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词-党校开班典礼主持词三篇 精品
党校开班典礼主持词三篇主持词是我国艺术门类中很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往往依附于各种演出和聚会而出现,很少像诗歌、散文那样成为独立的艺术主体。
好的主持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人们回味、欣赏。
你知道怎样的主持词才称得上好吗?不知道的话可以到【篇一】大会即将开始,请大家就座,保持安静,并将手机调成震动,谢谢大家的配合。
尊敬的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微霞满天耀十月,壮心不已谱新篇。
金秋时节,我们盛情相邀大家齐聚一堂,举行化学与化工学院第十九期入党积极分子分党校教学开班典礼!首先进行的是大会第一项,奏《国际歌》,全体起立!请坐下面请允许我来介绍本次大会的到场嘉宾,党建辅导员,化工学院1012级辅导员,付冰冰老师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掌声有请付导上台致辞!……感谢付导的致辞!下面进行大会第四项,掌声有请学员代表蔡光瑶上台发言!……感谢蔡光瑶同学的发言!下面请允许我来为大家介绍本次党校的安排根据2019年组织工作、党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定于本学期举办第十九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具体计划如下一、本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于2019年10月27日开学。
培训内容安排七次讲座、一次小组报告会和一次红色电影的观看。
重要说明下面进行第三项请学院党委委员宣读教学方案大会第五项请全体起立,奏《国际歌》。
急求大学党校开学典礼的新闻稿大概框架,内容我可以自己补充。
前瞻盛世中国梦,一园桃李向阳开某某大学党校举行开学典礼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大学党校开学典礼在某某礼堂(大厅)召开。
出席开学典礼的有:某某大学党委书记某某某,校长某某,(其他领导,注意排名次序),大学()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开学典礼。
某某同志主持典礼仪式。
某某领导同志在开学典礼上做重要讲话,某某同志指出.......某某领导同志要求.......某某同志强调......党校教师某某做了表态发言,表示要紧紧把握党课重点,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坚持创新党课教学方式,始终站在理论的最前沿,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把党的理论宣传好、学习好、落实好。
我只能帮你这么多,其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这次开学典礼是党校的建成典礼,还是某一届培训班的典礼,如果是党校的建成典礼仪式,最后还要交代一下党校建成的背景,如,是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重大突破,旨在对高校党的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使党的建设在高校校园得到进一步强化,增强教职员工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如果仅仅是某一届培训班的开学典礼,就不用这些了。
希望能帮到您。
一段关于以感恩为主题的开学典礼的新闻稿
希望你耐心看完我下面的文字,确实写一篇300字的新闻稿不是难事,但是并不是每次求助都能有人帮忙你写新闻稿,别人给你一幅画,不如教你怎么画画。
首先,要把结构弄清,再组织内容。
开示可能难一点,但根据下面的两短文字,一段是理论,一段是一个小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
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写新闻就是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读者想知道的事,在以读者愿意读的方式写出来就行了。
举例: 669名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培训 11月13日,我校又有669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始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据学校党校办公室副主任王立介绍,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中,有666名学生,3名教职工,整个培训将以专题讲座、学员自学总结和结业考试三步进行。
在此期间,学校党委将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组织制度、纪律和作风》、《党的宗旨、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三峡移民精神和红岩精神》等专题讲座。
开学典礼上,学校组织部副部长许文胜宣读了学校党委对培训班学员的具体要求。
学校党委副书记、党校常务副校长许亚非作了讲话,他要求全体学员借此机会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希望学员们严格遵守纪律,自觉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开学典礼后,我校余章华教授给学员们上了第一课。
如果你要写新闻稿,你也可以把新闻稿分为四部分,开头时间什么活动交代清楚,中间讲述活动内容,最后结尾说大家都受到鼓舞就行了。
你提出的内容里面,还不够简练,文字还需要组织,尤其要有校长讲话什么的,一定要写一句。
如果你愿意练习一下,你可以试着写一篇,我看看
谁能帮我写一篇”学校业余党校开班典礼”的主持台词呀
一个人的
各位领导、各位党校初级班的学员: 大家好
2004级报名参加党校初级班的同学有近2200多名,占学生总数的80%。
比2003年的72%增加了8%。
从中可以看出,今年的新生的政治热情和要求入党的积极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面对着党校初级班的学员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相信你们比往届的同学会学得更好,并能够做到知行统一,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党校是学校,又不同于其他的学校。
这是学习党的知识的学校,要有更充实的内容和更加严格的要求。
党校的安排是:开学典礼和党课第一讲由分校统一组织。
在党校学习期间要结合分校实际,举办“早日站在党旗下”的演讲会,和“从我做起,建设优良学风”的征文活动,并进行评比。
党课其他各讲: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党的最终目标及现阶段的任务,及共产党员的条件,由各学院组织。
每次党课后要进行讨论,学习讨论共24学时。
考核合格者颁发党校合格证。
党校有严格的纪律要求: 1. 遵守党课纪律,课上认真记录,不允许迟到、早退,缺勤一次者不予以结业。
2. 分校党校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分校学风建设和日常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党校学习期间,有违纪处分的不发给结业证书。
3. 党校学习后,考试前一周发放复习题。
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90分为通过,低于90分不予以结业。
4. 在党校学习期间,没有递交入党申请书要主动交入党申请书,党校结束后要结合党校学习内容主动交思想汇报,并要在学习期间交信仰公示,统一红色背景5寸照片,B5纸打印,予以张贴,自觉接受师生的监督。
下学期进行学习成绩公示和工作业绩公示。
目前在2号楼已经张贴可以前来学习。
党校总的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理论学习要钻研;文化学习要刻苦;日常管理要严格。
相信通过党组织教育,经过大家的努力,会有许多优秀的同学早日站在党旗下。
战争时代为人民牺牲的英雄有谁
1936年1月25日,同周恩来、彭德怀等二十位红军将领联名发出《为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提出关于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具体办法,建议互派代表共同协商。
2月至5月,同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渡黄河东征。
3月,向南京当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五点意见。
6月1日,同朱德发布关于救国救民的主张二十条。
6月12日,同朱德发布宣言,对“两广事变”表示支持,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纲领。
7月至10月,在陕北保安多次会见美国记者斯诺,回答他提出的有关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8月10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关于国共两党关系和统一战线问题的报告。
8月25日,起草《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呼吁一致抗日。
12月7日,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2月中旬,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
和中共中央分析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往西安参加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
12月,撰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7年1月13日,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驻延安。
2月9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和通过《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提出五项国策、四项保证。
这个文件实际成为国共合作谈判的纲领。
3月,会见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回答她对中日战争与西安事变提出的一些问题。
4月至7月,在抗日军政大学讲授辩证法唯物论,其中的两节后来整理成《实践论》和《矛盾论》。
5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报告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
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7月23日,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提出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的方针、政策。
8月22日至25日,出席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阐明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任新组成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
8月25日,同朱德、周恩来联名发布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
随后,指导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11月12日,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全面阐述了对统一战线和国共关系的意见。
12月,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发言,针对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重申和坚持了洛川会议确定的方针政策。
