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主持词 > 李白很忙的主持词

李白很忙的主持词

时间:2016-08-26 02:16

求《李白》李荣浩 串词(主持人说的)

8《送别》9《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10《思恋》11《大森林的早晨》12《黑龙江岸边的玫瑰花》13《菩提树》14《夕阳红》15《长城永在我心上》16《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17《我爱你中国》就是这些,关键是串词,我只有20分,求求各位帮忙了,太急了。

谢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很久以前一部叫《音乐之声》的美国音乐电影剧,可能是影史上最受欢迎的音乐片。

见习修女玛丽亚热爱唱歌,只要修道院的门开着,她就常在苍翠的群山间象云雀一样歌唱,在洁净的小溪边和潺潺的流水合唱。

玛丽当上了退役军官冯. 家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她用自己的热诚的歌声感染了7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也打开了冯封闭内心,在歌声中她引导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今天,在校园礼堂,让我们放下沉重的功课,暂时忘却考试的烦恼,沉心静气,享受我们的同学即将带来的美妙时刻吧。

已经是3月了,距离过年已经很久了,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对于过年的感觉越来越淡漠,但是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属于中国的独特美丽,虽然已经距离春节1个多月(根绝适当日期调整),我们还是欢迎×××带来的《遥远的拜年》。

大家掌声欢迎。

×××唱的可真好啊,国家从建立到今天,从改革开放前的落后到现在的欣欣向荣,我们的党无不在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努力,我经常在家听到父亲会唱一首歌,也不知道歌名,但是歌词是这样的:唱支山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也没有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美好生活,《党啊亲爱的妈妈》,有请×××,为我们深情演绎。

古人面对月亮写过很多美妙的诗词,我比较喜欢的就是李白那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哎,李白好像特别偏爱月亮,他那首《静夜诗》,基本上受过中国文化教育的人都会背诵,至于在《还珠格格》里面被改编成,低头见老鼠,抬头见蟑螂,实在是不值得提倡。

我们欢迎×××给我们带来《月之故乡》(不需要每个都有串词,实在想不出来就一笔带过,或者你了解这个同学的话,就拿他调侃两句),下面欢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给我们带来《三峡情》,向为了山峡工程让出家园的乡亲们致敬。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站在。

这首曾经传唱大江南北的歌以直白的歌词描述了同志主张改革开放以后,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念书也好,做人也好,如果换一种方式可以做得不好,也要时常做一些调整哦。

请欣赏×××带来的6《春天的故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诗么

没人知道

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支有人知道吗

(如果有人答出来就不用说了),看来,王维很爱好吃啊,诗词中总让人有些口水滴答的。

那么茱萸是什么,有人知道么

其实,茱萸是一种药。

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果实成小粒裂状,味极辛香,可食用,茎、叶可入药,功能暖胃燥湿,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重阳这一天,采摘它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带身上,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是古来常用作防疫的民间药。

重阳节插荣英之风。

哎呀,因为×××的这首《遍插茱萸少一人》学了这么多,就冲这点都应该给她掌声更热烈点了吧。

聚散离合,人之常情,我们相聚在××高中,高考后也会分道扬镳,跟熟悉的校园,跟亲爱的老师,每次想到这些,心里不免有些郁郁,所以亲爱的同学,我们要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即使那天真到了需要送别的时候,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再见,请欣赏×××带来的《送别》。

春天到了,到了桃花盛开的时候了,让我们在×××的歌声中,幻想一下夏天桃子成熟时候的美景吧。

掌声欢迎×××带来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思念是一种情怀,爱恋是一种感觉,我们拥有这种情怀,把感觉放在心里,酸酸甜甜,而今天最后感触的应该会是给我们带来《思恋》的××× 了吧。

从小我们听过很多童话故事,从前啊,在一个森林里面,有一只大灰狼,他隔壁呢,有一群小白兔,有一天啊,白兔妈妈要出门…听出来了吧,《狼外婆》的故事。

那都是童话,你见过在森林的早晨,阳光穿过雾气,洒向被浓密的树荫覆盖的草地,小草探出脑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清澈的鸣叫,让我们一起在×××的歌声中想像出一个美好的《大森林的早晨》。

