《中国当代美术家图鉴》、《江苏画刊》、《书法之友》、《书法导报》、《书法报》有专题评介。
1996年 参加“首届中日篆刻艺术家交流展”并任中方评委会主任。
参加香港艺术馆“特邀收藏书法展”。
任文化部“迎九七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奖赛评委、“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大展”评委会副主任。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书法家精品集·王镛卷》。
《美术观察》、《美术》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韩国书艺》发表作品及访谈录。
出席第六届全国文代会。
1997年 赴韩国参加“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
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中国著名画集作品展”、“全国中青年画家中国画邀请展”、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大展”、“九七’新文人画展”、“中国当代书法名家百人精品邀请展”。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家业书·王镛卷》。
山水画八幅发表于广州美术出版社《新文人画派》。
《艺苑》、《书法报》、《古今百家篆刻名作欣赏))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98年 山水画lO幅参加“当代中国画名家新作联展”。
作品l 0幅参加瑞典马尔默美术馆“中国笔墨欧洲巡回展”。
入选文化部主办“国际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联展”、“二十世纪书法大展”、江苏美术馆“馆藏书法作品展”。
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全集))。
1999年 入选文化部主办“迎建国五十年美展”。
参加上海美术馆“走向新世纪·上海国际书法邀请展”。
被聘为“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书法系列大展”推选委员。
沈阳画院举办“王镛书画艺术展”,出版《王镛书画作品集》。
参加郑州美术馆“1900~1999·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全国篆刻名家展”。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当代篆刻名家精品集·王镛卷》。
2000年 参加“中国著名山水画家联展·桂林篇”。
大幅山水作品6幅参加“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中国邮政出版《王镛作品专辑》之一、之二、之三。
2001年 作品11幅参加汉城白岳美术馆“韩中书艺专攻教授作品展”。
山水画《烟碧霜红图》入选“百年中国画展”。
山水画4幅参加文化部艺术司主办“聚焦西部.中国画家西部行美展”。
荣宝斋出版《王镛书法作品精选》。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王铺行草书唐人五言绝句》。
《艺谈》、《书法导报》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书法对联作品参加文化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办的“中国文化季·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展”展出,并出版画集。
2002年 大幅山水画6幅展出于河南省博物馆举办的“锦绣中华万里行——太行篇”并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专集。
《中国名画家精品集·王镛卷》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山水画2幅入选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世纪坛艺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持的《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50家展》。
书法作品参加第六回“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
作为策划人和学术主持人举办“首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和理论研讨会。
《中国现代山水画全集》发表“秋岩夕照图”。
2003年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王镛画集》并发表于((当代中国画掇英·山水卷》。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中国画提名展”,展出山水画7幅。
《美术》杂志主办“2003全国著名中国画家提名展”,展出山水画4幅。
《荣宝斋》杂志书法提名展,展出书法作品10幅,参展作者包括启功等13人。
主编《书法杂志》,创刊号出版。
任策划、学术主持的“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开幕。
《荣宝斋》、《中国书道》、《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各杂志先后发表专题评介。
被文化部聘为“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书法评委组长。
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204专家委员会”专家。
