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演讲稿100字二年级文字上册
亲爱的老师们,课堂是什么
课堂是知识传递的交接地,它广阔、渊深,它严谨、活泼,它应该是一个神圣而亲切的字眼。
而长久以来旧的教育观念扭曲了课堂的本来面目,使多少学子不堪回首。
时代需要一个全新的课堂,让我们抖擞起精神,把课程标准的理念、方法迎进课堂,改造它、更新它,让我们的孩子接受它。
如果说课堂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海洋,那它必然应该是水波浩淼、气象万千的。
可走进某些课堂,我们看到教师的教案上永远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永远有一个牢不可破的框框;我们看到模式墨守成规、方法一成不变;我们看到无上的权威、严厉的说教,以及无条件的接受和战战兢兢的服从。
于是,孩子们失去了海洋。
课堂,是指向过去的世界,还是面向未来的时代
是以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为本,还是以人的发展为本
是以单通道方式向学生进行灌输,还是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发展、学会探究
每一个答案都是后者,每一个答案都要求我们完成第一种改造:变“死”的课堂为“活”的课堂。
课堂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但更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你我都不能取而代之。
可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主角,学生成道具的戏剧时时在课堂上演。
我们何必高高在上
我们何必板起脸孔
我们何必去牵着学生的鼻子
我们何必永远只会说指令性的话语
难道面对前人知识、文化、智慧的精华,教师与学生是不平等的吗
这样的教师角色,体现不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也贬低了你我的生命价值。
其实,在课堂里,老师、文本、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
我想,学生欢迎这样的教师:闻道有先、授业有道、解惑有法;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平等、民主、自由。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种改造:变“教师的课堂”为“学生的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前人早就告诉我们书本和实践是不能割裂开来的。
我们要完成的第三种改造便是:变“书本的课堂”为“生活的课堂”。
让家事国事天下事伴随着风声雨声读书声走进寒窗;让书本上的铅字,跳跃成大自然的花红柳绿、鸟兽虫鱼;让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穿越过去和未来,关注个体和社会。
不可想象:教育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怎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抛弃那些无聊的让孩子讨厌的练习吧,多读,多写,多实践,让我们营造一个真正的“大课堂”
我们在课堂里辛苦跋涉,从冬到春,从秋到夏,且行且思,知道唯有改造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活力
当老师是辛劳的,可塑造灵魂的工作是伟大的;红烛的燃烧是短暂的,可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心却是永恒的。
你们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学生无忧网)传授我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典范。
感谢您——老师,您让我们成为自信的,能超越自己的人。
你用事实向我们证明: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和责任,一把通向我们从未知道的天地的钥匙。
您教会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大胆探索,去寻找和发现,让生活充满惊喜
感谢您——老师,您是一个我们能永远信赖的人,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便会去求救的人。
你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愿意,能把一切向您倾诉。
你常说你也曾是个孩子,因此你能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
感谢您——老师,是您让我明白:我们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困难中积聚力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您给我们勇气去卡动脑筋,同时要求我们襟怀坦荡。