有一个江在中国的东北,我们称它为黑龙江,不知道黑龙江边上的玫瑰花是不是也是黑的,据说黑玫瑰很昂贵呢。

让我们随着×××的歌声去猜想一下《黑龙江岸边的玫瑰花》是个什么模样

欢迎。

有一首佛揭是这样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依稀知道他在讲什么,可是又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佛揭本就非一般人可以参悟,那么听听×××的《菩提树》,想想《西游记》也不错。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喜欢这样的一种淡定,只有经历过人生风雨的人才会有这种气度,请欣赏×××带来的《夕阳红》。

长城曾经是中国人的脊梁,很多朝帝王都把长城稳固当成国家稳固的标志,所以,很多帝王都会拨款加固长城,而只有康熙皇帝没有这么做。

用康熙的原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

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

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可是不管怎样,康熙所言及是,唯有修德安民才可以保国家安稳之长久,长城是一个远古的梦,我们会把他放在心上,请欣赏。

青山那个绿水哦,走进三寸方砚,所有人都不会拒绝美好的天气,秀美的环境,唯如此古人可以做出传唱千年的诗词,今天也能在美好的环境里面享受生活,《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掌声欢迎×××。

(对上面一首歌做一些你听到后的小结)最后,欢迎×××给我们带来《我爱你中国》。

累死我了,感动吧

中秋节班会主持词

(男):明月当空洒银玉,中秋正至喜悦人。

(女)月是中秋分外明,且把问候遥窗寄; (男)是呀,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我们某集团全体员工相聚日月湖畔,饮宴赏明月、把酒问青天、共诉思念情,同祝某集团与日月同辉,同宇宙同耀。

(女)为此,集团公司内部员工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准备了这场“中秋月.某情”大型中秋晚会。

丙: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由某某带给我们的《大地飞歌》,把我们引入到了一个欢庆的场合。

现在,我们有请我们某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借此机会,向辛勤工作的全体员工表达美好的祝愿。

离 2、 谢谢某董事长

(男)有缘千里来相会,不是一家人,不进某门。

我们来自四面八方,来自五湖四海。

. (女)我们一起赞叹,同时感动。

我们赞风景如画,赞青春年华;我们感友情至贵,感生活如歌。

我们甘甜共享,患难与共;我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请听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表演者………. 4、甲:…你知道中秋为什么是中秋吗

乙: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值三秋制的中间,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

而且这一天,月下老人会抛出无数红线,把一对对青年男女拴在一起,青年男女们都会在皎洁月光下寻找意中人。

丙:是呀,所以我们常常说:良辰美景,姻缘好和。

下面,我们有请我们的…为我们演奏一首民乐《良宵》 5、二胡表演还未结束,表演方言的人直接上台。

此节目不需要主持人作开场白。

6、男: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你看,月亮上是不是有一个倚着桂花树的神仙姐姐正看着我们呢? 女:是呀,不过,你知道吗,月亮上不仅桂花飘香,还鲜花遍地呢。

你思念的人儿模样依稀就在鲜花从中笑呢 有请我们某房产公司总经理蒲海东给我们带来一首《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

7、甲:中秋节的传说丰富传神,有什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不过,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流传最广。

乙:是呀,所以,前后古人,后有来者,现在的小女孩真是不得了,看着月宫里嫦娥袅娜多姿,艳羡不已,也恨不得自己能飞上天去。

丙:下面,请看我们某酒店的青春女孩表演舞蹈-《我要飞》。

甲:青春真是活力四射、热情漾溢。

谢谢他们 8、甲:秋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某松林升起,小舟在日月湖面荡漾,花影在水畔轻轻摇曳 乙:如此怡情美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筝独奏《春江花月夜》 9、男:好了,我们的猜谜活动结束了。

不管谜语怎样难测,总归还是中文,好歹也可以浑水摸鱼,听得懂,可是我们下面的这个节目,就要考验考验大家的听力了,请大家来听听我们某酒店营销部合唱英文歌曲。

女:有请合唱表演《雪绒花》、《哆来咪》 10、男:…,你一直望着天空作甚么呢

女:(抬头望天状):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男:哦

这样好了,我借你一双翅膀。

让我们来看《挥着翅膀的女孩》。

11、男:怎么样,现在从天上飞下来了吧

女:是呀,因为天上太冷清了,还是这里好呀,莺歌燕舞,美食醇酒,还有异域风情、神奇舞姿呢

(手一指,舞蹈上场,主持退场) 12、女:好的,感谢我们某酒店带给我们的印度舞蹈——《神奇》。

男:好了,我们现在可以从遥远国度回到现实了。

相信大家在这里享受了这么长时间的美酒佳肴了,一定需要清空肠胃了。

女:人都有三急嘛。

没有关系,我们这里是星级酒店,设施齐备。

男:我知道酒店可以分星级,但是你知道吗,厕所也是可以分星级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的情怀自古以来,月亮,最能引发 13、女:真的是星级服务星级费用呀。