2004年 山水画2幅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办的“澄怀味象——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黄宾虹奖”,山水画4幅参加获奖作品展。
山水画2幅入选“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名家展”,各画种共计选出70位作者。
山水画10幅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主办“回望·中国当代画家系列展”。
山水画4幅参加文化部艺术司与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画画家宁夏写生创作展”。
山水画3幅参加中国美术创作院、青岛宣传部等主办的“彩墨青岛——当代名家画崂山”展览。
《中华文化画报》、《当代艺人》、《书画典藏》、《美术》发表专题评介或作品。
被《书法》杂志评选为“十大年度人物”。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宣告成立,被聘为院长。
主编《中国书法简史》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2005年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当代山水画精品——王镛卷》、《中国当代书法名家新作—王镛卷》。
由全国政协委托北京政协主办的“北京中国画家优秀作品展”在全国政协礼堂开幕,参展山水画10幅。
《中国水墨·王镛卷》由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表作品48幅。
山水画2幅参加“2005济南·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获“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艺术奖,该展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基金会主办。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收藏界最关注的中国画家·王镛卷》,发表作品48幅。
策划、主持“今日美术馆第三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大展”,并有书法册页8幅参展。
2006年 参加第10回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北京巡回展。
主编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暨高研班结业作品集》。
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中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由青岛当代中国书法院主办)。
主持“北京·四川书法双年展”。
主持“秦皇岛之约——全国中青年书法名家邀请展”。
2007年 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二届研究生课程班暨高研班结业作品集》,开幕式当天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采访。
主持中国书法院系列研究展之一“渊源与流变——‘二王’及帖系书法研究展”,开幕式当天接受上海卫视、江苏卫视等几十家网络媒体的专题采访。
主持“和谐大兴、文化礼贤――全国中青年名家艺术书法邀请展”,代表中国书法院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呈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及相关资料,并申报成功。
篆刻作品参加“中国首届篆刻艺术大展”(中国美术馆)。
代表中央美院参加“传承与使命”——书法高等教育论坛暨书法作品作品交流展。
主持中国书法院“走进淄博”书法精品大展(开源文化大世界举办)。
主持《全国中青年书法二十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举办) 3、艺术名家 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后,王镛首先搞清了方向问题,坚定了他忍耐寂寞,面对孤独地去发现、去创造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多年不懈追求,王镛在书、画和篆刻等方面皆卓尔不凡,已成为当代中国最有成就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王镛在书法篆刻上是一代开宗立派者。
他的书法立意高古,粗犷质朴,取法于六朝碑版,胎息于汉魏简牍,视觉性极强,充满现代感。
特别是他的用笔长短兼用,软硬并施,满幅纵横,一任自然而功力内含,可谓前无古人;他的篆刻苍润奔放,古拙奇崛,掺和汉晋砖瓦文字,三代铜器铭文乃至于秦汉古印之神韵而自出机杼,真率、质朴、自然、大气磅礴,与自己书法风格高度统一,成为当代篆刻界最具有影响的开派人物之一。
书法篆刻的沉厚底蕴又给他的山水画创作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以书入画,强调点线的书写性,是王镛卓越于其他山水画家重要的一点。
在他的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苍厚质朴的金石气息,线条凝练、古拙。
王镛的山水画最具魅力与新意的地方,正是那份任心灵与性情的自然流露,以书法骨力与金石韵味表达出来的写意精神。
放眼当今,书、画、印都达到如此境界的恐怕除王镛外,我们知道的不多。
因此,在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背影远去之后,有人称“王镛是这个时代最有希望的一位艺术家”。
4、流行书风 进入21世纪,中国书法圈点击率最高同时争议最大的一个名词,就是“流行书风”。
而王镛被认为是“流行书风”的主要倡导者。