1938年春,作出八路军从华北山地进入到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决策。
5月,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
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论持久战》讲演。
全面分析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的总方针。
9月14日至27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指示,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要以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
在会上作长篇发言。
9月29日至11月6日,出席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结论。
会议批准以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
1939年2月2日,在延安党政军生产动员大会上讲话,号召自己动手,克服经济困难。
2月5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作《反对投降主义》的讲话。
4月下旬,写《五四运动》一文。
5月4日,在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大会上作《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
7月至8月,多次作报告,谴责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磨擦,呼吁继续团结抗战。
9月16日,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谈话,重申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磨擦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
10月4日,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阐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
12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
12月21日,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编印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同月,与人合作撰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2月至次年3月,领导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
3月6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指示,提出实行“三三制”。
3月11日,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总结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的经验,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思想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5月4日,起草中共中央致东南局和新四军的指示,强调必须放手扩大军队,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指出要采取斗争的方针,“应付可能的全国性的突然事变”。
6月下旬,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报告,分析国际形势及对中国抗战的影响,指出:既要警惕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突然事变,又要力争时局好转。
11月,起草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何应钦、白崇禧《皓电》的电报(《佳电》),明确驳斥《皓电》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无理指责。
12月,同从前线回来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谈话,强调干部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性。
1941年1月上旬,皖南事变发生。
1月20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并对新华社记者发表关于皖南事变的谈话,严正提出解决皖南事变的十二条办法。
5月1日,审阅改写的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发布,规定边区政权建设贯彻“三三制”原则。
5月8日,起草《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的党内指示,提出“以打对打,以拉对拉”和争取中间派的策略思想。
5月19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提出反对主观主义,阐明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8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
9月10日至10月22日,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报告。
9月2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高级学习组的决定》,成立以为组长的中央学习组。
秋冬,先后主持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等党的历史文献集。
1942年2月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
2月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召集的干部会议上作《反对党八股》的讲话。
5月,在延安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并作结论。
9月7日,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社论,论述精兵简政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12月,向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提交《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长篇书面报告,论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经工作总方针。
1943年 3月2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推定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
5月26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干部大会上作《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
6月1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
7月1日,致信康生,指出“防奸”工作应调查研究,分清是非,教育群众,反对“逼,供,信”。
7月12日,为延安《解放日报》撰写《质问国民党》的社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企图进攻陕甘宁边区的阴谋。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一期间召开的会议,批评王明在十年内战时期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和抗战初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会上多次发言并作小结。
12月,为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题词“实事求是”。
1944年4月12日和5月20日,先后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干会议和中央党校第一部作关于学习和时局的讲演。
5月15日,通过在西安同国民党代表谈判的林伯渠,提出由他起草的作为谈判具体内容的意见书。
意见书就关于全国政治和两党悬案问题,提出二十条意见。
5月21日,在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上被推举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七中全会主席团主席。
6月5日,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指示》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
6月至8月,多次会见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和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成员,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国共关系等问题。
9月8日,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
10月31日,主持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决定派王震、王首道率部南下,“以衡山为中心建立根据地”。
11月,和周恩来等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代表赫尔利多次会谈国共关系,并达成五条协定草案。
这个协定草案被蒋介石拒绝。
1945年4月20日,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会议基本通过经多次作重要修改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月23日至6月11日,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致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和闭幕词(《愚公移山》),向大会提交《论联合政府》书面政治报告。
大会确定以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6月19日,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7月,同国民参政员褚辅成、黄炎培等六人就国共关系进行会谈。
谈到通过民主“新路”,跳出政党、团体兴亡“周期律”问题。
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8月13日,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提出对国民党实行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争取国内的和平与民主。
8月28日,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10月10日,《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简称《双十协定》)在重庆签署。
11日,回到延安。
10月17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中国革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2月28日,起草《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