您将美放在我们心中,给我们教诲、见识和想象,由此营造我们的一生。
不管我们建造什么,你总帮助我们垒好基础,你为成长的我们做到了最好
或许你讲课的每个细节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我们淡忘,但您的热情、勇气和慈爱会永远保留。
感谢您从不对我们冷嘲热讽,在我们尝试时,您总是殷切关注着,即使结果是那么微不足道,也总是让我们明白您已看到了我们的成绩。
是您让我们懂得生活能像一张纸一样轻薄,也可以像大海一样深邃,向天空一样辽阔,而我们必须自己做出选择。
您带领我们所经历的每个问题,每个发现,们中体验都令我们着迷,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在知识海洋中的闪烁。
突然有一天我们却发现您老了,倦了,累了。
你又何尝不需要他人的理解、抚慰和支持,而这时你却是如此沉默、恬静、刚毅而令人肃穆。
红烛啊,你摇曳的烛焰就像您疲惫、瘦弱的身躯那么飘摇,可在学生的眼里却是那么的坚定:您滴滴的眼泪流湿了您的衣裳,您可知道在学生的眼里,它您的脚下铸成了世间最完美的雕塑。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的光热是有限的,可正是你们有限的光热融会在一起引燃了祖国腾飞的万丈光芒
最后,再次祝全体老师们节日快乐
保护小动物的演讲稿100字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今演讲的题目是《敬畏生命,善待动物》能我们没有察觉身边的动物在一天天地减少。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要保护它们。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悲惨的场面。
那天,我在树下玩,无意中看到了几个小孩子正搭着梯子去掏鸟巢。
他们把小鸟的雏儿放在射板上,用箭将雏儿活活射死。
雏儿身上流着一滴滴鲜红的血。
而那些小孩却在哈哈大笑,毫无悔改之意。
在我们学习过的一篇课文里,羚羊们为了生存,老羚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让年轻羚羊踩在它们的背上跳过悬崖。
我的心被这群动物的举动深深地震撼了。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因此在此我提议:1.不要猎杀动物、鸟类,不乱提动物进行贩卖活动。
2.不要乱砍伐树木,不破坏鸟的家,不掏小鸟。
我们要号召人类保护动物,不要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滥杀无辜。
否则,最后灭亡的将是我们人类自己。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敬畏生命,善待动物”吧
读者、格言、意林、青年文摘投稿地址及其投稿事项
丛飞在十年间坚持资助别人,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和毅力,要知道这十年间正是中国社会拜金盛行的时期.当被问到怎样来寻找平衡时,他回答说他真的觉得快乐,他能体会到”生命的东西”. 够感动中国了吧 这里的和谐 这是段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丛飞“2005感动中国人物”时的解说词 在深圳,丛飞这个名字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
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
他的名字很让人产生这样联想,他叫“丛飞”,“丛”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
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
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真正的忘我者,把爱传递给别人,不计较别人爱的回馈。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开讲啦郑渊洁观后感
前奏:有一位作家曾说过,生的时候自己用哭声宣告问世,死的时候别人用哭声为你送行。
悲剧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主旋律。
这位作家就是郑渊洁。
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生的时候父母用笑声宣告自己问世,死的时候自己用笑声为自己送行。
正剧是贯穿人生起讫的主旋律。
能看透生死的作家并且懂辩证法的作家并不多。
郑渊洁就是其中之一。
郑渊洁在老爸的中前言中写道,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我从出生起就见到的四壁图书。
郑老爷子由于从事思想理论工作的缘故,说话写作很讲逻辑性。
这影响到了儿子郑渊洁。
我喜爱的主要原因就是感觉这里的童话哲学辩证味儿很强,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开讲啦。
