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演讲稿 > 介绍邯郸文化演讲稿

介绍邯郸文化演讲稿

时间:2015-07-27 03:26

求关于邯郸文化的演讲稿 3 、4分钟就行

邯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七千年的文明历史,拥有自己灿烂的赵文化、梦文化、邺都文化、石窟文化、磁山文化、磁州窑文化、陪都文化、太极文化、成语典故、近现代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及浓厚的人文精神。

历史上的许多典故和美丽的传说都出自于邯郸,是全国闻名的“成语之乡”。

几千年奔流不息的文化之河,孕育着邯郸这座古城,为邯郸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邯郸文化网”将向您展示邯郸悠久的历史文明,浓厚的文化积淀,让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走进您的心里,走向世界,让您和世界了解邯郸,认识邯郸。

共同为邯郸的全面发展而奉献才智。

邯郸文化有哪些

邯郸是燕赵古都啊,你可以照着历史文化名城去写。

现在经济发展也在省里是数得上的。

四省合一的地理位置。

你可以从几个部分去写

演讲稿,美丽涉县,魅力家园

说起家乡大家应该说过,我的家乡在河北,  邯郸历久,文化灿烂。

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之久,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统一中国后,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汉代与长安、洛阳、临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东汉末年,曹魏集团在邯郸南部邺城一带建都;北宋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成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鸡泽毛遂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多项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

  我的家乡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有空的话欢迎来玩儿哦。

素养在我心中演讲稿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对合规文化重要性深入浅出的最好诠释,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亘古不变的规律。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

要确保安全,就必须做到合规守法。

因此合规文化应势而生,从巴林银行的轰然倒塌到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次贷风波,从几千元的资金挪用案到5100万元的邯郸惊天大案,到我们通辽市科尔沁区支行的刘贵彬以揽储为名挪用客户资金300余万元,这些案件无不向我们昭示着合规文化的极端重要性。

惨痛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时刻提醒我们:业务操作无案件、无事故,必须建立合规文化;农行员工无违规、无违法,必须建立合规文化;农行事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建立合规文化!实践证明:合规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合规创造社会价值、合规创造员工价值。

合规是农行稳健经营第一要旨,是农行提高资产质量的根本保障,是农行减少风险损失的前提,更是员工与农行共成长的不二法则!那么,什么是合规文化呢?在我的理解中,合规文化的精髓就是“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遵章守制为荣,以违规违章为耻”。

今天,我们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是规范农行操作行为、自觉抵制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案件治理、全面防范风险、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塑合规文化,做文明员工,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如何开展此项活动,结合本人工作实际,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应树立先进的文化理念,演讲稿[],员工素质提升演讲稿。

古人云“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

我们应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岗位做起,从每一个操作环节做起,深化对合规操作的认识,深化对规章制度的理解,深化对业务经营中风险的领悟,深化对风险防范要点的把握,在全市农行形成事事都有合规守法的工作标准,处处都有合规经营的纪律约束,进而实现“人人合规、事事合规、时时合规”的目标,达到“不愿违规、不能违规、不敢违规”的目的。

其次,应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塑合规文化,做文明员工,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不应该只是做好一朝一夕的事情,更要着眼长远,形成习惯。

这就需要我们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有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追求!具体来说,我们每位员工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进而自觉规范、约束自身的从业行为,防止不道德的言行。

第三,应高标准、严要求,苦练专业技能,提高员工自身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离不开过硬的基本功。

在当今金融业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农行最需要的、最紧缺的就是精业的员工。

在实际工作中,对待自己,对待工作,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满足于己掌握的知识,要努力寻求更好、更快、更富有成效的专业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唯有如此,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佳绩,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

最后,要从教育培训入手,打造一支严谨务实、遵章守纪的合规团队。

一是要培育合规理念。

要积极倡导和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的理念,营造以合规为荣、以违规为耻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设合规文化。

要培植合规建设的土壤,努力使合规文化深入人心,让合法合规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

三是加强教育培训。

组织全员开展金融法规、内控知识培训与考试,加强警示教育和正反典型教育,引导全员学法、知法、守法。

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

关于中国书法在陶器领域的结合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今天是5月25过四天,就是五月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我好像有话要说。

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

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

我怀想,滔滔汨罗水,悠悠数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动地情。

我仿佛看到: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臣,屈原仗义直言,却被革职流放。

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

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无力回天。

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汩罗江而去。

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百舸争游,蔚为壮观。

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

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

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中,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体不被吞噬。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

但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

2004年5月6日报道,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

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要向别的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家提出申请,你一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

”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

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

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

”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

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

”还有人说:“我们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本来就在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大举进攻下渐显颓势,如果连端午节今后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对祖宗啊。

”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

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是从外部刺激了我们的神经。

也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韩国保护江陵端午祭的经过至少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

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同学们,去年夏天的端午之争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有了一种忧患意识,并且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

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考虑将所有的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提交了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我国法定假日的议案。

我认为,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

但同时我也觉得,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申报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

一个偶然的事件,一场热闹的争论,一张申报表,一纸法令,并不能保证老百姓从此以后就真的会很重视对名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激情一过可能又会麻木,危险一过又会不懂珍惜。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