相信这次的迹遇一定让人难以忘怀 男:是呀。

其实,忘记事情还是很容易的,忘记一个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有一则幽默写得好呀“你今天难道不累吗

——你在我的脑海里已经跑了整整一天了” 女:下面,有请某酒店冯翔演唱《忘记你我做不到》 14、女:自古以来,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也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男:是呀,李白醉酒写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挥毫而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下面,我们有请某酒店郑涛家庭表演《乡恋》 15、男:华尔兹在交谊舞中历史最为悠久是典型的绅士淑女舞蹈。

其舞步流畅大方,旋转性强,具有舞中皇后之美称。

女:下面有请我们的周总及其夫人为我们表演《浪漫华尔兹》 16、男:“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缘分可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渡情 17、男:中秋风波 18、感恩的心 19、甲:….你知道吗,今天这种草青黄、风飞扬、水茫茫的此情此景突然让我豪气干千,发古幽思,不由得想起一首歌来。

乙:哦,什么歌曲

丙:不用我回答了,来,音乐响起。

(用手一挥,演员上场,调动气氛) 20、甲:哇,真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呀。

没有古人的守土复开疆,说不定我们现在还不能在这里团圆又相聚呢。

乙:是呀,古人精忠报国,开

温庭筠简介

温庭原名岐,字飞卿,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彦博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两《唐书》有传。

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

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

温集旧注断为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

近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O1年)。

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

以温庭筠生干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

《旧唐书》本传中说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为“温八叉”。

在我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象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再无第二人。

  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土不中第。

今可考见者,温庭给开成四年(839年)年将40时开始应举,未中,只在京兆府试以榜副得贡,连省试也未能参加。

究其原因,大约是受宫中政治斗争之害。

因为杨贤妃的谗害,庄恪太子左右数十人或被杀,或被逐,沙汰殆尽,随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

温庭筠被卷进这起政治斗争中,没被祸已算不错了,哪还指望中进土。

在他步入科场前,便注定了不能及第的命运。

开成四年应举不第后,温庭筠在雩郊住了两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二年抱疾,不赴乡荐试有司”。

当时是真病,还是畏祸呆在家里,不得而知。

温庭筠41岁时,到淮南与李绅相见。

早在温庭筠8岁时,便与李绅相识,可谓自幼为友。

到55岁那年,温庭筠又去应试。

在这之前曾几次应试,每次都名落孙山。

这次应试,是大中九年(855年),沈询主春闱,温庭筠搅扰场屋,弄得满城风雨。

搅扰场屋的原因,是温庭筠有“救数人”的绰号,即在考场帮助左右的考生,因此这次沈询将温庭筠特别对待,特召温庭筠于帘前试之。

温庭筠因此大闹起来,搅扰场屋。

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

当然,这次考试又没能中。

从此之后,也就是说从56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这门心事,不再涉足名场。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

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陶的忙。

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

当时唐宣宗喜欢歌《菩萨蛮》,令狐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陶大为不满。

温庭筠看不起令狐陶的才学。

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窃筠“玉条脱”对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

令狐陶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

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陶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陶无学。

令狐陶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

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也。

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

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温庭筠搅扰场屋后,贬随州随县尉,当了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

后徐商镇襄阳,辟为巡官,此时温庭筠已56岁。

在襄阳,温庭筠与皮成式、周繇等交游酬唱。

在襄阳呆了几年时间,徐商诏征赴阙,温庭筠随后也离开襄阳,去了江东,此时已经61岁了,62岁那年冬回又到了淮南。

此时的温庭筠,虽诗名颇著,但已自潦倒,不检行迹,与贵胄裴减、令狐高等蒲饮狎昵。

当时令狐陶出镇淮南,温庭筠因其在位时曾压制过自己,虽是老相识,也不去看他。

后来,温庭筠因穷迫乞于扬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逻的兵丁打耳光,连牙齿也打折了。

他将此诉于令狐陶,令狐陶并未处置无礼之兵丁。

兵丁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说他品行怎么坏。

因此有关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传了到京师。

63岁老翁,被打折了牙齿,并且落了更坏的名声,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致书公卿间,申说原委,为己雪冤,随后即居于京师。

