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作风建设整训活动动员会主持词

作风建设整训活动动员会主持词

时间:2014-08-07 23:18

部队改革个人表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很荣幸作为基层干部代表在此发言,作为一名年轻的干部,面对在座练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领导和前辈们,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

战友们,去冬进春工作已告一段落,全员岗位练兵工作正一步步的向我们走来。

是全力打赢世博安保攻坚战的关键之年,更是我们夯实基础谋发展的突破之年,伴随着隧桥开通、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深深的感到机遇与挑战并存,舒畅与困苦同在,每一步的前行都要我们付出百倍的豪情,千倍的干劲,但我们信心十足,此次会议的召开给我们吹想了奋进的号角,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我们将以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为指导,以此次的动员会为契机,以练素质,强本领,保打赢为目标,全面拉开全员岗位大练兵的序幕。

下面我谨代表中队官兵向各位领导表决心如下:一、摆正位置,端正态度,身先士卒提素质.作为基层中队新提任的业务主管,成分相对比较新,在组训的过程中首先要自身素质过硬,坚持与战士做到“五同”,充分发挥身先士卒、领头雁作用,敢于向全体官兵叫响“向我看齐,跟我上”的口号,以实际行动来激发官兵训练的激情、热情;其次要俯下身子,谦虚好学,常思常省,多多向其它干部和老班长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精心组织、科学施训,全力以赴抓练兵。

刚才听了长做的练兵动员,我感到今年的大练兵内容多、任务重、参训面广,如何做好今年的练兵工作,作为一名基层主管,我深切的感受到自身素质的过硬于否直接关系到练兵的成效,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将从自身素质抓起,根据支队的计划统筹安排,坚持支部议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并适合中队特点的全员岗位练兵计划,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时间,务求实效。

注重练兵的针对性、实效性,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练兵活动,做到苦练加巧练,确实使中队官兵:“头脑练活、技术练精、预案练熟、作风练硬”,为完成好执勤战备这一中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积极响应新时期人民群众的新要求。

三、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突出重点求实效。

在练兵过程中,我们将始终贯彻“练为战”的主题,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结合,积极探索练兵新思路,突出训练的实用性和实战性。

我们将结合中队辖区的特点,充分发扬官兵的主观创造性,努力研究出符合实际需要又合理、实用的练兵方法,从而使练兵更加贴近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的实战需要,切实提高练兵的实效性。

注重练体能、练技能、练智慧,练战术、练合成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部队的灭火救援水平。

尤其是针对现代火灾特点,认真学习新装备、新科技、新战法,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建设新时期素质型、实干型、学习型中队。

四、训管结合,教养一致,严抓细扣促正规。

在刻苦练兵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部队管理的重要性。

必须一如既往地执行好《基层建设纲要》及条令条例,按照正规化的标准,从日常小事抓起,注重点滴养成,规范一日生活制度,严格行政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力度,落实好灭火救援安全行动要则,从而达到训练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全力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

五、开源节流、突出质量、合理调配强保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全员练兵对官兵的体能和体质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一方面我们将在中队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加大伙食投入,注重营养调配、把好卫生关,使官兵吃饱吃好;另一方面中队团支部将开展一系列的文体活动,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切实提高中队官兵的生活质量,使每一位官兵都能在繁重的训练任务中体会到苦中有乐。

各位领导、战友们,全员岗位练兵是全年工作的重心,也是衡量一支队伍战斗力的标准之一,“练为战”是全员岗位练兵永恒的主题,我们不仅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境界,还要有着眼实战的务实作风。

我们中队全体官兵将继续弘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精神,励兵秣马、戮力而行,我们将以优异的成绩向各级领导、首长汇报。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黄石历史上的名人为家乡所做的贡献

红军长征过香格里拉纪实1935年9月,中央红军长征北上,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江南只留下红二、六军团这支主力红军。

此时,蒋介石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围剿失败后,又调集130多个团的兵力,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方针,对红二、六军团发动更大规模的围剿。

红二、六军团曾准备依托根据地,寻求机动,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粉碎敌人的围剿。