5、艺术风格 王镛先生作为当今富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在诗、书、画、印三方面都有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他的作品涌荡着一种向往原始,向往自然的人文态度,透脱着一份苍茫与雄浑的大扑境界,成为中青年书画家中的重镇。
在水墨画家中,能在诗、书、画、印三个领域中均有较高造诣,并使三者高度统一,以此独标一格,自成一家者,并不多见,王镛当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早期的山水,受文人画之溽染,追求疏简清秀的笔致。
至20世纪90年代,画风始变,逐渐向山水画的主脉—荆关董巨的宏大、崇高性山水画回归,着意于依真而作, 笔墨繁复的“画家画”的创作,以此超越了小趣味、小技巧的文人画樊篱。
王镛的画风走朴野雄浑一路,作画时,率性而为,大胆落笔,层层积墨,自然生成森严之气势,浑厚绵密中流光徘徊,溢出通透的灵性和放浪的野逸。
王镛的书法以小笔作大字,锋、腹、根并用,成功塑造出拙朴之中,暗埋巍峨的书风。
在王镛的画面上,诗、书、画、印虽形态各异,但在风格、精神层面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作品有《红树秋山日欲斜》、《燕山长城》、《大江东去》、《田园小景》、《秋声暗向树头归》、《秋声》等。
6.王镛谈篆刻 王镛:我是12岁那年开始学篆刻的。
那时已经学了五六年的字和画。
字是晋唐名家的楷书,画是看见顺眼的就临,高兴了胡涂乱抹,画什么总能像点什么。
身边也无高人指点。
当时特别崇拜齐白石,记得那年父亲带我去苏联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观看“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回来想学刻印,父亲为我买了工具,手边有些齐白石的作品,父亲不懂篆刻,又特意带我去琉璃厂买回一套二函二十本的《飞鸿堂印谱》。
小孩子好奇,记得当时对其中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挺喜欢。
一动手特别上瘾,放学后做完功课一刻到半夜,很快就能“创作”了。
14岁那年上初二,班主任赵龙飞老师(听说现在北京统战部任职)推荐我去报考北京少年宫金石书法组,当时想学这类“冷门”也没有别的地方。
我去考了,捎带也考了国画组,结果都被录取了。
刘博琴先生教书法篆刻,是兼聘性质的。
这就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现在回想当时的北京篆刻界,除宁斧成先生是一位个性较强的印人,刘博琴先生当是一位高手,可惜先生建国以后没有工作,也就意味着没有地位,生活都成问题,境遇可想而知。
先生擅篆隶,我的书法视野也得以大大拓展。
篆刻从规矩入 王镛篆刻 手,先学满白文汉印,朱文则是铁线元朱一类。
不外乎临摹,命题创作,老师分析讲评,进步很快。
当年就入选了“首都书法篆刻展”,这是当时惟一的此类展事,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许多国家领导人都参展了。
于是乎信心大增,对篆刻的传统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在审美能力上也有了质的提高。
有赖老师的匡正,可以说走上了正道,知道漂亮花哨的东西不好,整齐匀称不过是美的低级阶段,古拙质朴、奇险壮丽之类才是大美。
这个审美意识,算是初步树立起来了。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就是“文革”,下乡插队了。
在内蒙古也常有写写画画的机会,但篆刻基本上停了。
那六年经了些磨难,得了些历练,而不幸中之大幸是:由于地僻入稀,“阶级斗争”不易抓紧,结果自我意识在荒野中得以萌醒。
回京后任中学美术教师,又大干起来,这时较强烈地想探求篆刻的个性风格。
由于此前的十年,精神上遭受了极度的压抑,可以想见当时对艺术自由的渴求,于是放手刻了一些“不知秦汉,无论明清”的新东西,结果无根无源,总不耐看。
久之悟出了篆刻的审美品质首先要“古”。
“古”并非等于“旧”,因为在传统艺术中,“古”与“新”不但不对立,反而暗里相通。
群体的求新意识往往使审美丧失高格调,只因低俗的美本来就容易赢得多数受众的青睐,这在物质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更突出了。
实际上,高古、古雅、古拙、古朴等等的对立面肯定是俗媚、甜熟一类。
无疑,“古”字不仅是个时间概念,“古”的审美体验源于大自然,因为先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低下,故易与大自然融合亲近。
试看人类早期的艺术包括各种生活器物,无不具有“古”的审美品格。
但“巧”在追求物质文明的进程中,由于实用的要求,愈来愈占据上风,所以,一旦进入艺术的精神审美层面,“巧”虽然“新”,却一定近于“俗”,“古”却成了很难企求的高格调。
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李苦禅教授首次分别招收5名山水、花鸟画研究生。
报名者数百人,竞争激烈。
与今天的情形不同,我当时甚至没见过导师的照片,纯粹是“碰”机会,且5名山水研究生,只招一个兼攻书法篆刻的。
考生中大多数是艺术科班出身,我不行,我只能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名。
如果只考山水,我肯定没戏,好在我是“野路子”。
自学中什么都摸过,包括素描、油画等。
文化课得分更高,居然被录取了。
进了美术学院,兴奋之余,深感压力之大,恨不得以长绳系日,让24小时部是白天。
导师李可染先生的人格魅力与艺术理念,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刚从监狱中被“解放”出来的系主任叶浅予先生,其 孤高耿介的品性和为人为艺的至诚,令我折服。
这些至今成为我受用不尽的人生艺术财富。
常常有人间我:李可染先生又不搞篆刻,你能学什么?其实这种提问只能属于“小儿科”水平。
韩愈《师说》中写得明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属技术层面的只在“授业”之中,所以韩老夫子在论述中举例说的“授业”只是“童子之师”的职能,而且强调授业是“小”,传道与解惑才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