  咸通六年(865 年),温庭筠出任国子助教,次年,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

曾在科场屡遭压制的温庭筠,主试与众不同,严格以文判等后,“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曰:“右,前件进土所纳诗篇等,识略精进,堪神教化,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

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断华藻。

并仰榜出,以明无私。

”将所试诗文公布于众,大有请群众监督的意思,杜绝了因人取土的不正之风,在当时传为美谈。

而此举又给温庭筠带来了不幸。

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于众,已遭权贵不满,又所榜诗文中有指斥时政,揭露腐败者,温庭筠称赞“声调激切,曲备风谣”,更为权贵所忌很。

所以,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

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贬,所以纪唐夫送其赴方城时,诗云:“且饮绿(酉录)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

”遭受此次打击,再次被贬,年事已高的温庭筠在这年冬抑郁而死。

《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

未知到方城后不久而死,还是未到方城便死了。

一代才子,困顿失意而死,千载而下,人共憾之。

他恃才傲物,蔑视权贵。

所以纪唐夫送他赴方城诗又云:“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  当时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

温庭筠终于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

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

飞卿下语镇纸,端已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

”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

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

”“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

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

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

”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

”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花间集》收温词最多达66首,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

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温庭筠手里才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随后五代与宋代的词人竞相为之,终于使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成蔚为大观,至现在仍然有着极广泛的影响。

温庭筠对词的贡献,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

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温庭筠诗词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当时曾有《握兰集》三卷,《金荃集》10卷,《诗集》5 卷,《汉南真稿》10卷,又有与段成式、余知古等人诗文合集《汉上题襟集》10卷,知其创作颇丰。

可惜其集不传,今所见温庭筠之诗词,唯《花间集》、《全唐诗》、《全唐文》中所保存者。

  除诗词外,温庭筠还是一位小说作家、学者。

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3卷、《采茶录》1卷,编纂类书《学海》10卷。

可惜全部亡佚,现在无从探知其详。

尤其是《学海》10卷的亡佚,实在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损失。

如果《学海》能保存下来,必然会对学术研究和辑佚等工作大有贡献。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我国词史上的重要人物,温庭筠诗文集的亡佚,是十分令人痛惜的,实在是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大损失。

不但诗文集亡佚,连有关温庭筠的重要史料也亡佚了,以至现在难以考知温庭筠的详细情况,《唐才子传》所载温庭筠传,也时序颠倒,舛错支离。

虽经有关专家的研究,也只能知其大概。

虽则如此,温庭筠还是在文学史上大放光辉,名垂千古。

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国四大古著之一。

其中有很多栩生的人物,如阴险的曹操、知人善任的孙权、宽厚仁义的刘备、义气善战的关羽、勇猛莽撞的张飞等。

他们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诸葛亮也是其中的一人。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蜀国的重要大臣,是刘备的得力助手。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三顾茅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诸葛亮本来只是一个平民,独自在南阳耕作。

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他认为刘备是可投靠的,于是出山全力协助刘备。

此后,诸葛亮一直忠心耿耿,殚精竭虑,为蜀国效劳。

诸葛亮知识渊博,足智多谋。

在著名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故事中,这些都得以体现。

“空城计”的故事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诸葛亮的智慧在此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是这样的: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手下只有2500名士兵,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诸葛亮却要求城门大开,每个城门安排30名士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自己领了两个童子上城楼并开始弹琴。

司马懿见状,断定城里有埋伏,于是下令赶紧撤军。

其实,诸葛亮平时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冒险。

他使用空城计解围,其实是万不得已。

因为他充分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人的思维定式,认为自己谨慎,不会冒险,所以敢出此险策,司马懿果然以为诸葛亮在城里有埋伏,下令撤军。

诸葛亮成功实施了空城计。

诸葛亮还是一个责任心强、热爱自己国家的人。

这在他出师伐魏之前给刘禅写的《出师表》中充分展现。

《出师表》的内容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明诸葛亮北伐的决心。

他在表中告诫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为兴复汉室而努力。

最后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更体现了他出师之前对刘备父子的深厚情感。

综上所述,诸葛亮是一个爱国、爱人民的忠臣,他为蜀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为后人流传。

在当今社会,我认为诸葛亮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他的忠诚,全心全意为蜀国服务,不像现在有些人,见利忘义,为了钱财不择手段。

二是他勤奋学习,知识渊博,并且勤于用脑,善于动脑,他年轻时虽然在南阳耕作,但是仍然对天下非常了解,并且能正确分析当前形势。

学无止境,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