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800—1000字的演讲稿,关于励志的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个舞台,来表达我从开学到现在一些浅薄的看法,即使与和谐无关。
一位美国演说家说:两个小时的演讲不用准备,15分钟的演讲准备一星期,3分钟的演讲要几个星期。
所以,请允许我看着自己写的一些文字,来带给你们一些思考,一些感悟。
也请你们静静地听我讲完,不要打断我,谢谢。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何为人生的意义
毕淑敏曾经说过,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或许听到这里的时候,你们会感到困惑,人生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而她的回答,令台下的学生记忆深刻: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细想开来,这比那些言不由衷的人生意义,更有思考的价值。
回到现实当中来,我们作为学生,是否也在确立自己生命的意义呢
或许你们会说,我们都是高考的残兵败将,来上学只不过是父命难为。
那么,我将替这些人感到悲哀。
他们把自己的权利交给父母,而不是自己驾驭内心。
这些人,外表看上去还很饱满,但脑子却是空空的,没有思想,没有追求,在我看来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
我真的很难明白,为什么游戏会令这些人通宵达旦,为什么电视剧会令他们难于自拔
可能他们连目标、自制力都没有吧。
美国剧作家鲍西考尔特说:当人们在谈论如何消磨时间的时候,时间正在消磨他们。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温水中的青蛙。
最后的下场,想必大家清楚。
我有时甚至想冲他们大骂:你们干脆回家去好了,来上学,不仅浪费你父母的血汗钱,更浪费你宝贵的游戏时间。
与其在课堂上呼呼大睡,不如回到家里躺在棺材里睡觉,这样比较好。
可是,我没有,我无法对他们残酷,只能在这短短的演讲中,发出我这个学期可能的唯一的呐喊。
李开复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该这样度过的开篇写到:大学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
他认为,进入大学的人,都应该掌握七项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掌握时间,为人处事。
当然,我无法对你们要求太多,也没有资格要求你们。
我只能要求自己,每天早上不要睡得太晚,至少在广播结束之前打开笔记本,看看邮件和博客,浏览一下新闻。
你们就在床上安心地睡觉好了,不要早起来打扰我,让我度过最安静的精神独处。
我不想玩,也没有再玩游戏了,或许我是全校唯一的一个游戏盲吧。
虽然,我不会玩游戏遭人冷落,但是,我依然过的很高兴,精神上的高兴,而不是肤浅的在电脑前变傻。
听到这里,你们当中一定有人感到愤怒。
是啊,梦想的存在,是对没有梦想者的挑战和冒犯。
看过徐小平的文字,一个人生命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是否成功,而在于他是否有成功的梦想,是否有为梦想奋斗的机会、权利和自由。
试回想一下那些励志电影:风雨哈佛路、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还有功夫熊猫。
阿宝的梦想,尽管看上去遥不可及,但依然是一个支持他不被平庸生活淹没的精神支柱,一个不断给阿宝生活信心和兴趣的动力源泉。
最后,他打败了那只豹子。
我想,看完电影之后,大家的感想一定颇多,一定也会有笑过之后奋发向上的冲动。
可是,后来呢,遗忘了,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我有必要重提你们听得都不想再听的两个字:坚持。
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与你坚持的力量相比,也没有什么力量使坚持变得徒劳,更没有什么可以诋毁或改变坚持的价值。
或许你们不相信,但事实是,早起,我至少坚持到了现在。
我想引用一下冰心的那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百合花也明白,那是极深沉极欢喜所结的泪滴。
我还想用俞敏洪的一段话:虽然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李阳不是坚持疯狂成就疯狂吗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有追求梦想的坚持。
记住,心里有梦让你与众不同,不要把梦拴在别人的眼光中。
最后,我还想再提一点就是修养。
某年的哈佛迎新辞这样说:人可以没有教育,但不可以没有修养。
有修养的人不一定有教育,有修养的人不一定都是大学毕业。
所以,我希望你们,能优雅地生活着,至少不要影响别人,和谐地共处。
如果这短短的演讲,能对你们今后一个月或是三年的人生有所改变,那么,我将感到非常欣慰……谢谢
手机销售动员大会5分钟励志演讲稿
我们做销售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想法的,只不过有些人想法高些,有些人想法低些而已;有些人更愿意付出,有些人付出得很少,有些人一直在坚持,有些人遇到困难轻易就放弃了,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一个月的收入是别人一年的收入
如果你做一名办公室普通职员,你的工资按目前水平也就3000块\\\/月,一年才3.6万;如果你是一个业务员,一个月下来,提成就可以超过这个数,也许根本不用一个月,也许就是当天,你看完这个文章后,你拿起你手中的电话,马上给你想到的客户打电话,或直接跑出去见你的客户,你今天的收入,有可能是他们干一年的收入。
普通职员,最盼望的是月底,因为那个时候有3000块钱,如果遇到公司偶然发点奖金,那他高兴的一夜不能睡觉。