131期。
这期节目姗姗来迟。
原因是当晚的播出了45分钟。
可能是人的童年短暂的缘故,这次开讲啦只有短短30分钟,比平时少了10分钟。
瑕不掩瑜。
我却有幸看了200分钟。
为什么大多数人看30分钟,我却能看那么长时间呢
因为这次我作为童话大王的粉丝于3月10日到北京参加录制节目。
这次来回,整整24小时。
3月10日凌晨2点我在石家庄站上的车,晚上快0点在北京站坐的返程车。
如果你开机啦自001期至131期题目的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演讲题目带“梦想”的共有10位嘉宾,而带“童心”的只有1位嘉宾。
让我们有请这位花甲之年仍保持一颗童心的作家登场。
梦想和童心有什么异同
梦想,就是你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你布置的一篇作文。
郑渊洁的梦想是:,不按套路出牌,别的同学都是当这个家那个家,只有他梦想成为时传祥时的掏粪工人。
我的梦想是:(初一时写),当时我最崇拜的人是赖宁,语文老师李老师布置了作文,我就写了要成为赖宁式的人物。
童心呢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年龄和童心是成反比的,即儿童时期的童心是100分的话,到了而立之年如果不加呵护的话,可能就减到70分了。
郑渊洁的心理年龄经过精密仪器测量:只有6岁。
怪不得他的童话写得那么好呢
一个人,有了童心和好奇心,就如雷震子添了风雷二翅,再加上知识的积累,就变成杨戬了。
我没有测过我的童心:据估算有16岁。
我要向和老顽童学习,不仅武功高,童心也要高。
根据郑渊洁的经历,我总结出:郑渊洁的成功=父母老师的鼓励+个人的自嘲。
母亲从小反复给他讲小羊过独木桥的故事,父亲将自己读过的书写成书信的方式和他交流,小学赵老师将他的作文推荐给校刊发表等,郑渊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凡是帮助过他的人,他都记得特别清楚。
自嘲,是幽默的高级方式。
敢于自嘲的人,一般来说是自信的人。
在开讲啦赏析中,我曾经举过郑渊洁自嘲的例子。
下面拿我为例。
老妈平时老是提醒我:你怎么老是拖着鞋走路
答曰:接地气。
现场听郑渊洁的演讲是一种享受。
以前只是觉得他的文笔很好,没想到他的口才同样好。
演讲是以2009年第5期中的内容为开场白的,巧合的是这是第300期。
2008年12月31日,郑渊洁应邀去敲新年的钟声。
突然,有一个陌生人拍了一下他。
这不是雍正皇帝的扮演者陈建斌吗
原来陈建斌也是童话大王的粉丝,他是从初二时开始看《舒克贝塔历险记》的。
如果让我选郑渊洁最好的作品,我会首推《郑渊洁与皮皮鲁对话录全集》。
我读的第一本《童话大王》是老妈买的,那是1992年第5期。
我还至今还记得那本书的封面和封底。
309暗室系列中的铜门是序曲,穿插有魔方大厦、舒克贝塔。
上周六开讲啦播出的时候,全家一起守在电视机前观看郑渊洁的演讲。
这个场面,我只在除夕晚上见过。
郑渊洁在北京定居后,来过石家庄几次我无法知道。
我记忆比较深的有两次,一次是2006年6月14日我因病住院,住院期间耽误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无法参加公务员考试,另一件事是无法去图书大厦见郑渊洁。
第二次是去年8月21日,郑渊洁父母钻石婚读者见面会在图书大厦举行,我因为去长春参加器官捐献协调员考试再一次错过。
幸运的是我在北京见过郑渊洁两次,一次是2011年11月20日郑渊洁在西单图书大厦举行《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首发,郑渊洁的老爸站在儿子的身边,这一场面令我感动;第二次就是今年3月10日我去北京机场附近的录影棚参加开讲啦节目录制,这次是郑渊洁的儿子陪在身边。
郑渊洁和小撒都是幽默高手,现场笑声一片。
就像郑渊洁说的那样,如果两人联手办一个脱口秀节目,收视率一定很高。
好多粉丝读对话录,以为真有皮皮鲁这个人。
随着眼镜度数增长,我才知道,对话录是郑渊洁一人饰两角。
自言自语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童话中却是正常的。
我觉得童话对话录这一创意来源于父子之间长达十余年的通信(童心),父子相隔千里却因为工作关系见面的机会很少,为了鼓励自己的儿子写童话,父亲买了几百部名人传记或名人谈创作的体会著作,仔细阅读,将体会写成书信;儿子为了让父亲高兴,父亲由于退居二线,心里多少有些空荡,父亲看着儿子的作品不断见诸杂志端陆续获奖,心里那个美啊,比喝了酒还高兴。
就这样,父子二人互相通信大约一千余封。
收入《郑渊洁家书》的就有59封。
后来,郑渊洁当了父亲,他和郑亚旗,二人由父子关系变成了兄弟关系,前者允许后者直呼他的名字,后者喊前者为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童话大王》是1985年创刊的,而亚旗比创刊号还大,自然为兄啦。
郑渊洁在这本家书的序言中写道,扬长避短是培养人才的最好办法。
取长补短是扼杀人才的最好办法。
父母没有因为儿子数学较差而让其上奥数班(当时也没有奥数班),反而鼓励他多看课外书。
最好的教育是身教。
父亲每天起的早读书,导致儿子也起的早写作。
郑渊洁坦言,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写到六点半,6000字。