但由于敌人重兵包围,不易分割,敌人封锁却越来越紧。

又由于根据地很不巩固,地主武装和土匪活动猖獗,部队给养十分困难,与党中央和军委失去联络,为此,湘鄂黔省委和军分会决定进行战略转移,与主力会合。

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经过动员准备后,从湖南桑植刘家坪、轿子垭地区出发,开始了长征。

1936年3月6日进入云南彝良县奎香地区,至5月12日全军离开云南进入西康。

期间横贯云南的昭通、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丽江、迪庆7个地区,通过云南当时的30个县,攻占了10余个县城,行程4700余里。

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18000多人马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率领下,于25日——28日兵分两路由丽江、鹤庆先后进抵丽江境内石鼓——巨甸75公里长的金沙江沿岸。

由于蒋介石多次电令毁坏、沉匿所有渡河船筏,红军渡江遇到极大困难。

总指挥贺龙给沿江各渡口土绅写信,动员他们打捞沉船,协助红军渡江。

在当地各族群众的帮助下,用7只木船(其中4只是中甸境内的)、几十只木筏,雇请丽江和中甸(今香格里拉)籍船工28(迪庆16)人,于25日——29日分批从木瓜寨、木取独、格子、茨柯、羊犁石、余化达、丁栏木7个渡口为渡江点,抢渡金沙江至中甸(今香格里拉)一侧,摆脱了10余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金沙江附近歼灭肖、贺”的阴谋,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红军总部朱德总司令闻讯后,于4月30日发来贺电:“金江既渡,会合有期,捷报传来,全军欢跃。

谨向横扫湘滇黔,万里转战的二、六军团致以热烈的祝贺和革命的敬礼。

” 红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后,在中甸(今香格里拉)的吾竹、士旺、格兰一带作短期休整、筹粮,调查研究,了解藏区情况在红军中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寻访进藏区的向导和翻译。

经老乡介绍,贺龙聘请了熟悉藏区情况的陆云鹤当随军翻译。

27日清晨,红二军团前卫4师为开辟前进道路,发扬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作风,开始向雪山进军。

红4师参谋长汤福林和团政委朱辉照同志率12团为先锋,由翻译带路,顺立马河北上,沿崎岖小路,向中甸雪山的索那雪峰艰难地行进。

当行至空心树附近的时候,突然遭藏族头人汪学鼎民团武装的袭击,12名战士牺牲。

掩埋了战友的遗体,红军继续向雪山前进。

由于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又有同志倒下了。

面对雪山险境,红军指战员英勇不屈,以顽强的意志抗饥饿、斗寒冷,团结奋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胜利地翻过了雪山。

30日,前卫红4师到了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城。

随后,5月1日,红二军团直和5师、6师也陆续到达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城及附近。

5月3日,红六军团直和16师、17师到达距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城50里地的南坝(打拉)一带。

国民党县长段韬、土司头人早已逃跑,绝大多数群众因受反动宣传也纷纷躲避。

当红军大队人马到南大门外大塔前,有少数群众手捧哈达、举着香炉上前迎接。

红军指挥部设在独克宗藏经堂内,设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分会中甸城军分会。

红军将红旗插上县衙门屋顶,打开监狱,释放被监禁的农奴。

红军请藏团、汉团、商界代表座谈,贺龙向他们详细询问有关情况,要求给予支持。

下午,归化寺松谋活佛派夏那古瓦等为代表进城晋见红军总指挥贺龙,以弄清红军动向。

贺龙热情接待他们,并向他们宣传红军过藏区的意图和红军的民族、宗教政策,消除了大寺对红军的疑虑。

贺龙又将几份布告和宣传品交夏那古瓦转交大寺,并致信八大老僧:“掌教八大老僧台鉴:(一)贵代表前来,不胜欣幸。

(二)红军允许人民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对贵喇嘛寺所有僧侣生命财产绝不加以侵犯,并负责保护。

(三)你们需即回寺,照安大业。

并要所有民众一概回家,切不可轻信谣言、自造恐慌。

(四)本军粮秣,请帮助操办,决照价支付。

(五)请即派代表来接洽。

30日起,红军以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联欢会、表演文艺节目等形式,进一步宣传红军的宗旨纪律,希望藏民为红军筹粮和当向导、翻译。

