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纪念李大钊演讲稿

纪念李大钊演讲稿

时间:2015-10-13 20:27

对李大钊的演讲稿200字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军阀张作霖逮捕了,关在京师警察厅拘留所里。

敌人对他软硬兼施,妄图逼他供出党的机密。

李大钊坚贞不屈,不仅没有透露一点党的机密,他的“供词’’却成了一篇宣传马克思主义必胜的宣言书。

敌人对他施用了种种酷 刑,并用竹签扎他的十指。

十指连心啊,剧烈的疼痛折磨着他,手指骨都碎裂了。

酷刑折磨得他死去活来,敌人却没有得到一点东西,只得把他押回牢房。

  在拘留所里,李大钊不放过一切斗争机会,他领导被捕的难友进行狱中斗争;他向监狱的看守进行革命宣传。

一个看守同情革命,李大钊争取了他,让他帮助传送消息。

一天傍晚,这个看守悄悄地塞给李大钊一封信。

他打开一看,是党组织写来的。

信里说,北方铁路工人知道他被捕后受了毒刑,义愤填膺,强烈要求组织一支武装,化装潜入北京,打进京师警察厅看守所,营救他和同志们出狱。

党组织来信征求他的意见。

李大钊感到无限欣慰,因为工人同他心连着心。

但他毅然拿起笔,借着从铁窗透进来的暗淡光线,写了回信。

信中写道:  “……这种行动自然是工人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对我的爱戴,但今天完全没有可能实现这种计划,拘留所处于重重武装戒备之中。

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的,这已经是党的损失了。

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作冒险的事业,而耗费革命力量。

”当党组织把李大钊的意见转告给铁路工人的时候,工人们都为自己领袖的高尚品德而感动得落泪。

  4月28日,敌人用绞刑杀害李大钊等二十位革命同志。

李大钊同志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从容不迫,缓步登上刑台。

当刽子手把绞绳套在他脖子上的时候,他面对十九位即将遇难的同志,发表了最后一次简短的演说:“我们宣传的马克思主义,已经培养了许多革命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全国各地。

这种子需要用鲜血浇灌,他们会开出艳丽的花。

我深信:共产主义必将得到光荣的胜利,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关于李大钊的演讲稿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李大钊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04年10月大钊同志诞辰之际召开,会址在河北(地点另行商定),规模约在百人以内,并确定学术研讨会的中心主题为:李大钊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

李大钊既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继往开来、名重当世的学者。

他无论作为革命家、思想家,研究探索中国人民的解放道路问题,还是作为学者、教授,研究探索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革新与创建新文化的问题,都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统一、思想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品格。

李大钊生活在东西文化思想激烈碰撞、冲突、交融和新旧文化思潮激烈动荡、斗争、转型的20世纪初叶,这一时期,各种学术文化思潮斑驳迷离,他以学者的睿智与革新者的勇气,始终站在先进学术、文化思潮的前头,尤其是在他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进程中,他的文化思想、学术理论研究,更是“月异岁新,与时俱进”,代表着现代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

纵观中国现代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史,李大钊是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体系当之无愧的开创者和先驱。

他开创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在哲学、社会科学众多研究领域,留下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不少精彩的创见,对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因此,利用一次学术盛会,相对集中地疏理、总结、研究、讨论李大钊对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的杰出贡献和历史地位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研讨会的主办方希望对李大钊这方面的研究能有所突破。

提出此次学术研讨会以《李大钊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为主题,是说这是会议的中心议题,并非会议的全部。

其它有关李大钊方面的研究论文,会议一概欢迎。

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与会者,沿用征文遴选的办法,凡提交论文者,经筹委会学术委员会评审达到相当水平的,即正式邀请参加会议。

征文截稿期限定于2004年8月30日(理事会理事和特约稿件除外)为止,并希望于2004年1月中旬前,将准备撰写的论文选题及文章要旨通知李大钊研究会办公室。

并敬请各地李大钊研究会和本会理事给予鼎力支持,帮助在各地组织、约请会内外学者撰稿。

参考题目: 1.李大钊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及其对当代学术文化建设的理论价值。

2.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的思想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建设的贡献与深远影响。

3.李大钊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引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历史性贡献,及其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理论建树与深远影响。

4.李大钊对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贡献及历史地位。

5.李大钊对新文化运动的杰出贡献及其所代表的前进方向。

6.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7.李大钊的学术思想品格。

8.李大钊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确立。

9.李大钊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学术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及其与近、现代学者的比较研究。