他的天空,也就只有20层楼的高度,是灰色的,因为能够看着到,摸得着。
做销售的人,天空永远是蓝色的,永远不可能触摸到,既使你今天签了十个单,还有明天,还有后天。
不过,当你停止了拜访客户的步骤,你的天空将会变成黑色,会变得失落、迷茫、郁闷和痛苦,所以永远不要停下来,永远不要放弃,你的天空会一直是蓝色的,一直充满着大量的希望。
是男人就要顶起一片天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的时候,父母就抱着非常大的期望,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也要让孩子读完大学,现在的高文凭的人太多了,学校学的东西,社会上根本用不上。
竞争太大了,即使你胆子再大,也没有多少机会可追了,你卖的东西跟我卖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差别,价格也不会低到哪里去,那我们到底怎么办呢
父母在等待着我们“胜利”的声音,亲朋好友在看着我们如何“表演”,老婆那个失落的眼神,你的心能平静吗
不能
~怎么办
努力,竞争虽然大,那我就要比别人更努力,别人一天面谈三个客户,我一天谈八个,别人一天工作八小时,我一天工作十四小时,别人在聊天,我在谈客户,别人在看电视,我在整理客户资料,因为我是男人,是男人就在负起责任来,不能让自己的父母再劳累,自己不去辛苦,难道还要让自己老婆去辛苦吗
一生只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做销售,最容易的事就是放弃,真的,放弃太容易了,只要写一封离职报告就可以了,甚至有些单位,写都不用写,直接说一声,到财务领钱就走人。
做销售,最伤心的事也是离职,因为一离开,你以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其它的行业,还要重头再来;做销售,太容易暂时性成功了,因为只要你想跑,愿意去跑,那结果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太让人容易自满的职业,一但有了小小的成功,就以“老资格”自居,没有了空杯的心态,没有了激情,自然就没有了结果。
做销售,最难最难的事就是一直坚持,决不放弃
决不抛弃
永远像个新人,永远有谈不完的客户,其实这不是很难的事。
想一想,你到底为什么做这份工作
你只是为了钱养活自己还是为了帮助别人
如果只是为了钱,你也许可以做五年,也可以坚持八年,但八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钱来的快,去的更快。
一个人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是干不长的,正如一些企业也是一样,目标不明确,最后昙花一现,说没就没。
在你选择一个行业的时候,或选择一家公司的时候,想一想,除了钱之外,为什么做这个行业,只有你想好了,遇到困难时,你才不会退缩,只有坚持、再坚持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才能持续的成功
我觉得做销售有4点好处1、我们是靠能力赚钱。
只要使用正确的方法,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会越多,其实就是借助公司的平台为自己打工
有干劲啊
2、自我能力提升比较快。
因为要接触不同性格的人,不同职业的人,为了拿下更多的客户只好拼命学习知识跟人际关系
3、行业选择比较容易,当我们做到一个销售行业的顶尖时,想去另一家公司,很容易
4、晋升的空间比较大,只要我们有能力你就可以晋升,不像机关单位要靠关系,而销售行业靠的是实力
销售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收获:1、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从而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2、可以锻炼自己对人、对事的判断力;3、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能;4、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销售很苦;5、可以锻炼自己的抗压力、抗击打的能力;因为100次得拜访,肯能遇到99次得的拒绝;6、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因为你要想办法提高销量,所以要有新的创意和方法;7、可以锻炼你的团队协调能力:因为你是连接上游和下游的中间环节;8、销售让你懂得感恩;9、销售让你成长的更加扎实、坚定。
克服嫉妒, 学会宽容的演讲稿,600字左右,谢了~~~
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得优胜劣汰越来越严重,伴随着人们生活贫富差距和社会地位的拉大,产生出一系的心理问题.比如嫉妒心理.嫉妒心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红病.嫉妒心理可取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因为认为自身能力得不到有效合理地发挥,必然会产生出或多或少的嫉妒心理.例如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学生,A同学比B同学在校时的成绩及各方面表现都好,毕业以后B同学的工作及收入待遇各方面都比A同学好.A同学必然会联想到B以前在学校各方面都不如我而他现在的情况为什么都比我好?又如同在一家单位工作的员工C和员工D,员工C比员工D工作得勤奋努力,为什么员工D却得到升职而C却没有?诸如此类的问题彼彼皆视,从而也产生出人的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有其存在的危害性,抛开上述所说的不公平现象所产生的嫉妒,而只看到别人的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好,却看不到别人也是通过努力来获得.一味的嫉妒必然产生扭曲心理:憎恨,甚至做出一些危害别人的事情. 