每期的童话大王就是这么出炉的。
写到这里,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
点赞
这是30年的合同,由于他的勤奋,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了,今年应该到一里程碑了。
郑渊洁曾戏称,每天写作就好比还房贷,好在脑子越用越灵,即使今后不用为杂志而写作了,他依然四点半钟爬起来写作,最早是用钢笔写,后来用电脑写,现在返璞归真,用毛笔写。
为了父母高兴,他坚持写下去。
现在我也模仿他,只要有空,就写点东西。
贵在坚持。
备注:这是从我的新浪博客转载的。
国旗下的演讲稿100字
小学国旗下讲话稿100字 唯美〆恋 | 浏览 0 次2011-10-16 13:08 |举报描述不清违规检举侵权投诉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小学国旗下讲话搜索资料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11-10-16 17:30 最佳答案 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来的。
当雄壮的国歌声响起的时候,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心潮澎湃。
国歌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唱响国歌,唱好国歌,是一种表达爱国情感的神圣行为,是我们广大小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具体体现,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还要会唱少先队队歌,通过唱队歌我们会更加牢记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立志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诚实、勇敢、活泼、团结,勤奋学习,锻炼身体,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有口吃,最近一直在读文章练习,发现嘴里读多了会有口水,正常吗
1.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强说话训练。
3.说话前不要乱想,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语速适当放缓,使表达自然。
对于口吃问题的原因和症状,人们取得了很大的共识。
但是,对于口吃矫正方法,人们却没有统一的共识,因为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矫正口吃的方法。
口吃的矫正,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也诞生了许多有一定效果的矫正方法,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
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
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
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
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诱导发音法):二十世纪上海著名口吃矫正专家、“中国口吃矫正之父”张景晖先生首先提出,所有的口吃发音关键都在于第一个字,在发第一个字的时候,要轻声吐气,稍微拖长一点尾音,只要能发出第一个字,后面的句子就可以有节奏的连贯发出来
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
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
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突破法: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要大胆说话,许多名人如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是通过大胆说话战胜了口吃。
有兴趣的网友可看看一位口吃患者当上记者的成功故事《磨81》,被誉为中国版《国王的演讲》。
可看看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优酷网:为了当记者,口吃猛人在公交车上演讲300多次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
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药物治疗方法: 每天或需要说话之前,服一定当量的镇静剂,缓解紧张情绪,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预言流利。