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比如端午节,它的真实内容和真正内涵,并不只是纪念屈原,它是一个全民健身、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寿、企盼吉祥的美好节日。

翻开历史书、民俗书学一学,才发现这才是原汁原味的端午节。

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

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

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

教化。

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

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

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

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由端午节想到屈原,想到去年的端午之争,想到保护民族文化关键在于教化。

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国旗下的感悟。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谢谢。

喜迎党的十八大,和谐校园你我他为主题的演讲稿

和谐学校现状调研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普遍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

为了摸清初中学校关于和谐学校创建的现状,以利于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努力,我们对邯郸市五所初中学校中440名学生、220名教师进行了和谐学校问卷调查。

和谐学校的透视教师在回答“根据您的理解,您认为学校是否是一个和谐的学校”时,选择“非常和谐”6.3%,“比较和谐”47.5% ,“一般”40.8%,“不太和谐”5.4% ;学生在回答“你对学校的感情怎么样”时,选择“感情非常深”23.1%,“感情比较深”41.2%,“感情一般”28.1%,“感情比较淡”6.2%,“想尽快离开”1.4%。

不难发现,在和谐学校创建中还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也说明当前和谐学校创建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教育均衡:对本校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差距的评价,教师认为非常大的占3%,比较大的占19.2%,比较小的占48.8%,非常小的占19.2%,没差距的占9.8%。

学校的教学条件与周边同类学校相比,学生认为好很多的占20%,好一些的占20.2%,差不多的占32.6%,差一些的占21.2%,差很多的占6%。

学校与周边同类学校的教学质量相比,学生认为差距非常大的占6.5%,比较大的占16.4%,比较小的占42.1%,非常小的占21.4%,没差距的占13.6%。

学校的普通班和实验班之间的教学质量相比,学生认为差距非常大的占18%,比较大的占39%,比较小的占18%,非常小的占6%,没有实验班的占19%。

法律法规:与中小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学校执行的效果,6.1%的教师认为非常好,46.2%认为比较好,41.5%认为一般,4.6%认为不理想,1.6%认为非常不理想。

学校是否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的宣传教育工作,选择是的学生占80%,选择否的占20%。

公正公平:学校的重大决策在执行前是否通过教代会,选择是的教师占89%,选择否的占11%。

学校举行的竞赛或者重大活动,28.3%的学生认为学校做法非常公平,33.3%认为比较公平,27.9%认为一般,8.3%认为不公平,2.2%认为非常不公平。

对于“班长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21.7%的学生认为老师指定,41.4%认为老师先推荐再选举,30.8%认为同学直接选举,1.4%认为大家轮流做,其他的占4.7%。

对于“你们学校评奖学金或‘三好学生’等的主要依据”这一问题,0.5%的学生认为家庭背景,32.5%认为学习成绩,3.1%认为是否班干部,60.6%认为综合素质,1.4%认为与老师的关系,其他的占1.9%。

规章制度:学校内部规章制度是否完善,2%的教师认为非常完善,34.6%认为比较完善,44.8%认为一般,18.5%认为不完善,0.1%认为非常不完善。

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执行效果,2.3%的教师认为非常好,38.4%认为比较好,43%认为一般,14.3%认为不理想,2%认为非常不理想。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否明显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11%的学生认为非常明显,33%认为比较明显,40%认为一般,12%认为不明显,4%认为几乎没作用。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否明显地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15.2%的学生认为非常明显,35.7%认为比较明显,35%认为一般,12.1%认为不明显,2%认为几乎没作用。

人际关系: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方面,8.2%的教师认为非常频繁,57%认为比较频繁,30%认为一般,3%认为沟通较少,1.8%认为非常少。

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方面,1.5%的教师认为非常频繁,51.1%认为比较频繁,41.1%认为一般,2.1%认为沟通较少,4.2%认为非常少。

学校同事之间的关系方面,13.1%的教师认为非常融洽,75.9%认为比较融洽,9%认为一般,1.8%认为需要改进,0.2%认为迫切改进。

与校长之间的关系方面,3%的教师认为非常融洽,36%认为比较融洽,52%认为一般,8%认为需要改进,1%认为迫切改进。

学生对于“你是否愿意主动找老师谈心”这一问题,选择非常不愿意的占7%,选择不太愿意的占23%,选择说不好的占32%,选择愿意的占25%,选择很愿意的占13%。

学生对于“你是否愿意主动找爸妈谈心”这一问题,选择非常不愿意的占4.5%,选择不太愿意的占22.9%,选择说不好的占24.3%,选择愿意的占35.2%,选择很愿意的占13.1%。

学习交流:本校教师之间是否经常交流教学经验,15.4%的教师认为非常频繁,56.9%认为比较频繁,20.8%认为一般,5.4%认为比较少,1.5%认为非常少。

本校教师和其他学校的教师之间是否经常交流教学经验,16%的教师认为非常频繁,50%认为比较频繁,26%认为一般,7%认为比较少,1%认为非常少。

同学之间是否经常进行学习交流,18.6%的学生认为非常多,36.9%认为比较多,36.7%认为一般,6.6%认为比较少,1.2%认为非常少。

实践活动:是否赞成班上同学花时间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或社区义务劳动,30.8%的教师选择非常支持,25.4%选择比较支持,42.3%选择视情况而定,1.5%选择不支持。