不管源于哪种因素所产生的嫉妒心理一定是不可取的,它会导致人不思进取,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例如干得再好也是没用的,社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凭什么他都比我好?.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与他有希望和目标,给自己制定奋斗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实现这一目标,这目标实现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我们无法用个人力量来改变一些不公平现象,我们只能改变自己,以一种宽容豁达的心态来面对,克服嫉妒心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觉悟.认清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宽容是我国一种传统思想美德.在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宽容豁达的心态更是不可缺少的.国家需要强大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足,企业需要发展,人们的生活才能日益改善,而这些都源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认识.宽容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抛弃世俗,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为题的初中演讲稿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屌丝冢”,汇聚了无穷的屌丝气。
那里有一个神秘的守墓人。
每当有屌丝怨气太重,他的魂魄就会自然而然被戾气驱使到屌丝冢,面对守墓人。
这时候,飘来了一个学渣,他抱怨学校老师偏心,应试教育,学习压力大,就业歧视,女人物质,男人肤浅, 守墓人不说话,默默的听着,等到说够了 ,守墓人说,有这样一群人不知道你认识吗
小时候,他们天天贪玩,课堂上捣乱,抄袭作业,就这样等到了考试的时候,他们抱怨“应试教育”老师偏心个别同学,等到了中学时候,他们打架惹是生非,天天到网吧,到了试,他们咒骂制度。
认为这“不公平”。
到了大学时候,他们天天翘课睡觉,夜店赌博,抄袭作业,剽窃论文。
等到了就业的时候,他们抱怨“就业歧视”,呼吁“能力不看学历”。
认为这“不公平”。
到了工作时候,他们眼高手低,得过且过,热衷攀比炫耀,幻想不劳而获。
等到了升职的时候,他们抱怨“全看关系”,痛批人情社会。
认为这“不公平”。
婚配时候,他们自以为是,自私小气,一边自己挫,一边嫌弃别人挫。
等到了被拒的时候,他们抱怨“女人物质”,“男人肤浅”,“社会现实”。
认为“这不公平”。
”屌丝听了不说话。
守墓人接着说:“名校录取热衷打打杀杀或浮夸虚荣的你,拒绝了天资过人或脚踏实地的他,这叫公平
用人单位花重金雇佣不学无术又好吃懒做的你,而非学历光鲜又实习满满的学霸,这叫公平
你心爱的男孩对待每天蓬头垢面的你,就像对待你妆容细致的情敌那样热情,这叫公平
女神给彬彬有礼又衣冠楚楚的高富帅的回复,同莽撞粗俗又边幅邋遢的你的内容一样,这叫公平
父辈箪食壶浆舍生忘死拼事业的二代,跟父辈碌碌无为小富即安的你掌握一样的资源和机会,这叫公平
”屌丝不说话。
守墓人继续:“买条狗也要看看毛色,挑牲口还要看看品种。
同样是耗费资源和精力,凭什么人家要把这些宝贵的稀缺的东西都倾注在你身上
清华北大都录取你,才叫“素质教育”
长腿美眉都献身你,才叫“纯真 ”
知名企业都聘用你,才叫“人尽其才”
资源机会都集中你,才叫“程序正义”
”屌丝不说话。
守墓人继续:“每次被淘汰的时候,你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社会的不公’。
比起专注于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你更热衷惨淡经营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
你的全部智慧集中于如何在这个有漏洞的社会中,撕开一个可以利用的边角料,来当作自己无能的遮羞布。
你抱怨的不是社会不公,而是自己抱怨没有分到一杯羹;你追求的也不是什么公平,而是在幻想着不劳而获地进入既得利益群体。
扪心自问,你遭逢的所有淘汰,到底有多少是因为社会的不公
在你所经历的所有公正公平的竞争中,你又赢过几次
哪怕机会和资源给了你,你做到了让你自己能够匹配这份信任吗
所以,社会上是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但是,你的今天未必因为事实存在的不公平造成的,而是因为你幻想的不公平造成的——感谢这些你幻想的不公平,他们是你无能的最好的遮羞布。
就像你不愿意承认的那样:社会是,是有不公平存在,但是这终究是一个整体公平的社会。
就是因为社会公平,你才被淘汰的。
” 这个屌丝已经顿悟了,你呢
模拟人生2 工作时出现的题目怎么回答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Ulm, Kingdom of Württemberg, 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号。
父母都是犹太人。
父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玻琳。
1881年11月18日,爱因斯坦的妹妹玛娅在慕尼黑出生。
1884年,爱因斯坦对袖珍罗盘着迷。
1885年,爱因斯坦开始学小提琴。
1886年,爱因斯 5岁的爱因斯坦和3岁的妹妹坦在慕尼黑公立学校(Council School)读书;在家里学习犹太教的教规。
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
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