在方法在西方国家较为流行。
有一定影响力的有Xanax,Celexa,prozac,Paxil ,zyprexa等药物。
注意:药物治疗方法必须要在医生监督下使用。
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沉默疗法: 用英语表达就是:silence therapy。
在你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
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
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
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
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口吃的矫正方法还有很多,除了对身体有损害的疗法之外,口吃患者都可以勇于尝试。
许多口吃患者通过上面的一些方法,获得了语言新生。
口吃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障碍。
它是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种复杂的功能紊乱。
对心理方面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口吃大体上由于口吃者不惜一切地避免口吃所引起的。
换句话说,它是口吃者对自己开的一个不可思议的玩笑。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是在说话时你非常非常想流利的说话,以至于你试图让自己把话说得完美无缺。
你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你的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
不幸的是,语言的机制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你越想不口吃,无意中口吃就越厉害。
口吃影响了你的情绪,因为作为一个口吃者是非常令人难受的。
可能他们会想作为一个口吃者真丢脸,即使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结果是你对你的语言困难更加地敏感。
口吃的经历或者不能流利地说出想说的话让他们感到非常沮丧,这是事实。
结果是,某些环境下,口吃者感到非常困窘和丢脸,他们不得不忍受绝望、羞辱、自卑、沮丧,有时候还会有自我仇视。
人们的情绪会让他们产生恐惧和焦虑,这一切会从总体上影响到他们对他人和生活的态度。
正如狗摇动的尾巴对狗的个性有影响一样,口吃也改变了口吃者的个性,但是如果你不那么敏感,并且知道当口吃可能会发生或者口吃确实发生了,你根本没必要惊慌的话,很快你的语言就会流利的多。
口吃恐惧可能是对于单词、音节、某些人、某些场合、打电话、说自己的名字等等的恐惧。
如果你恐惧小一点。
压力轻一点,可能你也就不会有如此有的语言困难了。
当你的恐惧感很强烈,相应的压力会增强,你会口吃得更加频繁,更加严重。
有时候,你的恐惧感非常非常强,你会处于狂乱的境地,你的思想和行动近乎瘫痪。
这种恐惧和焦虑感妨碍你进入那些本来你很喜欢的场合,你的个人经历也失色许多。
这会让你感到更加耻辱和尴尬,你会觉得更加失败,因而你也会口吃得更厉害。
所以你的口吃程度和你心中的恐惧大小是成比例的。
紧张与放松 由于恐惧使肌肉过度紧张,所以肌肉的放松是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目标。
紧张,由于恐惧而产生,在激发患者的口吃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也是患者语言困难的直接触发器。
如果并不要求自己的语言毫无瑕疵的话,那么你的口吃就不会象现在这样多,或者至少你口吃起来也要容易的多。
压力是如何产生的
这很难回答。
据说,催眠术会对减轻压力有帮助。
如果你能够通过一些催眠术治疗降低或者消除自己的压力,那当然是非常好了,但是很不幸,没有迹象表明催眠术有长期的疗效。
还有另一种方法对患者的放松有帮助,许多患者都体会到喝一些酒精饮料或者处于轻度酒醉状态的话,他们会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虽然这种方法通常会降低患者的压力,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口吃也要少一些,我们还是只能很遗憾的说,这种效果是暂时性的。
所以很明显这种方法不值得推荐。
很不幸,我们也不能给患者推荐任何药物。
镇静剂完不成我们的任务。
放轻松 有人提议说,放松练习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或消除他们所体会到的紧张。
如果患者可以通过放松练习过程来消除紧张,并且这种效果持久的话,那绝对是了不起的治疗方法。
许多人投入了这一课题的研究,许多口吃者花了数以千计的时间进行这种练习,他们希望这一练习的效果能够对得起这一练习所需要的时间。
但是效果是否能令人满意,还没有被证明。
这并不意味着放松练习令人气馁。
因为学会放松对人们的总体健康有好处--即使他们不是口吃的治疗方法。