你是否愿意与同学一起去郊游,2.1%的学生认为浪费时间,1.2%认为有危险,26.7%认为视情况而定,16.7%认为喜欢、好玩,53.3%认为愿意、喜欢大自然。

校园文化:学校的校园环境方面,13.8%的教师认为非常好,44.6%认为较好,34.6%认为一般,4.6%认为不太美观,2.4%认为很不美观。

美化校园环境对创建和谐校园的作用方面,15.3%的教师认为非常大,62.3%认为较大,11.5%认为很大,8.4%认为有一点,2.5%认为很小。

“花园学校、绿色学校不仅是学校环境的符号,更应是一种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说法,教师选择非常同意的占22.2%,选择同意的占70%,选择不太同意的占7.8%。

最期盼的校园文化方面,5.2%的学生认为政治文化,6.2%认为传统文化,20.7%认为网络文化,22.9%认为科学文化,38.1%认为中西方兼容文化,6.9%的选择其他。

地位待遇:学校教师是否受到周围人群的尊重,5.4%的教师认为十分尊重,39%认为比较尊重,47.7%认为一般,6.9%认为不尊重,1%认为十分不尊重。

自己的工资待遇满意度方面,3.1%的教师非常满意,6.7%比较满意,40%一般,38%不太满意,12.2%很不满意。

对于“社会上不同人群收入差距很大”这一社会现象,13%的学生认为非常正常,46%认为正常,11%认为无所谓,21%认为不正常,9%认为很不正常。

教育幸福:工作时的成就感方面,1.5%的教师认为一直有,24.6%认为经常有,63.1%认为偶尔有,7.7%认为从来没有,3.1%认为说不清。

自己的幸福感方面,12.3%的教师认为非常幸福,36.9%认为比较幸福,43.8%认为一般,6.2%认为不太幸福,0.8%认为很不幸福。

对于“你愿意班上成绩差的同学成为你的同桌吗”这个问题,学生选择非常不愿意的占6.7%,选择不愿意的占12.4%,选择说不好的占42.9%,选择愿意的占29%,选择非常愿意的占9%。

怎样构建和谐学校从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当前和谐学校创建中还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校园内部教育的不均衡、不公平;依法治校的不到位;规章制度缺乏人性化;人际关系缺乏沟通交流;学习交流、实践活动的不充分;校园文化、教师地位待遇有待提升;师生的教育幸福感指数不高等等。

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出现,直接影响和谐学校的创建。

要创建和谐学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第一,提升学校文化品质是和谐学校的发展动力。

提升学校文化品质,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师生和谐的精神家园的有力保障和根本途径,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一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升学校的物质文化品质。

学校物质文化要追求人和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和环境产生一种互动效应,激励师生开拓进取,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二要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学校的制度文化品质。

和谐学校应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使刚性的规章制度与浓郁的人文氛围有机融合,使制度闪耀着人文的光辉,实现高水平管理和管理高水平的最高境界;三要强化学校文化内涵的发掘,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品质。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秉承正确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思想,而且要把这些新的、代表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的理念转化成为具体的、大家认同的观念,融入到学校实际教育教学中,使得校园生活在高品质的学校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成为全体师生在人生之路上终生眷恋的心灵之园。

第二,创建和谐课堂是和谐学校的重要载体。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而,和谐课堂是和谐学校的重要载体。

在新课程理念下,和谐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师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正如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

建构和谐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潜能,尊重他们的差异;建构和谐的课堂,要求教师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心灵世界得以开放、舒展,让学生在课堂内生动活泼地学习,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建构和谐的课堂,要求教师把课堂建成为关注生命,放飞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对学生实施和谐教育的主阵地。

第三,师生的幸福成长是和谐学校的最终目标。

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都在谋求幸福,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理所当然地要服务于提升人的幸福。

但是,目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严重阻碍了教师和学生幸福能力的发展,教师只能把知识变成僵死的教条,以灌输的方式教给学生,这样一方面阻碍了学生智慧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教师只教实用的知识,而忽视了对教学生活中幸福的理解。

因此,创建和谐校园,要关注校园生活,给教师与学生快乐,提供给他们获得幸福的观念和方法,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通过幸福的教育创生出教育的幸福,进而促进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的幸福。

学校要引导教师真正把自己的生命融入教育事业与教育生活中,并让教师从事业中得到快乐和发展,这样的校园,才是和谐的校园。

它不仅是学生的幸福,也是教育的幸福,更是社会的幸福。

可以说,和谐学校是一种学校发展状态和整体文化面貌,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创建和谐学校是一项长期、系统、综合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健康地发展,它关系到师生健康幸福地成长,它关系到人民满意教育地实现;创建和谐学校,它没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学校、社会、家长的共同参与,尤其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教育追求和积极地努力工作。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