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爱因斯坦开始怀疑欧几里德的假定。
1892年,开始读康德(Immanuel Kant)的著作。
1894年,爱因斯坦一家移居意大利。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calculus)。
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学院(德文首字母缩写词ETH)的入学考试失败。
1896年,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
10月29日,爱因斯坦迁居苏黎世并在瑞士理工学院就读。
爱因斯坦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
1901年3月21日,取得瑞士国籍。
在这一年5-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2年6月16日,被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雇佣。
1903年,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
1904年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
1905年3月,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
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
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1906年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
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生活中的爱因斯坦(8张) 1907年,升职为专利局一级技术员。
1908年10月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年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爱因斯坦1910年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1年,从瑞士迁居到布拉格。
1912年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1913年他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14年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 8月 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9月 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 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
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
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
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1915年11月,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
爱因斯坦1916年3月,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5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
8月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提出受激辐射理论。
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坦热情地支持这个伟大的革命,赞扬这是一次对全世界将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的社会实验并表示:“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
我并不认为他的方法是切合实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 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1月访问布拉格和维也纳。
1月27日在普鲁士科学院作《几何学和经验》的报告。
2月去阿姆斯特丹参加国际工联会议。
4月5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
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巴纳德勋章。
在白宫受哈丁总统接见。
在访问芝加哥、波士顿和普林斯顿期间,就相对论进行了4次讲学。
6月访问英国,拜谒了牛顿墓地。
1922年1月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
3—4月访问法国,努力促使法德关系正常化。
发表批判马赫哲学的谈话。
4月参加国际联盟知识界合作委员会。
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
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轮船赴日本。
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11月9日,在去日本途中——上海,爱因斯坦通过电报知道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1月17日—12月29日,访问日本。