基本的原理还是:你越平静和放松,你得口吃就会越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求你以一种流畅、缓慢、从容、深思熟虑的方式说话的原因之一,因为这有助于促使你以更平静和放松的方式进行交流。
比一般性的放松更为有实用的是特定肌肉的放松。
如果你能确定大部分紧张所在的位置,那么可能你应该学会在说话时放松这些肌肉。
有一些不同的肌肉放松练习方法,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会对你有帮助。
这些练习仅仅涉及某些肌肉,这些肌肉包括控制你的嘴唇、舌头、口腔、呼吸的肌肉,以及某种程度上控制声带的肌肉。
当你独自一人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你可以故意的收缩和放松这些肌肉。
如果你能够在说话时放松这些肌肉的话,那肯定会对你有帮助。
我们也推荐经常进行柔软体操或者此类的体形训练。
这一思路在于身体练习不仅对于人们的健康有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建立大多数口吃患者都缺乏的自信心。
同时也因为体形训练可以使患者倾向于挺胸抬头,站的很直。
这种姿势也能帮助患者产生自信心--一种你认为你比别人行,或者跟别人一样行的感觉。
在这个方面,身体训练也会对你有帮助。
转移注意力 如果有一些方法可以使你从恐惧的想法中转移注意力,那么你就不会想到你的口吃,可能你说话的时候也就没有问题了。
如果你能够忘记你是一个口吃者,你可能根本就不会口吃了,但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培养你形成这样一种“健忘”。
任何东西,只要它能让你从恐惧那里转移注意力,或者不去考虑口吃的威胁,通常都会给你暂时的轻松。
这就是为什么口吃者会受一些聪明的小把戏的误导,例如,他们会以一种唱歌方式说话,或跟着节拍器说话,或者说话的同时,扳手指、挥舞胳膊,或跺脚等等。
这些奇怪的说话方式和其他一些奇怪的方式会使患者短时间说话流利。
当你预期会遇到语言困难的时候,转移你的注意力,可以暂时的掩盖你的恐惧。
想想吧,你就是这样使用这些办法的。
但是这并不会永久的减轻你的恐惧或者口吃程度。
这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方法,和新奇的矫正方法对患者起作用的方式是一样的---至少要等其新奇感消退之后--如果患者对它的效果深信不疑,并且他容易受心理暗示影响的话。
争取别人的支持 如果你能够得到在口吃领域接受过培训的称职的语言病理学家的帮助的话,那你是非常幸运的。
然而,我们的自我矫正计划是基于以下的假设作出的:你没有机会得到这样的专家的帮助。
即使你确实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能否矫治成功基本上还是取决于你自身。
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拒绝别人的帮助,因为你需要别人和你说话,进行持续的练习。
如果你和一个家庭成员或一个好友关系很好,彼此互相信赖,并且你对他很有信心。
他\\\/她会在很多方面给你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作为一个观察者,这样一个人可以看到或者听到你自己并不清楚的东西。
在你研究你口吃方式的时候(这将在以后讨论),在你遇到困难时,这样的一个朋友也有可能模仿你的口吃方式,帮助你弄清楚你的口吃行为。
他\\\/她也有可能陪伴你完成某些任务,在你去的成绩的时候赞扬你一下,通过鼓励你继续坚持知道你达到你的目标,给予你精神上的支持。
患有口吃的中外名人 1.伊索(Aesop)——古希腊寓言家,著名寓言集《伊索寓言》的作者; 2.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腊思想家,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著有《诗学》,提出学科分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3.狄摩西尼(Demosthenes)——古希腊最伟大的政治家、演说家和雄辩家、希腊联军统帅,因口含石子在海边练习演说终成演说家而闻名; 4.克劳迪亚斯——古罗马皇帝,著有《我,克劳迪亚斯》; 5.牛顿(Issac Newton)——现代科学奠基人,奠定力学研究的基础; 6.波义耳(Robert Boyle)——物理学家,波义耳定律的发现者; 7.达尔文(Charles Darwin)——自然学家,进化论提出者,著有《物种起源》一书; 8.图灵(Alan Turing)——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首先提出图灵机概念; 9.拿破仑一世(Napoleon The First)——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法国皇帝; 10.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著名政治家、演说家、作家,英国首相,二战三巨头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1.