10.李大钊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态度及其与同时代学者的比较研究。

11.李大钊的东、西方文明比较研究及其所呼唤的建立第三种新文明的内涵。

12.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及其重要价值与启示。

13.李大钊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他代表人物的比较研究。

14.李大钊与《新青年》等刊物的专题研究。

15.李大钊在哲学、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化教育、道德伦理以及新闻、图书馆等学科领域中的开拓性工作、理论建树及其学术地位与影响(希望学者分科的作深入的具体研究与分析)。

16.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态度。

17.李大钊研究、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的思想及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巨大贡献。

18.李大钊研究、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贡献。

19.李大钊主张理论研究、革命工作应“月异岁新、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及理论实践。

20.北伐战争时期李大钊在北方的外交、政治、军运活动,及其作出的重大贡献。

21.李大钊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及对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

22.李大钊伟大人格力量对当今共产党人的警示。

看看可不可以哦

急需纪念建团90周年演讲比赛 演讲稿 2到3篇~~ 越快越好 谢谢大家了

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

李大钊对他的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

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

”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

”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

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

呆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

”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

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

”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有劲……

历史演讲稿

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像黑夜里独自撑舟渡河的人们,去探索、去寻找人生的真谛。

他们先于别人站在时代的浪尖,孤军作战。

他们,是生命的守望者。

他们,是一群孤独的勇敢的探索者。

李大钊,守望的是道义。

在那样一个黑暗、复杂的时代,他用钢铁一般的肩膀扛住千斤重的道义。

即使在被捕的时候,他依然从容不迫、毫不惊慌。

他自信。

所以无所畏惧。

他坚守的道义,即使是在普通人处于无法看到未来的迷惘中,他仍昂首挺胸守卫着他的理想,守卫着中华民族的理想。

因为这样一种勇敢的坚守,他连生死也已坦然面对。

他认为死与生同是生命的一部,并没什么好害怕的。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已不是那个短暂的时代,而是生命川流不息的长河。

于是,他被人们永远地敬佩着,作为一名守望道义的勇士,作为以为超越时代的探索者。

海子,守望的是幸福。

他用自己发自内心的诗歌唱出对世界的期望,对幸福的向往。

可这世界却是这样地让他费解,让他失望。

于是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找寻他所希冀的幸福。

当隆隆作响的火车呼啸而来的瞬间,车轨上的他大概是幸福的吧

那短暂的时刻,大概他终于找到了那间他想要到房子吧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世界充满了爱与和平。

当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金钱和权力赴汤蹈火的时候,只有他在人群中孤独地歌唱,用一颗清澈如溪水般的心去发掘世界上最纯洁的真善美。

于是,他被人们永远地纪念着,作为一名守望幸福的诗人,作为一名穿越心灵的歌颂者。

曹雪芹,守望的是蜕变。

身为没落家族的公子,他冷静地观察着这个处于灭亡边缘的社会。

《红楼梦》,是他在黑夜中的呐喊,一字一句都喊出了对封建旧社会的愤怒。

只可惜,他只是一名守望者,他孤独地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去抵抗。

他把宝黛凄美的爱情化作一面镜子,照出封建制度的腐朽,刺醒人们迷惘麻木的心灵。

在那样一个浑浊的社会,只有他在黑暗中看清了自己,他守望着一场蜕变,虽然完全不知道路在何方。

于是。

他被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作为一名守望蜕变的作家,作为一名穿越历史的敲钟人。

历史的链条在他们的孤军奋战中被推动着。

正是因为这些孤独的守望者先于我们站在人类历史的顶端,才让光明穿过阻碍到达新的时代。

李大钊的革命事迹

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

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

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

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全国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对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19年参加创建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月刊编辑主任。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最早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的文章。

与提倡实用主义的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论战。

1920年3月与前来北京的共产国际远东局局长魏金斯基和马迈耶夫等商谈建立中国共产党问题。

10月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

11月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8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主任,在京奉、京汉、京海等铁路开展工人运动。

次年8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后,受党的委托到上海与孙中山商谈“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

不久,在孙主盟下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0月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和改组委员。

参与筹备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五人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会后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组织部长。

6月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五大”。

11月返回北京,发动群众准备召开国民会议,揭露和抵制段祺瑞的“善后会议”。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与赵世炎等在京组织“沪案雪耻会”,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1926年3月领导北京群众反对日英美等国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牒”,18日因组织请愿示威游行被段祺瑞政府通缉。

北伐战争期间协助冯玉祥制订军事行动方针。

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

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著作编为《李大钊文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