1923年2月2日,从日本返回途中,到巴勒斯坦访问,逗留12天。
2月8日,成为特拉维夫市的第一个名誉公民。
从巴勒斯坦返回德国途中,访问了西班牙。
3月,爱因斯坦对国联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国联提出辞职。
6—7月,帮助创建“新俄朋友协会”,并成为其执行委员会委员。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
并讲演相对论,作为对得到诺贝尔奖金的感谢。
发现了康普顿效应,解决了光子概念中长期存在的矛盾。
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1924年加入柏林的犹太组织,并成为缴纳会费的会员。
6月,重新考虑加入国联。
12月,取得最后一个重大发现,从统计涨落的分析中得出一个波和物质缔合的独立的论证。
此时,还发现了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1925年受聘为德苏合作团体“东方文化技术协会”理事。
5—6月,去南美洲访问。
与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绝服兵役的声明上签字。
接受科普列奖章。
为希伯莱大学的董事会工作。
发表《非欧几里德几何和物理学》。
1926年春,同海森伯讨论关于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
接受“皇家天文学家”的金质奖章。
接受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7年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
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被选为名誉主席。
10月参加第五届布鲁塞尔索尔维物理讨论会,开始同哥本哈根学派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激烈论战。
发表《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1928年1月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
春,由于身体过度劳累,健康欠佳,到瑞士达伏斯疗养,并为疗养青年讲学。
发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变化》。
4月海伦·杜卡斯开始到爱因斯坦家担任终生的私人秘书。
1929年2月发表《统一场论》。
3月,50岁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庆祝会。
第一次访问比利时皇室,与伊丽莎白女皇结下友谊,直到去世之前一直与比利时女皇通信。
6月28日获普朗克奖章。
9月以后同法国数学家阿达马进行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争论,坚持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
1930年不满国际联盟在改善国际关系上的无所作为,提出辞职。
5月,在“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同盟”的世界裁军声明上签字。
7月同泰戈尔争论真理的客观性问题。
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国访问,主要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
12月13日,沃克市长向爱因斯坦赠送纽约市的金钥匙。
12月19日—20日,访问古巴。
发表《我的世界观》、《宗教和科学》等文章。
1931年3月从美国回柏林。
5月访问英国,在牛津讲学。
11月号召各国对日本经济封锁,以制止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12月再度去加利福尼亚讲学。
为参加1932年国际裁军会议,特地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
发表《麦克斯韦对物理实在观念发展的影响》。
1932年2月,对于德国和平主义者奥西茨基被定为叛国罪,在帕莎第纳提出抗议。
3月从美国回柏林。
5月去剑桥和牛津讲学,后赶到日内瓦列席裁军会议,感到极端失望。
6月同墨菲作关于因果性问题的谈话。
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
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
12月10日,和妻子离开德国去美国。
原来打算访问美国,然而,他们从此再也没有踏上德国的领土。
1933年1月30日,纳粹上台。
3月10日,在帕莎第纳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次日启程回欧洲。
3月20日,纳粹搜查他的房屋,他发表抗议。
后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
3月28日从美国到达比利时,避居海边农村。
4月21日宣布辞去普鲁士科学院职务。
5月26日给劳厄的信中指出科学家对重大政治问题不应当默不作声。
6月到牛津讲学后即回比利时。
7月改变绝对和平主义态度,号召各国青年武装起来准备同纳粹德国作殊死斗争。
9月初纳粹以2万马克悬赏杀死他。
9月9日,渡海前往英国,永远离开欧洲。
10月3日在伦敦发表演讲《文明和科学》。
10月10日离开英国,10月17到达美国,定居于普林斯顿,应聘为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
1934年文集《我的世界观》由其继女婿鲁道夫·凯泽尔编辑出版。
1935年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
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