沿街张贴“兴盛番族,兴番灭蒋”、“扶助番民独立解放”、“优待少数民族、保护土司头人的生命财产”、“保护寺庙,尊重僧侣”、“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是番民的好朋友”等标语。

外逃群众陆续返城,许多群众帮助红军背水,加工粮食,到附近村寨筹购军粮。

后续部队进城时,群众自觉聚集到南门外迎接。

5月1日,归化寺又派夏那古瓦为首的8名大寺代表,携带礼物进城慰问红军,并转达八大老僧邀请贺龙总指挥到大寺访问的意愿。

贺龙欣然应邀。

2日,贺龙带40余人回访归化寺,赠送一幅书写着“兴盛番族”的红锦幛、一对江西大瓷花瓶及其他礼品。

并就红军政策、北上抗日、委托筹粮等进行了友好交谈。

八大老僧表示拥护红军,为红军筹办给养。

当天,红军在归化寺大门上张贴《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滇康分会布告》,并派部队到大寺各门口站岗,严禁部队入寺。

5月3日、4日,归化寺及喇嘛商人、富户打开仓库,出售青稞、食盐、红糖等食品物资给红军。

在两天中,红军共筹粮约10万斤。

5月2日贺龙从归化寺返回后至5月3日,在贺龙、任弼时同志主持下,红二军团在藏经堂召开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后称中甸会议),总结从贵州盘县到中甸(今香格里拉)近一个月的经验教训;研究藏民地区工作的政策和策略;传达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策略路线决议大纲,向全军报告继续北上,在西北创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确定二、六军团从中甸(今香格里拉)兵分两路,取道得荣、乡城,会师甘孜;提出全军目前的任务。

为了使中甸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广大红军战士中,总指挥部将中央的决议大纲及中甸会议的内容,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广泛进行了宣传教育。

5月5日六军团进驻县城后,召开政治干部会议,传达中甸会议精神,政委王震作《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作《关于藏区工作政策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在藏区工作的7条政治纪律。

同时广泛开展了宣传群众、整训筹粮的工作。

5月5日,红二军团离开中甸(今香格里拉)城,开始向尼西——得荣进发。

7日,红二军团前卫部队到中甸(今香格里拉)、德钦和得荣三县结合部的资纳腊山口时,遭德钦东竹林寺水边活佛和得荣头人带领的地方武装的阻击,四师参谋长汤福林、五师参谋长高利国、连长肖学志和十几名战士牺牲。

红军击溃阻击武装后,于8日全部进入得荣境内。

5月9日,红六军团开始向格咱——乡城方向进军。

10日,前卫部队翻过翁上小雪山,在翁水宿营。

5月13日,前卫部队占领乡城县城,后续部队离开翁水进入乡城县境。

从1936年4月25日巧渡金沙江进入迪庆,5月13日全军离开中甸(今香格里拉),二、六军团主力路经中甸(今香格里拉)7个乡,22个行政村,114个村庄;前卫部队和后卫警戒部队途经中甸(今香格里拉)、维西、德钦三县。

在迪庆境内19天,历程400公里,翻越3座大雪山,经历了与反动武装的2次战斗,160多名指战员长眠在中甸高原,县内7人随军北上作翻译、向导,先后牺牲。

由于正确执行民族、宗教政策,红军在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境内得到短期的休整,并筹集粮秣,为继续北上甘孜作了思想上和物质上的充分准备。

红军长征过迪庆给雪域高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以后开展革命活动打下了基础。

也就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这片热土,革命的火种在金沙江两岸燃起,无数的雪山儿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踏着红军的足迹,在党的领导下,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培训会是召开还是开展

召开是召集开会的意思,开展有使从小向大发展、使展开、开朗、开豁等意思;两个词都有用到,但召开比较常用,比如组织开展XX培训会、召开XX培训会;类似的还有举行、举办;