列宁(Lenin)——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说家、政治家,十月革命领导人; 12.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政治家,美国第一任总统; 13.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政治家、经济学家,美国总统; 14.摩西(Moses)——古希伯来先知,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 15.莫洛托夫(Molotov)——前苏联斯大林时代的外交部长; 16.卡罗尔(Lewis Carroll)——作家,《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的作者; 17.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好莱坞电影明星,代表作《七年之痒》; 18.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好莱坞电影明星,代表作《纽约大劫案》; 19.罗温·艾金森(Rowan Atkinson)——英国喜剧明星,主演《憨豆先生》; 20.哈伯(Ron Harper)——NBA巨星,公牛队主力; 21.乔治六世(King George VI of England)——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 22.葛瑞盖斯(Gareth Gates)—-英伦帅哥,由歌声感动全球乐迷,创造了21世纪的歌声奇迹; 23、韩非——思想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4.柳亚子——近代诗人; 25.鲁迅——文学家,新文化运动领袖; 26.詹天佑——铁路工程师,京张铁路总设计师; 27.管仲——春秋时期的政治家; 28 周杰伦——台湾艺人; 29.郭沫若——作家; 30.邓艾——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军; 31.光绪——清朝的皇帝; 32.载沣——清朝的摄政王,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 33.曲啸——教育家; 34.杰克·韦尔奇——原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 35.汤姆·克鲁斯——美国著名影星; 36.周迅——幼时学别人口吃所致; 37.丁志诚——擅长演警察的男影星,表演时没有口吃现象; 38.朱光亚——中国科协主席; 39.钱三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40.宫磊——1985届中青队队长,1993赛季,以36球获得法属塔西提岛联赛最佳射手。
曾获得塔西提足协的世界足球先生投票,他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获得世界足球先生提名的中国球员。
现任央视足球解说嘉宾; 41.田中角荣——日本首相; 42.拜登——奥巴马搭档,拜登29岁时当选参议员,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参议员。
从1972年首次当选为国会参议员,到今天担任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拜登已拥有30多年从政经验; 43.威廉·萨摩萨特、毛姆——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44.何玉鹏——作家,中国首部描写口吃患者奋斗爱情故事的激励小说《磨81》作者。
美国总统林肯克服口吃的方法 美国总统林肯天生说话有口吃,可是他自从立志要做律师之后,深深了解了口才的重要,从此每天到海边对着大海练习演讲。
经过千万遍的练习,林肯不仅成为一位名声斐然的律师,而且踏入政界,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为人怀念的一位总统。
现在大家提到林肯,只记得他留下脍炙人口的葛底斯堡演讲词,却绝少有人记得,他曾患有口吃,说话比一般人都差劲。
不断的努力,可以使林肯得到绝佳的口才,同样的道理,魅力也需要靠后天的努力,它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天生的. 矫正口吃的几种有效方法 有些口吃结巴者对获取演说能力没有信心,认为自己的“生理缺陷”已把自己拒之演说门外。
如果你知道:古希腊的大演说家德莫西尼和现代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就曾经是口吃者,你还坚持自己的看法吗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口吃仅仅是一种通过模仿和某种暗示所形成的不良习惯,并不是发音器官有病变性毛病或遗传性疾病,更不是口吃者思维力迟钝,通过训练是完全能够矫正的。
下面介绍一种方法。
1.朗读矫正法 朗读能保持语言的连贯性,可以不断提高大脑皮层和发音器官的协调能力,有助于口吃的矫正。
口吃者大都有说话时即表现得心慌性急、肌肉紧张、急欲把话快速说完的心理内驱力。