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离开美国。
获富兰克林奖章。
同波多耳斯基和罗森合作,发表向哥本哈根学派挑战的论文,宣称量子力学对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
为使诺贝尔奖金(和平奖)赠予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奔走。
1936年开始同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
12月20日妻艾尔莎病故。
发表《物理学和实在》、《论教育》。
1937年3—9月参加由英费尔德执笔的通俗册子《物理学的进化》的编写工作。
3月声援中国“七君子”。
6月同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
1938年同柏格曼合写论文《卡鲁查电学理论的推广》。
9月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表示不满。
[1] 1939年8月2日在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
妹妹玛雅从欧洲来美,在爱因斯坦家长期住下来。
1940年5月15日发表《关于理论物理学基础的考查》。
5月22日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国国籍。
1941年发表《科学和宗教》等文章。
1942年10月在犹太人援苏集会上热烈赞扬苏联各方面的成就。
1943年5月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
1944年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
发表对罗素的认识论的评论。
12月同斯特恩、玻尔讨论原子武器和战后和平问题,听从玻尔劝告,暂时保持沉默。
1945年3月同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性,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未果。
4月从高等学术研究院退休(事实上依然继续照常工作)。
9月以后连续发表一系列关于原子战争和世界政府的言论。
1946年5月发起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担任主席。
5月接受黑人林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写长篇《自述》,回顾一生在科学上探索的道路。
5月妹妹玛雅因中风而瘫痪,以后每夜念书给她听。
10月,给联合国大会写公开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
1947年继续发表大量关于世界政府的言论。
9月发表公开信,建议把联合国改组为世界政府。
1948年4—6月同天文学家夏普林利合作,全力反对美国准备对苏联进行“预防性战争”。
抗议美国进行普遍军事训练。
发表《量子力学和实在》。
前妻米列娃在苏黎世病故。
12月,作剖腹手术,在腹部主动脉里发现一个大动脉瘤。
1949年1月13日,爱因斯坦出院。
1月,写《对批评的回答》,对哥本哈根学派在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的批判进行反批判。
5月发表《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11月“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停止活动。
1950年2月13日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
4月发表《关于广义引力论》。
《晚年集》出版。
3月18日,在遗嘱上签字盖章。
内森博士被指名为唯一的遗嘱执行人。
遗产由内森博士和杜卡斯共同托管。
信件和手稿的最终贮藏所是希伯莱大学。
其他条款当中还有:小提琴赠给孙子伯恩哈德·凯撒。
1951年连续发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国的扩军备战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
6月妹妹玛娅在长期瘫痪后去世。
9月“原子能科学家非常委员会”解散。
1952年发表《相对论和空间问题》、《关于一些基本概论的绪论》。
11月以色列第1任总统魏斯曼死后,以色列政府请他担任第2任总统,被拒绝。
1953年4月3日给伯尔尼时代的旧友写《奥林匹亚科学院颂词》,缅怀青年时代的生活。
5月16日给受迫害的教师弗劳恩格拉斯写回信,号召美国知识分子起来坚决抵抗法西斯迫害,引起巨大反响。
为经念玻恩退休,发表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论文,由此引起两人之间的激烈争论。
发表《〈空间概念〉序》。
1954年3月,75岁生日,通过“争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员会”,号召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势力作斗争。
3月被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公开斥责为“美国的敌人”。
5月发表声明,抗议对奥本海默的政治迫害。
秋因患溶血性贫血症卧床数日。
11月18日,在《记者》杂志上发表声明,不愿在美国做科学家,而宁愿做一个工匠或小贩。
完成《非对称的相对论性理论》。
1955年2—4月同罗素通信讨论和平宣言问题,4月11日在宣言上签名。
3月写《自述片断》,回忆青年时代的学习和科学探索的道路。
3月15日挚友贝索逝世。
4月3日同科恩谈论关于科学史等问题。
4月5日驳斥美国法西斯分子给他扣上“颠覆分子”帽子。
4月13日在草拟一篇电视讲话稿时发生严重腹痛,后诊断为动脉出血。
4月15日进普林斯顿医院。
4月18日1时25分在医院逝世。