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红军(我记得是胜利的了)请尽量详细点。

谢谢

从三零年十月起,蒋介后调集十一个师另三个旅,即瓒第18路孝忱新编第13师、罗霖第77师、公秉藩新编第5师(后改第28师)、谭道源第50师、许克祥第24师、毛炳文第9师、蔡廷锴第60师、戴戟第61师、刘和鼎第56师、张贞第49师、第12师之马昆第34旅、刘夷独立第32旅、周志群新编第14旅,及三个航空队,共十万人的兵力,分布于樟树、抚州、南昌、靖安、高安、上高及闽赣边地区,由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准备向中央根据地的红1方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这时,红1方面军有第1、第3两个军团,共约四万人,部署于靖江至分宜的袁水两岸地区,以战备姿态进行群众工作和筹款。

在面临敌人大规模“围剿”的情况下,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于十月十旬在新喻县罗坊举行联席会议,确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红1方面军总部于十一月一日下达了“诱敌深入赤色区域待其疲惫而歼灭之”的命令,随即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反“围剿”的准备。

根据方面军总部的决定,十一月上旬,红军主力从袁水两岸地区转移到赣江以东的新淦、吉水、永丰、安乐、宜黄、崇仁等地,以战备姿态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向部队、地方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讲清敌人进攻的必然性、严重性和红军实行战略退却、诱敌深入的必要性,说明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道理以及对付敌人“围剿”的方法,统一思想,消除顾虑,增强胜利信心。

另外,还在根据地内进一步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按照“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方针,分配调整土地,加强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武装的训练,实行坚壁清野,肃清反革命分子,筹措给养物资,充分发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造成取得反“围剿”胜利的良好条件。

  十一月五日,敌人首先向袁水流域推进,扑了个空,又继续向赣江东岸逼进。

红1方面军除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迟滞、迷惑敌人,诱敌就我范围外,主力实行“求心退却”,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全部退到东固、南垄、龙冈地区。

十二月一日,又秘密转移到黄陂、小布、安福圩地区,荫蔽待机,进行作战准备。

  十二月十六日,各路敌军开始向我根据地中心区进攻,至二十八日,先后进占万安、泰和、东固、源头、广昌、建宁一线,东西相距八百里。

在我集结地域周围的敌军有五个师:左路第18、第28师进至富田、东固、南垄;中路第50师进至源头;右路第24师进至洛口,第8师先头进至头坡。

由于敌军深入我根据地,战线拉长,兵力分散,又不断遭到红军和赤卫军、少先队的袭扰,士气沮丧,饥饿疲惫等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造成了红军反攻的必要条件和有利态势。

  十二月二十五日,红1方面军总部在小布召开了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

主持大会,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主席台两边台柱上,右边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左边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他在反“围剿”的动员报告中,还指出了歼敌致胜的六个条件:(1)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2)可以主动选择有利的作战阵地;(3)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一  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4)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拣弱的打;(5)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6)可以造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

  红1方面军总部,根据当面敌情,决定实行中间突破,先打第50师或第18师,打开敌人阵线的一个缺口,以便各个击破,粉碎敌人“围剿”。

由于第50师不脱离居高临下的阵地,我军两度由小布向北开进,又两度忍耐撤回。

十二月二十九日,敌第18师主力向龙冈推进,急于寻我主力决战。

该地区人民条件和地形条件均对我有利,敌人又是孤军冒进,于是红军主力秘密西进,埋伏在龙冈附近山中。

十二月三十日,当敌张辉瓒率其师部及两个旅,由龙冈进至小别附近时,即遭我猛烈攻击,边张辉瓒在内的九千余人全被歼灭。

  张辉瓒师被歼后,在源头的谭源师仓惶东撤。

红军乘敌阵势混乱,挥戈东向,星夜向东韶急进。

一九三一年一月三日,谭师退到东韶,立足未稳就遭我突袭,被歼半数,俘敌官兵三千余人,残敌向南丰方向溃逃,其他敌军慌忙撤退,敌人的第一次“围剿”遂被粉碎。

  “围剿”的敌人撤退以后,红1 方面军乘胜转入进攻,至三月中旬,在永丰、乐安、南丰、广昌、宁都等县境内,消灭了一些地主武装,恢复和加强地方武装,发动和争取了几十万群众,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为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造志了有利条件。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