为消除这一毛病,可以拿一篇自己熟悉的课文或文章来朗读。
读前,把心情平静下来并使肌肉放松。
开始朗读时,先慢速度进行并注意轻读每一句话的第一字音和句中词组的首字音。
如这样一段文字:我们一定要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加强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加强同全世界人民的团结,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
2.写字矫正法 说与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有位科学家要求口吃者把他们所写的一切都用印刷体规矩地写出来。
这潦潦草草地写要多花费2—3倍的时间。
据说有的口吃患者坚持这样写字一星期,讲话的节奏逐渐均匀,最后就不再口吃了。
这是因为一丝不苟地写字会养成从容不迫的思维习惯。
3.字音纠正法 口吃的人有个毛病,即常对某些字的发音有困难。
如遇到有声母b、p、m或zh、ch、sh的字音就口吃。
口吃患者注意自己在哪些字上口吃,就把这些字单独记下来,进行专门训练。
4.体育疗法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经常做深呼吸对矫正口吃也很有帮助。
这是因为口吃患者有个特点,说话时心情紧张,急于把话说完,造成气短,从而破坏语言节奏,形成紊乱现象,使口吃加重。
所以口吃患者要经过体育活动,多做深呼吸,说话要慢一点,心情不必紧张,说不出来不硬说,停顿一会。
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会使大脑皮层对发音器官的协调能力得到改善,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使口吃的不良习惯得到矫正。
工夫不负有心人。
经验证明:只要持之以恒地练习,一般只要半年就可以把口吃矫正过来。
(三)朗读式训练法 这是美国总统林肯所使用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朗读来获得口才。
其做法是: 1.低声朗读 林肯把历代学者、诗人和其他优秀人物的著作当成益友,通过低声细吟慢读,与作者作心灵上的无声交流。
他往往选择最精彩的作品慢慢地、细细地低声朗读,悉心领会其含义、气势、节奏乃至神韵。
他备了两本拜伦的诗集,一本放在办公室,一本放在家中,经过年长日久的反复诵读,两本诗集都被他翻得皮破页卷了。
真可谓“读破拜伦两卷书,万千精蕴自得知”。
2.高声诵读 经过低声诵读,林肯对作品加深了理解,也相当熟悉了。
接着,他就高声诵读,进而背诵。
他常常高声背诵拜伦、白朗宁的长诗。
进入白宫后,还常常放声朗读、背诵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哈姆雷特》等名剧的大段对话。
在看戏时,他甚至能够随口评论演员念词的正误,同时说出他本人的解释。
高声而有感情地朗读,对这些优秀作品理解得更加深透,记忆得极其牢固。
对其中的佳句,在演说或交谈时,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3.快速朗读 把作品读熟以后,林肯就试着快速朗读,限定时间,逐次加快速度,快而不乱,快而不错,最终做到—口气把一长段诗歌毫不停歇地背诵出来。
这样,既训]练了他高度灵敏的思维,又训练了他极好的记忆,还训练了他一种卓越的本领一一能在演讲中把一长串优美的语句倾斜直下,如急流飞瀑,奔腾万里,气势磅瞒。
4.模仿脚色朗读 林肯经过选择优秀剧本,把自己当做演员,“研究各种不同人物。
”模仿不同角色。
反复朗读,表现出不同的语气、语调和种种神态。
他曾经给当时的名演员哈凯特写信到:“我曾读过莎士比亚的几部名剧,比任何一个非职业的读者都熟悉……”这使得林肯在演说时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人物的说话腔调,大大增强了演说的生动性。
卡尔-桑德斯堡曾在《林肯传》中这样描绘林肯:“他会扮演各种鬼脸,会讲滑稽的故事…… 5.面对听众朗读 林肯很喜欢把经典作品片段有声有色地读给别人听。
他千方百计争取听众,力求面对面地读给人听。
他会公开大声朗读,他会临时找人当听众。
有时他午夜醒来,会随手拿起枕边的诗集念起来。
一但发现特别美好的句子,他常常只穿睡衣,兴奋地跳下床来,还把一首首他认为最奇妙的诗高声念给秘书听。
读得抑扬顿挫,像是作者本人在与人畅谈似的。
林肯朗读的毅力是惊人的。
他从青少年时期起,到25岁就当选洲议员,47岁成为副总统候选人,52岁担任总统进入白宫以后,一直坚持朗读优秀文学作品。
即使在南北战争那段最繁忙的岁月里,他都忙里偷闲朗读一些作品。
正如马克斯所称颂的那样:林肯在“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目标。
”可以说,他一生时时伴随着演说活动也时时伴随着优秀作品的朗读。
朗读,是林垦从演说家迈向总统宝座的成功之路。
当然,林肯学会演说还用过其他多种方法,如,去法院旁听、归途中面对树桩、玉米杆等做模拟演说等。
朗读对他训练口才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则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